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掩味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良药苦口,中药的不良口感影响了人们的用药依从性;在中药中加入适量的糖类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感,但是为数众多的糖尿病患者、热爱低糖饮食的人群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的龋齿儿童在日常饮食中都需要低的糖摄入量;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多种中药伴侣虽然可以通过其中所含的甜味成分改善中药口感,但其含糖量较高,具有容易引起糖尿病人血糖升高、低糖饮食人群抗拒使用、不利于儿童口腔健康等缺陷。同时目前的中药伴侣多为粉末或颗粒,若一次不能用完容易吸潮结块;在使用时需要开口将其倒入中药汤剂中,然后通过搅拌加速其溶解,存在溶解不完全的问题,导致使用不方便,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自动溶解且无糖的中药伴侣泡腾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市场需求,提供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具体组分与重量百分比如下:甜味剂:0.01%~30%;芳香剂:0.01%~25%;β-环糊精:0.01%~20%;酸剂和碱剂:10%~70%;填充剂:1%~10%;润滑剂:1%~5%;着色剂:0.01%-0.04%;矫味剂:1%~10%;其中酸剂和碱剂的比例为(0.4~1.0):(0.1~0.7)。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苷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所述芳香剂为桔子香精。进一步的,所述酸剂为无水柠檬酸,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剂为甘露醇。进一步的,所述矫味剂为维生素c。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剂为柠檬黄。进一步的,所述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苷,所述芳香剂为桔子香精,所述酸剂为无水柠檬酸,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填充剂为甘露醇,所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所述矫味剂为维生素c,所述着色剂为柠檬黄。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相应比例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维生素c和无水柠檬酸,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60℃在烘箱中干燥20~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相应比例的β-环糊精、桔子香精、木糖醇、碳酸氢钠,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0℃~45℃在烘箱中干燥40~5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着色剂柠檬黄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三氯蔗糖:甜度高,是蔗糖的400~800倍,甜味纯正,性质稳定,对苦味、涩味等味道有较好的掩盖效果,不参与代谢,不被人体吸收,热量值为零;三氯蔗糖不被龋齿病菌利用,能够减少口腔内病菌产生的酸量以及链球菌细胞在牙齿表面的黏附,有效的起到抗龋齿作用,长期使用也很安全。木糖醇: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与蔗糖相当。木糖醇在体内新陈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也不使血糖值升高,因此是糖尿病人安全的甜味剂。溶于水时可吸收大量热量,是所有糖醇甜味剂中吸热值最大的一种,故会在口中产生愉快的清凉感,且有一定的防龋齿作用。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1克的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的热量,但使人感到到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量非常少,以致于可忽略其所含的热量。阿斯巴甜的甜味与蔗糖相比较,可延缓及持续较长的时间,能够掩盖中药服用后口腔内的苦味。桔子香精:带有桔子香味的液体、粉体或者膏状物,为汤剂增加桔子的气味,同时丰富中药汤剂的口感。β-环糊精:β-环糊精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与药物混合后,作为主分子的β-环糊精,能够将作为客分子的药物分子包裹起来,减少苦味药物分子与人体味觉细胞的接触,达到掩盖药物苦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氧化与分解,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和生物利用度。甜菊糖苷:甜菊糖苷是一类天然的高甜度低热值的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带有轻微涩味,食用后不被吸收,不产生热能;性质相当稳定,有利于降低粘稠度,抑制细菌生长等。甘露醇:甘露醇呈颗粒或粉末状,无吸湿性,干燥快,化学稳定性好,而且具有爽口、造粒性好等特点,稍带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70%,经常被选作片剂的赋形剂。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酸剂和碱剂:主要作为崩解剂,使得泡腾片迅速溶于中药汤剂。本发明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中含有极少量的的糖类成分,含糖的总量达到gb28050—2011国家无糖标准(糖含量小于等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加入甜味剂等掩味成分,使得口味香甜适口,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且泡腾片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用量细化,使用方便,溶解快等优点。因此对于糖尿病人、低糖饮食人群及龋齿儿童,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也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6.98%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阿斯巴甜5%、三氯蔗糖2%、甜菊糖苷0.01%、维生素c5%和无水柠檬酸3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β-环糊精5%、桔子香精7%、木糖醇5%、碳酸氢钠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5℃在烘箱中干燥4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4%、着色剂柠檬黄0.01%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实施例二(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5.96%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阿斯巴甜6%、三氯蔗糖3%、甜菊糖苷0.02%、维生素c2%和无水柠檬酸3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β-环糊精10%、桔子香精8%、木糖醇2%、碳酸氢钠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5℃在烘箱中干燥4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3%、着色剂柠檬黄0.02%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实施例三(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5.94%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阿斯巴甜12%、三氯蔗糖1%、甜菊糖苷0.02%、维生素c3%和无水柠檬酸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β-环糊精15%、桔子香精5%、木糖醇8%、碳酸氢钠20%,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5℃在烘箱中干燥4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5%、着色剂柠檬黄0.04%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实施例四(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6.95%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阿斯巴甜10%、三氯蔗糖1%、甜菊糖苷0.02%、维生素c3%和无水柠檬酸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β-环糊精9%、桔子香精5%、木糖醇13%、碳酸氢钠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5℃在烘箱中干燥4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2%、着色剂柠檬黄0.03%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实施例五(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6.96%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阿斯巴甜5%、三氯蔗糖1%、甜菊糖苷0.02%、维生素c5%和无水柠檬酸25%,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在烘箱中干燥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β-环糊精15%、桔子香精6%、木糖醇12%、碳酸氢钠20%,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5℃在烘箱中干燥40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4%、着色剂柠檬黄0.02%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本发明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的崩解试验:将实施例1-5制成的各组泡腾片,各组中分别随机取出6片泡腾片,分别放置于200ml的20℃御寒颗粒汤药液中,1min内均可以崩解完全,并无聚集颗粒剩余。参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921崩解时限检查法中对泡腾片的要求:取1片,置250ml烧杯中(内有200ml温度为20℃±5℃的水)中,即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无聚集的颗粒剩留。除另有规定外,同法检查6片,各片均应在5分钟内崩解。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本发明经测试,能够有效地掩盖中药汤剂的苦味等不良口味,使得患者服用时口感有所改善,同时本发明制备的泡腾片不含有任何使血糖升高及造成龋齿的糖类成分,扩大了中药伴侣的适用人群范围。有关实验资料如下:1.中药苦度评价标准:以盐酸小檗碱溶液作为苦味参比溶液,苦味等级及所对应的浓度如下,按照苦味评价标准表制备5个等级的参比液。表1苦味评价标准表参比溶液的配制:选用盐酸小檗碱为参比溶液,参照表1中的盐酸小檗碱浓度,准确称量不同质量的盐酸小檗碱,置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后,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制成相应浓度的参比溶液。放入37℃恒温箱中恒温保存,备用。2.样品的制备实验配方筛选部分苦味药物为御寒颗粒汤剂,验证部分实验选择汤剂为:清热化滞汤、龙胆泻肝汤、疏风化饮汤三种中药汤剂。样品溶液1:御寒颗粒汤:羌活6g、防风6g、白芷6g、升麻6g、黄芪9g、黄芪30g、苍术10g、黄芩10g、黄连3g、党参10g、陈皮6g、款冬花10g、甘草9g;取相应的配方颗粒2付溶于800ml纯化水中,取其中200ml加入两片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剩余600ml不做其他处理,且2种溶液都放于水浴锅37℃保温备用。样品溶液2:清热化滞方:柴胡36g、黄芩20g、葛根20g、石膏60g、知母20g、厚朴12g、槟榔20g、生薏苡仁60g、羌活12g、枳实12g、甘草20g;取相应的配方颗粒2付溶于800ml纯化水中,取其中200ml加入两片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剩余600ml不做其他处理,且2种溶液都放于水浴锅37℃保温备用。样品溶液3: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6g、黄芩9g、山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取相应的配方颗粒2付溶于800ml纯化水中,取其中200ml加入两片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剩余600ml不做其他处理,且2种溶液都放于水浴锅37℃保温备用。样品溶液4:疏风化饮方:炙麻黄6g、桂枝6g、石膏30g、生白芍10g、细辛3g、五味子6g、干姜6g、甘草9g、姜半夏12g、款冬花10g、苏子10g、炒莱菔子10g。取相应的配方颗粒2付溶于800ml纯化水中,取其中200ml加入两片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剩余600ml不做其他处理,且2种溶液都放于水浴锅37℃保温备用。3.口尝测试3.1志愿者筛选本研究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了包括苦味敏感度等在内的筛选。纳入标准:(1)20~30岁成年人;(2)无严重过敏史、遗传病史,无胆囊炎,无不良嗜好,且近期无疾病史。排除标准:(1)最近2d曾饮酒或吸烟者;(2)神经过度紧张者;(3)认为栀子黄水溶液有苦味者;(4)品尝溶液前2h进食(尤其是刺激性食物)者。本研究最终选择健康志愿者25名(男性5名、女性20名)。上述志愿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2标准化培训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溶液为参照溶液,对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口尝测试的苦度量化培训。具体口尝方法如下,口尝前:首先用37℃纯化水漱口至少1次至口腔无异味。口尝:取20~30ml的37℃参比溶液于口腔中,做漱口动作15s(使舌尖、舌根、舌侧充分感知味觉信息)后吐出;在口尝过程中应结合所尝参比液的口感描述进行对比记忆。口尝后:漱口至少5次,直至口腔中无味,漱口后停3min或更长直至口腔无异味,再进行下个样品的测试。3.3样品口尝测试参照苦味参比溶液,对加入泡腾片前后的御寒方样品进行口尝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口尝评价表中,口尝流程同志愿者标准化培训。3.4增甜加香抑苦实验经过预实验探索,发现单一使用甜味剂的掩味效果不佳,几种甜味剂的复配效果更好,故选用β-环糊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桔子香精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即选取用量不同的β-环糊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桔子香精进行试验,由志愿者根据表1和表2对掩味汤剂的苦度值、口感和香气等进行评价,筛选最优掩味配方。表2中药伴侣综合掩味感官评分标准表3.5验证选用清热化滞汤、龙胆泻肝汤、疏风化饮汤三种配方颗粒汤剂,对筛选出来的最佳配方进行验证,并根据表1“苦味评价标准表”进行评价。3.6数据处理:根据排序结果按照gbt12315-2008方法进行spearman检验对评价员表现进行评价,相关系数r值不足0.5的评价员评价数据全部剔除,剩余评价员数据按照评分结果采用grubbs检验法对数据进行了异常值的循环检验和剔除。且采取双侧检验,显著水平0.05的方式对离群值进行剔除,每一组每一轮仅剔除一个异常值。且剔除后不再进行插值或补充测试。4.结果与分析4.1增甜加香抑苦实验结果表3增甜加香抑苦实验评分结果注:样品a为中药御寒颗粒原汤剂,样品1-9分别为添加不同比例掩味配方的御寒颗粒汤剂如上表所示,在苦度值评价实验中,掩味配方7、8、9掩味效果较好,苦度值与样品a(原汤剂)相比,有显著的降低(n=23,p<0.05),样品7、8、9的苦度值分别降低了2.52,2.53,2.63,由表3可以直观看出,苦度评分值8>7>9,掩味效果9>7>8;口感评价中,样品7和样品9的评分略高,分别为33.22±8.06和36.36±7.52。结合口尝实际情况分析,样品9的口感评价更偏向于甜腻,样品7的口感评价整体较好,且甜度较适中,最终确定样品7作为最佳掩味配方。经反复试验,最终确定的最佳配方比例为重量百分比的:β-cd5%~15%、阿斯巴甜1%~6%、三氯蔗糖1%~4%、甜菊糖苷0.01%~0.05%、桔子香精15%~20%、维生素c1%~10%、无水柠檬酸20%~30%、碳酸氢钠20%~30%。4.2验证实验结果表4验证实验苦度值评分结果样品名称原汤剂苦度值加入掩味泡腾片后的苦度值清热化滞汤2.21±0.561.21±0.41龙胆泻肝汤2.46±0.671.33±0.44疏风化饮汤2.44±1.051.33±0.56结果分析:经检验,龙胆泻肝汤原汤剂口尝组有1个异常值,其他组无异常值。清热化滞汤苦度值评价结果为2.21±0.56,清热化滞汤 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苦度值评价结果为1.21±0.41(n=23,p<0.05);龙胆泻肝汤苦度值评价结果为2.46±0.67,龙胆泻肝汤 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苦度值评价结果为1.33±0.44(n=23,p<0.05);疏风化饮汤苦度值评价结果为2.44±1.05,疏风化饮汤 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苦度值评价结果为1.33±0.56(n=23,p<0.05)。证明清热化滞汤、龙胆泻肝汤、疏风化饮汤等加入无糖型中药伴侣后的苦度与原汤剂相比显著降低,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起到了良好的掩盖中药苦味的效果。经检测,本发明糖含量小于0.5g/100g(固体),符合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无糖标准。随中药汤剂或配方颗粒汤剂使用,能够有效掩盖中药的苦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具体组分与重量百分比如下:
甜味剂:0.01%~30%;芳香剂:0.01%~25%;β-环糊精:0.01%~20%;酸剂和碱剂:10%~70%;填充剂:1%~10%;润滑剂:1%~5%;着色剂:0.01%-0.04%;矫味剂:1%~10%;其中酸剂和碱剂的比例为(0.4~1.0):(0.1~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苷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剂为桔子香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剂为无水柠檬酸或l-苹果酸,所述碱剂为小苏打或碳酸氢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甘露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为维生素c。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柠檬黄。
9.如权利要求1、3、5-8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菊糖苷,所述芳香剂为桔子香精,所述酸剂为无水柠檬酸,所述碱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填充剂为甘露醇,所述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所述矫味剂为维生素c,所述着色剂为柠檬黄。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所选用的各个组分单独粉碎后分别过80目筛,并将所选的甘露醇平均分成两份;(2)制备复合酸粒:取其中一份甘露醇,再取相应比例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维生素c和无水柠檬酸,采用等量递增法将其混合均匀,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50℃~60℃在烘箱中干燥20~30分钟,整粒后备用;(3)制备复合碱粒:取另一份甘露醇,另取相应比例的β-环糊精、桔子香精、木糖醇、碳酸氢钠,采用等量递增法将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再使用湿法制粒技术,以95%乙醇作为湿润剂制颗粒,过10目筛,40℃~45℃在烘箱中干燥40~45分钟,整粒后备用;(4)压片:将上述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着色剂柠檬黄后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组分与重量百分比如下:甜味剂:0.01%~30%;芳香剂:0.01%~25%;β‑环糊精:0.01%~20%;酸剂和碱剂:10%~70%;填充剂:1%~10%;润滑剂:1%~5%;着色剂:0.01%‑0.04%;矫味剂:1%~10%。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分别制备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将制备好的复合酸粒和复合碱粒混匀,加入润滑剂、着色剂最终混匀,压片,制成2g/片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本发明的无糖型中药伴侣泡腾片不含有任何使血糖升高及造成龋齿的糖类成分,而且泡腾片具有体积小、用量细化、不需搅拌、溶解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桂新景;刘瑞新;李学林;李海洋;张璞;张璐;姚静;施钧瀚;王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