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的制备。
背景技术:
红糖传于中医古籍,通常是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一般是指甘蔗经榨汁,通过简易处理,经浓缩形成的带蜜糖。甘蔗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这些氨基酸都是合成人体蛋白质、支援新陈代谢、参与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对促进健康有绝对的正面效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功能高效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和d相组分;
所述a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5~10份的丙三醇、3~8份的果酸、2~10份的芦荟提取液、2~5份的黄原胶、5~10份的透明质酸和0.3~0.8份的尼泊金酯;
所述b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10份的益母草提取液、0.8~12份的甘草提取液、0.8~7.0份的白芷提取液、0.8~8.0份的丹参提取液和0.8~8.0份的白茯苓提取液;
所述c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20~40份的富多酚红糖;
所述d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3~8份的增韧剂。
所述富多酚红糖是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50~200nm分离膜过滤、60~8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所述分离膜过滤的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0.2~0.5mpa、操作温度80~90℃、膜面流速2~4m/s。
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50~200nm分离膜过滤、60~8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得到富多酚红糖粉末;所述分离膜过滤的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0.2~0.5mpa、操作温度80~90℃、膜面流速2~4m/s;
(2)将a相组分的丙三醇、果酸、芦荟提取液、黄原胶、透明质酸和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中,搅拌至均匀,并加热至80~90℃;
(3)将b相组分的益母草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丹参提取液和白茯苓提取液混合,待a相组分加热至80~90℃且分散均匀后,将b相组分加入乳化锅中,保温85℃,使b相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
(4)待a、b相组分溶解均匀且体系变稠后,加入c相组分,继续搅拌至均匀;
(5)待c相组分搅拌均匀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d相组分,充分混匀后得到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5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4)的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富多酚甘蔗作为原料,采用膜分离技术清净蔗汁,所产富多酚红糖能很好的保留甘蔗中的植物多酚、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避免了传统红糖生产工艺过程高化学助剂、高温对甘蔗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去除悬浮杂质的同时保留较多多酚类物质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本发明采用的富多酚红糖不仅含有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红糖中含有一种“糖蜜”成分,它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将人体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并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植物多酚在200~300nm之间还有着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尤其是对能量高、破坏力大的远紫外区有更强的吸收作用,多酚类物质能够阻止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可起到防晒作用。除此之外,红糖所蕴含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对细胞具有强效抗氧化及修护的作用,能使皮下细胞在排除黑色素后迅速生长,更彻底达到预防黑色素生成、持续美白的效果。同时再结合小分子醇类的保湿作用以及轻质植物油、玫瑰精油等物质在面膜按摩相结合使用,使红糖中所含有的功能成分充分与肌肤结合,激活细胞活力使细胞年轻化,并使细胞具有自动修复功能,能促进皮下胶原蛋白的纤维细胞大量生成。
(2)本发明制备的面膜植物多酚含量高及其所蕴含的微量元素,可有效能够阻止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对细胞具有强效抗氧化及修护的作用,能使皮下细胞在排除黑色素后迅速生长,减淡色斑,更彻底达到预防黑色素生成、持续美白的效果。
(3)本发明制备的面膜中添加了益母草、甘草、白芷、丹参和白茯苓等中药提取液,其中益母草和甘草可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酪氨酸转化成褐斑;白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较强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障碍;白茯苓可使细胞组织活性增强,活力增大;五中中药提取液协同富多酚红糖可大大增加祛斑增白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和d相组分;
所述a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5份的丙三醇、3份的果酸、2份的芦荟提取液、2份的黄原胶、5份的透明质酸和0.3份的尼泊金酯;
所述b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3份的益母草提取液、0.8份的甘草提取液、0.8份的白芷提取液、0.8份的丹参提取液和0.8份的白茯苓提取液;
所述c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20份的富多酚红糖;
所述d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3份的增韧剂。
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50nm分离膜过滤(操作条件:跨膜压差0.2mpa、操作温度80℃、膜面流速2m/s)、6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富多酚红糖粉末;
(2)准确称取a相组分的丙三醇、果酸、芦荟提取液、黄原胶、透明质酸和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中,搅拌(搅拌速度为35转/分钟)至均匀,并加热至80℃;
(3)准确称取b相组分的益母草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丹参提取液和白茯苓提取液混合于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相组分加热至80℃且分散均匀后,将b相组分加入乳化锅中,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保温85℃,使b相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
(4)准确称取c相组分至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b相组分溶解均匀且体系变稠后,加入c相组分,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至均匀;
(5)待c相组分搅拌均匀后,在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过程中缓慢加入d相组分,充分混匀后包装得到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产品。
本实施例所得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的品质如表1所示。对比样品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即甘蔗榨汁、石灰中和、100℃加热、撇泡、100~120℃浓缩熬煮、成型)的红糖得到的保湿面膜。
表1成品祛斑面膜的各项指标对比:
实施例2
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和d相组分;
所述a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7份的丙三醇、6份的果酸、6份的芦荟提取液、4份的黄原胶、7份的透明质酸和0.5份的尼泊金酯;
所述b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7份的益母草提取液、7份的甘草提取液、4份的白芷提取液、5份的丹参提取液和5份的白茯苓提取液;
所述c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30份的富多酚红糖;
所述d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5份的增韧剂。
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150nm分离膜过滤(操作条件:跨膜压差0.3mpa、操作温度85℃、膜面流速3m/s)、7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富多酚红糖粉末;
(2)准确称取a相组分的丙三醇、果酸、芦荟提取液、黄原胶、透明质酸和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中,搅拌(搅拌速度为35转/分钟)至均匀,并加热至85℃;
(3)准确称取b相组分的益母草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丹参提取液和白茯苓提取液混合于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相组分加热至85℃且分散均匀后,将b相组分加入乳化锅中,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保温85℃,使b相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
(4)准确称取c相组分至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b相组分溶解均匀且体系变稠后,加入c相组分,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至均匀;
(5)待c相组分搅拌均匀后,在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过程中缓慢加入d相组分,充分混匀后包装得到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产品。
本实施例所得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的品质如表2所示。对比样品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即甘蔗榨汁、石灰中和、100℃加热、撇泡、100~120℃浓缩熬煮、成型)的红糖得到的保湿面膜。
表2成品祛斑面膜的各项指标对比:
实施例3
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和d相组分;
所述a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10份的丙三醇、8份的果酸、10份的芦荟提取液、5份的黄原胶、10份的透明质酸和0.8份的尼泊金酯;
所述b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含:10份的益母草提取液、12份的甘草提取液、7份的白芷提取液、8份的丹参提取液和8份的白茯苓提取液;
所述c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40份的富多酚红糖;
所述d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8份的增韧剂。
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200nm分离膜过滤(操作条件:跨膜压差0.5mpa、操作温度90℃、膜面流速4m/s)、8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富多酚红糖粉末;
(2)准确称取a相组分的丙三醇、果酸、芦荟提取液、黄原胶、透明质酸和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中,搅拌(搅拌速度为35转/分钟)至均匀,并加热至90℃;
(3)准确称取b相组分的益母草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丹参提取液和白茯苓提取液混合于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相组分加热至90℃且分散均匀后,将b相组分加入乳化锅中,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保温85℃,使b相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
(4)准确称取c相组分至消毒过的不锈钢桶内备用。待a、b相组分溶解均匀且体系变稠后,加入c相组分,并用刮板刮一下桶内黏附的料体,继续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至均匀;
(5)待c相组分搅拌均匀后,在搅拌(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过程中缓慢加入d相组分,充分混匀后包装得到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产品。
本实施例所得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的品质如表3所示。对比样品为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即甘蔗榨汁、石灰中和、100℃加热、撇泡、100~120℃浓缩熬煮、成型)的红糖得到的保湿面膜。
表3成品祛斑面膜的各项指标对比:
1.一种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组分、b相组分、c相组分和d相组分;
所述a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5~10份的丙三醇、3~8份的果酸、2~10份的芦荟提取液、2~5份的黄原胶、5~10份的透明质酸和0.3~0.8份的尼泊金酯;
所述b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10份的益母草提取液、0.8~12份的甘草提取液、0.8~7.0份的白芷提取液、0.8~8.0份的丹参提取液和0.8~8.0份的白茯苓提取液;
所述c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20~40份的富多酚红糖;
所述d相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3~8份的增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多酚红糖是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50~200nm分离膜过滤、60~8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所述分离膜过滤的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0.2~0.5mpa、操作温度80~90℃、膜面流速2~4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选取富多酚甘蔗,经去杂、榨汁、50~200nm分离膜过滤、60~80℃低温浓缩熬煮、起砂和干燥得到得到富多酚红糖粉末;所述分离膜过滤的操作条件为:跨膜压差0.2~0.5mpa、操作温度80~90℃、膜面流速2~4m/s;
(2)将a相组分的丙三醇、果酸、芦荟提取液、黄原胶、透明质酸和尼泊金酯加入乳化锅中,搅拌至均匀,并加热至80~90℃;
(3)将b相组分的益母草提取液、甘草提取液、白芷提取液、丹参提取液和白茯苓提取液混合,待a相组分加热至80~90℃且分散均匀后,将b相组分加入乳化锅中,保温85℃,使b相组分充分溶解分散均匀;
(4)待a、b相组分溶解均匀且体系变稠后,加入c相组分,继续搅拌至均匀;
(5)待c相组分搅拌均匀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d相组分,充分混匀后得到所述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5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多酚红糖祛斑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搅拌速度为30转/分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