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3

    本发明涉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目前的相关药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仍不足,药物长时间服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现有的相关中药药物服用不够便利,反复煎泡下药效易流失,因此需要一种改进型的口服中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以解决目前的相关药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不足,药物长时间服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服用不够便利,反复煎泡下药效流失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按重量份计,包括陈皮3-5份、三七2-4份、半夏2-4份、人参3-6份、西洋参4-6份、何首乌8-10份、川穹8-12份、红花3-5份、白术2-5份、茯苓5-7份、当归4-8份、白芍4-6份、厚朴3-6份、桂枝3-5份、炙甘草7-10份、红曲5-8份、猪苓1-4份、车前子2-5份和熟地黄8-12份。优选的,包括陈皮3.5-4.5份、三七2.5-3.5份、半夏2.5-3.5份、人参4-5份、西洋参4.5-5.5份、何首乌8.5-9.5份、川穹9-11份、红花3.5-4.5份、白术3-4份、茯苓5.5-6.5份、当归5-7份、白芍4.5-5.5份、厚朴4-5份、桂枝3.5-4.5份、炙甘草8-9份、红曲6-7份、猪苓2-3份、车前子3-4份和熟地黄9-11份。所述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人参、西洋参、何首乌、白术、茯苓、当归、厚朴和熟地黄于反应釜中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适量无菌水,混合时长为20-30min,使物料呈粘稠状,得到混合物;步骤二:对上述混合物中再依次加入陈皮、三七、半夏、桂枝、猪苓、川穹和白芍,继续混合,混合时长为35-45min,混合过程中持续加热至75-85℃,保持8-12min,得到进一步的混合物;步骤三:对上述步骤二的混合物中继续加入红花、炙甘草、红曲和车前子,再次加入适量无菌水,加入后继续混合,升温至120-130℃,保持10-15min后取出;步骤四:对上述步骤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过程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干燥时长为25-35min,使混合物的含水率不高于8%;步骤五: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再次粉碎,粉碎后保持颗粒大小120目;步骤六: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称量,根据剂量使用无菌纱布进行独立包装,包装时状态选择无菌环境;步骤七:使用玻璃器皿对纱布包裹的中药粉剂进行再次包装,即制得所需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优选地,所述陈皮的制备方法为:取300g橘子皮,反复清水洗净,并沥干3-5min;将上述表面沥干的橘子皮进行低温烘干,其低温干燥温度不高于40-45℃;对上述低温干燥后的橘子皮进行长时间晾置,晾置过程中翻面,使橘子皮表面呈红褐色;对上述长期晾置后的橘子皮进行切片并粉碎备用,即得到所需陈皮。优选地,所述炙甘草的制备方法为:取甘草250g,洗净后横向切圆片;将上述切圆片后的甘草于蜂蜜中拌匀浸泡,浸泡时长为3.5-4.5h;将上述蜂蜜浸泡的甘草进行翻转加热,去除多余水分,待甘草呈焦黄色状即可;晾置后得到所需炙甘草。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脑中风后遗症以及冠心病及术后的康复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口服中药含多类中药成分,其成分含类广,效用全,对身体的帮助作用大,服用安全可靠。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口服中药服用方便,仅需对定量的粉剂进行冲泡服用即可,药效吸收快,见效快。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实用发明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按重量份计,包括陈皮3-5份、三七2-4份、半夏2-4份、人参3-6份、西洋参4-6份、何首乌8-10份、川穹8-12份、红花3-5份、白术2-5份、茯苓5-7份、当归4-8份、白芍4-6份、厚朴3-6份、桂枝3-5份、炙甘草7-10份、红曲5-8份、猪苓1-4份、车前子2-5份和熟地黄8-12份。其中,包括陈皮3.5-4.5份、三七2.5-3.5份、半夏2.5-3.5份、人参4-5份、西洋参4.5-5.5份、何首乌8.5-9.5份、川穹9-11份、红花3.5-4.5份、白术3-4份、茯苓5.5-6.5份、当归5-7份、白芍4.5-5.5份、厚朴4-5份、桂枝3.5-4.5份、炙甘草8-9份、红曲6-7份、猪苓2-3份、车前子3-4份和熟地黄9-11份。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人参、西洋参、何首乌、白术、茯苓、当归、厚朴和熟地黄于反应釜中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适量无菌水,混合时长为20-30min,使物料呈粘稠状,得到混合物;步骤二:对上述混合物中再依次加入陈皮、三七、半夏、桂枝、猪苓、川穹和白芍,继续混合,混合时长为35-45min,混合过程中持续加热至75-85℃,保持8-12min,得到进一步的混合物;步骤三:对上述步骤二的混合物中继续加入红花、炙甘草、红曲和车前子,再次加入适量无菌水,加入后继续混合,升温至120-130℃,保持10-15min后取出,根据药物的不同状态及属性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处理;步骤四:对上述步骤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过程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干燥时长为25-35min,使混合物的含水率不高于8%;步骤五: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再次粉碎,粉碎后保持颗粒大小120目,便于进行冲泡口服;步骤六: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称量,根据剂量使用无菌纱布进行独立包装,包装时状态选择无菌环境,提升安全性;步骤七:使用玻璃器皿对纱布包裹的中药粉剂进行再次包装,即制得所需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避免受污染。其中,陈皮的制备方法为:取300g橘子皮,反复清水洗净,并沥干3-5min;将上述表面沥干的橘子皮进行低温烘干,其低温干燥温度不高于40-45℃;对上述低温干燥后的橘子皮进行长时间晾置,晾置过程中翻面,使橘子皮表面呈红褐色;对上述长期晾置后的橘子皮进行切片并粉碎备用,即得到所需陈皮。其中,炙甘草的制备方法为:取甘草250g,洗净后横向切圆片;将上述切圆片后的甘草于蜂蜜中拌匀浸泡,浸泡时长为3.5-4.5h;将上述蜂蜜浸泡的甘草进行翻转加热,去除多余水分,待甘草呈焦黄色状即可;晾置后得到所需炙甘草。实施例2针对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的服用效果测试,选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口服中药,优选的,包括陈皮4份、三七3份、半夏3份、人参4.5份、西洋参5份、何首乌9份、川穹10份、红花4份、白术3.5份、茯苓6份、当归6份、白芍5份、厚朴4.5份、桂枝4份、炙甘草8.5份、红曲6.5份、猪苓2.5份、车前子3.5份和熟地黄10份,另选取4组药房普通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做使用对比,设立a1、a2、a3和a4四个对照组,e组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药物,分别选取5组各30名同等症状的患者,患者的患症程度及身体状况大体一致,保持同样的服药进程,分别从服药后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并评分,评分越高则身体状况越好,各组别药物使用后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一为5组中药产品在不同服用时长后的患者体质得分情况:组别a1a2a3a4e1个月6.576.315.937.207.242个月7.036.777.227.678.143个月7.077.168.297.588.89由表1可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对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相较于市售同类产品具备更显著的疗效,其在服用初期就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患者服用后的反馈满意度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陈皮3-5份、三七2-4份、半夏2-4份、人参3-6份、西洋参4-6份、何首乌8-10份、川穹8-12份、红花3-5份、白术2-5份、茯苓5-7份、当归4-8份、白芍4-6份、厚朴3-6份、桂枝3-5份、炙甘草7-10份、红曲5-8份、猪苓1-4份、车前子2-5份和熟地黄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陈皮3.5-4.5份、三七2.5-3.5份、半夏2.5-3.5份、人参4-5份、西洋参4.5-5.5份、何首乌8.5-9.5份、川穹9-11份、红花3.5-4.5份、白术3-4份、茯苓5.5-6.5份、当归5-7份、白芍4.5-5.5份、厚朴4-5份、桂枝3.5-4.5份、炙甘草8-9份、红曲6-7份、猪苓2-3份、车前子3-4份和熟地黄9-11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人参、西洋参、何首乌、白术、茯苓、当归、厚朴和熟地黄于反应釜中混合,混合过程中加入适量无菌水,混合时长为20-30min,使物料呈粘稠状,得到混合物;

    步骤二:对上述混合物中再依次加入陈皮、三七、半夏、桂枝、猪苓、川穹和白芍,继续混合,混合时长为35-45min,混合过程中持续加热至75-85℃,保持8-12min,得到进一步的混合物;

    步骤三:对上述步骤二的混合物中继续加入红花、炙甘草、红曲和车前子,再次加入适量无菌水,加入后继续混合,升温至120-130℃,保持10-15min后取出;

    步骤四:对上述步骤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过程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干燥时长为25-35min,使混合物的含水率不高于8%;

    步骤五:对上述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再次粉碎,粉碎后保持颗粒大小120目;

    步骤六:对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称量,根据剂量使用无菌纱布进行独立包装,包装时状态选择无菌环境;

    步骤七:使用玻璃器皿对纱布包裹的中药粉剂进行再次包装,即制得所需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陈皮的制备方法为:

    取300g橘子皮,反复清水洗净,并沥干3-5min;

    将上述表面沥干的橘子皮进行低温烘干,其低温干燥温度不高于40-45℃;

    对上述低温干燥后的橘子皮进行长时间晾置,晾置过程中翻面,使橘子皮表面呈红褐色;

    对上述长期晾置后的橘子皮进行切片并粉碎备用,即得到所需陈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炙甘草的制备方法为:

    取甘草250g,洗净后横向切圆片;

    将上述切圆片后的甘草于蜂蜜中拌匀浸泡,浸泡时长为3.5-4.5h;

    将上述蜂蜜浸泡的甘草进行翻转加热,去除多余水分,待甘草呈焦黄色状即可;

    晾置后得到所需炙甘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按重量份计,包括陈皮3‑5份、三七2‑4份、半夏2‑4份、人参3‑6份、西洋参4‑6份、何首乌8‑10份、川穹8‑12份、红花3‑5份、白术2‑5份、茯苓5‑7份、当归4‑8份、白芍4‑6份、厚朴3‑6份、桂枝3‑5份、炙甘草7‑10份、红曲5‑8份、猪苓1‑4份、车前子2‑5份和熟地黄8‑12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口服中药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脑中风后遗症以及冠心病及术后的康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萧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4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