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60


    本发明属于co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是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金属,在新能源材料催化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co的应用与其晶体结构及元素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coxmoy的合金能明显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但与贵金属pt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的c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可控,最终样品n、mo共掺杂co纳米片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具有片状结构,其中co负载在碳布上,n、mo均匀掺杂分布在co纳米片上。

    其中,n、mo的重量占n、mo、co总重量的2%,n、mo、co均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一块经硝酸浸泡的碳布,且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00-200℃下反应6~20h;

    步骤(3),反应完毕后,将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烘干,制得负载于碳布上的coxmoyozhm的前驱体;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碳布剪成条状,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00~350℃下反应2~4小时,得到负载于碳布上的n掺杂钼酸钴(n-comoo4);

    步骤(5),将得到n掺杂钼酸钴材料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置于koh溶液中,在电势-1.5v下,反应10~20h;

    步骤(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烘干,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硝酸钴和钼酸钠的用量均为4~8mmol,去离子水的用量为40ml。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釜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容量50ml。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碳布经硝酸浸泡100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3)和步骤(6)中,将碳布于50~100℃的烘箱中烘烤6~24h。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将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状。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koh溶液的浓度为1mol/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n、mo共掺杂co纳米片材料中,n、mo原子级的分散在co纳米片上,因而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低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及n、mo、co的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comoo4的x射线衍射图。

    图5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comoo4的co、mo、o及n的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与co、mo/co以及pt/c的电化学极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具有片状结构,n、mo均匀的掺杂在co纳米片上。

    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称取4~8mmol硝酸钴、4~8mmol钼酸钠,将称取的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到装有40ml去离子水中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2)将(1)溶液转移到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将一块经硝酸浸泡100小时后的适当大小的碳布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并使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00-200℃下反应6~20h,硝酸浸泡100小时可增加碳布的亲水性,有利于前驱体在碳布上的生长,而竖直状态有利于前驱体在碳布上的均匀生长;

    (3)反应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反应环境偏碱性,将反应后碳布的表面洗涤干净),然后将碳布置于50~100℃的烘箱中烘烤6~24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coxmoyozhm前驱体;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00~350℃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负载在碳布上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其中剪成长条能够使碳布放入反应釜中并处于竖直状态;

    (5)将步骤(4)中得到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于1mol/l的koh溶液中、电势-1.5v下反应10~20h;

    (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50~100℃的烘箱中烘烤6~24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4mmol硝酸钴、4mmol钼酸钠,将称取的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到装有40ml去离子水中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2)将(1)溶液转移到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将一块经浓硝酸浸泡100小时后的适当大小的碳布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并使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60℃下反应6h;

    (3)反应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12h,烘干后便制得coxmoyozhm的前驱体;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00℃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

    (5)将步骤(4)中得到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于1mol的koh溶液中、电势-1.5v下反应10h;

    (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60℃的烘箱中烘烤12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

    图1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可以看出其典型的纳米片结构。

    图2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出其晶体结构可表达为n-mo/co。

    图3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低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及n、mo、co的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分布图,可以看出n、mo均匀掺杂在co纳米片上。

    图4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comoo4的x射线衍射图,可以看出comoo4经过氨气热处理后得到的结构为n掺杂的comoo4,即n-comoo4。

    图5为本实施例所制得的负载在碳布上的n-comoo4的co、mo、o及n的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元素分布图;n-comoo4的元素成像反映出n均匀的分布在comoo4上。

    而根据图6可以看出,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析氢活性。经测试,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过电位为12mv,而商业化pt/c则为32mv。

    实施例2

    (1)称取4mmol硝酸钴、5mmol钼酸钠,将称取的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到装有100ml去离子水中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2)将(1)溶液转移到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将一块经浓硝酸浸泡100小时后,适当大小的碳布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并使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20℃下反应6h;

    (3)反应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50℃的烘箱中烘烤12h,烘干后制得coxmoyozhm的前驱体;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20℃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

    (5)将步骤(4)中得到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于1mol的koh溶液中、电势-1.5v下反应12h;

    (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重新,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50℃的烘箱中烘烤12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片材料。

    实施例3

    (1)称取8mmol硝酸钴、8mmol钼酸钠,将称取的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到装有50ml去离子水中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2)将(1)溶液转移到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将一块经浓硝酸浸泡100小时后的适当大小的碳布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并使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40℃下反应8h;

    (3)反应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80℃的烘箱中烘烤10h,烘干后便制得coxmoyozhm的前驱体;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30℃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

    (5)将步骤(4)中得到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于1mol的koh溶液中、电势-1.5v下反应8h;

    (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80℃的烘箱中烘烤10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片材料。

    实施例4

    (1)称取6mmol硝酸钴、8mmol钼酸钠,将称取的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到装有100ml去离子水中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2)将(1)溶液转移到10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水热反应釜中,将一块经浓硝酸浸泡100小时后的适当大小的碳布放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并使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40℃下反应8h;

    (3)反应完毕后,将步骤(2)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70℃的烘箱中烘烤20h,烘干后便制得coxmoyozhm的前驱体;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40℃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

    (5)将步骤(4)中得到的n掺杂的钼酸钴(n-comoo4)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于1mol的koh溶液中、电势-1.5v下反应16h;

    (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重新,直至所述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置于70℃的烘箱中烘烤10h,烘干后便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片材料。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具有片状结构,其中co负载在碳布上,n、mo均匀掺杂分布在co纳米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n、mo的重量占n、mo、co总重量的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mo、co均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4.权利要求1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硝酸钴、钼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一块经硝酸浸泡的碳布,且碳布处于竖直状态,密封后于100-200℃下反应6~20h;

    步骤(3),反应完毕后,将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烘干,制得负载于碳布上的coxmoyozhm的前驱体;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碳布剪成条状,然后将其放入到载气为氨气的管式炉中于300~350℃下反应2~4小时,得到负载于碳布上的n掺杂钼酸钴(n-comoo4);

    步骤(5),将得到n掺杂钼酸钴材料作为工作电极,碳棒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置于koh溶液中,在电势-1.5v下,反应10~20h;

    步骤(6),反应完毕后,将步骤(5)中的碳布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反应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烘干,制得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硝酸钴和钼酸钠的用量均为4~8mmol,去离子水的用量为40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热反应釜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容量50ml。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碳布经硝酸浸泡10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6)中,将碳布于50~100℃的烘箱中烘烤6~24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碳布剪成1cm×3cm大小的长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的c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koh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技术总结
    一种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具有片状结构,N、Mo均匀的掺杂在Co纳米片上。制备所述负载在碳布上的N、Mo共掺杂Co纳米材料方法为:将硝酸钴、钼酸铵的水溶液及碳布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0‑20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碳布取出并洗涤至pH值达到7,然后将碳布在烘箱中烘干。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刘康;曹茂启;肖灼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3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