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418

    本发明属于中药灸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灸疗法是中国古医学疗法中的一大特色。中医三宝:一碗汤、一根针、灸疗,灸疗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灸疗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及防治疾病的功能。灸疗总的功效是调理体素,强壮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如防护脉道要隘,通畅筋脉,镇痛止痛,抑制赫依病之扩散,治不消化病、破痞块,治旧伤,除痈疽,消肿,护脏腑要隘,干涸黄水。其他治术穷尽时,还可采用火灸施治。灸疗的适应证为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病、关节黄水病、疗痈、炭疽、虚热病、癫狂、健忘症、新旧疮疡、妇女赫依病和血病、赫依性腰关节佝偻、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都可以用灸疗法施治,效果显著。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受到环境污染的侵扰,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脂肪食物、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也就日益增多,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污染,使得越来越多的毒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些对人体有害的外源性毒素和内源性毒素充斥人体的情况下,若未能及时清理、排出这些滞留在人体内的毒素,使其在机体内积聚,不仅会引起脸部起痤疮、脸色暗淡无光泽,而且会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出现肥胖、便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灸中药,但大多是艾灸,且对心脑血管病的不适症状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例如:

    1、专利申请cn201710436966.3,公开了一种降脂艾灸配方,组分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艾叶40~80%,山楂2~10%,大黄2~10%,泽泻2~10%,丹参2~10%,蒲黄2~10%,郁金2~10%。该配方制备为艾灸条及艾灸膏单独或配合使用,配方独特,见效快,疗效好,且使用安全,具有优良的降脂功效,在血脂偏高而还未形成其他疾病的时候发挥作用,达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目的。

    2、专利申请cn201310397886.3,公开了一种补元强体的艾灸中药包,由重量计的党参1-3份、黄芪1-3份、菟丝子1-3份、刺五加1-3份、熟地2-4份、黄精1-3份、当归2-4份、龙眼肉2-4份混合在一起组成,适用于大病、久病、手术后、化疗和放疗等身体虚弱,心脑血管病的康复,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系统病症、三高、糖尿病等康复保健以及亚健康的状况。

    3、专利申请cn202010342320.0,公开了一种中药艾灸柱,所述中药艾灸柱由多段组成,每段中针对不同的穴位将理疗相应穴位的中药与艾绒进行复合得到。提供的中药艾灸柱中每段中的中药由多种中药原料经过炮制组成,对特定的穴位进行理疗,在艾灸的过程中,艾绒一方面通过燃烧产生高温,打开穴位通道,另一方面艾绒本身可进入到人体内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散寒祛湿活血的目的,伴随穴位通道的打开艾灸柱中的中药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蒸汽的方式进入到相应穴位,通过经络在脏腑间运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艾绒与中药联合使用,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提供的中药艾灸柱使用方便,理疗精确,功效突出,针对不同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4、专利申请cn201910587399.0,公开了一种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5-30份、白芍15-30份、枸杞子15-30份、牛膝15-25份、大枣15-25份、木瓜15-25份、鸡血藤15-25份、山萸肉15-25份、川楝子10-20份、天麻10-20份、钩藤10-20份、石决明10-30份、珍珠母10-20份、冰片1-3份、地龙1-5份、苹果5-15份、雪梨5-15份、柠檬5-15份、生姜3-12份、大蒜1-5份、大葱1-5份、白萝卜1-5份等。本发明百草吸灸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出的百草吸灸使用方便,无毒无害,能够有效净化血液,灸活细胞,从而达到使人体血液干净,细胞有活力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灸疗都是只能外用,使用需要脱衣服等造成不便,疗效不佳,且现有的灸药在进行心脑血管病调理灸疗时并不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最主要的是治疗之后容易反复,对患者造成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60~200份、葫芦巴155~195份、金蛤蟆65~105份、黄花倒水莲55~95份、青黛60~100份、木蝴蝶60~100份、土茯苓155~195份、白茅根60~100份、炮山甲60~100份、皂角刺60~100份、炒苍术45~85份、怀牛膝45~85份、姜黄45~85份、干姜45~85份、大黄30~70份、艾绒155~195份、鱼腥草55~95份、仙灵脾55~95份、狗脊30~70份、黄芪30~7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70~190份、葫芦巴165~185份、金蛤蟆75~95份、黄花倒水莲65~85份、青黛70~90份、木蝴蝶70~90份、土茯苓165~185份、白茅根70~90份、炮山甲70~90份、皂角刺70~90份、炒苍术55~75份、怀牛膝55~75份、姜黄55~75份、干姜55~75份、大黄40~60份、艾绒165~185份、鱼腥草65~85份、仙灵脾65~85份、狗脊40~60份、黄芪40~6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80份、葫芦巴175份、金蛤蟆85份、黄花倒水莲75份、青黛80份、木蝴蝶80份、土茯苓175份、白茅根80份、炮山甲80份、皂角刺80份、炒苍术65份、怀牛膝65份、姜黄65份、干姜65份、大黄50份、艾绒155份、鱼腥草75份、仙灵脾75份、狗脊50份、黄芪5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进一步地,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5~20%,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8~12mm。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搅拌的转速为80~100r/min,时间为2~3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3mm,过筛是过6~7mm。

    进一步地,在步骤(3),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8~50h。

    进一步地,在步骤(3),烘干的温度为43~46℃,时间为36~40h,空气湿度控制在3~7%,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使用方法:将吸灸点燃,患者像吸烟者一样吸灸条或灸柱而达到治疗作用,每人每天吸灸6~8次,每次1支,15d为一个疗程。

    本申请吴茱萸味辛苦热,归肝,脾,肾经。用于驱寒,温中。对于中焦可以温中散寒,治疗脘腹疼痛,还可以和胃止呕,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入下焦又可以温肝散寒治疗厥阴头痛,痛经,寒疝,治疗寒凝痛症。

    本申请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姜黄性温味苦、辛,有通经止痛、破血行气的功效;大黄性寒味苦,有逐瘀通经、凉血解毒以及泻热通肠的功效;黄芪、土茯苓等行气活血、益气固表、利水渗湿;仙灵脾、狗脊、怀牛膝等温补肾阳、强筋骨、活血散结、除痹痛;艾绒、鱼腥草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土茯苓解毒利湿、健脾化痰、通利关节;炒苍术利水渗湿;怀牛膝既可补肝肾、活血通经,又可助肺通调水道、引血下行。

    本申请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诸药合用,多种药物相辅相成,标本兼治,共奏利湿泄浊、活血通络之功效,起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利水渗湿的功效,有促进睡眠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通过干姜的辛温药性和艾绒的散寒除湿之功,借灸火之局部温热效应对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刺激经络气血运行,祛风清热利湿,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浊邪无所依附,最终达到温通经脉、祛风除湿、行气活络之功,进而帮助心脑血管病患者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60份、葫芦巴155份、金蛤蟆65份、黄花倒水莲55份、青黛60份、木蝴蝶60份、土茯苓155份、白茅根60份、炮山甲60份、皂角刺60份、炒苍术45份、怀牛膝45份、姜黄45份、干姜45份、大黄30份、艾绒155份、鱼腥草55份、仙灵脾55份、狗脊30份、黄芪3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5%,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mm,过筛是过6mm;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8h;烘干的温度为43℃,时间为36h,空气湿度控制在3%,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8mm;搅拌的转速为80r/min,时间为2min。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200份、葫芦巴195份、金蛤蟆105份、黄花倒水莲95份、青黛100份、木蝴蝶100份、土茯苓195份、白茅根100份、炮山甲100份、皂角刺100份、炒苍术85份、怀牛膝85份、姜黄85份、干姜85份、大黄70份、艾绒195份、鱼腥草95份、仙灵脾95份、狗脊70份、黄芪7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20%,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3mm,过筛是过7mm;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50h;烘干的温度为46℃,时间为40h,空气湿度控制在7%,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12mm;搅拌的转速为100r/min,时间为3min。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70份、葫芦巴165份、金蛤蟆75份、黄花倒水莲65份、青黛70份、木蝴蝶70份、土茯苓165份、白茅根70份、炮山甲70份、皂角刺70份、炒苍术55份、怀牛膝55份、姜黄55份、干姜55份、大黄40份、艾绒165份、鱼腥草65份、仙灵脾65份、狗脊40份、黄芪4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6%,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2mm,过筛是过6.2mm;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8.5h;烘干的温度为44℃,时间为37h,空气湿度控制在4%,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9mm;搅拌的转速为85r/min,时间为2.2min。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90份、葫芦巴185份、金蛤蟆95份、黄花倒水莲85份、青黛90份、木蝴蝶90份、土茯苓185份、白茅根90份、炮山甲90份、皂角刺90份、炒苍术75份、怀牛膝75份、姜黄75份、干姜75份、大黄60份、艾绒185份、鱼腥草85份、仙灵脾85份、狗脊60份、黄芪6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9%,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8mm,过筛是过6.8mm;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9.5h;烘干的温度为45℃,时间为39h,空气湿度控制在6%,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11mm;搅拌的转速为95r/min,时间为2.8min。

    实施例5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80份、葫芦巴175份、金蛤蟆85份、黄花倒水莲75份、青黛80份、木蝴蝶80份、土茯苓175份、白茅根80份、炮山甲80份、皂角刺80份、炒苍术65份、怀牛膝65份、姜黄65份、干姜65份、大黄50份、艾绒155份、鱼腥草75份、仙灵脾75份、狗脊50份、黄芪50份。

    进一步地,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7%,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5mm,过筛是过6.5mm;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9h;烘干的温度为44.5℃,时间为38h,空气湿度控制在5%,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进一步地,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10mm;搅拌的转速为90r/min,时间为2.5min。

    对比例1

    按照专利申请cn201710436966.3中的实施例进行灸条或灸柱的制备。

    对比例2

    按照专利申请cn201310397886.3中的实施例进行灸条或灸柱的制备。

    对比例3

    按照专利申请cn202010342320.0中的实施例进行灸条或灸柱的制备。

    对比例4

    按照专利申请cn201910587399.0中的实施例进行灸条或灸柱的制备。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能够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做以下实验:

    选取100名心脑血管病志愿者,随机分成10组,各组男女比例相当,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即不进行任何灸疗,而另外9组分别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方法制得的灸条或灸柱用于心脑血管病志愿者辅助调理治疗,治疗60d。使用方法:将吸灸点燃,患者像吸烟者一样吸灸条或灸柱而达到治疗作用,每人每天吸灸6~8次,每次1支,15d为一个疗程。观察各组志愿者的睡眠情况。

    实验结果发现,经过60d的治疗发现,采用实施例1~5制得的灸条或灸柱灸疗的志愿者,基本在灸疗15d后睡眠时间逐渐增加,深睡眠时间慢慢变长,且睡觉过程中很少做梦;采用对比例1~4制得的灸条或灸柱灸疗的志愿者,有些患者在灸疗25d后睡眠时间才逐渐增加,有些患者在灸疗29d后睡眠才慢慢睡好觉,但还是会容易惊醒或做梦;而空白对照组睡眠质量没有任何变化。

    由实验可知,本申请方法制得的百草吸灸具有帮助心脑血管病患者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60~200份、葫芦巴155~195份、金蛤蟆65~105份、黄花倒水莲55~95份、青黛60~100份、木蝴蝶60~100份、土茯苓155~195份、白茅根60~100份、炮山甲60~100份、皂角刺60~100份、炒苍术45~85份、怀牛膝45~85份、姜黄45~85份、干姜45~85份、大黄30~70份、艾绒155~195份、鱼腥草55~95份、仙灵脾55~95份、狗脊30~70份、黄芪3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70~190份、葫芦巴165~185份、金蛤蟆75~95份、黄花倒水莲65~85份、青黛70~90份、木蝴蝶70~90份、土茯苓165~185份、白茅根70~90份、炮山甲70~90份、皂角刺70~90份、炒苍术55~75份、怀牛膝55~75份、姜黄55~75份、干姜55~75份、大黄40~60份、艾绒165~185份、鱼腥草65~85份、仙灵脾65~85份、狗脊40~60份、黄芪40~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吴茱萸180份、葫芦巴175份、金蛤蟆85份、黄花倒水莲75份、青黛80份、木蝴蝶80份、土茯苓175份、白茅根80份、炮山甲80份、皂角刺80份、炒苍术65份、怀牛膝65份、姜黄65份、干姜65份、大黄50份、艾绒155份、鱼腥草75份、仙灵脾75份、狗脊50份、黄芪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为三年陈艾,将晒干的艾叶粉碎后去梗去粉制得。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称取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分别晒干后粉碎,搅拌均匀,得吴茱萸粉末;

    (2)按重量份数称取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得到艾绒粉末;

    (3)将步骤(1)的吴茱萸粉末和步骤(2)的艾绒粉末混合均匀,洒水使物料含水量为15~20%,静置处理,烘干,然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采用挤出或轧制的方式制成条状或柱状,得到所述百草吸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及(2),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大小为8~1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及(2),搅拌的转速为80~100r/min,时间为2~3min。

    8.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所述粉碎是将物料粉碎至颗粒度直径控制在2~3mm,过筛是过6~7mm。

    9.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静置处理是将物料置于常温下放置48~50h。

    10.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烘干的温度为43~46℃,时间为36~40h,空气湿度控制在3~7%,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低于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病助眠的百草吸灸,由以下原料制成:吴茱萸、葫芦巴、金蛤蟆、土茯苓、白茅根、炮山甲、皂角刺、仙灵脾、狗脊、黄花倒水莲、木蝴蝶、青黛、炒苍术、怀牛膝、姜黄、干姜、大黄、艾绒、鱼腥草、黄芪。本申请诸药合用,多种药物相辅相成,标本兼治,共奏利湿泄浊、活血通络之功效,起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利水渗湿的功效,有促进睡眠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借灸火之局部温热效应对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刺激经络气血运行,祛风清热利湿,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浊邪无所依附,最终达到温通经脉、祛风除湿、行气活络之功,进而帮助心脑血管病患者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谭春萍;程忠;黄福标;黄广君;黄春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