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5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钢是机械基础用件,轴承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重工业发展的高度,影响到大型装备的精度、性能、寿命与可靠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轴承钢的纯净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钢中的夹杂物含量,尤其是复合氧化的种类与含量,提高钢材的质量,保证轴承钢的均匀性,保证夹杂物均匀分布,减少带状碳化物及碳化液析的产生,保证好轴承钢表面质量,保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满足轴承钢对钢水洁净度、铸坯成份均匀性、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kr法对铁水进行脱硫处理,确保入炉铁水中s≤0.002%;

    (2)转炉采用顶底复吹模式,供氧量达到80%时根据火焰进行观测,c:0.30~0.5%,温度1590~1630度提枪;

    进行双渣操作,倒渣结束后,进行二次造渣,吹炼终点温度1660~1690℃,出钢c≤0.20%,p≤0.013%;

    进行出钢脱氧合金化操作,钢水覆盖钢包底部后加入高纯石墨碳材脱氧,随后加入预熔精炼渣4.17-5kg/t钢,杂灰0.83-1.67kg/t钢,最后加入高碳铬铁、锰铁、硅铁及铝块;

    出钢结束后氩气流量调整到500~600nl/min,保证渣面及合金全部熔化,渣面熔化后向渣面喂入纯钙线,去除炉渣中气体含量,处理结束后钢水吊运至lf炉;

    (3)钢水吊运lf炉后进行升温处理,保证钢水温度到达1620~1640℃,然后向钢包底部喂入铝线,对钢水进行脱氧,钢水定氧小于20ppm后进行炉渣微脱氧处理,炉渣微脱氧过程中不加入铝系脱氧剂,保证硫含量满足成分要求,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

    (4)钢水吊运至rh进行真空处理,钢水真空结束后进行定氢处理,氢含量不低于1.0ppm;

    (5)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均匀性,并且不使用电磁搅拌。

    其中,所述步骤(2)中,倒渣结束后,加入石灰、铁矿石进行二次造渣。

    所述步骤(4)中,真空处理的真空度不大于2.0毫巴,保持时间≥30min。

    所述步骤(5)中,连铸过程的过热度控制在15~35度,拉速控制在0.5~0.6m/min。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方法通过kr法脱硫,有效改善了铁水硫含量不稳定的危害,为转炉炉后获得稳定的硫含量提供了保证。转炉采用高温出钢,并采用双渣法及冶炼中后期的二次造渣工艺、出钢合金化的渣化手段,获得了转炉冶炼终点高温脱硫的技术条件,采用转炉出钢强脱氧的技术方式,有效提高了转炉脱硫的效率,达到了转炉去硫的目的,减轻了lf脱硫的压力。通过转炉炉后独特的炉渣去氧手段,有效去除了钢包中炉渣的氧含量。通过lf炉先脱氧后进行炉渣微处理的方法,造渣过程中不使用铝系脱氧剂,保证了高合金含量钢种在精炼过程中复合夹杂物的生成,最终保证了在rh真空处理前,钢中的夹杂物为以al2o3为主的单一化合物,有效提高了轴承钢的钢水纯净度。通过连铸的动态轻压下、不使用电磁搅拌、全保护浇铸的措施,保证轴承钢的成分均匀性,减少带状碳化物及碳化液析的产生,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该方法能够取代目前行业被迫使用的精炼二次造渣方法,有效提高了精炼作业率,精炼炉的作业率由90min降低至50min,同时,连铸由一组6炉提高到一组15炉,也有效的提高了连铸的作业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gcr15轴承钢的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c:0.90~1.0%、si:0.1~0.3%、mn:0.2~0.5%、p≤0.013%、s≤0.0030%、ni:≤0.10%、cr:1.40~1.50%、mo:≤0.05%、cu:≤0.10%、ti:0.01~0.02%、al:0.01~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在制备时,按照如下步骤实施,其中转炉采用120t转炉:

    (1)采用kr法进行脱硫处理,确保入炉铁水s≤0.002%;

    (2)转炉采用顶底复吹模式,供氧量达到80%时根据火焰进行观测,c:0.30~0.5%,温度1590~1630度提枪,进行双渣操作,倒渣结束后,加入石灰、铁矿石进行二次造渣,吹炼终点温度1660~1690℃,出钢c≤0.20%,p≤0.013%,进行出钢脱氧合金化操作,钢水覆盖钢包底部后加入高纯石墨碳材脱氧,随后加入预熔精炼渣500~600kg,杂灰100~200kg,最后加入高碳铬铁、锰铁、硅铁及铝块,出钢结束后氩气流量调整到500~600nl/min,保证渣面及合金全部熔化,渣面熔化后采用专用喂丝机向渣面喂入纯钙线,有效去除炉渣中气体含量,处理结束后钢水吊运至lf炉;

    (3)钢水吊运lf炉后进行升温处理,保证钢水温度到达1620~1640℃,然后向钢包底部喂入铝线,对钢水进行脱氧,钢水定氧小于20ppm后进行炉渣微脱氧处理,炉渣脱氧过程中不加入铝系脱氧剂,保证硫含量满足成分要求,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

    (4)钢水吊运至rh进行真空处理,真空度不大于2.0毫巴,保持时间≥30min,钢水真空结束后进行定氢处理,氢含量不低于1.0ppm;;

    (5)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过热度控制在15~35度,拉速控制在0.5~0.6m/min,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均匀性,不使用电磁搅拌。


    技术特征:

    1.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kr法对铁水进行脱硫处理,确保入炉铁水中s≤0.002%;

    (2)转炉采用顶底复吹模式,供氧量达到80%时根据火焰进行观测,c:0.30~0.5%,温度1590~1630度提枪;

    进行双渣操作,倒渣结束后,进行二次造渣,吹炼终点温度1660~1690℃,出钢c≤0.20%,p≤0.013%;

    进行出钢脱氧合金化操作,钢水覆盖钢包底部后加入高纯石墨碳材脱氧,随后加入预熔精炼渣4.17-5kg/t钢,杂灰0.83-1.67kg/t钢,最后加入高碳铬铁、锰铁、硅铁及铝块;

    出钢结束后氩气流量调整到500~600nl/min,保证渣面及合金全部熔化,渣面熔化后向渣面喂入纯钙线,去除炉渣中气体含量,处理结束后钢水吊运至lf炉;

    (3)钢水吊运lf炉后进行升温处理,保证钢水温度到达1620~1640℃,然后向钢包底部喂入铝线,对钢水进行脱氧,钢水定氧小于20ppm后进行炉渣微脱氧处理,炉渣微脱氧过程中不加入铝系脱氧剂,保证硫含量满足成分要求,对钢水进行合金化处理;

    (4)钢水吊运至rh进行真空处理,钢水真空结束后进行定氢处理,氢含量不低于1.0ppm;

    (5)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均匀性,并且不使用电磁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的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c:0.90~1.0%、si:0.1~0.3%、mn:0.2~0.5%、p≤0.013%、s≤0.0030%、ni:≤0.10%、cr:1.40~1.50%、mo:≤0.05%、cu:≤0.10%、ti:0.01~0.02%、al:0.01~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倒渣结束后,加入石灰、铁矿石进行二次造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杂灰为石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真空处理的真空度不大于2.0毫巴,保持时间≥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连铸过程的过热度控制在15~35度,拉速控制在0.5~0.6m/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Cr15轴承钢的制备方法,通过KR法脱硫,有效改善了铁水硫含量不稳定的危害,采用转炉双渣法及冶炼终点的二次造渣工艺、出钢合金化的渣化手段,达到了转炉去硫的目的,减轻了LF脱硫的压力,通过转炉炉后独特的炉渣去氧手段,保证了LF炉造渣过程中不使用铝系脱氧剂,从而保证了高合金含量钢种在精炼过程中复合夹杂物的生成,最终保证了在RH真空处理前,钢中的夹杂物以Al2O3为主的单一化合物,通过冶炼工艺的改进,取替了目前行业被迫使用的精炼二次造渣方法,有效提高了精炼作业率,精炼炉的作业率有之前的90min降低至目前的50min,连铸由一组6炉提高到目前一组15炉,有效的提高了连铸的作业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6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