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6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妆品历史久远,经典中医名著《山海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便有关于化妆品的记载。面膜作为常用化妆品剂型,携带方便,对皮肤副作用小,且使用便利,疗效显著,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在化妆品领域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其中,功效面膜对损容性皮肤有显著疗效,并有保养型、滋护型、美白型、淡化斑痕型、延缓衰老抚平皱纹型等种类。我国特有的中药面膜是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加入辅料,制成中药药妆类面膜,在传统护肤作用基础上还能发挥中药药性,深受喜爱。面膜在化妆品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研发热度。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青少年发病率达70%~87%。通常发病部位为面部、背部、胸部等。临床症状表现为炎性丘疹、囊肿、粉刺、结节、脓疱等。临床上极易反复发作,轻者影响患者面容外观,重者容易产生永久性瘢痕甚至毁容,使患者产生消极、自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寻常性痤疮多采用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易引起皮肤黏膜干燥、耐药性甚至致畸,故急需寻找一种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佳的治疗方式。采用中药面膜医治,可以有效的清除面部毛孔的有害污染物,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改善毛囊口角化过度,同时增快面部细胞的新陈代谢清除废物。阻断了痤疮发生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改善临床症状。

    中药面膜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将中药粉末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当的成膜物质均匀混合而制成的敷面涂剂。中药面膜与其他面膜相比,最显著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针对性。《理瀹骈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而能补内治之不及此也”。中药面膜正是中药外用的具体形式,在一些常见面部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确实的疗效。中药面膜的另一特点是源于天然,作用缓和,毒副作用小,很适宜作化妆品添加剂,相比于以化学合成品为原料的化妆品安全性更高。

    现有治疗痤疮中药面膜缺点颇多,一是没有辩证分型,不论痤疮患者病情的轻重、临床表现,均用的同一个配方面膜。而痤疮根据严重的程度分为三度、四级,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色沉、瘢痕等不同的形态,每种形态的治疗药物均不一样,现有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尤其没有专门治疗红斑色沉的面膜;二是以往的纯中药配方中选用较多的滑石粉,滑石粉主要含有硅酸镁,其化学结构与世界公认致癌物质石棉非常相似,吸入滑石粉引起的尘肺又称为滑石肺,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3083410,公告日为2013年05月08日,名称为“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它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面膜的配方,配方包含何首乌、苦参、金银花、珍珠粉、当归、银杏仁、稀释的玫瑰精油。”其缺点就是没有根据每位痤疮患者的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辨证治疗,没有实现个性化治疗,故疗效不明显。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6834,公告日为2003年4月23日,名称为“一种纯中药面膜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它公开了“一种纯中药面膜的配方,配方包含人参、珍珠、白僵蚕、白茯苓、益母草、白鲜皮、桑叶、白芨、鲜香料、滑石粉及湖精。”其缺点就是在配方中使用了滑石粉,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该面膜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

    杏仁10~30份、桃仁10~30份、冬瓜子20~50份、积雪草20~50份、黄芩10~30份、白芷10~30份、白蔹10~30份、白芨10~30份;

    该面膜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称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并加入等量的水,煎煮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煎煮液;向煎煮液中加入软膜粉0.8~1.2g/ml,使其成为糊状面膜,即得目标产品。

    作为优选,上述面膜中:杏仁10~20份、桃仁10~20份、冬瓜子25~35份、积雪草20~40份、黄芩10~20份、白芷10~20份、白蔹10~20份、白芨10~20份。

    进一步优选,上述面膜中:杏仁10~20份、桃仁15份、冬瓜子15份、积雪草30份、黄芩15份、白芷15份、白蔹15份、白芨15份。

    一种上述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称取杏仁10~30份、桃仁10~30份、冬瓜子20~50份、积雪草20~50份、黄芩10~30份、白芷10~30份、白蔹10~30份、白芨10~30份;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并加入等量的水,煎煮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煎煮液;向煎煮液中加入软膜粉0.8~1.2g/ml,使其成为糊状面膜,即得目标产品。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杏仁10~20份、桃仁10~20份、冬瓜子25~35份、积雪草20~40份、黄芩10~20份、白芷10~20份、白蔹10~20份、白芨10~20份。

    进一步优选,上述制备方法中:杏仁10~20份、桃仁15份、冬瓜子15份、积雪草30份、黄芩15份、白芷15份、白蔹15份、白芨15份。

    一种上述面膜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将制备得到的面膜,均匀的涂于面部,15~30分钟后去除,每周1次~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配方中的黄芩的作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可以有效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白芷的作用是可以抗炎、活血生肌、消肿消斑;桃仁、积雪草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杏仁、冬瓜子、白蔹、白芨可以祛痰软坚散结,共同祛除痤疮色素沉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面膜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专门用于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针对性强,对患者实现了个性化治疗,故疗效显著;二是采用了舒柔软膜粉,成分主要是玉米淀粉、菊花提取物、藻提取物、藻酸钠、海藻糖、苯甲酸钠,避免使用了各种矿物质,减少了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面膜不仅具有使用功效显著、性能温和、无刺激、无副作用的特点,还可以添加到其他化妆品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面膜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杏仁15g、桃仁15g、冬瓜子30g、积雪草30g、黄芩15g、白芷15g、白蔹15g、白芨15g。适用于痤疮后红斑色沉。

    上方加等量的水,在中药煎煮机中煎煮40分钟,待凉后分装至专用的真空包装袋中,每袋50毫升,放冰柜中冷藏。使用时,在面部清洁后,取1袋加50克舒柔软膜粉调匀成糊状后,均匀的涂于面部,20分钟后去除。每周2次。

    65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对使用者进行3个月的使用情况跟踪分析。

    65例使用者使用上述面膜。使用方法为:取本品1袋,50毫升,在面部清洁后,取加50克舒柔软膜粉调匀成糊状后,均匀的涂于面部,20分钟后以温水洗去。

    经过对上述65例使用者3个月的使用情况跟踪分析,我们将其分为三组,其中30例为每周2次使用,20例为每周1次使用,15例为不稳定使用,其中每周1~2次连续使用和稳定使用者表现出的面部改善特征最为明显,表现为面部的红斑色沉基本消退,达到90%的改善者为43例,达到50%的改善者为7例,毛孔收缩效果好,皮肤变得紧致,出现光泽,且保持效果非常稳定,皮肤显现明显光泽。而不稳定使用的15例患者中,达到50%的改善者为9例,其余6例改善不足50%。

    上述65例使用者在暂停使用10天之后,面部皮肤未出现明显改变特征,如未出现明显的黑色素沉着、肤质恶化、毛孔粗大等,显示出本品的美白、去除痤疮后红斑色沉效果较好,且依赖性不高。在暂停使用20天之后,有10例面部肤质出现轻微变化,但较使用本品前依旧有较好表现,此时继续使用本面膜和常用补水类护肤品即可改善。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上述中药面膜对痤疮后红斑色沉效果较好,同时改善了肤质,并无耐受性和依赖性表现。

    实施例2

    杏仁10g、桃仁10g、冬瓜子25g、积雪草25g、黄芩10g、白芷10g、白蔹10g、白芨10g。适用于痤疮后红斑色沉。

    上方加等量的水,在中药煎煮机中煎煮40分钟,待凉后分装至专用的真空包装袋中,每袋50毫升,放冰柜中冷藏。使用时,在面部清洁后,取1袋加50克舒柔软膜粉调匀成糊状后,均匀的涂于面部,20分钟后去除。每周2次。

    实施例3

    杏仁20g、桃仁20g、冬瓜子35g、积雪草35g、黄芩20g、白芷20g、白蔹20g、白芨20g。适用于痤疮后红斑色沉。

    上方加等量的水,在中药煎煮机中煎煮40分钟,待凉后分装至专用的真空包装袋中,每袋50毫升,放冰柜中冷藏。使用时,在面部清洁后,取1袋加50克舒柔软膜粉调匀成糊状后,均匀的涂于面部,20分钟后去除。每周2次。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其特征在于:该面膜中含有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

    杏仁10~30份、桃仁10~30份、冬瓜子20~50份、积雪草20~50份、黄芩10~30份、白芷10~30份、白蔹10~30份、白芨10~30份;

    该面膜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称取上述中药组合物并加入等量的水,煎煮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煎煮液;向煎煮液中加入软膜粉0.8~1.2g/ml,使其成为糊状面膜,即得目标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其特征在于:杏仁10~20份、桃仁10~20份、冬瓜子25~35份、积雪草20~40份、黄芩10~20份、白芷10~20份、白蔹10~20份、白芨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其特征在于:杏仁10~20份、桃仁15份、冬瓜子15份、积雪草30份、黄芩15份、白芷15份、白蔹15份、白芨15份。

    4.权利要去1所述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称取杏仁10~30份、桃仁10~30份、冬瓜子20~50份、积雪草20~50份、黄芩10~30份、白芷10~30份、白蔹10~30份、白芨10~30份;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并加入等量的水,煎煮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煎煮液;向煎煮液中加入软膜粉0.8~1.2g/ml,使其成为糊状面膜,即得目标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杏仁10~20份、桃仁10~20份、冬瓜子25~35份、积雪草20~40份、黄芩10~20份、白芷10~20份、白蔹10~20份、白芨10~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杏仁10~20份、桃仁15份、冬瓜子15份、积雪草30份、黄芩15份、白芷15份、白蔹15份、白芨15份。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面膜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得到的面膜,均匀的涂于面部,15~30分钟后去除,每周1次~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后红斑色沉的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该中药面膜是含有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杏仁、桃仁、冬瓜子、积雪草、黄芩、白芷、白蔹、白芨;该面膜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在上述中药组合物并加入等量的水,煎煮30~5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到煎煮液;向煎煮液中加入软膜粉0.8~1.2g/mL,使其成为糊状面膜,即得目标产品。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面膜不仅具有使用功效显著、性能温和、无刺激、无副作用的特点,还可以添加到其他化妆品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面膜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吴春香;窦小军;陈飞;张子平;赵志明;唐本东;胡亚莹;任小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姜堰区皮肤病防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