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大量持妆性优异的彩妆化妆料(makeupcosmetics)。因此,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化妆溶合性)(メイクなじみ)良好的油性清洁化妆料十分适合用于卸妆。油性清洁化妆料一般以液状或固体状的形态提供。
液状的油性清洁化妆料以液体油为主剂,已知其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格外优异,清洁效果强。然而,液状的油性化妆料的粘度低,因此也存在使用时容易滴落的问题、使用中摩擦动作容易直接传递给皮肤而强烈感受到对皮肤的负担或刺激的问题。
另一方面,固体状的油性清洁化妆料除了液体油之外还配合有蜡等固体油,通过将液体油加入固体油所形成的卡屋(cardhouse)结构内,形成抑制了液体油的流动性的油凝胶结构体。这样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与液状的化妆料相比易于操作(handling),使用时可通过对油凝胶结构体施加剪应力,使结构体的一部分崩塌而液体油在皮肤上扩散,从而与彩妆化妆料溶合。人们也在研究提高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延展性、化妆溶合性,例如,日本特开2017-095375号公报中提出了在液体油以及固体油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有多糖脂肪酸酯和固体状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技术实现要素:
关于以往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在冬季等低温的时候,其油凝胶结构体会变得牢固,有时难以从容器中取出,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变差。如果为了改善低温时的使用性而减少固体油以使油凝胶结构体变得脆弱,则在温度循环试验中将出现硬度下降等问题,保存稳定性变得不足,因此,如果仅仅通过改变固体油量来调整油凝胶结构体的强度,难以兼顾使用性和保存稳定性。应予说明,虽然也存在如上述专利文献的化妆料般通过与油胶凝剂一起使用来增强油凝胶结构体的方法,但在化妆溶合性变差、有黏腻感等使用性方面,仍有不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容易从容器中取出、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优异、黏腻感较少的良好的使用性以及硬度不易发生变化的充分的保存稳定性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含有:(a)氢化蓖麻油;(b)烃类蜡;(c)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的酯油;以及(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成分的含量为1~5质量%,(b)成分的含量为1~5质量%,(c)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a)成分以及(b)成分的总含量为4~7.5质量%。
本发明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通过具有上述构成,能够兼顾容易从容器中取出、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优异、黏腻感较少的良好的使用性,以及硬度不易变化的充分的保存稳定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认为得到上述效果的理由如下:通过配合氢化蓖麻油,使得包含烃类蜡以及上述特定的酯油而形成的油凝胶结构体稳定,进而,通过以上述特定的含量来含有各成分,可形成保存稳定性充分、使用时施加较小的剪应力即可使油凝胶结构崩塌、不会感到黏腻感且酯油容易延展的冰冻果子露(sherbet)状的结构体。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认为上述特定的酯油的化妆溶合性以及延展性优异这一点,也是得到良好的使用性的原因之一。
从化妆溶合性和延展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优选地,(a)成分、(b)成分、(c)成分以及(d)成分的总含量为97质量%以上。
从得到容易与彩妆化妆料溶合且黏腻感更少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c)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为25℃时的粘度为20mpa·s以下的酯油。
从形状保持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b)成分为熔点为70~110℃的聚乙烯蜡。
从在充分维持保存稳定性的同时得到更加良好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a)成分和(b)成分的质量比(a)/(b)为1/5~1/1。
从得到易于从容器中取出且黏腻感更少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本发明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25℃时的硬度为0.3~1.2n。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容易从容器中取出、与彩妆化妆料的溶合性优异、黏腻感较少的良好的使用性,以及硬度不易发生变化的充分的保存稳定性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含有:(a)氢化蓖麻油(以下,有时也称为(a)成分);(b)烃类蜡(以下,有时也称为(b)成分);(c)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的酯油(以下,有时也称为(c)成分);以及(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下,有时也称为(d)成分)。
<(a)氢化蓖麻油>
关于氢化蓖麻油(硬化蓖麻油),只要是用于香妆品的氢化蓖麻油,就没有特别限定,均可使用。氢化蓖麻油可使用蓖麻硬化油a(伊藤制油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カスターワックスaフレーク(日油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ヒマ硬(ケイエフ·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名)等市售品。
(a)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a)成分的含量可设为1~5质量%,也可为1~4质量%,也可为1~3质量%,也可为1~2质量%。
<(b)烃类蜡>
作为烃类蜡,可列举聚乙烯蜡、石蜡、微晶蜡、费托蜡、纯地蜡(ceresin)、地蜡(ozokerite)等。
(b)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从形状保持性以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烃类蜡的熔点优选为70~110℃,更优选为80~110℃,进一步优选为80~105℃。
在本说明书中,熔点是指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的值。
首先,称量约5mg的样品,放入铝样品盘中。在该盘上装上铝盖,并设置于差示扫描热量计“dsc7020”(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社制造,产品名)中。使用电冷却单元“polyscience”(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社制造,产品名),在氮气流量为30~50ml/min的条件下,使样品以及标准样品在0℃下保持1分钟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0℃升温至120℃,并以-10℃/min的降温条件从120℃降温至0℃,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0℃升温至120℃,从而得到熔融吸热曲线。将此时的第2次升温中的熔融吸热曲线的峰温度作为熔点。
从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包含熔点为70~110℃、优选为80~105℃的聚乙烯蜡。
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b)成分的含量可设为1~5质量%,也可为2~5质量%、3~5质量%、4~5质量%。
从高水平地兼顾使用性和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a)成分以及(b)成分的总含量优选为4~7.5质量%,更优选为4~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6质量%。
此外,从在充分维持保存稳定性的同时得到更加良好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a)成分和(b)成分的质量比(a)/(b)优选为1/5~1/1,更优选为1/5~1/3,进一步优选为1/5~1/2。
<(c)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的酯油>
作为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的酯油,可列举三异辛酸甘油酯、棕榈酸异丙酯、棕榈酸乙基己酯、己基癸醇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异壬酸异壬酯、异十三醇异壬酸酯、异硬脂酸异丙酯、异硬脂醇异硬脂酸酯、新戊二醇二(乙基己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新戊二醇二癸酸酯、丙二醇二异硬脂酸酯(propanedioldiisostearate)、三羟甲基丙烷三(乙基己酸)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等。
在本说明书中,酯油在25℃时的粘度是指使用b型粘度计在bl适配器、转速12rpm的条件下对25℃的样品进行测定时的值。
(c)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从化妆溶合性的观点出发,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c)成分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从形状保持性以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c)成分的含量优选为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5质量%以下。
从易于得到容易与彩妆化妆料相溶合且黏腻感更少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c)成分的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优选为25℃时的粘度为20mpa·s以下的酯油,更优选为25℃时的粘度为15mpa·s以下的酯油。
作为25℃时的粘度为20mpa·s以下的酯油,例如可列举棕榈酸乙基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异硬脂酸异丙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等。
从化妆溶合性以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作为(c)成分,优选含有第1酯油和第2酯油,该第1酯油在25℃时的粘度为1~15mpa·s,更优选为5~15mpa·s,进一步优选为7~13mpa·s,该第2酯油在25℃时的粘度为16~50mpa·s,更优选为20~50mpa·s,进一步优选为20~40mpa·s,更进一步优选为25~35mpa·s,特别优选为25~32mpa·s。从更高水平地满足化妆溶合性、保存稳定性以及无黏腻感的观点出发,第2酯油在25℃时的粘度优选为25~35mpa·s,更优选为25~32mpa·s。
从减少黏腻感的观点出发,上述第1酯油和上述第2酯油的质量比(第1酯油)/(第2酯油)优选为1/1~4/1,更优选为2/1~4/1,进一步优选为3/1~4/1。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甘油烷基醚、脂肪酸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以及它们的亚烷基二醇加合物、聚亚烷基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有机硅等。
(d)成分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从清洁后容易用水或温水冲洗的观点出发,(d)成分的hlb优选为7以上,从减轻冲洗后的紧绷感的观点出发,hlb优选为14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从化妆溶合性和延展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a)成分、(b)成分、(c)成分以及(d)成分的总含量可为97质量%以上,也可为97.5质量%以上,也可为98质量%以上,也可为98.5质量%以上,也可为99质量%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在上述的各成分的基础上适当配合通常用于化妆品的其他成分,例如,(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保湿剂、粘度调节剂、防腐剂、ph调节剂、螯合剂、紫外线吸收剂、维生素类、美容成分、抗氧化剂、香料等。
作为(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可使用脂肪族醇、烃油、硅油、25℃时的粘度超过50mpa·s的酯油等。作为脂肪族醇,例如可列举辛基十二醇、己基十二醇、异硬脂醇、油醇等25℃时为液状的脂肪族醇。作为硅油,例如可列举甲基聚硅氧烷(methylpolysiloxane)、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硬脂氧聚甲硅氧烷(stearoxymethylpolysiloxane)、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氟改性硅氧烷等。作为烃油,例如可列举液体石蜡、角鲨烷、氢化聚异丁烯等。作为25℃时的粘度超过50mpa·s的酯油,例如可列举羟基硬脂酸乙基己酯、二聚亚油酸二异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二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异硬脂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聚甘油-3二异硬脂酸酯等。
从减轻冲洗后的紧绷感的观点出发,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的含量可为0.1~30质量%。
在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包含(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的情况下,从化妆溶合性的观点出发,以化妆料总量为基准,(c)成分和(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的总含量优选为70~95质量%,更优选为80~85质量%。此外,从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c)成分和(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的质量比((c)成分)/((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优选为2/1~20/1,更优选为2/1~10/1,进一步优选为2/1~8/1,更进一步优选为2.5/1~5/1。
在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作为(c)成分以外的液体油,优选包含选自由脂肪族醇以及硅油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从得到容易从容器中取出且黏腻感更少的使用性的观点出发,使用流变仪((株)レオテック制造),在感压轴(pressure-sensitiveshaft)的前端形状为直径5mm的圆盘、针入速度(needlepenetrationrate)6cm/min、针入深度10mm、温度25℃的条件下测定的硬度优选为0.3~1.2n,更优选为0.4~1.1n,进一步优选0.5~1.0n。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制备含有上述(a)成分、(b)成分、(c)成分以及(d)成分并且根据需要含有其他成分的化妆料基材的工序;以及将化妆料基材填充于指定的容器并进行固化的工序。
对于化妆料基材,可适当设定组成以得到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化妆料基材中的各成分的配合量也可设为与上述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中的优选范围相同。
关于化妆料基材的制备,可举出将上述(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和根据需要而加入的其他成分一边加热一边混合的方法。
对于混合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使用分散器、均质混合机等。加热温度可设定为(a)成分以及(b)成分的熔点以上。
关于化妆料基材的固化,例如可通过将填充后的化妆料基材冷却至室温的方法等来进行。
作为指定的容器,可列举瓶、管、罐、小袋容器等。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制造>
(实施例1~15、比较例1~7)
使用分散器将表1~3所示的各成分按同表中所示的比例(质量%)在105℃下进行混合,各自得到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应予说明,表1~3所示的各成分的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氢化蓖麻油:熔点85~87℃
聚乙烯蜡a:performalene500polyethylene(bakerpetrolitellc制造,产品名,熔点83.8℃)
聚乙烯蜡b:performalene655polyethylene(bakerpetrolitellc制造,产品名,熔点96.7℃)
小烛树蜡:熔点75~85℃(目录值)
巴西棕榈蜡:熔点80~86℃(目录值)
棕榈酸乙基己酯:粘度11mpa·s(25℃)
三异辛酸甘油酯:粘度31mpa·s(2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粘度26mpa·s(25℃)
异硬脂醇异硬脂酸酯:粘度36mpa·s(25℃)
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粘度6mpa·s(25℃)
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粘度15mpa·s(25℃)
(蜡的熔点)
按照以下步骤测定蜡的熔点。
称量约5mg的样品,放入铝样品盘中。在该盘上装上铝盖,置于差示扫描热量计“dsc7020”(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社制造,产品名)中。使用电冷却单元“polyscience”(日立ハイテクサイエンス社制造,产品名),在氮气流量为30~50ml/min的条件下,使样品以及标准样品在0℃下保持1分钟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0℃升温至120℃,并以-10℃/min的降温条件从120℃降温至0℃,然后再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0℃升温至120℃,从而得到熔融吸热曲线。将此时的第2次升温中的熔融吸热曲线的峰温度作为熔点。
(酯油的粘度)
使用b型粘度计在bl适配器、转速为12rpm的条件下测定25℃的样品的粘度。应予说明,测定时间设为1分钟。此外,对于酯油以外的液体油,也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评价>
按照下述评价方法,评价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的初始硬度、使用性(取出难易度、化妆溶合性、少黏腻感)以及保存稳定性。将结果示于表1~3。
(初始硬度)
准备将化妆料填充于容量20ml的软膏盒并在25℃下放置了一晚的测定用样品。使用流变仪((株)レオテック制造),在感压轴的前端形状为直径5mm的圆盘、针入速度6cm/min、针入深度10mm、温度25℃的条件下测定该测定用样品的硬度。
(使用性:取出难易度、化妆溶合性、少黏腻感)
让10名化妆品评价专业小组的成员使用样品,各自按照下述评价标准对从容器中取出的难易度、涂布于皮肤时的化妆溶合性、少黏腻感进行五个级别的评价,对每个样品进行评分,而且按照以下标准判定整个小组的评分的平均分。
[评价标准]
5分:非常好
4分:好
3分:一般
2分:稍差
1分:差
[判定标准(评分的平均分)]
a:4.5以上
b:3.5以上不足4.5
c:2.5以上不足3.5
d:不足2.5
(保存稳定性)
将100g化妆料填充于罐容器,在5℃~40℃的循环恒温槽中保持一周。采用与初始硬度相同的方法测定保存后的化妆料的硬度,求出该硬度相对于初始硬度的变化率,并按照以下标准以3个级别来进行判定。
[判定标准]
a:相对于初始硬度的变化率为±0%以上20%以下
b:相对于初始硬度的变化率超过±20%且为50%以下
c:相对于初始硬度的变化率超过±50%
[表1]
[表2]
[表3]
(实施例16)
各成分的详细情况与上文相同。应予说明,辛基十二醇在25℃时的粘度为49mpa·s。
<制法>
使用分散器在105℃下混合1~5成分,得到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
<评价>
在对得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进行与上文相同的评价后,得到初始硬度为0.66n、使用性(取出难易度为“a”,化妆溶合性为“b”,少黏腻感为“a”)、保存稳定性为“a”的结果。
1.一种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含有:(a)氢化蓖麻油;(b)烃类蜡;(c)25℃时的粘度为50mpa·s以下的酯油;以及(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a)成分的含量为1~5质量%,
所述(b)成分的含量为1~5质量%,
所述(c)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
所述(a)成分以及所述(b)成分的总含量为4~7.5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中,
所述(a)成分、所述(b)成分、所述(c)成分以及所述(d)成分的总含量为97质量%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中,
所述(c)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为25℃时的粘度为20mpa·s以下的酯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中,
所述(b)成分为熔点为70~110℃的聚乙烯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中,
所述(a)成分和所述(b)成分的质量比(a)/(b)为1/5~1/1。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其中,
所述油性固体清洁化妆料在25℃时的硬度为0.3~1.2n。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