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胶体与表面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自增稠组合物,该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低刺激、易降解、抗菌性好等特点,符合现今人们对于个人清洁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期望。它是具有氨基与羧基的化合物总称,根据氨基与羧基的不同,构成不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常见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包括谷氨酸、甘氨酸、肌氨酸、丙氨酸、甲基牛磺酸五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实际应用中,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存在难增稠的特点,究其原因,是由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导致的,其亲水基相对比较大,形成球形胶束后难以进一步成长成为棒状胶束,其中,丙氨酸有着优异的发泡能力及清爽洗涤肤感,但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增稠以及酸性条件下难以稳定的问题使得此类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难以使用。通常来说,技术人员会通过添加增稠剂来提升体系的黏度。目前,各大厂商通常以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的增稠剂加以解决。而这样会带来以下问题:1)低温时出现果冻状;2)高温易出现变色现象;3)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被抑制;4)特别的,清洁时肤感被高分子原料影响,具体表现为黏腻,清洗不净,残留感强烈;5)由于高分子原料的价格不菲,挤占了配方成本空间。因此,额外添加增稠剂会带来诸如效率不高、成本上升、低温果胶、肤感变差等负面影响。一些技术方案中披露了通过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自增稠来达到增稠的目的。但是,这些技术方案并未提供酰基丙氨酸盐的增稠方案。例如,cn20131012777769.5公开了一种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自增稠组合物,其包含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和月桂酰基肌氨酸钠作为增稠剂。又如,cn110721108a公开了一种丙氨酸自增稠体系,所述体系包含了椰油酰基丙氨酸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酰胺甲基mea及无机盐等作为增稠剂。纵观以上,可以看出低ph(ph<5.0)及加入无机盐及类增稠剂椰油酰胺甲基mea等物质还是氨基酸自增稠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低ph产品所带来的产品起泡性能会大大降低,而加入增稠物质(mea类或无机盐)会使体系在低温下易凝胶化影响使用感。因此,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酰基丙氨酸盐)在应用时难增稠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开发一种能够在非低ph体系中且无增稠物质存在下的自增稠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增稠剂组合物,其包含: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个人护理领域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5-25重量%,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至1:3,其中,所述组合物的ph为4.6-6.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增稠剂组合物中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2至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增稠剂组合物的ph为5.0-6.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增稠剂组合物中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9-18重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增稠剂组合物还包含醇类保湿剂。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这种醇类保湿剂选自:乙基己基甘油、辛甘醇或它们的组合。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增稠剂组合物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应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个人护理产品选自:婴幼儿沐浴露、婴幼儿洗发露、婴幼儿洗发沐浴露、儿童洗手液、成人沐浴露、成人洗发露、成人洗手液和成人洁面乳。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增稠剂组合物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用量等于或大于18重量%。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可用于实施或测试本发明,但本文描述的是优选的方法和材料。对于本发明的目的,下面定义了以下术语。本文所用术语“约”指与参比品的数量、水平、数值、维度、大小或用量相比,差异可高达30%、20%或10%的数量、水平、数值、维度、大小或用量。本文所使用的百分含量,除非另有说明,均以重量计。在全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有要求,以下词语“包含”和其变体“含有”和“包括”应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的整体或步骤,或一组整体或步骤,但不排除任何其它整体或步骤,或其它一组整体或步骤。申请人意外地发现,某些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与某些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能够制备形成自增稠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相应的低刺激性并保留其清洁美观的优点。因此,本发明首次将椰油酰氨基丙酸钠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它们的组合)复配形成自增稠的组合物,提供高效增稠效果。该自增稠的组合物可加入个人护理产品中,仍然保有高效增稠效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增稠剂组合物基本上由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它们的组合)和个人护理领域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个人护理领域可接受的载体是水性载体。例如,所述载体是水,例如,纯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如本文所用,术语“基本上由……组成”是指组合物包含少于约1%,优选少于约0.5%的除所列的那些之外的成分。术语“基本上由……组成”是指所指出的材料以约99.5重量%至约100重量%,优选约99.9重量%至约100重量%,并且更优选99.99重量%至约100重量%的量存在,并且最优选所有其它材料仅作为低于分析可检测的含量的杂质存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温和的且可降解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复合氨基酸钠盐。目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如妇科洗液、创伤清洗液、止痛剂;日化产品如洗发水、婴幼儿洗涤用品、沐浴露、洗面奶、洗手液;口腔护理用品如牙膏、牙粉、漱口水等。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在日化洗涤用品中的性能主要表现在:(1)泡沫丰富稳定,性质温和,能降低配方整体的刺激性;(2)在香波配方中能迅速促进絮凝现象产生,使调理剂、硅油、营养成分等迅速吸附在头发上。通过提高调理剂、硅油、营养成分等的使用效率,降低配方中的调理剂、硅油、营养成分等的用量;(3)具有优异的杀菌抑菌性能、卓越的去屑止痒效果;(4)具有修复化学损伤和自然损伤的发质的特性;(5)赋予产品良好的外观和流变性;(6)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7)ph7-9,温和不刺激。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是一种非常温和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弱酸性到中性的条件下拥有较高的起泡性。它与其他的表面活性剂一起使用时,具有优秀的协同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和提高气泡能力。他被广泛应用于洗面奶和其他个人护理产品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约1-10重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8重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6重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3-6重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同时具有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采用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作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分别呈现阳和阴离子性,常与阴、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其配伍性能良好。与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相溶性好,并能与皂基配伍。而且,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刺激性较低,对皮肤、眼睛特别温和,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配能显著降低其刺激性。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具有良好的发泡力,泡沫丰富细密,肤感好,能显著改善配方体系的泡沫状态。在香波中有调理作用,可替代甜菜碱。此外,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耐盐性好,在广泛ph值范围内稳定。同时,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易生物降解,安全性好。但是,在本发明的使用浓度下,单独使用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基本上没有增稠效果。例如,在活性物含量为9重量%,ph4.5-6.5的条件下,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黏度非常低,仅为5mpa.s(3#,100rpm)。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类似,也是温和的两性表面活性剂。申请人在进一步研究中意外地发现,这种类似的两性表活搭配中同样可以实现协调增稠功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约1-20重量%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15重量%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1-10重量%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6-12重量%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他成分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包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自增稠组合物还可包含保湿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自增稠组合物包含醇类保湿剂。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采用的醇类保湿剂洗:乙基己基甘油、辛甘醇或它们的组合。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这些醇类保湿剂对氨基酸自增稠体系有显著的增稠作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约0.1-5重量%的醇类保湿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0.1-2重量%的醇类保湿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0.25-1重量%的醇类保湿剂。自增稠的组合物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下意外发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某些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组合物能协同提升黏度,具有优越的自增稠能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基本上由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基本上不含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自增稠效果,可以作为增稠剂添加到个人清洁产品中,具有优越的增稠效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基本上不含额外的增稠剂。术语“基本上不含”、“大体上不含”或“基本上不含有”是指所指明的材料以0重量%至0.5重量%,或优选0重量%至0.1重量%,或更优选0重量%至0.01重量%的量存在,并且最优选其不以分析可检测的含量存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5-25重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5-20重量%。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9-18重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自增稠剂组合物中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约为1:1至1: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自增稠剂组合物中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约为1:2至1:3。可以用任何有机或无机酸来调节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例如,可以使用的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和磷酸等无机酸,乙酸、富马酸、马来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柠檬酸、苹果酸等羧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甲苯磺酸等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本发明自增稠剂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4.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4.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等于或大于5.6。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接近6.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自增稠组合物的ph为5.8-6.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是,应该明白,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1.实验材料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活性成分含量30%),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商品名为ca30);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成分含量30%),从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购买(商品名ucefactantcsb(l));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活性成分含量30%),从索尔维公司购买(商品名:cab);乙基己基甘油(活性成分含量100%),从德国舒美公司购买(商品名sensivasc-50);辛甘醇(活性成分含量100%),从德国舒美公司购买(商品名cg-ap-);甘油(活性成分含量100%),从泰柯棕化(张家港)有限公司购买;1,2-己二醇(活性成分含量100%),从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购买(商品名hydrolite-6)。2.实验仪器黏度计:brookfieldrvdvs3.实验工艺3.1称取选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各组分3.2称取去离子水,将第一步称量好的各组分混合物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65℃,并保持搅拌,直至均匀3.3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3.4将所配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合适的转子及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实施例1: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22.5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22.5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0待用。实施例2: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3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15.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0待用。实施例3: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0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0待用。实施例4: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1.25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3.75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0待用。测试例1: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测定将实施例1-4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是一种对皮肤亲和,具有优异生物降解性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但在使用方面存在增稠困难的问题,且其水溶液(5%)在ph=6.2以下就以白色雪花状析出,故增加了应用难度。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为常用温和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在活性物含量为9%,ph4.5-6.5的条件下,黏度非常低,仅为5mpa.s(3#,100rpm),本测试例观察了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时的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表1:在ph=5.0,总表面活性物含量为9%时,不同活性物含量比条件下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复配组合物的黏度结果实施例1234椰油酰氨基丙酸钠1211椰油酰胺羟磺甜菜碱1123黏度(mpa.s/25℃)108×析出298001192转速rpm12/312如表1所示,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为1:1至1:3的范围内时,两者复配体系均存在协同增稠的效果。且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在1:2时,体系黏度相对最高,达到29800mpa.s(s03/3rpm),且体系有凝胶化趋势。整体黏度提高约6000倍。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活性含量比为2:1时,体系ph在调低时即析出,结合椰油酰氨基丙酸钠特性可知,椰油酰氨基丙酸钠含量的提升不仅无法提升体系粘度,且使体系整体变得不稳定。实施例5: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4.6待用。实施例6: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4.99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0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4.8待用。实施例7: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29.99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4.9待用。实施例8: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4.99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1待用。实施例9: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3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2待用。实施例10: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15.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29.99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05.00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4待用。表2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9%时在不同ph下的黏度变化。表2测试例2: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5-10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3所示。表3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9%的条件下,不同ph下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3由结果可知,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以1:2复配时,在ph范围为4.9-5.2时均显示自增稠效果。尤其当ph在5.0时,组合物黏度达到最高,为29800mpa.s(s03/3rpm)。实施例11: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7.5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15.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27.5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2待用。实施例12: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3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6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60.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2待用。实施例13: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5.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90.02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1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0℃,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5.2待用。测试例3: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测定将实施例11-13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4所示。表4显示了在表活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复配体系ph=5.2的条件下,不同活性物含量下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并与实施例9进行对比。表4由于ph=5.0时体系凝胶化严重,故选用ph=5.2来对比不同活性物含量对于体系黏度的影响。由结果可知,当活性物浓度过低时,体系黏度仍无法建立,但当活性物浓度过高时,体系黏度凝胶化进一步加剧,已超出可应用范围。故以上结果认为,在表活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时,活性物浓度在9%-18%皆为可应用范围。且在实验中发现,不同浓度下的黏度曲线有一定程度迁移,故进一步研究活性物含量为18%时,体系黏度与ph之间的关系。实施例14-19: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200.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40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400.0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分别从4.9至5.6待用。表5测试例4: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14-19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子,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6所示。表6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不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6由结果可知,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以1:2复配且活性物含量提高至18%(更接近于配方应用含量),在ph范围为5.0-5.6时均显示自增稠效果。尤其当ph在5.1时,组合物黏度达到最高,为102000mpa.s(s03/0.6rpm)。可看出当活性物含量提升时,黏度会进一步提升,且黏度最高点由(ph=5.0)前移至(ph=5.1)。由丙氨酸的特性可知,ph越是高发泡力越强,越能优化使用感。且当ph=5.6时该体系仍维持了5917mpa.s的黏度,该黏度已与正常产品黏度无差异,故比起总活性物含量为9%时更有应用价值。在应用例研究过程中筛选醇类保湿剂时发现,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对该氨基酸自增稠体系有显著的增稠作用,以下为具体研究实验。实施例20-24: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8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16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556.2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4.00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分别从5.1至5.6待用。表7测试例5: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20-24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子,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8所示。表8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总活性物含量为9%的条件下加入0.5%乙基己基甘油,不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8由结果可知,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以1:2复配且活性物为9%时,在体系中加入乙基己基甘油能明显使该体系增稠峰值由原来ph=5.0提升至了ph=5.3,这一发现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发泡性随ph降低而降低,故ph越接近ph=6.2,体系发泡能力越强,同时也增强了体系稳定性。结合提升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加入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的两种特性,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考察在活性物含量达到18%时加入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对体系的贡献。实施例25-30: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20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40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39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4.99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分别从5.1至6.2待用。表9测试例6: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25-30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子,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加入0.5%乙基己基甘油,不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10由结果可知,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以1:2复配且活性物为18%时,进一步提升了在ph=5.8-6.2区间段体系的黏度,且整个体系黏度更为接近可应用范围。接下来将考察不同配比乙基己基甘油的加入对体系的影响。实施例31: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4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9.5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0.50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实施例32: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2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9.00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1.00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实施例33: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8.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2.01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实施例34:自增稠组合物制备称取4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6.2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4.01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测试例7: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测定将实施例31-34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乙基己基甘油,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11由结果可知,当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活性物含量比以1:2复配且活性物为18%时,在加入乙基己基甘油量从0.25-1.0均能随加入量的提升而提升体系黏度,由于加入量为2.0%时,体系黏度与加入量为1.0%时几乎无差异,故认为,该体系加入乙基己基甘油1.0%为最佳加入量。且体系ph=6.2已符合氨基酸最佳发泡ph,故可知该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由于醇类保湿剂种类繁多,故筛选了以下三种(甘油、己二醇、辛甘醇)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保湿剂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与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作对比。实施例35: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1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7.99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2.00g1,2-己二醇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实施例36: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0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7.98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2.01g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实施例37: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4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80.02g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加入77.97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2.01g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6.2待用。测试例8: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测定将实施例35-37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速,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12所示。表12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1:2且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加入同浓度的不同醇类保湿剂,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12实施例35363733醇类保湿剂1,2-己二醇甘油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黏度(mpa.s/25℃)5587671295012850转速rpm121266由结果可知,不同的醇类保湿剂对体系的黏度影响截然不同。目前只发现辛甘醇以及乙基己基甘油对该体系有协同增稠作用,而常用的保湿剂甘油以及1,2-己二醇都对该体系无增稠作用且有一定降低黏度的影响。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中,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与以上使用的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类似,也是温和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基于以上发现,进一步研究在类似两性表活搭配中是否也同样可以协调增稠。实施例38-41: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200.01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400.00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加入400.02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分别从4.6至5.0待用。测试例9: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38-41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子,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且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不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13由结果可知,相比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虽然在总活性物含量为18%时也能有类似的自增稠作用,但增稠峰值出现在更低的ph值上,接下去看一下是否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也有协同增稠的作用。实施例41-43:自增稠组合物的制备称取200.00g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400.00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加入395.01g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400转/分,保持6分钟,并加热至65℃,保持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5.00g乙基己基甘油保持搅拌,保持5分钟,直至均匀。降温至25℃,加入柠檬酸调节ph分别从4.6至5.0待用。测试例10:ph对自增稠组合物的黏度的影响将实施例41-43配置的样品放入25℃恒温箱24小时后取出,选择3#转子,选择合适的转子,用brookfield黏度计测试样品黏度,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25℃下测试黏度。结果如表14所示。表14显示了在表面活性物含量比椰油酰氨基丙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且体系总活性物含量为18%的条件下加入0.5%乙基己基甘油,不同ph的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自增稠体系的黏度结果。表14由结果可知,在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组合中,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同样对该体系有明显的增稠作用。所以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在类似体系中的增稠作用是有共通性的。虽然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增稠效能比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的增稠效能要低,但是考虑到在配方应用中,会结合洗涤肤感、起泡性能以及安全性等其他因素,所以复配使用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保湿剂乙基己基甘油(以及类似物质辛甘醇)对该氨基酸自增稠体系有着关键的重要作用。应用例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以作为中间体原料用于相应个人清洁护理品的制备,所述个人清洁护理品优选为洗去型清洁产品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婴幼儿的沐浴露、洗发露、洗发沐浴露、儿童洗手液及成人的沐浴露、洗发露、洗手液以及洁面乳等剂型的产品的制备。以下是通过实施例获得的组合物在个人清洁护理品中的具体应用例,以及这些剂型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具体应用例如下:应用例1:成人洗发水的制备应用例2:成人沐浴露的制备应用例3:婴儿洗发沐浴露的制备应用例4:儿童洗手泡泡的制备应用例5:儿童洗发水的制备应用例6:成人洁面凝露的制备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增稠剂组合物,其包含:
椰油酰氨基丙酸钠;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个人护理领域可接受的载体,
其中,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5-25重量%,
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至1:3,
其中,所述组合物的ph为4.6-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2至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ph为5.0-6.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9-18重量%。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醇类保湿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保湿剂选自:乙基己基甘油、辛甘醇或它们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所述个人护理产品选自:婴幼儿沐浴露、婴幼儿洗发露、婴幼儿洗发沐浴露、儿童洗手液、成人沐浴露、成人洗发露、成人洗手液和成人洁面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用量等于或大于18重量%。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增稠剂组合物,其包含: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个人护理领域可接受的载体,其中,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为5‑25重量%,其中,所述椰油酰氨基丙酸钠与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至1:3,其中,所述组合物的pH为4.6‑6.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增稠剂组合物在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婧怡;洪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