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对夹蝶阀。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阀门的结构为:包括阀杆以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阀体,在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口,在安装口上密封盖设有阀盖。在阀盖中设置有用以连通阀体内部且允许阀杆穿过的中心孔,阀杆从中心孔伸入阀体内部并固定有阀芯,阀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阀芯截断或连通进水口与出水口。
由于需要连通进水以及出水,需要对阀门密封。但是现有的阀门密封装置设置较为单一,一方面无法保证有效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其密封松紧无法调节,难以满足高压力流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对夹蝶阀,可调节密封松紧度,保证高压力流质的有效密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对夹蝶阀,所述高压对夹蝶阀由阀体、橡胶座、阀板、阀轴以及密封件组成,其中:
所述阀体通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阀体上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橡胶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橡胶座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硫化于所述阀体上;
所述阀板通过所述阀轴连接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板通过所述橡胶座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以及密封压盖,所述密封圈呈倒v形结构,套设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轴之间,所述密封压盖抵接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压盖升降可调节的连接于所述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底部的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阀体螺纹孔,所述密封压盖上设置有光孔,螺栓穿连所述光孔以及所述阀体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开口相连通,所述密封圈套置于所述环形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压盖包括相连的下压部以及调封部,所述下压部底端位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抵接所述密封圈,所述调封部设置有光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轴之间还套设有密封圈上座以及密封圈下座,所述密封圈上座与所述密封圈下座分别抵卡于所述密封圈上、下部,所述密封圈上座与所述密封圈下座位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下压部通过所述密封圈上座抵接所述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上座设置有与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相匹配的倒v形槽,所述密封圈下座设置有与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相匹配的倒v形凸起,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上、下部分别卡接所述倒v形槽与所述倒v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阀轴包括上阀轴以及下阀轴,所述阀板上部通过所述上阀轴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阀板下部通过所述下阀轴与所述阀体相连,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体与所述上阀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法兰上设置有止口,所述止口中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压接于所述上阀轴。
进一步地,所述下阀轴端部设置有止板,所述止板上方连接有止推垫片,所述止板下方连接有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抵接底端盖,所述底端盖封堵于所述下阀轴底端,且与所述阀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轴之间还套设有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对夹蝶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密封圈以及密封压盖。密封压盖通过螺栓连接于开口中,密封圈呈倒v形结构,套设于阀体与阀轴之间,密封压盖抵接密封圈。旋拧螺栓,密封压盖受下压力,下压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使其延展形变至两侧分别紧贴阀板与阀轴,实现阀板与阀轴之间的高效密封。
2、本实用新型,阀体通径上设置有凹槽,橡胶座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凸块卡连于凹槽中,橡胶座通过凹槽、凸块的配合硫化于阀体上,与阀体成形为一体,完成阀体与橡胶座的高效密封。
3、本实用新型,法兰上设置有止口,止口中设置有压板,压板压接于上阀轴,起到定位上阀轴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对夹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密封件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阀轴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体与橡胶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11-开口;2-橡胶座;3-阀板;4-阀轴;41-上阀轴;42-下阀轴;421-止板;422-止推垫片;423-调整垫片;5-密封件;51-密封圈;52-密封压盖;521-下压部;522-调封部;53-密封圈上座;54-密封圈下座;6-螺栓;7-法兰;71-止口;72-压板;8-底端盖;9-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对夹蝶阀做进一步地地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其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对夹蝶阀。
一种高压对夹蝶阀,高压对夹蝶阀由阀体1、橡胶座2、阀板3、阀轴4以及密封件5组成。其中:
阀板3通过橡胶座2与阀体1密封连接,橡胶座2硫化于阀体1通径上,阀板3密封连接橡胶座2,位于阀体1内。此外,阀板3通过阀轴4连接于阀体1内,阀轴4转动可带动阀板3在阀体1内转动,以进行蝶阀开启通水以及关闭阻水的功能。
进一步地,阀轴4包括上阀轴41以及下阀轴42。阀板3上部通过上阀轴41与阀体1相连,阀板3下部通过下阀轴42与阀体1相连。
进一步,上阀轴41从阀体1上端依次下穿阀体1、橡胶座2、阀板3。下阀轴42从阀体1下端依次上穿阀体1、橡胶座2、阀板3。上阀轴41与下阀轴42配合将阀板3转动连接于阀体1内。阀门关闭未通水时,阀板3密封抵接橡胶座2;阀轴4转动通水时,带动阀板3转动,阀板3与橡胶座2之间产生开口,流质从开口中流通(蝶阀开关控水原理参见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阀门使用过程中的高效密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阀体1通径上设置有凹槽,橡胶座2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凸块卡连于凹槽中,橡胶座2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硫化于阀体1上,则橡胶座2与阀体1成形一体,密封程度高。此外,凹槽与凸块卡接配合,加强了橡胶座2与阀体1的一体连接,有效防止了因长时间使用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橡胶座撕裂、变形、脱卡等问题。
更进一步地,设置密封件5用于加强阀体1与阀轴4之间的高效密封。具体为加强阀体1与上阀轴41之间的密封。具体地,密封件5包括密封圈51以及密封压盖52,密封圈51呈倒v形结构,套设于阀体1与阀轴4之间,更具体地,密封圈51套设于阀体1与上阀轴41之间。同时,阀体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51的环形槽,密封圈51套置于环形槽中。
进一步地,密封压盖52抵接密封圈51。同时,阀体1上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压盖52的开口11。环形槽与开口11相连通。
进一步地,阀体1与阀轴4之间还套设有密封圈上座53以及密封圈下座54,密封圈上座53与密封圈下座54分别抵卡于密封圈51上、下部,密封圈上座53与密封圈下座54位于环形槽中,密封压盖52通过密封圈上座53抵接密封圈51(具体参见附图2)。
进一步地,密封圈上座53设置有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相匹配的倒v形槽,密封圈下座54设置有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相匹配的倒v形凸起,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上、下部分别卡接倒v形槽与倒v形凸起。
进一步地,密封压盖52包括相连的下压部521以及调封部522,下压部521底端位于环形槽中,且抵接密封圈51。
进一步地,密封压盖52升降可调节的连接于开口11中。密封压盖52升降可调节的目的是为了下压密封圈51,使其延展形变,从而密贴其两侧的阀体1以及上阀轴41。
进一步地,升降可调节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开口11底部的阀体1上设置有与开口11相连通的阀体螺纹孔,密封压盖52上设置有光孔,具体为调封部522设置光孔。螺栓6穿连光孔以及阀体螺纹孔。通过旋拧螺栓6,则下压部521受挤压力,下压密封圈51,使其延展形变密贴其两侧的阀体1以及上阀轴41。
进一步地,阀体1的法兰7上设置有止口71,止口71中设置有压板72,压板72压接于上阀轴41。压板72压接于上阀轴41起到定位上阀轴5的作用。
进一步地,下阀轴42端部设置有止板421,止板421上方连接有止推垫片422,止板421下方连接有调整垫片423,调整垫片423抵接底端盖8,底端盖8封堵于下阀轴42底端,且与阀体1相连接。由于底端盖8封堵于下阀轴42底端,由此无需在此设置密封件5。
进一步地,阀体1与阀轴4之间还套设有轴套9。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地地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1.一种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对夹蝶阀由阀体(1)、橡胶座(2)、阀板(3)、阀轴(4)以及密封件(5)组成,其中:
所述阀体(1)通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阀体(1)上部设置有开口(11);
所述橡胶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橡胶座(2)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硫化于所述阀体(1)上;
所述阀板(3)通过所述阀轴(4)连接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板(3)通过所述橡胶座(2)与所述阀体(1)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件(5)包括密封圈(51)以及密封压盖(52),所述密封圈(51)呈倒v形结构,套设于所述阀体(1)与所述阀轴(4)之间,所述密封压盖(52)抵接所述密封圈(51),所述密封压盖(52)升降可调节的连接于所述开口(1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底部的阀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口(11)相连通的阀体螺纹孔,所述密封压盖(52)上设置有光孔,螺栓(6)穿连所述光孔以及所述阀体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开口(11)相连通,所述密封圈(51)套置于所述环形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盖(52)包括相连的下压部(521)以及调封部(522),所述下压部(521)底端位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抵接所述密封圈(51),所述调封部(522)设置有光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与所述阀轴(4)之间还套设有密封圈上座(53)以及密封圈下座(54),所述密封圈上座(53)与所述密封圈下座(54)分别抵卡于所述密封圈(51)上、下部,所述密封圈上座(53)与所述密封圈下座(54)位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下压部(521)通过所述密封圈上座(53)抵接所述密封圈(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座(53)设置有与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相匹配的倒v形槽,所述密封圈下座(54)设置有与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相匹配的倒v形凸起,呈倒v形结构的密封圈(51)上、下部分别卡接所述倒v形槽与所述倒v形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轴(4)包括上阀轴(41)以及下阀轴(42),所述阀板(3)上部通过所述上阀轴(41)与所述阀体(1)相连,所述阀板(3)下部通过所述下阀轴(42)与所述阀体(1)相连,所述密封圈(51)套设于所述阀体(1)与所述上阀轴(41)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法兰(7)上设置有止口(71),所述止口(71)中设置有压板(72),所述压板(72)压接于所述上阀轴(4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轴(42)端部设置有止板(421),所述止板(421)上方连接有止推垫片(422),所述止板(421)下方连接有调整垫片(423),所述调整垫片(423)抵接底端盖(8),所述底端盖(8)封堵于所述下阀轴(42)底端,且与所述阀体(1)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与所述阀轴(4)之间还套设有轴套(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