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一种常发于面部的难治性皮肤疾病,以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为特征。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有对苯二酚、维a酸等,但其副作用较大。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剂,经fda批准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和预防出血,一般用于人体的注射给药剂量为10mg/kg-20mg/kg,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止血药物。另外,氨甲环酸具有治疗黄褐斑功效,尽管它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很多研究报道氨甲环酸通过对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色素沉着症状。经口服给药治疗黄褐斑,一般给药剂量为0.5至1.5g/天。研究表明在口服氨甲环酸1-2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但是口服给药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及月经紊乱的副作用。lee等征集100位韩国黄褐斑女患者评价皮内注射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每隔1cm皮下注射0.05ml氨甲环酸溶液(4mg/ml),每周一次,给药12周,结果65%的患者中26%-50%面积的黄褐斑色素淡化,无副反应。因此通过皮内注射的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注射需要局部麻醉并且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开发一种无痛的局部治疗黄褐斑方法是极其必要的。微针经皮给药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的皮内给药方式,大量研究报道微针经皮给药可以显著提高多种类型药物的经皮释放性。聚合物微针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新型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如羧甲基纤维素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材料制备的可溶解聚合物微针,穿刺进入皮内与体液接触后,材料吸水溶解后药物释放至皮内。s.a.machekposhtia等人在微针模具上进行液体原位聚合法制备氨甲环酸聚合物微针,采用聚乙烯比咯烷酮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微针基质材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此微针为非快速溶解型微针贴片,此种方法制备的微针的载药量为47ug(12根针)和162ug(36根针),此微针在皮肤表面作用7h的药物释放率为34%。此方法制备的微针并非柔性基底,不方便大面积贴敷使用,并且载药量较低,按照释放量34%计算,162ug载药量仅有55ug进入皮内,此剂量显著低于皮内注射组(每平方厘米皮下注射200ug氨甲环酸),因此,低剂量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载药量高、含量均匀度好且具有柔性基底的可溶解微针以用于更有效的治疗黄褐斑等色斑疾病。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将该组合物用于微针贴片中时,微针贴片中的氨甲环酸载药量高、含量均匀度好,从而具有好的淡化色斑、尤其是黄褐斑的效果。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氨甲环酸0.5-50%;亲水性增溶剂0.1-20%;水溶性基质材料30-95%。可选地,所述组合物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氨甲环酸的添加量为18-50%。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余量的水。其中,水的添加量为可使得氨甲环酸、亲水性增溶剂、水溶性基质材料溶解。可选地,所述亲水性增溶剂为亲水性化合物。可选地,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小于0。可选地,所述亲水性化合物选自碱性氨基酸、类氨基酸、卵磷脂、生物碱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卵磷脂为亲水性卵磷脂。可选地,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可选地,所述类氨基酸选自左旋肉碱、左旋肉碱酒石酸盐。可选地,所述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水苏碱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水溶性基质材料选自合成高分子、蛋白质、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水溶性基质材料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可选地,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还包含活性成分和/或添加剂。可选地,所述活性成分选自美白成分、抗氧化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添加剂选自促进溶解的助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酸度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10%的活性成分。可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15%的促进溶解的助剂。可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6%的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可选地,所述美白成分选自3-o-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葡糖苷、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熊果苷、壬二酸衍生物、sepiwhite、橘皮苷、光甘草定、氯苯甘醚、四氢姜黄素、果酸、烟酰胺、曲酸、植物提取物、美白多肽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抗氧化成分选自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人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桃拓酚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促进溶解的助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维酮、氯化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所述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选自水溶性卵磷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泊洛沙姆、甲基葡糖聚醚、聚乙烯醇甲基葡糖二油酸酯、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包括针层和基底层,所述微针贴片的材料中包括如上第一个目的提供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可选地,所述针层的材料中包括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或,所述针层和基底层的材料中包括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为达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溶性基质材料的水溶液与氨甲环酸、亲水性增溶剂混合均匀,得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至微针贴片模具的针层,或针层和基底层,并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中,加入了一定量的亲水性增溶剂,从而使得将该组合物作为原料用于微针贴片中时,防止了在制备微针过程中,随着水份挥发,氨甲环酸水溶液会被不断浓缩,在微针干燥成型中易生成白色晶体,导致微针贴片的载药量低,外观性状差的问题的发生。本发明提供的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为溶解型贴片,其中,氨甲环酸具有好的均一性且含量高,可很好的用于淡化色斑、尤其是黄褐斑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的表面形态图。图2示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作用于离体猪皮上后的表面形态图。图3示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作用于离体猪皮上后猪皮表面致孔情况图。图4示出实施例12制备得到的针高500um的微针贴片溶解20min后的显微图片。图5示出实施例15中氨甲环酸的体外经皮渗透曲线。图6示出实施例10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人体功效能评价效果图。图7示出实施例18中人体头皮试验前后皮肤表面状态。图8示出对比例1中各处方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的外观形貌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氨甲环酸0.5-50%;亲水性增溶剂0.1-20%;水溶性基质材料30-95%。氨甲环酸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水中溶解不需要添加增溶剂。因为其对淡化色斑、尤其是黄褐斑具有一定的效果,故而在相应的医药
技术领域:
应用较广,如何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微针贴片中以更好的淡化色斑是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的问题之一。本申请发明人在将其用于微针贴片的制备中发现,随着水份的挥发,氨甲环酸水溶液会被不断浓缩,在微针干燥成型中易生成白色晶体,导致微针贴片的载药量低,外观性状差。原因主要在于氨甲环酸化学结构为一端氨基,一端羧基,是一种自身同时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有机化合物,容易分子间形成离子对而产生结晶析出。本申请中在该组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亲水性增溶剂,在微针贴片的制备过程中其可较好的阻断氨甲环酸自身相互作用形成结晶,从而提高氨甲环酸在微针贴片中的均一性和载药量,使得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药物释放量更高,具有更好的淡化色斑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组合物中,氨甲环酸的添加量优选但不限于为16-50%、18-50%、18-40%/18-30%等。氨甲环酸的添加量越高,其析出的可能性能则越高,亲水性增溶剂的添加则能很好的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本实施方式中,亲水性增溶剂为亲水性化合物,优选为油水分配系数小于0的亲水性化合物。示例性的前述亲水性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选自碱性氨基酸、类氨基酸、卵磷脂、生物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示例性的碱性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选自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示例性的类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选自左旋肉碱、左旋肉碱酒石酸盐。示例性的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水苏碱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卵磷脂优选为亲水性卵磷脂。这些亲水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可更好的与氨甲环酸形成离子对的形式,阻断氨甲环酸自身相互作用形成结晶,从而提高氨甲环酸在微针贴片中的均一性和载药量,提高微针贴片药物释放量,改善其淡化色斑的效果。此外,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组合物中,示例性优选地亲水性增溶剂的添加量包括但不限于2-15%、2-10%等。本实施方式中,水溶性基质材料可优选为能够用于人体皮肤而不会或仅会产生较小的副作用的材料。示例性的水溶性基质材料可为合成高分子、蛋白质、多糖类及其混合物。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具有化妆功效和/或医疗功效的活性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活性成分在该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10%,更优选为1-10%。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美白成分、抗氧化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示例性的美白成分包括但不限于选自3-o-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葡糖苷、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熊果苷、壬二酸衍生物、sepiwhite、橘皮苷、光甘草定、氯苯甘醚、四氢姜黄素、果酸、烟酰胺、曲酸、植物提取物(如芦荟、当归、红花、桃仁、白芷、白鲜皮、白蔹、盐角草、白术、白芨、白附子、红景天、绿茶等提取物)、美白多肽类(如九胜肽、四肽-30、十肽-12)中的一种或几种。示例性的抗氧化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人参提取物(如,人参皂苷)、三七提取物(如,三七皂苷)、甘草提取物(如,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钾)、桃拓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添加剂。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促进溶解的助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酸度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促进溶解的助剂是指促进微针在皮内溶解的助剂。示例性的促进溶解的助剂包括但不限于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维酮、氯化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按重量百分比计,促进溶解的助剂在该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15%,更优选为1-15%。示例性的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选自水溶性卵磷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泊洛沙姆、甲基葡糖聚醚、聚乙烯醇甲基葡糖二油酸酯、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按重量百分比计,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在该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6%,更优选为0.02-6%。示例性的酸度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乳酸、柠檬酸、盐酸、磷酸、富马酸、酒石酸,酸度调节剂不限于上述成分。酸度调节剂的添加使得该组合物的ph值保持在4-8,更优选为5-7,从而使得组合物中氨甲环酸的析出情况更少。本实施方式中,该组合物中还可包含余量的水,水的添加量为至少可使得氨甲环酸、亲水性增溶剂、水溶性基质材料溶解。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淡化色斑效果的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包括针层和基底层,其中,所述微针贴片的材料中包括如上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本实施方式中,微针贴片的针层和基底层可一体成型或者是分别成型。一体成型时,上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可作为除水外的原料同时使用于针层和基底层;分别成型时,该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可作为针层的除水之外的原料,或者针层和基底层的原料使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淡化色斑效果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溶性基质材料的水溶液与氨甲环酸、亲水性增溶剂混合均匀,得混合液;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至微针贴片模具的针层,或针层和基底层,并干燥。优选地,该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向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加入酸度调节剂调节ph,得所述混合液的步骤。优选地,所述加得到的混合液加入至微针贴片模具的针层,或针层和基底层的方法为: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加入。优选地,当混合液仅加入至微针贴片的针层时,还方法还包括将针层与基底层结合的步骤。以下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计算方法:每种组分的重量*100/干燥后微针贴片的总重量。(除去水的重量)实施例1一体式氨甲环酸微针贴片制备:1)精密称量一定量的聚乙烯醇(分子量为10kd)加入至超纯水中,加热溶解后配制浓度为7%(m/v)的聚乙烯醇水溶液;2)氨甲环酸和精氨酸加入至1)中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浓度为2.5%(m/v)氨甲环酸和0.5%(m/v)精氨酸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此溶液作为微针制备溶液,使用乳酸调节ph值至5.5;3)将一定量的上述溶液至微针模具中,通过加压的方式,使溶液进入微针针孔中;4)将上述微针模具置于超净台上吹干,制得所述微针贴片。所得微针贴片的表面形态如图1所示。5)将微针贴片作用于离体猪皮上,用手轻压5s后,移除微针贴片,观察贴片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微针针体已经溶解。6)采用台盼蓝水溶液进行染色的方法,将5)中微针作用后的离体猪皮染色30min,如图3所示,微针作用后的皮肤表面经台盼蓝染色后可见明显的穿刺针孔,表明微针贴片具有较好的皮肤穿刺性。实施例2一体式氨甲环酸微针贴片制备,配方如下表1所示:1)精密称量一定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度36cp)加入至超纯水中,配制浓度为9.5%(m/v)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2)精密称量一定量的氨甲环酸、左旋肉碱、九胜肽、氯化钠、泊洛沙姆加入至1)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浓度为0.05%(m/v)氨甲环酸和0.01%(m/v)左旋肉碱、0.0001%的九胜肽、0.1%的氯化钠、0.3399%的泊洛沙姆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此溶液作为微针制备溶液,使用0.01%naoh水溶液调节ph值至7;(说明:实施例2也可以将以上成分同时加入水中配成溶液,因为实施例1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是需要高温加热溶解,因此分两步配制溶液,对于羧甲基纤维素钠这种材料不需要加热溶解,因此可以将所有成分加入到水中配制一体针溶液,因此,对于实施例2而言分两步配制和一步配制都是可以的。3)将一定量的上述溶液至微针模具中,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溶液进入微针针孔中;4)将上述微针模具置于超净台上吹干,制得所述微针贴片。表1实施例2微针贴片配方实施例3-11实施例3-11中微针贴片的原料中除了水以外的其他组分如下表2所示(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均为其单一组分质量/除去水以外其他各组分的总质量)。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分别制备得到微针贴片。表2实施例3-11中微针贴片的原料组成(不包含水)上述实施例2-11中制备得到的微针制备溶液的成针性及穿刺性如下表3所示。表3实施例2-11中制备得到的微针制备溶液及微针成针的成针性及穿刺性实施例12分层式氨甲环酸微针贴片制备:1)针尖液:配制浓度为1%(w/v)聚乙烯醇(10kd)和0.3%(w/v)的pvpk120高分子水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氨甲环酸及精氨酸,配制氨甲环酸浓度为1%(w/v),精氨酸浓度为0.3%(w/v)的针尖液,吸取一定量针尖液加入至微针模具表面,通过离心的方式使溶液进入模具针孔内;2)基底液配制:配制浓度为10%(w/w)聚乙烯醇(10kd)和1%(w/w)聚乙烯比咯烷酮k120的高分子水溶液,分别采用滴加法和刮涂式两种制备方式进行微针基底层制备。3)将针尖液加入至微针模具中,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溶液进入微针针孔中。针尖液干燥后,加入基底液,干燥后制得微针贴片。将上述针高500微米的微针贴片作用于受试者胳膊处,20分钟后观察此微针的高度(如图4所示)仅剩余150um左右,因此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实施例13分层式氨甲环酸微针贴片制备:1)针尖液:配制浓度为0.5%(w/v)聚乙烯醇(10kd)高分子水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氨甲环酸、赖氨酸、羟基积雪草苷、聚乙烯比咯烷酮、水溶性卵磷脂,配制氨甲环酸浓度为0.25%(w/v),赖氨酸浓度为0.125%(w/v),羟基积雪草苷为0.125%(w/v),聚乙烯比咯烷酮为0.25%,水溶性卵磷脂为0.05%的针尖液,吸取一定量针尖液加入至微针模具表面,通过离心的方式使溶液进入模具针孔内,使用ph调节剂调至ph值为7;2)基底液配制:配制浓度为6%(w/w)聚乙烯醇(10kd)和2.38%(w/w)羟乙基纤维素的高分子水溶液,分别采用滴加法和刮涂式两种制备方式进行微针基底层制备,使用ph调节剂调至ph值为7;3)将一定量的针尖液加入至微针模具中,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溶液进入微针针孔中。针尖液干燥后,加入一定量基底液,干燥后制得微针贴片。表4实施例13微针贴片配方实施例14-15实施例14-15中微针贴片的原料中除了水以外的其他组分如下表5所示(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均为其单一组分质量/除去水以外其他各组分的总质量)。按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分别制备得到微针贴片。表5实施例14-15中微针贴片的原料组成(不包含水)上述实施例13-15中制备得到的微针制备溶液的成针性及穿刺性如下表6所示。表6实施例13-15中制备得到的微针制备溶液及微针成针的成针性及穿刺性实施例16分别对实施例5、6、12的微针贴片(直径8mm的小圆贴)进行体外透皮评价,选择离体猪皮作为实验材料,微针穿刺猪皮后贴敷8h后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吸取接收液测试氨甲环酸的渗透量。并且与硅微针预处理猪皮,滴加500ul浓度为0.5%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对照。实施例5的氨甲环酸固含量为25%,实施例6中的氨甲环酸固含量为33%,实施例12中的氨甲环酸固含量为13%。透明实验结果如下图5所示,一体式和分层式制备的氨甲环酸微针贴片的累积渗透量均高于硅微针预处理组。并且8mm直径的微针贴片,氨甲环酸2h可以释放200ug,8h可以释放600ug以上,因此完全可以达到皮下注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有效剂量。实施例17按照实施例16的透皮实验方法测试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微针贴片8h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如下表7所示。表7实施例17实验结果实施例18以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10,实施例8为例制备230微米高的微针贴片,进行人体功效性评价,受试者主观评价:受试者在试验前、w4、w8在人体功效实验室自然光条件下通过镜子目视微针贴片所贴的色斑情况,并进行记录和评价。分别从滋润度、光滑度、斑点颜色、斑点面积等方面对色斑使用产品前后进行评分,然后通过评分进行判断。评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受试者在使用28次后,对各测试区域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包括数量、均值、标准差、标准误等。统计方法采用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实施例10具体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每一种性能的左边为使用微针贴片前的得分,右边为使用微针贴片后的得分。可知,使用该微针贴片后,皮肤状态有了明显改善。采用visia面部图像分析仪进行面部拍摄,分析观察色斑的前后对比,结果如图7所示。图7中,a和b依次为实施例2进行人体功效评价前后的人体色斑区状态;c和d依次为实施例3进行人提供小性评价前后的人体色斑区状态;e和f依次为实施例10进行人提供小性评价前后的人体色斑区状态;g和h依次为实施例8进行人提供小性评价前后的人体色斑区状态;结果表明微针贴片色斑颜色变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色斑面积也有变小趋势(随着氨甲环酸固含量的增加而色斑面积变小以及颜色变淡更明显),微针贴片对于无色斑区无色沉现象。说明微针贴片对色斑有一定的淡化作用。另外,从使用前后人脸棕色斑的图片可知,受试者使用后色斑颜色明显变淡。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中的微针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一体式氨甲环酸微针贴片,原料组成(不包含水)参见下述表8中的处方1、2和3,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均为其单一组分质量/除去水以外其他各组分的总质量。主要考察小分子助溶剂(如:精氨酸)对微针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分别如下表8及图8中所示,其中,图8中a-c分别为下述处方1-3的微针贴片外观性状图片。其中,处方1和2制备的微针贴片中每片含有5mg的氨甲环酸。在氨甲环酸固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处方1中加入亲水性增溶剂左旋肉碱之后,微针贴片中的氨甲环酸未见析出现象(如图8中a所示);处方2中不加入亲水性增溶剂,微针贴片明显有结晶析出(如图8中b所示)。加入亲水性增溶剂精氨酸的处方3贴片,呈现透明状态(如图8中c所示),因此通过加入亲水性增溶剂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微针中氨甲环酸的含量。表8对比例1中微针贴片的原料组成(不包含水)处方氨甲环酸固含量亲水性增溶剂固含量聚乙烯醇固含量微针外观描述118%5%左旋肉碱77%无结晶析出218%无82%贴片有结晶析出340%15%精氨酸45%无结晶析出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
氨甲环酸0.5-50%;
亲水性增溶剂0.1-20%;
水溶性基质材料3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增溶剂为亲水性化合物;优选地,所述亲水性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小于0;优选地,所述亲水性化合物选自碱性氨基酸、类氨基酸、卵磷脂、生物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氨基酸选自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优选地,所述类氨基酸选自左旋肉碱、左旋肉碱酒石酸盐;所述生物碱包括苦参碱、水苏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基质材料选自合成高分子、蛋白质、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水溶性基质材料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聚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还包含活性成分和/或添加剂;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选自美白成分、抗氧化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添加剂选自促进溶解的助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酸度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10%的活性成分;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15%的促进溶解的助剂;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包含0-6%的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美白成分选自3-o-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葡糖苷、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熊果苷、壬二酸衍生物、sepiwhite、橘皮苷、光甘草定、氯苯甘醚、四氢姜黄素、果酸、烟酰胺、曲酸、植物提取物、美白多肽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抗氧化成分选自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人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桃拓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促进溶解的助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维酮、氯化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降低表面张力的助剂选自水溶性卵磷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泊洛沙姆、甲基葡糖聚醚、聚乙烯醇甲基葡糖二油酸酯、吐温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包括针层和基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的材料中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淡化色斑的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层的材料中包括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或,所述针层和基底层的材料中包括所述淡化色斑的组合物。
10.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水溶性基质材料的水溶液与氨甲环酸、亲水性增溶剂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将得到的混合液加入至微针贴片模具的针层,或针层和基底层,并干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化色斑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含以下组分:氨甲环酸0.5‑50%;亲水性增溶剂0.1‑20%;水溶性基质材料30‑95%。将该组合物用于微针贴片中时,微针贴片中的氨甲环酸载药量高、含量均匀度好,从而具有好的淡化色斑、尤其是黄褐斑的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淡化色斑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华;张锁慧;王雪;江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微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