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镁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镁合金薄板。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仅为铝合金的2/3、钢铁的1/4,同时镁合金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热性好、电磁屏蔽及阻尼减震性能优、易于机加工等优势。镁合金由于具有显著的低密度特征,是一种理想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运输、3c等领域具有非常广大的市场。
但是纯镁绝对强度偏低,通常需要采用合金化的方法,向纯镁中添加al、zn、ca、mn或稀土元素等合金化元素来增加纯镁的强度,如向纯镁中加入适当含量的al、zn元素能有效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这也是mg-al-zn系镁合金成为最常用商用镁合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合金元素al、zn的比例对镁合金力学性能及加工变形的影响很大。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通过调节al、zn元素的含量,并向其中加入gd、y等稀土元素,可以得到一种新型高延展性中强镁合金,经过变形加工后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性能优异,且成本较低,性价比高。
轧制是镁合金板材,尤其是大宽幅薄板材的主要生产方式。而轧制板材沿轧制方向存在明显的轧制织构,导致板材各向异性突出,影响板材的后续加工使用。且针对不同的合金体系,轧制工艺区别较大,轧制工艺的细微差别对于产品的性能影响巨大。因此,针对新型的mg-al-zn合金体系,开发出与之匹配的轧制工艺,制备出了低各向异性中高强度的镁合金薄板,对推广镁合金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针对新型mg-al-zn合金体系的镁合金薄板轧制工艺,解决了板材成型过程中各向异性严重、易开裂的问题,为后续使用提供品质保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选用的镁合金质量百分比成分为al:3.5-5.0%
zn:2.0-3.5%
al含量与zn含量总和为:6%≤al zn≤8%
mn:0.1-0.8%
re:0.01-0.80%
ca:0.001-0.090%
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余量为镁。
所述的re指的是稀土元素。
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半连续铸造,制得镁合金铸棒;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加工得到锭坯;
3.锭坯在350-420℃进行挤压开坯,下料得到方坯;
4.方坯在350-450℃进行多道次、多向、大压下量热轧,得到镁合金轧板;
5.镁合金轧板在170-220℃保温3-15h热压平处理,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镁合金材料包含fe、si、cu、ni等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fe≤0.005%,si≤0.05%,cu≤0.005%,ni≤0.00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al的质量百分比为4.0-5.0%。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zn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al含量与zn含量总和为:6.5%≤al zn≤8.0%。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mn的质量百分比为0.2-0.6%。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re元素包括gd、y或两者混合元素,质量百分比为0.05-0.50%。
进一步地,当所述合金成分re为gd、y两者混合时,其质量比为gd:y=(0.01-100):1。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成分ca的质量百分比为0.002-0.060%。
进一步地,步骤(1)中得到直径φ220-330mm、长度大于4000mm的镁合金铸棒。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在经机械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等检测、加工步骤后,得到直径φ200-300mm、长度400-700mm的锭坯。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开坯方式为挤压开坯。
进一步地,步骤(3)开坯下料得到的轧制用方坯厚度为10-30mm,长度为200-500mm,宽度为100-300mm。
进一步地,步骤(4)中得到厚度0.8-8mm、宽度200-500mm的镁合金薄板材。
进一步地,冷却方式为空冷。
本发明长时间热压平处理,是为了在压平轧板的同时对其进行时效处理,保证板材平整度同时减小板材残余应力、提高力学性能。镁板终轧方向和横向室温抗拉强度≥320mpa、屈服强度≥220mpa、延伸率≥18%,两方向屈服强度差值≤20mpa。
步骤(4)的热轧为多道次、多向、大压下量的轧制。多道次是指超过2次轧制,最终轧制道次是根据最终的产品需求进行选择,对于更薄的板材,一般轧制道次更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向轧制是指纵向、横向和45°方向两个或三个方向不停地换向轧制。
所述步骤(4)在热轧前将坯料在350-450℃保温1-3h进行预热处理。
所述步骤(4)热轧的大压下量为20-50%,每道次之间轧板回炉保温时间为15-60min。
所述步骤(4)多向热轧是方坯沿长向和宽向多次变换方向,交替轧制。
所述步骤(4)热轧轧辊加热温度为120-300℃,热轧的轧制速度在15-30m/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镁合金薄板,由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有益效果
1、针对一种新型稀土微合金化mg-al-zn系合金,首次提出该合金薄板材的轧制成形工艺,解决了镁合金宽幅薄板轧制困难、各向异性严重的技术难题。
2、本发明将合金中al含量控制在3.5-5.0%、zn含量控制在2.0-3.5%,其总和控制在6-8%之间。其作用在于1)al元素添加在镁合金中可形成β-mg17al12相,提高合金室温强度;al含量过高时沿晶界析出粗大β-mg17al12,降低合金塑性,不利于薄板的轧制成型。2)zn的添加在镁合金中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杂质元素的容许极限,减小杂质的不利影响;zn含量过高会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限制合金后续的应用。因此al zn含量过低,合金力学性能显著降低;al zn含量过高,合金塑性和耐腐蚀性能变差,不利于薄板的制备和后续使用。故将al zn控制在6-8%之间,既可保证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耐腐蚀性能。
3、稀土微合金化可改善mg-al-zn系合金力学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同时保证较低的材料成本。re元素对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1)细化镁合金晶粒,实现细晶强化;(2)稀土和合金中的其他元素形成新的析出相,实现析出强化;(3)稀土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特性,对合金溶体起到净化作用,降低杂质元素对合金质量的影响,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4)gd、y在固溶α-mg晶体中,实现固溶强化。此外,添加re元素能弱化镁合金再结晶晶粒的一致性取向,从而弱化轧制织构,降低板材各向异性。
4、基于合金优良的加工塑性,本发明采用多向、大压下量的轧制工艺。多向轧制可以弱化织构,降低板材的各向异性,同时保证各方向变形的均匀性,提高板材质量;大压下量可以提高轧制过程中板材表面和心部变形的均匀性,使晶粒显著细化且尺寸更加均匀,提高板材力学性能和各向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成形工艺制备的板材。
图2为本发明成形工艺制备的板材。
图3为本发明成形工艺制备的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所制备产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参照gb/t228.1-2010标准执行。
实施例1
以mg-5al-2.8zn-0.3mn-0.017ca-0.08gd(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27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85℃,拉锭速度为6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245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20mm宽,11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5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mm/s;
4.方坯在400℃保温1h,轧辊温度加热到200℃,轧制速度25m/min,经过9道次轧制,得到0.8mm厚、320mm宽、长160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8.2%、16.7%、20.0%、25%、33.4%、33.4%、30%、28.6%和20.0%,前4道次为多向轧制,后5道次为单向轧制,道次间退火工艺为400℃保温25min;
5.轧制板材在210℃保温5h热压平处理后,如图1所示,板材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以mg-5al-2.8zn-0.3mn-0.017ca-0.08gd(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27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85℃,拉锭速度为6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245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20mm宽,11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3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mm/s;
4.方坯在420℃保温1h,轧辊温度加热到170℃,轧制速度15m/min,经过5道次轧制,得到2mm厚、300mm宽、长60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8.2%、22.2%、33.4%、28.6%和20.0%,前3道次为多向轧制,后2道次为单向轧制,道次间退火工艺为420℃保温20min;
5.轧制板材在180℃保温10h热压平处理后,如图2所示,板材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以mg-3.8al-2.2zn-0.5mn-0.009ca-0.8y(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33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90℃,拉锭速度为5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300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00mm宽,20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2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2mm/s;
4.方坯在380℃保温1.5h,轧辊温度加热到150℃,轧制速度20m/min,经过4道次轧制,得到6mm厚、400mm宽、长50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5.0%、41.2%、25.0%和20.0%,所有道次均为多向轧制,道次间退火工艺为380℃保温40min;
5.轧板在220℃保温8h热压平处理后,如图3所示,板材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以mg-3.8al-2.2zn-0.5mn-0.009ca-0.8y(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33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90℃,拉锭速度为5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300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00mm宽,20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2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2mm/s;
4.方坯在380℃保温1.5h,轧辊温度加热到150℃,轧制速度20m/min,经过7道次轧制,得到6mm厚、400mm宽、长50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5.0%、17.6%、14.3%、16.7%、18.0%、12.2%和16.7%,所有道次均为多向轧制,道次间退火工艺为380℃保温40min;
5.轧板在250℃保温8h热压平处理后,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以mg-3.8al-2.2zn-0.5mn-0.009ca-0.8y(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33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90℃,拉锭速度为5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300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00mm宽,20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2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2mm/s;
4.方坯在380℃保温1.5h,轧辊温度加热到150℃,轧制速度20m/min,经过4道次轧制,得到6mm厚、310mm宽、长62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5.0%、41.2%、25.0%和20.0%,所有道次均为单向轧制(沿方坯200mm宽的方向),道次间退火工艺为380℃保温40min;
5.轧板在220℃保温8h热压平处理后,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3
以mg-3.5al-1.4zn-0.6mn-0.02ca(wt.%)合金板材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1.半连续铸造,得到直径φ330mm,长度5000mm的镁合金铸棒,稳定浇铸时炉内熔体温度为690℃,拉锭速度为50mm/min;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经机加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得到直径φ300mm,长度600mm的锭坯,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10℃保温15h;
3.锭坯挤压成200mm宽,20mm厚的坯料,然后锯切成320mm长的轧制方坯,挤压温度为380℃,挤压速度1.2mm/s;
4.方坯在380℃保温1.5h,轧辊温度加热到150℃,轧制速度20m/min,经过4道次轧制,得到6mm厚、400mm宽、长500mm的薄板材,压下量分别为15.0%、41.2%、25.0%和20.0%,所有道次均为多向轧制,道次间退火工艺为380℃保温40min;
5.轧板在220℃保温8h热压平处理后,沿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对比例中板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镁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镁合金质量百分比成分为al:3.5-5.0%,zn:2.0-3.5%,al含量与zn含量总和为:6%≤al zn≤8%,mn:0.1-0.8%,re:0.01-0.80%,ca:0.001-0.090%,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余量为镁,所述的re指的是稀土元素;
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半连续铸造,制得镁合金铸棒;
(2)铸棒均匀化退火后加工得到锭坯;
(3)锭坯在350-420℃进行挤压开坯,下料得到方坯;
(4)方坯在350-450℃进行多道次、多向、大压下量热轧,得到镁合金轧板;
(5)镁合金轧板在170-220℃保温3-15h热压平处理,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al:4.0-5.0%,zn:2.0-3.0%,al含量与zn含量总和为:6.5%≤al zn≤8%,mn:0.2-0.6%,re:0.05-0.50%,ca:0.002-0.060%;所述镁合金材料包含fe、si、cu、ni等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fe≤0.005%,si≤0.05%,cu≤0.005%,ni≤0.00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re元素包括gd、y或两者混合元素,当所述合金成分re为gd、y两者混合时,其质量比为gd:y=(0.01-10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直径φ220-330mm、长度大于4000mm的镁合金铸棒,步骤(2)中在经机械车皮、超声探伤、锯切下料等检测、加工步骤后,得到直径φ200-300mm、长度400-700mm的锭坯,步骤(3)开坯下料得到厚度10-30mm、长度200-500mm、宽度100-300mm的轧制用方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得到厚度0.8-8mm、宽度200-500mm的镁合金薄板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在热轧前将坯料在350-450℃保温1-3h进行预热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热轧的大压下量为20-50%,每道次之间轧板回炉保温时间为15-60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多向热轧是方坯沿长向和宽向多次变换方向,交替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热轧轧辊加热温度为120-300℃,热轧的轧制速度在15-30m/min。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镁合金薄板,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