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键合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键合铜丝是一种常见的键合丝,使用广泛,在ic集成电路封装、led光电产品电路封装、分立器件、大功率器件、igbt电路等领域都有应用。其材料成本低,尤其在大功率器件使用粗线径键合丝的封装产品中,价格优势明显。铜丝的综合机械性能优于金丝银丝,可以实现生产10微米以下超细线径键合丝以及可以实现低长弧键合封装。电阻率低导电性好,电流传输不失真。导热系数高,可以更迅速的将芯片工作的热量导出。铜铝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速度缓慢,可靠性高,芯片器件寿命长。
由于金属铜自身特有的属性,键合铜丝的热影响区haz长且电阻率温度系数随温度波动大等,无法适应较高的技术要求。此外键合铜丝易被氧化,降低了其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纯铜键合丝自身存在的无法克服的问题,提供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该键合丝以铜作为基体,添加有0.1-3%的镍和100-200ppm的铝,其制备方法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150-1250℃融化保温10-3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铸速度为50-15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棒进行多道次拉丝、退火,即得。
本发明铜镍合金键合丝中由于铜镍属于无限互溶固溶体,无论合金比例高低,恒定为α-单相,材料融合性很高,镍加入铜中可以明显提高铜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色泽光亮但不明显升高铜的硬度,使合金仍保持优异的延展性、深冲和冷加工性能,镍的加入还可降低铜的电阻率温度系数,减少因为器件的发热影响键合丝的电信号传输;铝的微量加入可以利用铝在铜中的偏析,表面富集的特点在铜丝表面形成一个纳米级的抗氧化层,而在键合之前的超声摩擦去除抗氧化层,裸露出新鲜的线材表面,有助于线材的键合结合强度。由于铜镍无限互溶,晶格畸变小,所以晶格排列更有序(而有限固溶的铜银、铜钯合金存在局部区域偏析,晶格排列有序性差),烧球fab圆度更圆,减少打线滑球等缺陷,打线外观更规整。
本发明铜镍合金键合丝电阻率低的原因是铜的原子半径128pm,镍的原子半径124pm,银的原子半径144pm,钯的原子半径137pm。镍原子半径和铜原子半径相差最小,所以铜中加入镍后晶格畸变最小,对电子的衍射和反射作用最小,所以导电性影响最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镍0.1%、铝200ppm,余量为铜,其制备方法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150℃融化保温3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丝速度为5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棒进行多道次拉丝、退火,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镍1.5%、铝150ppm,余量为铜,其制备方法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200℃融化保温2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丝速度为10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棒进行多道次退火,即得。
实施例3
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镍3%、铝100ppm,余量为铜,其制备方法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250℃融化保温1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丝速度为15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丝进行退火,即得。
表1-表3为实施例1-3铜镍合金键合丝的稳定性检测,表4-表6为实施例1-3电阻率和硬度的检测。
表1.实施例1铜镍合金键合丝退火稳定性
表2.实施例2铜镍合金键合丝退火稳定性
表3.实施例3铜镍合金键合丝退火稳定性
表4.实施例1铜镍合金键合丝电阻率、硬度
表5.实施例2铜镍合金键合丝电阻率、硬度
表6.实施例3铜镍合金键合丝电阻率、硬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铜镍合金键合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镍0.1-3%、铝100-200ppm,余量为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镍合金键合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镍合金键合丝的制备方法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150-1250℃融化保温10-3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丝速度为50-15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棒进行多道次拉丝、退火,即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镍合金键合丝制备坩埚,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6n铜、镍和铝按重量分数混合后加入真空合金炉中,升温至1150-1250℃融化保温10-30min后恒温1150℃拉铸,拉铸速度为50-150mm/min,对拉铸成型的原棒进行多道次拉丝、退火,即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