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4

    本发明属于药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为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色,无特殊的发病部位,发病时,皮肤上常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纯白色斑块,斑块面积逐渐扩大,数目也逐渐增多,白斑的境界清楚,斑内毛发也变白,白斑表面光滑,无鳞屑或结痂,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分泌机能正常,唯对日光较敏感,稍晒即发红,部分患者有瘙痒感,日晒后有灼痒感,病程缓慢,长期不消退,对患者的主要危害就是感到不雅观。因此,此病不难诊断,但治疗困难。该病的病因说法不一,但中医大多认为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风血相搏、气滞血瘀、血不营养肌肤及免疫功能与分泌代谢紊乱等精神因素引起的黑色素细胞损坏,使色素脱色而发病。目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很多,如成药:消斑丸、去白素、白史丸、白斑酊等,但这些药物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有的药物还有过敏及轻微的中毒反应,也有的药物易引起肝、脾、肾肿大等副作用;采用紫外线照射法,但紫外线照射法易引起白内障、皮肤萎缩,甚至诱发皮肤癌等不利因素,因此也很少采用。

    丹芪和血片是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具有补气调血、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健脾强肝和增强免疫力的药效。专利cn1219540c公开了其配方范围及其简略的片剂制备方法,但按该方法制备干燥耗时长,且制备的片剂易吸潮、不利于保存,对药品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此外现行质量标准ws-5904(b-0904)-2014z中仅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进行控制,不能从总体上控制药品质量,因此改进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和开发丹芪和血片的检测方法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采用该中成药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能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另外通过新的干燥工艺和压片工艺的改进,更利于制剂成型和片重差异的控制;同时提供一种整体上控制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补骨脂12-18份、制何首乌12-16份、麦冬3-7份、党参4-8份、黄芪3-7份、炒白术3-7份、茯苓3-7份、炒苍术2-6份、重楼5-10份、香附5-10份、丹参6-8份、防风2-5份、墨旱莲4-10份、紫草2-8份、炒蒺藜5-14份、甘草2-6份;

    丹芪和血片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补骨脂等16味净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再加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

    步骤a2,将步骤a1制备的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12波美度的清膏,将清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进行浓缩,控制温度为95℃,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的稠膏;

    步骤a3,将步骤a2制备的稠膏进行脉动干燥后,再研磨粉碎,制得干浸膏颗粒;

    步骤a4,将干浸膏颗粒与硬脂酸镁、滑石粉、玉米淀粉共置于hd-600型多向运动混合机内,混合6分钟,制得颗粒,将颗粒置于压片机上,制得压片;

    步骤a5,将压片倒入包衣锅内,开启包衣锅,设定进风温度50-80℃,开始喷包衣液,待片面基本包严后调整进风温度为30-45℃、包衣锅转速180-200rpm、包衣液的供应速度2ml/s,待片面干燥不粘手,降低包衣锅转速为60-70rpm,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30℃以下,取出产物,制得丹芪和血片。

    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12倍。

    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稠膏用量为2.5-3.5kg,脉动干燥的程序设定为:第一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8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3-1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10-3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三阶段设置水浴温度65-75℃,脉冲等待时间60秒,脉冲运行时间1秒,干燥120-180分钟。

    进一步,步骤a4所述的硬脂酸镁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1%,滑石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3%,玉米淀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4%。

    进一步,步骤a5所述的包衣液的用量为压片质量的6%,包衣液的质量浓度为14-20%。

    进一步,该丹芪和血片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s1,设置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

    步骤s2,称取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超声溶解分散,制得参照物溶液;

    步骤s3,将丹芪和血片研磨成细粉,称取适量细粉,加入甲醇1,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2补足减失的重量,用0.45μm的滤膜过滤,过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s4,分别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由供试品特征图谱可以发现,采用该检测方法,可有效将特征峰分离开,且出峰时间控制在50分钟内,更加高效,谱图中呈现13个特征峰,除了补骨脂素特征峰和异补骨脂素特征峰,还分离定性出二苯乙烯苷峰、补骨脂苷峰和异补骨脂苷峰,为药物成分的定量提供定性依据。

    进一步,步骤s1所述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质量分数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0-5min,15%流动相a 85%流动相b,5-25min,25%流动相a 75%流动相b,25-32min,28%流动相a 72%流动相b,32-40min,40%流动相a 60%流动相b,40-47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47-55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

    进一步,步骤s2所述的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甲醇的用量为每1000ml甲醇中加入40μg补骨脂苷、40μg异补骨脂苷、50μg二苯乙烯苷、20μg补骨脂素、20μg异补骨脂素,超声时间为20-30分钟。

    进一步,步骤s3所述的细粉、甲醇1的用量为1g:50ml,甲醇1的质量分数为75%,甲醇2的质量分数为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能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另外通过干燥工艺和压片工艺的改进,更利于制剂成型和片重差异的控制。同时提供一种整体上控制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和样品的均一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丹芪和血片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s1,设置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其中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质量分数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0-5min,15%流动相a 85%流动相b,5-25min,25%流动相a 75%流动相b,25-32min,28%流动相a 72%流动相b,32-40min,40%流动相a 60%流动相b,40-47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47-55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

    步骤s2,称取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超声溶解分散,制得参照物溶液,其中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甲醇的用量为每1000ml甲醇中加入40μg补骨脂苷、40μg异补骨脂苷、50μg二苯乙烯苷、20μg补骨脂素、20μg异补骨脂素,超声时间为20-30分钟;

    步骤s3,将丹芪和血片研磨成细粉,称取1g细粉,加入50ml,甲醇1,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2补足减失的重量,用0.45μm的滤膜过滤,过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其中甲醇1的质量分数为75%,甲醇2的质量分数为75;

    步骤s4,分别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

    实施例2

    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补骨脂12份、制何首乌12份、麦冬3份、党参4份、黄芪3份、炒白术3份、茯苓3份、炒苍术2份、重楼5份、香附5份、丹参6份、防风2份、墨旱莲4份、紫草2份、炒蒺藜5份、甘草2份;

    丹芪和血片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补骨脂等16味净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再加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其中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步骤a2,将步骤a1制备的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8波美度的清膏,将清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进行浓缩,控制温度为95℃,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稠膏;

    步骤a3,将步骤a2制备的3.0kg稠膏进行脉动干燥后,再研磨粉碎,制得干浸膏颗粒,其中脉动干燥的程序设定为:第一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6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15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三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60秒,脉冲运行时间1秒,干燥180分钟;

    步骤a4,将干浸膏颗粒与硬脂酸镁、滑石粉、玉米淀粉共置于hd-600型多向运动混合机内,混合6分钟,制得颗粒,将颗粒置于压片机上,制得压片,其中硬脂酸镁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1%,滑石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3%,玉米淀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4%;

    步骤a5,将压片倒入包衣锅内,开启包衣锅,设定进风温度50℃,开始喷包衣液,待片面基本包严后调整进风温度为30℃、包衣锅转速180rpm、包衣液的供应速度2ml/s,待片面干燥不粘手,降低包衣锅转速为60rpm,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30℃以下,取出产物,制得丹芪和血片,其中包衣液的用量为压片质量的6%,包衣液的质量浓度为16%。

    实施例3

    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补骨脂16份、制何首乌14份、麦冬5份、党参6份、黄芪5份、炒白术5份、茯苓5份、炒苍术4份、重楼7份、香附7份、丹参7份、防风3份、墨旱莲7份、紫草5份、炒蒺藜9份、甘草4份;

    丹芪和血片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补骨脂等16味净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再加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其中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步骤a2,将步骤a1制备的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波美度的清膏,将清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进行浓缩,控制温度为95℃,浓缩至相对密度1.26的稠膏;

    步骤a3,将步骤a2制备的3.0kg稠膏进行脉动干燥后,再研磨粉碎,制得干浸膏颗粒,其中脉动干燥的程序设定为:第一阶段设置水浴温度80℃,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8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15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三阶段设置水浴温度68℃,脉冲等待时间60秒,脉冲运行时间1秒,干燥160分钟;

    步骤a4,将干浸膏颗粒与硬脂酸镁、滑石粉、玉米淀粉共置于hd-600型多向运动混合机内,混合6分钟,制得颗粒,将颗粒置于压片机上,制得压片,其中硬脂酸镁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1%,滑石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3%,玉米淀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4%;

    步骤a5,将压片倒入包衣锅内,开启包衣锅,设定进风温度60℃,开始喷包衣液,待片面基本包严后调整进风温度为35℃、包衣锅转速190rpm、包衣液的供应速度2ml/s,待片面干燥不粘手,降低包衣锅转速为65rpm,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30℃以下,取出产物,制得丹芪和血片,其中包衣液的用量为压片质量的6%,包衣液的质量浓度为14%。

    实施例4

    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补骨脂18份、制何首乌18份、麦冬7份、党参8份、黄芪7份、炒白术7份、茯苓7份、炒苍术6份、重楼10份、香附10份、丹参8份、防风5份、墨旱莲10份、紫草8份、炒蒺藜14份、甘草6份;

    丹芪和血片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补骨脂等16味净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再加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其中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步骤a2,将步骤a1制备的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波美度的清膏,将清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进行浓缩,控制温度为95℃,浓缩至相对密度1.28的稠膏;

    步骤a3,将步骤a2制备的3.0kg稠膏进行脉动干燥后,再研磨粉碎,制得干浸膏颗粒,其中脉动干燥的程序设定为:第一阶段设置水浴温度80℃,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1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3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三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60秒,脉冲运行时间1秒,干燥180分钟;

    步骤a4,将干浸膏颗粒与硬脂酸镁、滑石粉、玉米淀粉共置于hd-600型多向运动混合机内,混合6分钟,制得颗粒,将颗粒置于压片机上,制得压片,其中硬脂酸镁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1%,滑石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3%,玉米淀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4%;

    步骤a5,将压片倒入包衣锅内,开启包衣锅,设定进风温度60℃,开始喷包衣液,待片面基本包严后调整进风温度为35℃、包衣锅转速200rpm、包衣液的供应速度2ml/s,待片面干燥不粘手,降低包衣锅转速为70rpm,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30℃以下,取出产物,制得丹芪和血片,其中包衣液的用量为压片质量的6%,包衣液的质量浓度为20%。

    对比例

    市场上常见的丹芪和血片。

    对实施例2、3、4和对比例1的丹芪和血片做如下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2、3、4和对比例1的丹芪和血片做分别置于相对湿度为40%和80%的环境下6小时,观察药片表面是否干燥或粘手;

    对实施例2、3、4和对比例1的丹芪和血片进行疗效检测,将100名白癜风患者,男女各50位,均匀分成4组,每天早晚服用两次,观察疗效,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实施例2、3、4制备的丹芪和血片在相对湿度为40%和80%的环境下放置6小时后,药片表面依然干燥不粘手,保持很好的性状,而对比例放置在湿度为80%的环境下6小时后,表面已经非常粘手了,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通过新的干燥工艺和压片工艺的改进,更利于制剂成型和片重差异的控制,并且对实施例2、3、4和对比例进行疗效检测,发现实施例的丹芪和血片和市场上常见的丹芪和血片的药效相当,甚至实施例的丹芪和血片表现出更为优异的药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补骨脂12-18份、制何首乌12-16份、麦冬3-7份、党参4-8份、黄芪3-7份、炒白术3-7份、茯苓3-7份、炒苍术2-6份、重楼5-10份、香附5-10份、丹参6-8份、防风2-5份、墨旱莲4-10份、紫草2-8份、炒蒺藜5-14份、甘草2-6份;

    丹芪和血片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补骨脂等16味净药材加入提取罐中,加水浸泡30分钟后取出,再加水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

    步骤a2,将步骤a1制备的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12波美度的清膏,将清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再进行浓缩,控制温度为95℃,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28的稠膏;

    步骤a3,将步骤a2制备的稠膏进行脉动干燥后,再研磨粉碎,制得干浸膏颗粒;

    步骤a4,将干浸膏颗粒与硬脂酸镁、滑石粉、玉米淀粉共置于混合机内,混合6分钟,制得颗粒,将颗粒置于压片机上,制得压片;

    步骤a5,将压片倒入包衣锅内,开启包衣锅,设定进风温度50-80℃,开始喷包衣液,待片面基本包严后调整进风温度为30-45℃、包衣锅转速180-200rpm、包衣液的供应速度2ml/s,待片面干燥不粘手,降低包衣锅转速为60-70rpm,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30℃以下,取出产物,制得丹芪和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3所述的稠膏用量为2.5-3.5kg,脉动干燥的程序设定为:第一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8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3-1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二阶段设置水浴温度75℃,脉冲等待时间设置为10-30秒,脉冲运行时间0.5秒,干燥60分钟,第三阶段设置水浴温度65-75℃,脉冲等待时间60秒,脉冲运行时间1秒,干燥120-18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4所述的硬脂酸镁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1%,滑石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3%,玉米淀粉用量为干浸膏颗粒重量的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5所述的包衣液的用量为压片质量的6%,包衣液的质量浓度为14-20%。

    6.一种丹芪和血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丹芪和血片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s1,设置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

    步骤s2,称取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超声溶解分散,制得参照物溶液;

    步骤s3,将丹芪和血片研磨成细粉,称取适量细粉,加入甲醇1,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入甲醇2补足减失的重量,用0.45μm的滤膜过滤,过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s4,分别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质量分数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0-5min,15%流动相a 85%流动相b,5-25min,25%流动相a 75%流动相b,25-32min,28%流动相a 72%流动相b,32-40min,40%流动相a 60%流动相b,40-47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47-55min,80%流动相a 20%流动相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二苯乙烯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甲醇的用量为每1000ml甲醇中加入40μg补骨脂苷、40μg异补骨脂苷、50μg二苯乙烯苷、20μg补骨脂素、20μg异补骨脂素,超声时间为20-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丹芪和血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细粉、甲醇1的用量为1g:50ml,甲醇1的质量分数为75%,甲醇2的质量分数为7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芪和血片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该丹芪和血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补骨脂12‑18份、制何首乌12‑16份、麦冬3‑7份、党参4‑8份、黄芪3‑7份、炒白术3‑7份、茯苓3‑7份、炒苍术2‑6份、重楼5‑10份、香附5‑10份、丹参6‑8份、防风2‑5份、墨旱莲4‑10份、紫草2‑8份、炒蒺藜5‑14份、甘草2‑6份。采用该中成药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能保证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另外通过新的干燥工艺和压片工艺的改进,更利于制剂成型和片重差异的控制;同时提供一种整体上控制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和样品的均一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东兵;马雨涵;吴义兵;周华平;陈莹;张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华润神鹿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4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