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伤口指受伤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等而言,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在有静脉曲张的情况下,如果下肢出现伤口很容易引起感染的情况,而且由于静脉回流不是很通畅,这就导致伤口周围的血运营养不好,引起愈合比较缓慢等情况,伤口位置血管较多,易出血,伴随疼痛,且伤口位置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并伴随有腐臭味,给患者以及周围人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现由于技术中,大都采用频繁换药的方式对伤口以及分泌物进行处理,保持伤口位置的洁净,保障伤口的愈合,在频繁的处置过程中,极易造成伤口出血,增加患者的痛苦,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有静脉曲张的情况下,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伤口很容易引起感染的情况,而且由于静脉回流不是很通畅,这就导致伤口周围的血运营养不好,引起愈合比较缓慢等情况,伤口位置血管较多,易出血,伴随疼痛,且伤口位置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并伴随有腐臭味,给患者以及周围人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而目前临床上大都采用频繁换药的方式对伤口以及分泌物进行处理,保持伤口位置的干燥,保障伤口的愈合,在频繁的处置过程中,极易造成伤口出血,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包括硅胶固定座以及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扣装于所述硅胶固定座上,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绑缚式固定机构,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接触式导液机构,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与所述硅胶固定座内侧壁面相连接,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进风导气机构;
所述绑缚式固定机构包括:辅助连接结构以及绑缚固定结构;
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两端上,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安设于所述辅助连接结构上;
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包括:接触导液结构以及废液收集结构;
所述接触导液结构安设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内侧壁面相贴合,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下端上,所述废液收集结构与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相连通;
所述进风导气机构包括:导气连通结构以及隔离降温结构;
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安设于所述矩形缺口上,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安设于防护罩内,所述隔离降温结构与所述导气连通结构相连接。
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辅助连接组件,两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分别安设于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两侧;
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转动销以及连接片;
所述连接座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一端上,所述转动销活动插装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片活动套装于所述转动销上,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转动销转动连接。
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绑带、第二连接绑带以及日字型卡扣;
所述第一连接绑带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绑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片相连接,所述日字型卡扣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绑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绑带活动套装于所述日字型卡扣的另一端上。
所述接触式导液结构包括:两个水平限位组件、垂向限位组件、两个弧型导液槽以及v型导液槽;
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钮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之间,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上,所述v型导液槽安设于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上,且所述v型导液槽的两侧开口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的下端上。
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弹性连接杆、限位块以及两个限位螺栓;
两个弹性连接杆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硅胶固定座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弧型导液槽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螺栓分别螺旋贯穿于所述限位块上端面,两个所述限位螺栓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垂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以及两个连接块;
两个所述安装座均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内侧壁面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v型导液槽的两侧上端面相连接。
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包括:集液盒、吸液棉、导液管以及连接头;
所述集液盒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的下端面上,所述吸液棉安设于所述集液盒内,所述导液管一端插装于所述集液盒内,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v型导液槽的下端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液管相连通。
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包括:限位框、两个滑槽、固定板以及活动板;
所述限位框固定嵌装于所述防护罩上的矩形缺口内,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内,所述固定板安设于两个所述滑槽内侧,所述活动板安设于所述限位框内,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包括:隔离栅板、酒精棉以及塑料卡钉;
所述隔离栅板安设于所述防护罩内侧,所述隔离栅板与所述限位框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酒精棉安设于所述隔离栅板上,所述塑料卡钉贯穿于所述酒精棉与所述隔离栅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a面,所述第二连接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b面,所述魔术贴b面与所述魔术贴a面相匹配。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通过绑缚式固定机构,将防护罩扣装在患者下肢的伤口位置上,在防护罩内设置接触式导液机构,便于将伤口位置产生的血液以及分泌物进行集中收集,同时配合防护罩上的进风导气机构,保障防护罩内的空气流通,从而提高伤口附近环境的洁净程度,进而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有静脉曲张的情况下,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伤口很容易引起感染的情况,而且由于静脉回流不是很通畅,这就导致伤口周围的血运营养不好,引起愈合比较缓慢等情况,伤口位置血管较多,易出血,伴随疼痛,且伤口位置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并伴随有腐臭味,给患者以及周围人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而目前临床上大都采用频繁换药的方式对伤口以及分泌物进行处理,保持伤口位置的干燥,保障伤口的愈合,在频繁的处置过程中,极易造成伤口出血,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导气连通结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a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b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c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硅胶固定座;2-防护罩;3-连接座;4-转动销;5-连接片;6-第一连接绑带;7-第二连接绑带;8-日字型卡扣;9-弧型导液槽;10-v型导液槽;11-弹性连接杆;12-限位块;13-限位螺栓;14-安装座;15-连接块;16-集液盒;17-吸液棉;18-导液管;19-连接头;20-限位框;21-滑槽;22-固定板;23-活动板;24-隔离栅板;25-酒精棉;26-塑料卡钉;27-魔术贴a面;28-魔术贴b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包括硅胶固定座1以及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扣装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上,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绑缚式固定机构,所述防护罩2内设置有接触式导液机构,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相连接,所述防护罩2上设置有进风导气机构,所述绑缚式固定机构包括:辅助连接结构以及绑缚固定结构,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两端上,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安设于所述辅助连接结构上,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包括:接触导液结构以及废液收集结构,所述接触导液结构安设于所述防护罩2内,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相贴合,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上,所述废液收集结构与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相连通,所述进风导气机构包括:导气连通结构以及隔离降温结构,所述防护罩2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安设于所述矩形缺口上,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所述隔离降温结构与所述导气连通结构相连接,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辅助连接组件,两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分别安设于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两侧,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3、转动销4以及连接片5,所述连接座3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一端上,所述转动销4活动插装于所述连接座3上,所述连接片5活动套装于所述转动销4上,所述连接片5与所述转动销4转动连接,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绑带6、第二连接绑带7以及日字型卡扣8,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片5相连接,所述日字型卡扣8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活动套装于所述日字型卡扣8的另一端上,所述接触式导液结构包括:两个水平限位组件、垂向限位组件、两个弧型导液槽9以及v型导液槽10,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组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之间,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9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上,所述v型导液槽10安设于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上,且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两侧开口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9的下端上,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弹性连接杆11、限位块12以及两个限位螺栓13,两个弹性连接杆11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2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11上,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弧型导液槽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螺栓13分别螺旋贯穿于所述限位块12上端面,两个所述限位螺栓13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11相连接,所述垂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14以及两个连接块15,两个所述安装座14均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上,两个所述连接块15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14上,两个所述连接块15分别与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两侧上端面相连接,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包括:集液盒16、吸液棉17、导液管18以及连接头19,所述集液盒16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面上,所述吸液棉17安设于所述集液盒16内,所述导液管18一端插装于所述集液盒16内,所述连接头19的一端与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下端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头19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液管18相连通,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包括:限位框20、两个滑槽21、固定板22以及活动板23,所述限位框20固定嵌装于所述防护罩2上的矩形缺口内,两个所述滑槽21分别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固定板22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内,所述固定板22安设于两个所述滑槽21内侧,所述活动板23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内,所述活动板23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滑槽21内,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包括:隔离栅板24、酒精棉25以及塑料卡钉26,所述隔离栅板24安设于所述防护罩2内侧,所述隔离栅板24与所述限位框20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酒精棉25安设于所述隔离栅板24上,所述塑料卡钉26贯穿于所述酒精棉25与所述隔离栅板24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上设置有魔术贴a面27,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上设置有魔术贴b面28,所述魔术贴b面28与所述魔术贴a面27相匹配。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硅胶固定座1以及防护罩2,防护罩2扣装于硅胶固定座1上,硅胶固定座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绑缚式固定机构,防护罩2内设置有接触式导液机构,接触式导液机构与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相连接,防护罩2上设置有进风导气机构,绑缚式固定机构包括:辅助连接结构以及绑缚固定结构,辅助连接结构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两端上,绑缚固定结构安设于辅助连接结构上,接触式导液机构包括:接触导液结构以及废液收集结构,接触导液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接触导液结构的一端与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相贴合,废液收集结构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上,废液收集结构与接触导液结构相连通,进风导气机构包括:导气连通结构以及隔离降温结构,防护罩2上开设有矩形缺口,导气连通结构安设于矩形缺口上,隔离降温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隔离降温结构与导气连通结构相连接;该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通过绑缚式固定机构,将防护罩2扣装在患者下肢的伤口位置上,在防护罩2内设置接触式导液机构,便于将伤口位置产生的血液以及分泌物进行集中收集,同时配合防护罩2上的进风导气机构,保障防护罩2内的空气流通,从而提高伤口附近环境的洁净程度,进而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有静脉曲张的情况下,如果患者下肢出现伤口很容易引起感染的情况,而且由于静脉回流不是很通畅,这就导致伤口周围的血运营养不好,引起愈合比较缓慢等情况,伤口位置血管较多,易出血,伴随疼痛,且伤口位置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并伴随有腐臭味,给患者以及周围人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不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而目前临床上大都采用频繁换药的方式对伤口以及分泌物进行处理,保持伤口位置的干燥,保障伤口的愈合,在频繁的处置过程中,极易造成伤口出血,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实施例1:由说明书附图1-9可知,本方案包括硅胶固定座1以及防护罩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防护罩2扣装于硅胶固定座1上,硅胶固定座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绑缚式固定机构,防护罩2内设置有接触式导液机构,接触式导液机构与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相连接,防护罩2上设置有进风导气机构,上述绑缚式固定机构包括:辅助连接结构以及绑缚固定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辅助连接结构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两端上,绑缚固定结构安设于辅助连接结构上,上述接触式导液机构包括:接触导液结构以及废液收集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接触导液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接触导液结构的一端与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相贴合,废液收集结构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上,废液收集结构与接触导液结构相连通,上述进风导气机构包括:导气连通结构以及隔离降温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防护罩2上开设有矩形缺口,导气连通结构安设于矩形缺口上,隔离降温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隔离降温结构与导气连通结构相连接,在使用时,根据患者下肢的创口的大小,调整接触导液结构的导液范围,将防护罩2扣装在硅胶固定座1上,通过绑缚式固定机构,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下肢上,并适当防护罩2位置正对创口位置,接触式导液机构,便于将伤口位置产生的血液以及分泌物进行集中收集,同时配合防护罩2上的进风导气机构,保障防护罩2内的空气流通,从而提高伤口附近环境的洁净程度,进而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由说明书附图1-9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辅助连接结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辅助连接组件,两组辅助连接组件分别安设于与硅胶固定座1的两侧,上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3、转动销4以及连接片5,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连接座3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一端上,转动销4活动插装于连接座3上,连接片5活动套装于转动销4上,连接片5与转动销4转动连接,上述绑缚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绑带6、第二连接绑带7以及日字型卡扣8,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第一连接绑带6以及第二连接绑带7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片5相连接,日字型卡扣8一端与第一连接绑带6相连接,第二连接绑带7活动套装于日字型卡扣8的另一端上,在使用时,通过转动销4将连接片5与硅胶固定座1一端上的连接座3进行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绑带6以及第二连接绑带7,配合日字型卡扣8,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下肢上,并使得防护罩2内的接触式导液结构与患者的肌肤表面贴合;
由说明书附图1-9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接触式导液结构包括:两个水平限位组件、垂向限位组件、两个弧型导液槽9以及v型导液槽10,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两个水平限位组件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垂向限位组件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垂向限位组件位于两个水平限位组件之间,两个弧型导液槽9分别安设于两个水平限位组件上,v型导液槽10安设于垂向限位组件上,且v型导液槽10的两侧开口位置位于两个弧型导液槽9的下端上,上述两个弹性连接杆11、限位块12以及两个限位螺栓13,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两个弹性连接杆11件的一端分别与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固定连接,限位块12滑动套装于两个弹性连接杆11上,限位块12与弧型导液槽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螺栓13分别螺旋贯穿于限位块12上端面,两个限位螺栓13分别与两个弹性连接杆11相连接,上述垂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14以及两个连接块15,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两个安装座14均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上,两个连接块15分别安设于两个安装座14上,两个连接块15分别与v型导液槽10的两侧上端面相连接,在使用时,根据患者下肢的创口大小,对硅胶固定座1内的两个弧型导液槽9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在两个弹性连接杆11上拖动限位块12,使得限位块12下端的弧型导液槽9进行位置移动,当调整到位后,通过限位螺栓13将限位块12固定在弹性连接杆11上,在弹性连接杆11的弹力作用下,在贴装到人体肌肤表面时,使得弧型导液槽9的下端面与肌肤紧密贴合,创口流出的血液或者分泌液,流入到弧型导液槽9内,并进一步的流入到v型导液槽10内,废液通过v型导液槽10进入到废液收集结构内;
上述废液收集结构包括:集液盒16、吸液棉17、导液管18以及连接头19,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集液盒16安设于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面上,吸液棉17安设于集液盒16内,导液管18一端插装于集液盒16内,连接头19的一端与v型导液槽10的下端面相连通,连接头19的另一端与导液管18相连通,在使用时,集液盒16安装在硅胶固定座1上,v型导液槽10内的废液通过连接头19进入到导液管18内,并经由导液管18进入到集液盒16内,通过集液盒16内的吸液棉17对废液进行吸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更换吸液棉17,减少异味的散发;
由说明书附图1-9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导气连通结构包括:限位框20、两个滑槽21、固定板22以及活动板23,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限位框20固定嵌装于防护罩2上的矩形缺口内,两个滑槽21分别固定安设于限位框20的内侧壁面上,固定板22固定安设于限位框20内,固定板22安设于两个滑槽21内侧,活动板23安设于限位框20内,活动板23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两个滑槽21内,上述隔离降温结构包括:隔离栅板24、酒精棉25以及塑料卡钉26,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隔离栅板24安设于防护罩2内侧,隔离栅板24与限位框20内侧壁面固定连接,酒精棉25安设于隔离栅板24上,塑料卡钉26贯穿于酒精棉25与隔离栅板24相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塑料卡钉26将酒精棉25固定在隔离栅板24,酒精棉25上的酒精挥发对防护罩2的内部空间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对伤口附近的气体环境起到消毒作用,同时,可以将活动板23在限位框20内的滑槽21的带动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防护罩2侧壁打开,提高通风性能,加速创口的结痂速度;
实施例2:由说明书附图10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第一连接绑带6上设置有魔术贴a面27,第二连接绑带7上设置有魔术贴b面28,魔术贴b面28与魔术贴a面27相匹配,通过魔术贴a面27以及魔术贴b面28的配合,对第一连接绑带6与第二连接绑带7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本装置的快速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包括硅胶固定座(1)以及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扣装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上,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绑缚式固定机构,所述防护罩(2)内设置有接触式导液机构,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相连接,所述防护罩(2)上设置有进风导气机构;
所述绑缚式固定机构包括:辅助连接结构以及绑缚固定结构;
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两端上,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安设于所述辅助连接结构上;
所述接触式导液机构包括:接触导液结构以及废液收集结构;
所述接触导液结构安设于所述防护罩(2)内,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相贴合,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上,所述废液收集结构与所述接触导液结构相连通;
所述进风导气机构包括:导气连通结构以及隔离降温结构;
所述防护罩(2)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安设于所述矩形缺口上,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安设于防护罩(2)内,所述隔离降温结构与所述导气连通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结构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辅助连接组件,两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分别安设于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两侧;
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3)、转动销(4)以及连接片(5);
所述连接座(3)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一端上,所述转动销(4)活动插装于所述连接座(3)上,所述连接片(5)活动套装于所述转动销(4)上,所述连接片(5)与所述转动销(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绑带(6)、第二连接绑带(7)以及日字型卡扣(8);
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片(5)相连接,所述日字型卡扣(8)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活动套装于所述日字型卡扣(8)的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导液结构包括:两个水平限位组件、垂向限位组件、两个弧型导液槽(9)以及v型导液槽(10);
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组件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壁上,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之间,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9)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水平限位组件上,所述v型导液槽(10)安设于所述垂向限位组件上,且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两侧开口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弧型导液槽(9)的下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弹性连接杆(11)、限位块(12)以及两个限位螺栓(13);
两个弹性连接杆(11)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硅胶固定座(1)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2)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11)上,所述限位块(12)与所述弧型导液槽(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螺栓(13)分别螺旋贯穿于所述限位块(12)上端面,两个所述限位螺栓(13)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杆(1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座(14)以及两个连接块(15);
两个所述安装座(14)均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内侧壁面上,两个所述连接块(15)分别安设于两个所述安装座(14)上,两个所述连接块(15)分别与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两侧上端面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结构包括:集液盒(16)、吸液棉(17)、导液管(18)以及连接头(19);
所述集液盒(16)安设于所述硅胶固定座(1)的下端面上,所述吸液棉(17)安设于所述集液盒(16)内,所述导液管(18)一端插装于所述集液盒(16)内,所述连接头(19)的一端与所述v型导液槽(10)的下端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头(19)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液管(18)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连通结构包括:限位框(20)、两个滑槽(21)、固定板(22)以及活动板(23);
所述限位框(20)固定嵌装于所述防护罩(2)上的矩形缺口内,两个所述滑槽(21)分别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固定板(22)固定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内,所述固定板(22)安设于两个所述滑槽(21)内侧,所述活动板(23)安设于所述限位框(20)内,所述活动板(23)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两个所述滑槽(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降温结构包括:隔离栅板(24)、酒精棉(25)以及塑料卡钉(26);
所述隔离栅板(24)安设于所述防护罩(2)内侧,所述隔离栅板(24)与所述限位框(20)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酒精棉(25)安设于所述隔离栅板(24)上,所述塑料卡钉(26)贯穿于所述酒精棉(25)与所述隔离栅板(2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体表伤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绑带(6)上设置有魔术贴a面(27),所述第二连接绑带(7)上设置有魔术贴b面(28),所述魔术贴b面(28)与所述魔术贴a面(27)相匹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