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5

    本发明涉及胶类中药产品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阿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的固体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悠久的历史。阿胶味甘、性平,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补血、止血、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应用极为广泛。

    传统阿胶块因质地坚硬,多采用打粉、喷雾干燥制粉、烊化或打粉冲服的方法服用。但直接咀嚼服用阿胶粉会产生严重的粘牙问题,胶腥味重;打粉冲服阿胶的胶腥味更为明显,未接触过阿胶的消费人群较难短时间内接受阿胶的独特风味。并且普通阿胶粉质地疏松、溶化速度快,无法提供咀嚼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阿胶制品具有独特的酥脆口感,并能够解决阿胶服用时产生的粘牙问题,并且消除了腥味,易被消费者接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薄片状阿胶3~9份和酸奶100~200份;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0.6mm;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密度为0.4~0.9g/ml。

    优选的,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含水量为2~5wt.%;所述薄片状阿胶包括阿胶粉和阿胶粒;所述阿胶粉的粒径>30目;所述阿胶粒的粒径为10~30目。

    优选的,所述薄片状阿胶内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质量的80~90wt.%。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阿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食用时将所述薄片状阿胶和酸奶按所述比例混合,得阿胶制品。

    优选的,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胶原料与水混合溶化后,得阿胶液;所述阿胶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2~3;

    (2)对所述阿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蜂窝状胶体;

    (3)将所述蜂窝状胶体进行粉碎,得薄片状阿胶。

    优选的,在真空带式干燥机上进行所述干燥处理;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干燥带运行速度为10~15cm/min,布料电机转速为20~40rpm。

    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的真空度为98~99kpa,温度为95~110℃,时间优选为40~60min

    优选的,步骤(1)所述阿胶液在75℃下的相对密度为1.22~1.25。

    优选的,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料液出口的宽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布料头优选为硅胶接触式布料头;所述硅胶接触式布料头与真空带式干燥机上干燥带的接触角度40~45°。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通过结合具有特殊质构特点的薄片状阿胶与酸奶的用量、薄片状阿胶厚度以及薄片状阿胶密度的设定,使阿胶悬浮在酸奶中,并被酸奶包裹,有效解决了粘牙问题,与酸奶风味搭配,消除了阿胶的腥味,赋予产品独特的口感。

    同时,本发明所述薄片状结构的阿胶,形成了独特的酥脆口感,致密光滑的表面结构,能够降低了阿胶的吸水速率,保证阿胶加入到酸奶中后不会迅速溶化,可以保持产品的形态和酥脆感的同时,还能保证入口后有层次的释放阿胶的胶香味。

    本发明所开发的特殊创新工艺能够制备得到具有特殊质构且符合本发明需求的薄片状阿胶,能够避免因胶液相对密度过大,导致出现布料喷头无法顺畅下料、铺料不均、胶液层厚薄不均的情况,还能避免部分区域的胶液无法彻底干燥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如无特殊要求,本发明所述原料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购买所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薄片状阿胶3~9份和酸奶100~200份,优选的,薄片状阿胶4~8份和酸奶110~190份;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0.6mm,优选为0.5~0.6mm;所述薄片状阿胶的松密度为0.4~0.9g/ml,优选为0.8~0.9g/ml;所述薄片状阿胶和酸奶为独立包装或分隔式一体化包装。在本发明中,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含水量优选为2~5wt.%,更优选为2.5~4.5wt.%;所述薄片状阿胶优选包括阿胶粉和阿胶粒;所述阿胶粉的粒径优选>30目,所述阿胶粒的粒径优选为10~30目,更优选为11~29目;所述薄片状阿胶表面光洁,在400倍电镜下观察无肉眼可见孔隙;所述薄片状阿胶内,阿胶粒的质量优选占薄片状阿胶质量的为80~90wt.%,更优选为82~88wt.%。在本发明中,所述薄片状阿胶的溶解速度优选为2~4min;所述溶解速度的测试具体方法优选为:将薄片状阿胶与水温水混合;所述温水的温度优选为为40℃;所述温水的用量优选为100ml;所述薄片状阿胶的用量优选为0.5g;所述混合的方式优选为无搅拌混合;所述溶解速度的测试结束标准优选为在无搅拌状态下,薄片状阿胶完全溶解至无肉眼可见颗粒所需的时间。本发明将薄片状阿胶厚度和薄片状阿胶中的阿胶粉和阿胶粒的质量比设置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薄片状阿胶与酸奶混合后阿胶粒在5min内不会完全融化,从而进入口腔后提供特殊的酥脆咀嚼口感;服用进入口腔后,阿胶粉能够快速融化释放胶香,阿胶粒稍经咀嚼后或在口腔温度下,又可在5s内快速溶化,释放出阿胶的浓郁胶香,使阿胶香味分层次释放,与酸奶风味融合形成产品特有的口感。

    在本发明中,所述酸奶没有特殊限定,常规酸奶均可。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阿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食用时将所述薄片状阿胶和酸奶按所述比例混合,得阿胶制品。

    本发明所述混合时,酸奶的温度优选为0~10℃,更优选为4~9℃。在本发明中,所述阿胶制品的食用方法优选包括混合后直接食用或混合后5min内食用完毕;本发明对混合的方式没有任何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胶原料与水混合溶化后,得阿胶液;所述阿胶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2~3;

    (2)对所述阿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蜂窝状胶体;

    (3)将所述蜂窝状胶体进行粉碎,得薄片状阿胶。

    本发明将阿胶原料与水混合溶化,所述阿胶原料与水混合质量比优选为1:2.2~2.8。本发明添加特定比例的水能够避免出现水量过少或过多导致阿胶原料无法完全溶化或加热时间过长产品风味发生变化的情况。

    本发明对所述阿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蜂窝状胶体。本发明优选在真空带式干燥机上进行所述干燥处理;在本发明中,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干燥带运行速度优选为10~15cm/min,更优选为11~14cm/min;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布料电机转速为20~40rpm,更优选为22~38rpm;所述干燥处理的真空度优选为98~99kpa;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料液出口的宽度为1~2cm,更优选为1.1~1.9cm;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布料头优选为硅胶接触式布料头,所述硅胶接触式布料头优选为为食品级硅胶材质;所述硅胶接触式布料头与真空带式干燥机上干燥带的接触角度40~45°,更优选为41~44°。

    在本发明中,阿胶薄片的厚度与进料的阿胶液的密度有直接关系,阿胶液的密度越大,在真空状态下阿胶液膨胀形成的液泡厚度越大;在本发明采用的硅胶接触式布料头结合所述工艺技术,能够避免阿胶液密度过大(即>1.2)导致出现布料喷头无法顺畅下料、铺料不均、胶液层厚薄不均的情况,还能避免部分区域的胶液无法彻底干燥,进而保证出料后胶液中心部位胶液干燥均匀。

    本发明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优选为95~110℃,更优选为96~108℃;所述干燥处理的时间优选为40~60min,更优选为45~50min;所述阿胶液在75℃下的相对密度优选为1.22~1.25。

    本发明将阿胶液采用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能够获得蜂窝状阿胶,保证了在阿胶制品中具有酥脆感。

    本发明将所述蜂窝状胶体进行粉碎,得薄片状阿胶。在本发明中,所述粉碎优选为低速粉碎;所述低速粉碎的转速优选为8~11hz,更优选为9~10hz,粉碎筛网目数优选为10目。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阿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薄片状阿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胶原料(1000g)与水(2000g)混合溶化后浓缩,得在75℃下的相对密度为1.22~1.25的阿胶液;所述阿胶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2;

    (2)对所述阿胶液在条件参数设置为干燥带运行速度为10cm/min、布料电机转速30rpm的真空带式干燥机上98kpa、95℃干燥处理60min,得蜂窝状胶体;其中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布料头为硅胶接触式布料头,料液出口的宽度为2cm,接触角度45°。

    将所述蜂窝状胶体进行转速为8hz低速粉碎,得薄片状阿胶。

    下面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采用此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薄片状阿胶。

    实施例2

    备料:厚度为0.4mm、密度为0.5g/ml、含水量为3wt.%的薄片状阿胶6份,酸奶150份。其中薄片状阿胶包括阿胶粉和阿胶粒,阿胶粉的粒径>30目,阿胶粒的粒径为10~30目,薄片状阿胶内,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0wt.%,将0.5g薄片状阿胶与40℃100ml温水混合后,在无搅拌状态下,薄片状阿胶完全溶解至无肉眼可见颗粒所需的时间为2.5min。

    将上述准备的薄片状阿胶6份(6g)和4℃、150份(150g)的酸奶混合后,使阿胶悬浮在酸奶中,并被酸奶包裹,最终获得阿胶制品。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6m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mm。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6mm。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0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mm。

    实施例7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0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6mm。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7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1mm。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7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2mm。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7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mm。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7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6mm。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7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7mm。

    对比例6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1mm。

    对比例7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2mm。

    对比例8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7mm。

    对比例9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1mm。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2mm。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7mm。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0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1mm。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0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2mm。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0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7mm。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1mm。

    对比例16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2mm。

    对比例17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mm。

    对比例18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6mm。

    对比例19

    与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95wt.%,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7mm。

    将实施例2~7和对比例1~19得到的阿胶制品进行品尝(从阿胶制品制备到品尝在3min内完成),对阿胶制品的酥脆感、粘牙感、吞咽不适感、胶香层次感4个维度,单项指标在整体口感中的占比系数分别为30%、20%、20%、30%,品尝人数为15人。品尝结果见表1。

    根据以下公式进行综合口感评分q计算:

    其中,酥脆感评分值m1通过感官评价获得,酥脆感越强得分越高;粘牙感评分值m2通过感官评价获得,粘牙程度越高,评分越低;吞咽不适感评分值m3通过感官评价获得,不适感越强评分越低;胶香层次感评分值m4通过感官评价获得,层次感越强评分越高。

    m值单项评分满分为10分;l1、l2、l3、l4分别为酥脆感、粘牙感、吞咽舒适感、胶香层次感的否决筛选系数,当m<5时,对应l值=0,当m≥5时,对应l值=1。

    感官评价标准为:酥脆感:1~3不佳;4~6良好;7~10优良;粘牙感:1~3明显粘牙;4~6轻微粘牙;7~10无明显粘牙感;吞咽舒适感:1~3明显不适;4~6轻微不适;7~10无明显不适;胶香层次感:1~3层次感差;4~6层次感较好;7~10层次感优良。

    表1实施例2~7和对比例1~19的品尝结果

    由实施例2~7和对比例1~19的感官评价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阿胶制品酥脆感优良、无明显粘牙、吞咽舒适感无明显不适、脆香层次感优良。对比例1~16中,部分对比例阿胶粉和阿胶粒的质量比或阿胶厚度在高于本发明提供的范围内,也能够保持酥脆口感,但口感偏硬,进入到口腔阿胶无法快速溶解,从而导致粘牙、胶香无法有效释放,且吞咽时会有很大的颗粒感,产生喉咙不适;部分对比例阿胶粉和阿胶粒的质量比或阿胶厚度在低于本发明提供的范围内,阿胶溶解速度过快,入口后无法提供酥脆咀嚼感。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控制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内的质量为80wt.%~90wt.%,且薄片状粉体厚度在0.4~0.6mm之间以及其他参数的设定,能够获得一种酥脆感优良、无明显粘牙、吞咽舒适感无明显不适、脆香层次感优良的阿胶制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阿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薄片状阿胶3~9份和酸奶100~200份;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厚度为0.4~0.6mm;所述薄片状阿胶的松密度为0.4~0.9g/ml;

    所述薄片状阿胶和酸奶为独立包装或分隔式一体化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含水量为2~5wt.%;所述薄片状阿胶包括阿胶粉和阿胶粒;所述阿胶粉的粒径>30目;所述阿胶粒的粒径为10~30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阿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阿胶内阿胶粒的质量占薄片状阿胶质量的80~90wt.%。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阿胶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食用时将所述薄片状阿胶和酸奶按所述比例混合,得所述阿胶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阿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阿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胶原料与水混合溶化后,得阿胶液;所述阿胶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2~3;

    (2)对所述阿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蜂窝状胶体;

    (3)将所述蜂窝状胶体进行粉碎,得薄片状阿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真空带式干燥机上进行所述干燥处理;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干燥带运行速度为10~15cm/min,布料电机转速为20~40rp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的真空度为98~99kpa,温度为95~110℃,时间为4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阿胶液在75℃下的相对密度为1.22~1.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料液出口的宽度为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布料头为硅胶接触式布料头;所述硅胶接触式布料头与真空带式干燥机上干燥带的接触角度40~4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阿胶饮品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胶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厚度为0.4~0.6mm、密度为0.4~0.9g/ml薄片状阿胶3~9份和酸奶100~200份;所述阿胶制品能够解决阿胶服用时产生的粘牙问题,具有独特的酥脆口感,并且消除了腥味,易被消费者接受;并解决了阿胶胶液在高粘性、高相对密度条件下,因胶液相对密度过大,出现的无法顺畅下料、铺料不均、胶液层厚薄不均的情况,还能避免部分区域的胶液无法彻底干燥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锋;刘海滨;张淹;孙阳恩;金玉翠;刘维岩;李丽;王春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6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