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3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左亚叶酸主要用于在成人和儿童细胞毒性疗法中降低叶酸拮抗剂如甲氨喋呤的毒性,抵消其作用,也可用于成人和儿童叶酸拮抗剂药物过量。

    目前上市销售的产品有两种,一种为medac公司与2008年3月在英国药品与保健产品监管局上市的左亚叶酸注射液,左亚叶酸注射液以溶液形式存在,稳定性较差,且需要低温2-8℃的贮存条件;一种为spectrum公司2018年10月在美国上市的注射用左亚叶酸,辅料为甘露醇、氢氧化钠以及盐酸。其中氢氧化钠作为助溶剂,同原料成盐溶解,盐酸为ph值调节剂,甘露醇为骨架材料。

    中国专利cn108392470a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钙冻干粉针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配液罐中加入40℃~50℃的注射用水;(2)按质量计,加入1份甘露醇搅拌至溶解,保持药液温度40℃~50℃;(3)加入1份左亚叶酸钙原料药搅拌至溶解,降低药液温度至20℃~30℃,调节ph至7.8-8.2,加入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份;(4)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得制剂产品。该工艺可以有效控制成品中的杂质水平,使其优于美国市售原研药。但该专利中冻干工艺较复杂,存在反复预冻的操作,周期较长,超过40h,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具有临床使用方便,复溶时间快,杂质含量低,稳定性高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2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在该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7.5-8.0,其中,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20~50份、氢氧化钠5-10份。

    对于本发明而言,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减少了额外控制内毒素步骤,可以有效的保证产品安全性,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以左亚叶酸钙作为原料药,制成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在临床使用中原料药中的钙离子可与磷酸盐、碳酸盐配伍生成钙沉淀,其溶解度低,使用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药效。本发明以左亚叶酸作为原料药,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助溶剂,同原料药成盐溶解得到左亚叶酸钠,提高了原料药的溶解度。左亚叶酸钠与左亚叶酸钙相比,左亚叶酸钠其活性成分与左亚叶酸钠钙盐一致;而且左亚叶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于左亚叶酸钙;与其他药物或输液配伍时,左亚叶酸钠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可以充分发挥药效。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持续充氮保护,优选地,持续充氮保护时,控制药液溶氧量小于10ppm,可以有效控制成品中的杂质水平,并显著缩短冻干周期,节约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最终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冻干过程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0℃~20℃上料;

    (2)继续降温至-40℃~-45℃,保持3小时~4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10℃~-5℃,升温时间1小时~3小时,保持时间8~12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20℃~40℃,升温时间3小时~5小时,保持时间10~18小时。

    采用本发明的冻干过程,不需要反复预冻处理,在具体冻干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和真空度,从而保证药液冷冻均匀,降低了药液中杂质含量,利于升华干燥,除去产品中大部分水,显著缩短了冻干周期,使得冻干后的产品水分含量低,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灌装后的药液冻干后,采用氮气补气,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再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对于本发明而言,在冻干后采用氮气进行补气,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使得制成的冻干粉针被氮气包裹,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配液罐中加入部分10℃~20℃注射用水,在保持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依次加入并溶解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

    (2)采用ph调节剂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7.5-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份,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

    左亚叶酸为活性成分,氢氧化钠作为助溶剂,同原料药成盐溶解,氢氧化钠和盐酸均为辅料级,较易获得且来源稳定。原料药左亚叶酸不稳定,温度,氧气均影响其稳定性,配液时温度较高易结团,导致溶解时间和配液时间过长,有关物质含量高。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在步骤(1)中,注射用水的加入量为其总量的80~90%。就本发明而言,在药液的配制过程中,注射用水的加入量可以但不局限于80%、85%或90%,在定容前,调节溶液的ph至7.5-8.0,可以保证定容前后ph基本一致。

    优选地,活性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减少了额外控制内毒素步骤,可以有效的保证产品安全性。

    在一种更优选方案中,在步骤(1)中,控制加入的注射用水的温度为10℃。本发明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原料药溶解于注射用水中,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原料药左亚叶酸的破坏,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和质量。

    本发明通过对注射用水的温度和初始加入注射用水的量进行调控,在降低对原料药的破坏的同时,可以控制药液中杂质含量和杂质生成。但是,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通过对注射用水的温度和初始加入量的调控需在其他条件的配合下,特别是持续充氮保护,控制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更有效控制的效果,促成所得到的药液在冻干后,制成冻干粉针时,澄清度低,杂质的含量低,复溶时间快,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和质量。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药液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ph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在多次尝试后,发现以0.8mol/l-1.2mol/l盐酸溶液和/或0.8mol/l-1.2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ph调节剂,能够促成药液中杂质含量较低,并且提高产品稳定性。而较高浓度或者较低浓度的盐酸溶液和/或氢氧化钠溶液在调节ph时,容易破坏原料药,从而降低药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值至7.5-8.0,发明人发现在该ph值范围内,配合其他条件,可以大幅降低药液中的杂质含量,提高药液的质量。我们通过实验发现,高于或低于该ph值范围,都会严重影响活性物质的性状,从而造成药液中冻干后,制成粉针剂时,杂质含量偏高,稳定性差。

    本发明中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持续充氮保护,控制注射用水的温度和初始加入注射用水的量,将整个药液配制过程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原料药的破坏,降低了药液中杂质含量;控制冻干过程中的升温速度和真空度,从而保证药液冷冻均匀,降低了药液中杂质含量,利于升华干燥,除去产品中大部分水,显著缩短了冻干周期,使得冻干后的产品水分含量低,澄清度低,杂质的含量低,复溶时间快,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冻干后采用氮气进行补气,使得制成的冻干粉针被氮气包裹,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势如下:

    (1)本发明在10℃~20℃的条件下配制药液,将整个药液配制过程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原料药的破坏,降低了注射液中杂质含量,提高了药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未采用辅料甘露醇,降低了辅料的用量,在配液的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助溶剂,同原料药成盐溶解得到左亚叶酸钠,提高了原料药的溶解度,可以充分发挥药效,并控制原料药的内毒素<0.5eu/mg,减少了额外控制内毒素步骤,可以有效的保证产品安全性。

    (3)本发明在配液的过程中,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含量高,可在无赋形剂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外观以及较快的复溶时间,方便临床使用。

    (4)本发明在配液的过程中持续充氮保护,控制药液溶氧量小于10ppm,可以有效控制药液中的杂质水平,提高产品稳定性。

    (5)采用本发明的冻干过程,不需要反复预冻处理,在具体冻干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和真空度,从而保证药液冷冻均匀,降低了药液中杂质含量,利于升华干燥,除去产品中大部分水,显著缩短了冻干周期,使得冻干后的产品水分含量低,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6)本发明将灌装后的药液冻干后,采用氮气补气,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使得制成的冻干粉针被氮气包裹,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相关实施例详细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进行若干的形变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范畴。

    实施例1

    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其中,在所述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8.0,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50份、氢氧化钠8份。

    详细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配液罐中加入总量80%的10℃的注射用水,开启搅拌并持续充氮保护,至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时,依次加入50份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持续充氮并搅拌至溶液澄清;

    (2)采用ph调节剂(1.0mol/l盐酸溶液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持续充氮并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

    其中,

    上述步骤(1)中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

    上述步骤(1)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的形式加入,其浓度为1mol/l。

    上述步骤(3)中,冻干的过程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0℃上料;

    (2)继续降温至-45℃,保持4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10℃,升温时间为1小时,保持时间12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40℃,升温时间为5小时,保持时间12小时。

    实施例2

    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2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其中,在所述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8.0,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50份、氢氧化钠8份。

    详细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配液罐中加入总量80%的20℃的注射用水,开启搅拌并持续充氮保护,至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时,依次加入50份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持续充氮并搅拌至溶液澄清;

    (2)采用ph调节剂(1.0mol/l盐酸溶液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持续充氮并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再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

    其中,

    上述步骤(1)中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

    上述步骤(1)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的形式加入,其浓度为1mol/l。

    上述步骤(3)中,冻干的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除冻干过程与实施例2不同,其他内容与实施例2相同,冻干的过程具体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5℃上料;

    (2)继续降温至-40℃,保持3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5℃,升温时间为3小时,保持时间8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30℃,升温时间为3小时,保持时间18小时。

    实施例4

    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其中,在所述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7.5,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25份、氢氧化钠6份。

    详细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配液罐中加入总量90%的10℃的注射用水,开启搅拌并持续充氮保护,至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时,依次加入50份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持续充氮并搅拌至溶液澄清;

    (2)采用ph调节剂(1.0mol/l盐酸溶液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持续充氮并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再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

    其中,

    上述步骤(1)中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

    上述步骤(1)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的形式加入,其浓度为1mol/l。

    上述步骤(3)中,冻干的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

    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其中,在所述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8.0,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50份、氢氧化钠8份。

    详细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配液罐中加入总量80%的10℃的注射用水,开启搅拌,依次加入50份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持续搅拌至溶液澄清;

    (2)采用ph调节剂(1.0mol/l盐酸溶液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

    其中,

    上述步骤(1)中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

    上述步骤(1)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以氢氧化钠溶液的形式加入,其浓度为1mol/l。

    上述步骤(3)中,冻干的过程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0℃上料;

    (2)继续降温至-40℃,保持4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10℃,升温时间为3小时,保持时间12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40℃,升温时间为3小时,保持时间12小时。

    比较例2:

    除冻干过程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冻干的过程参考中国专利cn108392470a,具体操作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22℃上料,降温至10℃,保持2h;

    (2)继续降温至-42℃,降温时间2h,保持5h;

    (3)升温至-12℃,升温时间1h,保持时间3h;

    (4)降温至-42℃,降温时间1h,保持4h;

    (5)控制真空度0.01mpa~0.05mpa,升温至-3℃,升温时间1h,保持时间15h;

    (6)控制真空度0.01mpa~0.05mpa,升温至38℃,升温时间1.5h,保持时间15h;

    (7)控制真空度0.01mpa~0.05mpa,升温至22℃,保持时间2.5h。

    效果分析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冻干粉针,其相关的效果数据见表1。

    表1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效果对比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液配制方法及冻干工艺,制备的样品各项指标均较好,对比例1在药液过程中及冻干后均未充氮,澄清度较差,且异构体及杂质显著增加;对比例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液配制方法,但冻干工艺不同,冻干周期显著延长,且效果一般。

    本发明制备的冻干粉针,与市售品种的效果对比,详细效果数据见表2。

    表2实施例1与市售品种(rld)的对比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冻干粉针,各项指标均优于原研上市制剂。

    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冻干粉针,在30℃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后,稳定性结果见表3。

    表3稳定性结果(在30℃的条件下1个月)

    上述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样品,稳定性更好,本品原料稳定性较差,受高温及氧气影响,而在药液配制过程及冻干后的充氮操作,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能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2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在所述药液的制备过程中,以ph调节剂调节其ph值至7.5-8.0,其中,每1000份所述药液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活性原料药左亚叶酸20~50份、氢氧化钠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所述ph调节剂为0.8mol/l-1.2mol/l盐酸溶液和/或0.8mol/l-1.2mol/l氢氧化钠溶液;优选地,ph调节剂为1.0mol/l盐酸溶液和/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在配制所述药液的过程中持续充氮保护,优选地,持续充氮保护时,控制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其特征在于,冻干后,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再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所述冻干的过程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0℃~20℃上料;

    (2)继续降温至-40℃~-45℃,保持3小时~4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10℃~-5℃,升温时间1小时~3小时,保持时间8~12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20℃~40℃,升温时间3小时~5小时,保持时间10~18小时。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配液罐中加入部分10℃~20℃注射用水,在保持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依次加入并溶解原料药左亚叶酸和氢氧化钠,其中左亚叶酸需分散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钠;

    (2)采用ph调节剂调节步骤(1)所得溶液的ph值至7.5-8.0,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份,搅拌得药液;

    (3)药液配制完成后,进行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注射用水的加入量为其总量的80~90%,优选为80%;所述注射用水的温度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原料药左亚叶酸的内毒素<0.5eu/mg。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ph调节剂为0.8mol/l-1.2mol/l盐酸溶液和/或0.8mol/l-1.2mol/l氢氧化钠溶液;优选地,ph调节剂为1.0mol/l盐酸溶液和/或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冻干后,充入经除菌过滤的氮气至-0.08mpa,再压塞,即得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所述冻干的过程如下:

    (1)灌装后的药液在10℃~20℃上料;

    (2)继续降温至-40℃~-45℃,保持3小时~4小时;

    (3)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10℃~-5℃,升温时间1小时~3小时,保持时间8~12小时;

    (4)控制真空度为0.01mpa~0.05mpa,升温至20℃~40℃,升温时间3小时~5小时,保持时间10~18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在步骤(2)中,在配制所述药液的过程中持续充氮保护;优选地,持续充氮保护时,控制溶液残氧量小于10pp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左亚叶酸冻干粉针及其生产方法,由原料药左亚叶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在10℃~20℃的条件下制成药液,除菌过滤,灌装,冻干后即得成品。本发明未采用辅料甘露醇,降低了辅料的用量,将整个药液配制过程控制在较低的温度,有效避免了高温对原料药的破坏;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助溶剂,同原料药成盐溶解得到左亚叶酸钠,提高了原料药的溶解度,可以充分发挥药效。采用本发明的冻干过程,不需要反复预冻处理,从而保证药液冷冻均匀,降低了药液中杂质含量,利于升华干燥,除去产品中大部分水,显著缩短了冻干周期,使得冻干后的产品水分含量低,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晶;蔡信用;王华娟;辛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纳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一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7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