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变美的需求越来越大,大众对美的认识越来越深,对长相颜值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因此医疗美容也慢慢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环境或不当护理导致肌肤瘙痒、敏感、激素型皮炎等病理性肌肤、问题性肌肤,对于肌肤问题去做微针、水光针、激光等医美手术来帮助减轻皱纹以及复原嫩白面部皮肤的选择受到青睐,微创术后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红肿瘙痒等面部创伤困扰着大众,医用冷敷贴是以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为目的的一种面膜,兼备了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比普通面膜的针对性大大提高,对于肌肤反复过敏发炎、皮肤溃疡创伤、术后皮肤发炎等皮肤病患者能够快速消炎和修复损伤而设计的产品。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0602709)公开了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复合湿性创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表皮生长因子复合湿性创伤敷料通过添加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来实现创伤部位的愈合效果,只对受创皮肤部位发挥作用,不能更深入渗透肌肤里层,从而不能让肌肤更快吸收,进而不能快速的修护受损伤的肌肤,从而不便于快速的恢复细嫩弹性肌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0.8-1%、十肽-40.1-0.3%、糖蛋白0.1-0.4%、薄荷醇乳酸酯0.01-0.03%、ppg-26-丁醇聚醚-260.1-0.35%、peg-40氢化蓖麻油0.035-0.05%、丁二醇1-5%、表皮生长因子0.1-0.55%、辛酰羟肟酸0.1-0.3%、对羟基苯乙酮0.1-0.2%、甘油辛酸酯0.1-0.3%、peg/ppg-14/7二甲基醚0.1-0.2%、β-葡聚糖0.1-0.3%、丙二醇1.5-3%、1,2-己二醇0.5-3%、三乙醇胺0.16-0.3%、甘油3.5-5%、透明质酸钠0.07-0.1%、甜菜碱1-1.5%、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0.15%、水解小核菌胶0.01-0.03%、甘草酸二钾0.1-0.3%、尿囊素0.15-0.2%、海藻糖0.5-1%、羟乙基纤维素0.08-0.15%、卡波姆0.15-0.2%、去离子水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第一次称取:按比例称取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以及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放入烧杯一中,备用;
s2、a相的制备:将步骤s1中烧杯一中的原料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进行超声,使得烧杯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a相,备用;
s3、原料的第二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以及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放入烧杯二中,备用;
s4、b相的制备:向步骤s3中的烧杯二中加入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溶解,再次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b相;
s5、复合物一的制备: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步骤s2中的a相包裹于步骤s4中的b相里,从而制得复合物一;
s6、原料的第三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以及海藻糖放入烧杯三中,备用;
s7、c相的制备:向步骤s6中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8、原料的第四次称取;按比例称取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以及peg/ppg-14/7二甲基醚放入烧杯四中,备用;
s9、d相的制备:将步骤s8烧杯四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相;
s10、原料的混合:将步骤s7中制得的c相加入步骤s9中的d相中,再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以及三乙醇胺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至完全透明,备用;
s11、医用冷敷料的制备:将步骤s5中制得的复合物一加入步骤s10中制得的透明液体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12、杀菌和包装:将步骤s11中的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3-5min,所述去离子水为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45-50℃。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5-8min。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50-70min。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冷敷料具有温和、舒缓以及滋养的功效,从而快速修复受损伤肌肤,可促使表皮新生,加速创伤愈合,从而能够作用于健康肌肤,促使胶原蛋白增生,使整体肌肤恢复细腻水嫩状态,从而有效辅助护理红肿瘙痒、敏感以及激素型皮炎等病理性肌肤和问题性肌肤养护,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和中药提取的添加具有抗菌抗炎功效,搭配表皮生长因子和β-葡聚糖,协同增效,实现有效抗炎同时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修复肌肤损伤,加速肌肤愈,透明质酸钠和十肽-4穿透真皮增加胶原蛋白,通过从内至外的重建来逆转皮肤受损老化的过程,同时刺激胶原蛋白、弹力纤维和透明质酸增生,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和锁水度,增加皮肤厚度,恢复细嫩、紧致肌肤,同时用超声波搭配微脂囊包裹技术的制备工艺,实现活性物质的协同增效,更好的发挥活性物质的效力和作用,使制得的医用冷敷贴成分更深入渗透肌肤里层,让肌肤更快吸收,恢复细嫩弹性肌肤。
2、该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添加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表皮伤口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适合用于微针、水光针、激光等医美的术后修复,术前能够提升肌肤抵抗,术中搭配有利于加快肌肤愈合,术后有效缓解不适,还有助于手术伤口、烧烫伤等创伤的辅助治疗保养,甚至还能提升手术效果,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起作用,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会激发受体内在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启动信号转导系统的级联反应,发生多种生物化学变化,在肌肤受损时、通过皮肤表面的创口进入皮肤内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肌肤没有损伤的健康情况下,真皮是具有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复合地三维状扩展而成的结构的结缔组织,但构成这些纤维的胶原等蛋白质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成纤维细胞通过保持这些蛋白质合成、分解的平衡来维持结缔组织的状态,从而保持皮肤的强度、伸展性和弹性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对细胞增值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0.8%、十肽-40.2%、糖蛋白0.2%、薄荷醇乳酸酯0.025%、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0.035%、丁二醇、表皮生长因子0.5%、辛酰羟肟酸0.15%、对羟基苯乙酮0.2%、甘油辛酸酯0.3%、peg/ppg-14/7二甲基醚0.2%、β-葡聚糖0.1%、丙二醇3%、1,2-己二醇1.5%、三乙醇胺0.16%、甘油3.5%、透明质酸钠0.07%、甜菜碱1%、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水解小核菌胶0.03%、甘草酸二钾0.1%、尿囊素0.15%、海藻糖0.5%、羟乙基纤维素0.08%、卡波姆0.15%、水至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第一次称取:按比例称取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以及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放入烧杯一中,备用;
s2、a相的制备:将步骤s1中烧杯一中的原料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进行超声,使得烧杯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a相,备用;
s3、原料的第二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以及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放入烧杯二中,备用;
s4、b相的制备:向步骤s3中的烧杯二中加入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溶解,再次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b相;
s5、复合物一的制备: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步骤s2中的a相包裹于步骤s4中的b相里,从而制得复合物一;
s6、原料的第三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以及海藻糖放入烧杯三中,备用;
s7、c相的制备:向步骤s6中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8、原料的第四次称取;按比例称取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以及peg/ppg-14/7二甲基醚放入烧杯四中,备用;
s9、d相的制备:将步骤s8烧杯四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相;
s10、原料的混合:将步骤s7中制得的c相加入步骤s9中的d相中,再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以及三乙醇胺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至完全透明,备用;
s11、医用冷敷料的制备:将步骤s5中制得的复合物一加入步骤s10中制得的透明液体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12、杀菌和包装:将步骤s11中的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3min,所述去离子水为3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45℃。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3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5min。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50min。
实施例二:请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0.8%、十肽-40.1%、糖蛋白0.1%、薄荷醇乳酸酯0.01%、ppg-26-丁醇聚醚-260.1%、peg-40氢化蓖麻油0.035%、丁二醇1%、表皮生长因子0.1%、辛酰羟肟酸0.1%、对羟基苯乙酮0.1%、甘油辛酸酯0.1%、peg/ppg-14/7二甲基醚0.1%、β-葡聚糖0.1%、丙二醇1.5%、1,2-己二醇0.5%、三乙醇胺0.16%、甘油3.5%、透明质酸钠0.07%、甜菜碱1%、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水解小核菌胶0.01%、甘草酸二钾0.1%、尿囊素0.15%、海藻糖0.5%、羟乙基纤维素0.08%、卡波姆0.15%、水至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第一次称取:按比例称取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以及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放入烧杯一中,备用;
s2、a相的制备:将步骤s1中烧杯一中的原料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进行超声,使得烧杯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a相,备用;
s3、原料的第二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以及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放入烧杯二中,备用;
s4、b相的制备:向步骤s3中的烧杯二中加入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溶解,再次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b相;
s5、复合物一的制备: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步骤s2中的a相包裹于步骤s4中的b相里,从而制得复合物一;
s6、原料的第三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以及海藻糖放入烧杯三中,备用;
s7、c相的制备:向步骤s6中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8、原料的第四次称取;按比例称取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以及peg/ppg-14/7二甲基醚放入烧杯四中,备用;
s9、d相的制备:将步骤s8烧杯四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相;
s10、原料的混合:将步骤s7中制得的c相加入步骤s9中的d相中,再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以及三乙醇胺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至完全透明,备用;
s11、医用冷敷料的制备:将步骤s5中制得的复合物一加入步骤s10中制得的透明液体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12、杀菌和包装:将步骤s11中的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4min,所述去离子水为4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47℃。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4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6min。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60min。
实施例三:请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1%、十肽-40.3%、糖蛋白0.4%、薄荷醇乳酸酯0.03、ppg-26-丁醇聚醚-260.35%、peg-40氢化蓖麻油0.05%、丁二醇5%、表皮生长因子0.55%、辛酰羟肟酸0.3%、对羟基苯乙酮0.2%、甘油辛酸酯0.3%、peg/ppg-14/7二甲基醚0.2%、β-葡聚糖0.3%、丙二醇3%、1,2-己二醇3%、三乙醇胺0.3%、甘油5%、透明质酸钠0.1%、甜菜碱1.5%、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5%、水解小核菌胶0.03%、甘草酸二钾0.3%、尿囊素0.2%、海藻糖1%、羟乙基纤维素0.15%、卡波姆0.2%、水至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第一次称取:按比例称取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以及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放入烧杯一中,备用;
s2、a相的制备:将步骤s1中烧杯一中的原料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进行超声,使得烧杯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a相,备用;
s3、原料的第二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以及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放入烧杯二中,备用;
s4、b相的制备:向步骤s3中的烧杯二中加入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溶解,再次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b相;
s5、复合物一的制备: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步骤s2中的a相包裹于步骤s4中的b相里,从而制得复合物一;
s6、原料的第三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以及海藻糖放入烧杯三中,备用;
s7、c相的制备:向步骤s6中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8、原料的第四次称取;按比例称取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以及peg/ppg-14/7二甲基醚放入烧杯四中,备用;
s9、d相的制备:将步骤s8烧杯四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相;
s10、原料的混合:将步骤s7中制得的c相加入步骤s9中的d相中,再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以及三乙醇胺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至完全透明,备用;
s11、医用冷敷料的制备:将步骤s5中制得的复合物一加入步骤s10中制得的透明液体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12、杀菌和包装:将步骤s11中的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3-5min,所述去离子水为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50℃。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5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8min。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70min。
实施例四:请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1%、十肽-40.3%、糖蛋白0.4%、薄荷醇乳酸酯0.03、ppg-26-丁醇聚醚-260.35%、peg-40氢化蓖麻油0.05%、丁二醇5%、表皮生长因子0.55%、辛酰羟肟酸0.3%、对羟基苯乙酮0.2%、甘油辛酸酯0.3%、peg/ppg-14/7二甲基醚0.2%、β-葡聚糖0.3%、丙二醇3%、1,2-己二醇3%、三乙醇胺0.3%、甘油5%、透明质酸钠0.1%、甜菜碱1.5%、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5%、水解小核菌胶0.03%、甘草酸二钾0.3%、尿囊素0.2%、海藻糖1%、羟乙基纤维素0.15%、卡波姆0.2%、水至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超声3-5min混合分散均匀,加入去离子水用超声波震荡仪搅拌均匀形成a相;
s2、于45-50℃水浴中将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制得b相;
s3、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a相包裹于b相里,制得复合物1;
s4、将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海藻糖、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5、将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peg/ppg-14/7二甲基醚混合搅拌均匀,制得d相;
s6、将c相加入d相,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三乙醇胺充分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
s7、将复合物1加入s6制得的透明液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8、将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4min,所述去离子水为4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47℃。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4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6min。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60min。
实施例四:请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1%、十肽-40.3%、糖蛋白0.4%、薄荷醇乳酸酯0.03、ppg-26-丁醇聚醚-260.35%、peg-40氢化蓖麻油0.05%、丁二醇5%、表皮生长因子0.55%、辛酰羟肟酸0.3%、对羟基苯乙酮0.2%、甘油辛酸酯0.3%、peg/ppg-14/7二甲基醚0.2%、β-葡聚糖0.3%、丙二醇3%、1,2-己二醇3%、三乙醇胺0.3%、甘油5%、透明质酸钠0.1%、甜菜碱1.5%、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5%、水解小核菌胶0.03%、甘草酸二钾0.3%、尿囊素0.2%、海藻糖1%、羟乙基纤维素0.15%、卡波姆0.2%、水至100%。
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海藻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s2、将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peg/ppg-14/7二甲基醚混合搅拌均匀,制得b相;
s3、将a相加入b相,依次加入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三乙醇胺充分搅拌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4、将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3-5min,所述去离子水为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50℃。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5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8min。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70min。
实验例五:实施例1-3采用实施例5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备方法s1中只加入表皮生长因子。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备方法s1中只加入β-葡聚糖、十肽-4。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制得。
对照组
市售某款宣称具有创伤修复功效的医用冷敷贴。
临床验证
选取在医院等美容医疗机构人们经面部嫩肤、微整形等微创术后的皮肤以及敏感性皮肤、皮炎等原因造成的受损皮肤,以及烧烫伤受损肌肤。在临床选取年龄为18-60岁的病例患者,各例病患者250人分别使用进行效果评价。
使用方法:(1)基础处理:用水清洁皮损部位。(2)分组用法:经基础处理后,分别使用各实验组产品,第1天至第3天,每天使用1次,每次1片冷敷贴,第3天至7天,隔天使用1次,每次贴敷时间均为15分钟。
表1:各类型病例患者使用冷敷料效果评分
备注:评分分值0-9分,取值平均分。0-3分值评述为效果差,3-6分值评述为效果一般,6-9分值评述为效果优异
由表1结果,受试者评分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冷敷料使用效果明显优异对比例、对照组,对于炎症肌肤、医美微创具有显著的修复功效,能够快速修复受损肌肤,恢复健康肌肤,细嫩富有弹性。
促进成纤维细胞增值效果验证: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再生细胞外组装成胶原纤维,因此,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也可间接反映出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的能力。
使用来自新生儿包皮的成纤维细胞作为“年轻细胞”,使用来自70岁以上且不足80岁女性的皮肤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作为“衰老细胞”。
将各成纤维细胞在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然后换成添加了实施例1-3、对比例1-3、对照组含有0.5%fbs的dmem培养基,再培养48小时。另外作为空白对照,在未添加试验物质的含有0.5%fbs的dmem培养基中同样地进行培养。在培养结束时用阿尔玛蓝(alamarblue)试剂测定细胞的呼吸活性从而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对照例的呼吸活性为100%,求出相对细胞增殖(%)。
由附图1结果可知,对比例1-3、对照组对年轻成纤维细胞和衰老成纤维细胞仅能稍微提高细胞增殖,促进增殖效果较低。通过复合添加活性物质,利用微脂囊渗透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因而实现胶原蛋白的增生,重新赋予肌肤弹性。
判断标准: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比,效果最佳者为实施例一,因此,选择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具体对量的改变,也属于本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医用冷敷料具有温和、舒缓以及滋养的功效,从而快速修复受损伤肌肤,可促使表皮新生,加速创伤愈合,从而能够作用于健康肌肤,促使胶原蛋白增生,使整体肌肤恢复细腻水嫩状态,从而有效辅助护理红肿瘙痒、敏感以及激素型皮炎等病理性肌肤和问题性肌肤养护,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和中药提取的添加具有抗菌抗炎功效,搭配表皮生长因子和β-葡聚糖,协同增效,实现有效抗炎同时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修复肌肤损伤,加速肌肤愈,透明质酸钠和十肽-4穿透真皮增加胶原蛋白,通过从内至外的重建来逆转皮肤受损老化的过程,同时刺激胶原蛋白、弹力纤维和透明质酸增生,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和锁水度,增加皮肤厚度,恢复细嫩、紧致肌肤,同时用超声波搭配微脂囊包裹技术的制备工艺,实现活性物质的协同增效,更好的发挥活性物质的效力和作用,使制得的医用冷敷贴成分更深入渗透肌肤里层,让肌肤更快吸收,恢复细嫩弹性肌肤;本发明添加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表皮伤口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适合用于微针、水光针、激光等医美的术后修复,术前能够提升肌肤抵抗,术中搭配有利于加快肌肤愈合,术后有效缓解不适,还有助于手术伤口、烧烫伤等创伤的辅助治疗保养,甚至还能提升手术效果,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起作用,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会激发受体内在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启动信号转导系统的级联反应,发生多种生物化学变化,在肌肤受损时、通过皮肤表面的创口进入皮肤内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肌肤没有损伤的健康情况下,真皮是具有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复合地三维状扩展而成的结构的结缔组织,但构成这些纤维的胶原等蛋白质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成纤维细胞通过保持这些蛋白质合成、分解的平衡来维持结缔组织的状态,从而保持皮肤的强度、伸展性和弹性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0.8-1%、十肽-40.1-0.3%、糖蛋白0.1-0.4%、薄荷醇乳酸酯0.01-0.03%、ppg-26-丁醇聚醚-260.1-0.35%、peg-40氢化蓖麻油0.035-0.05%、丁二醇1-5%、表皮生长因子0.1-0.55%、辛酰羟肟酸0.1-0.3%、对羟基苯乙酮0.1-0.2%、甘油辛酸酯0.1-0.3%、peg/ppg-14/7二甲基醚0.1-0.2%、β-葡聚糖0.1-0.3%、丙二醇1.5-3%、1,2-己二醇0.5-3%、三乙醇胺0.16-0.3%、甘油3.5-5%、透明质酸钠0.07-0.1%、甜菜碱1-1.5%、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1-0.15%、水解小核菌胶0.01-0.03%、甘草酸二钾0.1-0.3%、尿囊素0.15-0.2%、海藻糖0.5-1%、羟乙基纤维素0.08-0.15%、卡波姆0.15-0.2%、去离子水100%。
2.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第一次称取:按比例称取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十肽-4、β-葡聚糖以及斑叶钟花树叶提取物放入烧杯一中,备用;
s2、a相的制备:将步骤s1中烧杯一中的原料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冰水浴进行超声,使得烧杯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再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a相,备用;
s3、原料的第二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糖蛋白、水解小核菌胶、丙二醇以及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放入烧杯二中,备用;
s4、b相的制备:向步骤s3中的烧杯二中加入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溶解,再次利用超声波震荡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b相;
s5、复合物一的制备:采用微脂囊包裹技术将步骤s2中的a相包裹于步骤s4中的b相里,从而制得复合物一;
s6、原料的第三次称取:按比例称取甜菜碱、丁二醇、甘油、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甘草酸二钾、尿囊素以及海藻糖放入烧杯三中,备用;
s7、c相的制备:向步骤s6中加入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c相;
s8、原料的第四次称取;按比例称取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薄荷醇乳酸酯、甘油辛酸酯以及peg/ppg-14/7二甲基醚放入烧杯四中,备用;
s9、d相的制备:将步骤s8烧杯四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制得d相;
s10、原料的混合:将步骤s7中制得的c相加入步骤s9中的d相中,再依次加入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以及三乙醇胺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均匀至完全透明,备用;
s11、医用冷敷料的制备:将步骤s5中制得的复合物一加入步骤s10中制得的透明液体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混合均匀至完全透明,制得医用冷敷料;
s12、杀菌和包装:将步骤s11中的医用冷敷料进行辐照灭菌,检测合格,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超声的时间为3-5min,所述去离子水为3-5倍重量份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水浴温度为45-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的搅拌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s11中的搅拌时间为5-8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肌肤修复的医用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辐照灭菌为紫外线照射灭菌,灭菌的时间为50-70min。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