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饮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据估计带病毒者有一亿人左右,现在患者约有三千多万,肝炎分甲型、乙型、及非甲非乙型三类,非甲非乙型还不十分清楚,发病率非常低,甲型肝炎从国内可以治愈,而乙型却不然,在感染肝炎病毒后,有的病毒携带者很难治愈和阳转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到目前为止,国内国外没有根治的办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和癌症一样处于研究阶段,国外用干扰素治疗,最近也有人试用单克隆治疗,因为药昂贵,疗效也不十分理想,暂时也难以推广使用。目前国际肝炎会议上提出的治法:一、抗病毒治;二、免疫疗法。上述治疗方法需要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取得疗法,但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复杂,有的患者经多方治疗,总是迁延不愈,肝功能维持不好,有的出现演变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治疗乙肝病毒的药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反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及其加工方法,其采用天然农作物,通过特殊的工艺种植,利用中药渣和中药培育的农作物所制成的茶饮散,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以抗乙肝病毒和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为目的,通过食疗茶饮散治疗,达到祛除病毒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使乙肝患者达到阳转阴的临床疗效。我们研究团队为了研究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法采用了以食疗茶饮散为基础,研发了一种新型抗病毒阳转阴的方法,以治病先治血,血通病自愈的理论依据,以中药渣和中药汁培育农作物,经科培育的农作物瓜果藤叶中吸收了中药有效成分,以此制备用于治疗乙肝病毒的茶饮散,本品茶饮散治疗好,因成本低、效果好,深受患者的好评,可向社会推广,造福人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红薯藤叶30~37份;
木薯藤杆叶27~35份;
玉米杆、叶、花蕊23~27份;
黑芝麻杆叶19~27份;
杨梅枝叶17~22份;
薏米杆叶9~18份;
鲜竹笋9~17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鲜竹笋采用去壳后的笋肉。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中药汁浇灌的农作物和利用中药渣发酵后作基肥,让所种植的红薯、木薯、玉米、黑芝麻、杨梅、薏米、竹笋吸收具有效防病治病的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合理科学组方制成食疗茶饮散给患者治疗,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疗效,这样也就是食品代替药品,无副作用;在精制茶饮散时经过采摘、清洗、阴干、研磨成粗末或细粉等加工步骤,最后进入生产车间无菌包装得到成品;
s2、将s1处理后的原材料通过消毒、杀菌,进入无菌车间进行制作包装成成品后分次送检,送检合格后投入市场。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研磨成细粉,得到可直接以温开水冲泡饮用的药粉。
2、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研磨成粗粉,将500克粗末置于2000ml水中,煎煮浓缩至1000ml,过滤得到药茶或口服液。
所述中药汁或中药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药:淫羊藿、葫芦巴、金樱子、熟地黄、补骨脂、蛇床子、制何首乌、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红参、白术、山药、茯苓、当归、川穹、小茴香、车前子、灸甘草。
本发明茶饮散性味甘、淡、漫、凉,患者用后表示该茶饮散不热不燥,服用后精力充盈,感觉身体轻松;该配方所含各微量元素、有机酸、维生素c、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和磷、钠、钙、铁等均超出普通所种植的农作物20倍含量。在增加免疫和抗病毒方面得到国家卫计委检测中心专家认可。
所述农作物藤杆叶具有凉血解毒、健脾除湿、补肾护肝、强心清肺抗病毒的特点,在经过临床1000人以上的验证后,看出疗效显著,在对本茶饮散进行有效成分分析时,发现其具有增加免疫和抗病毒、抗氧化和消除人体内自由基和促脾胃的功能,古人云“一年四季脾旺不受邪,百病从脾而生,从脾而发”,按照此中药理念进行食疗组方。
本品具有增加免疫功能、抗病毒和抗癌防癌的功能,该茶饮散以红薯藤、木薯杆枝叶、玉米杆花蕊叶为君药,配黑芝麻杆叶、杨梅枝叶、薏米杆叶、老竹笋为臣药,因君臣佐使相搭配,达到阴阳互补,阴阳平衡的功效,于中医理念系统分析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对数千例乙肝病毒患者的临床造访,总有效率达9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其对患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益,能达到康复和实现阳转阴效果,经检测对乙肝病毒转阴总有效率达97~98%,改善效果98~99%,防癌总有效率达92%,调节免疫力总有效率达92~95%,促进血液循环总有效率达59%。
本发明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采用中药渣和中药汁种植农作物,所制成的茶饮散,疗效好,无副作用,且成本低,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红薯藤叶30份、木薯藤杆叶27份、玉米杆、叶、花蕊23份、黑芝麻杆叶19份、杨梅枝叶17份、薏米杆叶9份、鲜竹笋9份。
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红薯藤叶30份;木薯藤杆叶27份;玉米杆、叶、花蕊23份;黑芝麻杆叶19份;杨梅枝叶17份;薏米杆叶9份;鲜竹笋9份,经采摘后,清洗、阴干后用米汤和水各半再清洗后阴干配用;
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原材料研磨成粗末或细粉,经消毒后装瓶包装封存,成人每天以六克量多次冲泡茶饮用。
实施例2: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红薯藤叶37份、木薯藤杆叶35份、玉米杆、叶、花蕊27份、黑芝麻杆叶27份、杨梅枝叶22份、薏米杆叶18份、鲜竹笋17份。
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红薯藤叶37份、木薯藤杆叶35份、玉米杆、叶、花蕊27份、黑芝麻杆叶27份、杨梅枝叶22份、薏米杆叶18份、鲜竹笋17份,经采摘后,清洗、阴干后用米汤和水各半再清洗后阴干配用;
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原材料研磨成细粉,成人每天服6克,分3次温水送服。
实施例3: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红薯藤叶35份、木薯藤杆叶30份、玉米杆、叶、花蕊25份、黑芝麻杆叶25份、杨梅枝叶20份、薏米杆叶14份、鲜竹笋15份。
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红薯藤叶35份、木薯藤杆叶30份、玉米杆、叶、花蕊25份、黑芝麻杆叶25份、杨梅枝叶20份、薏米杆叶14份、鲜竹笋15份,经采摘后,清洗、阴干后用米汤和水各半再清洗后阴干配用;
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原材料研磨成粗末,取末500克置于2000ml水中,煎煮浓缩过滤成1000ml,装入50ml瓶中密封,每日一支,分两次饮用,本品不加防腐剂,需放冰箱恒温,温度15℃保存。
本发明上述内容进一步解释如下:
本品生产茶饮散严格要求在无菌环保车间生产,由专业人员按规定精制成茶饮散。对本品在乙肝病毒阳转阴和免疫功能低下的预防和治疗上进行临床观察,对1000人跟访总有效率99%。
一、临床1000人资料:
1、一般资料,男500人,女500人,年龄14~55岁;
2、病种:少于1年的100例,一年以上的400人,2年以上的300例,5年以上的200例。
3、临床诊断标准:三甲医院诊断书,慢性肝149例,慢延肝130例。
4、生化指标scpt全部病例异常,其中200单位以上160例,100单位以上170例,80单位以上150例,cot280例异常。ttt160例阳性,占97%,胆红素29例高于正常,占46%,a/c改变,a<4g%占54%,c>3g%占18%。
5、hbv标记,hbsag( )160例,抗hbc( )138例,hbcag( )13例。
二、观察方法:
(1)服药方法:乙肝病毒阳转阴茶饮散1次2克,1日3次温水送服,在服用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疗效,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有效病例可延长,生化指标复常成基本正常,继续服药半年以巩固疗效。
(3)观察方法:服药前全面检查,治疗后,每三周或6周分别复查生化及hbv标记。
三、观察结果:
1、判断疗效标准:
显效,一个疗程单项生化治疗正常或hbv标记转阴;
有效,一个疗程有显著进步,延长疗程达到显效;
无效,一个疗程无变化;
恶化,服药后各项指标明显上升,症状加重,持续6周不降。
四、疗效分析:
1、降低转氨酶和胆红素,一个疗程cpt复常率79.1%(49/62),总有效率88.7%:cot复常率65%(18/28),总有效率86%:胆红素复常率75%。
2、改善a/c,治疗前229例白蛋白低于4g%,治疗后有210例提高到4g%以上(72.4%),治疗前球蛋白高于3g%178例,治疗后有102例将至3g%以下(66%),说明一种乙型阳转阴茶饮散对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有明显作用。
一种乙肝阳转阴茶饮散经过临床观察对慢治乙肝(慢性乙型肝炎)确有一定疗效。本方是食疗传承秘方,根据慢性肝炎有血热血瘀、脾虚湿热、虚实挟杂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而研究。本品味甘,其特点是补而不滞,清而不燥,益脾不伤胃,具有益气活血、调控免疫、改善肝功,达到以食品食疗祛阳转阴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其特征在于:所述鲜竹笋采用去壳后的笋肉。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比采摘红薯藤叶、木薯藤杆叶、玉米杆、叶、花蕊、黑芝麻杆叶、杨梅枝叶、薏米杆叶、鲜竹笋,清洗后阴干;
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原材料研磨成粗末或细粉,混合均匀,得到茶饮散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各组分利用中药汁浇灌地上根部、利用中药渣发酵后作基肥种植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研磨成细粉,得到可直接以温开水冲泡饮用的药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蕊草防治乙肝病毒的茶饮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研磨成粗粉,将500克粗末置于2000ml水中,煎煮浓缩至1000ml,过滤得到药茶或口服液。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