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及治疗包及使用方法,属于皮炎湿疹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炎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湿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急性期好发于头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暴露部位,严重时扩展至全身;慢性期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湿疹的病因很复杂,与遗传、免疫、环境、生理、药理均有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绵延不断,此起彼落,自体散播,甚至可遍及全身。目前皮炎湿疹治疗主要采用药膏涂抹,主要为西药成分。我国很多中药对皮炎湿疹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起来步骤较为繁琐,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及使用方法,该中药包含了硼酸清洗液、外敷中药、外喷中药,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使得治疗效果有保证。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
包括中药粉末和外喷中药剂,所述中药粉末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所述外喷中药剂由薄荷、黄柏、地榆、黄芩和蝉蜕制成。
所述中药粉末各组分的含量为:千里光10-20g,枯矾5-15g,苦参10-20g,金银花10-20g,野菊花10-20g,丹参5-15g。
所述外喷中药剂各组分的含量为:薄荷10-20g,黄柏10-20g,地榆5-15g,黄芩10-20g,蝉蜕5-15g。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治疗包,其内部装有第一方、第二方、镊子、盘和纱布,所述第一方为中药粉末,所述第二方为外喷中药剂。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步骤一、将第一方的中药粉末放入到弯盘中,加水溶解后形成水溶液;
步骤二、用镊子取纱布放入到弯盘中浸泡,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
步骤三、取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喷在患处。
所述中步骤一中的中药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所述步骤二中纱布在弯盘中浸泡时间为1-3mim。
所述步骤二中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的时间为10-20mim。
在后期患者痒的时,采用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直接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包含了外敷中药、外喷中药,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使得治疗效果有保证;
2、本发明制作成套装形式,患者可直接拿来使用,无需其他装置辅助,大大提高了其使用便捷性;
3、本发明包含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治疗效果好;
4、本发明在后期患者若痒的时,可用第二方喷剂直接喷,清凉止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实施例1: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包括中药粉末和外喷中药剂,中药粉末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外喷中药剂由薄荷、黄柏、地榆、黄芩和蝉蜕制成,中药粉末为膏状,中药粉末各组分的含量为:千里光10g,枯矾5g,苦参10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丹参5g,外喷中药剂各组分的含量为:薄荷10g,黄柏10g,地榆5g,黄芩10g,蝉蜕5g。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治疗包,其内部装有第一方、第二方、镊子、盘和纱布,第一方为中药粉末,第二方为外喷中药剂。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步骤一、将第一方的中药粉末放入到弯盘中,加水溶解后形成水溶液,中药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步骤二、用镊子取纱布放入到弯盘中浸泡2mim,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15mim;
步骤三、取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喷在患处。
在后期患者痒的时,采用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直接喷。
实施例2: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包括中药粉末和外喷中药剂,中药粉末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外喷中药剂由薄荷、黄柏、地榆、黄芩和蝉蜕制成,中药粉末为膏状,中药粉末各组分的含量为:千里光20g,枯矾15g,苦参20g,金银花20g,野菊花20g,丹参15g,外喷中药剂各组分的含量为:薄荷20g,黄柏20g,地榆15g,黄芩20g,蝉蜕15g。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治疗包,其内部装有第一方、第二方、镊子、盘和纱布,第一方为中药粉末,第二方为外喷中药剂。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步骤一、将第一方的中药粉末放入到弯盘中,加水溶解后形成水溶液,中药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步骤二、用镊子取纱布放入到弯盘中浸泡1mim,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10mim;
步骤三、取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喷在患处。
在后期患者痒的时,采用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直接喷。
实施例3: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包括中药粉末和外喷中药剂,中药粉末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外喷中药剂由薄荷、黄柏、地榆、黄芩和蝉蜕制成,中药粉末为膏状,中药粉末各组分的含量为:千里光15g,枯矾10g,苦参15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丹参10g,外喷中药剂各组分的含量为:薄荷15g,黄柏15g,地榆10g,黄芩15g,蝉蜕10g。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治疗包,其内部装有第一方、第二方、镊子、盘和纱布,第一方为中药粉末,第二方为外喷中药剂。
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步骤一、将第一方的中药粉末放入到弯盘中,加水溶解后形成水溶液,中药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步骤二、用镊子取纱布放入到弯盘中浸泡3mim,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20mim;
步骤三、取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喷在患处。
在后期患者痒的时,采用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直接喷。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药粉末和外喷中药剂,所述中药粉末由千里光、枯矾、苦参、金银花、野菊花和丹参制成,所述外喷中药剂由薄荷、黄柏、地榆、黄芩和蝉蜕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末各组分的含量为:千里光10-20g,枯矾5-15g,苦参10-20g,金银花10-20g,野菊花10-20g,丹参5-15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中药剂各组分的含量为:薄荷10-20g,黄柏10-20g,地榆5-15g,黄芩10-20g,蝉蜕5-15g。
5.一种皮炎湿疹中药治疗包,其特征在于:其内部装有第一方、第二方、镊子、盘和纱布,所述第一方为中药粉末,所述第二方为外喷中药剂。
6.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按照以下步骤使用:
步骤一、将第一方的中药粉末放入到弯盘中,加水溶解后形成水溶液;
步骤二、用镊子取纱布放入到弯盘中浸泡,然后将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
步骤三、取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喷在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步骤一中的中药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纱布在弯盘中浸泡时间为1-3mi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浸泡后的纱布敷在患处的时间为10-20mi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皮炎湿疹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期患者痒的时,采用第二方的外喷中药剂直接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