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长丝,是用涤纶做成长丝。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所谓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长丝卷绕成团。
涤纶长丝的用途很广,大量用于制造衣着和工业中制品。阻燃涤纶因具有阻燃性,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根据阻燃防护服国家标准规定,冶金、林业、化工、石油、消防等部门应使用阻燃防护服。中国应使用阻燃防护服的人数在百万以上,阻燃防护服市场潜力巨大。除了纯阻燃涤纶外,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阻燃、防水、拒油、抗静电等多功能系列产品。如对阻燃涤纶织物进行防水、拒油整理,可提高阻燃服的功能性;采用阻燃涤纶与导电纤维交织以生产抗静电的阻燃织物;利用阻燃纤维与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纺交织,可生产高性能阻燃织物;采用阻燃纤维与棉、粘胶等纤维混纺,以改善防护服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二次烧伤。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411399a涉及一种基于一维纳米ag/c复合材料的聚酯抗菌母料制备的床品,它属于高技术功能性复合材料领域。织物是由按比例共混聚酯抗菌母料的涤纶树脂,经过常规的预结晶、干燥后熔纺,制备抗菌涤纶纤维,再织造,或和棉、麻及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而成抗菌织物。其中聚酯抗菌母料的原料是以聚酯共混一维纳米ag/c复合材料、微纳级无机粉体、助剂等经过塑化、混炼、挤出、拉条、冷却、造粒制成。可以使一维纳米ag/c复合材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分散,防止其因为“团聚”而失效、保持抗菌效果的持久性、床品织物具有广谱抗菌、高效、持久,耐洗涤,性能优异、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害、无致敏性、环保等的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826728涉及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经熔融纺丝制备获得:pet聚酯切片100份,抗菌涤纶母粒2-5份,其中,所述的抗菌涤纶母粒为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2-3%的抗氧化剂、0.1-2%的润滑剂及1-3%的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所述的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是指采用聚乙烯蜡包覆处理得到的纳米银抗菌剂。解决了纳米银抗菌剂在pet基体中小粒径均匀分布的问题,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高效和长效的抗菌涤纶纤维,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429047涉及一种非溶出性、无机防螨抗菌涤纶短纤维,由微米级蓄热防螨陶瓷粉末和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粉体通过酯化聚合纺丝方式制备得到,或者将粉末制成母粒后与聚酯切片混合后纺丝制备得到,微米级蓄热防螨陶瓷粉末由质量比为太极石2~6、硼酸5~12、粘性土8~30、硅酸3~8经过研磨、压片、煅烧和高温复合得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粉体由质量比为硝酸银和氯化钠1~1.5、偏钛酸3~5通过沉淀、抽滤、洗涤、干燥、煅烧得到,经纺丝后得到的防螨抗菌涤纶短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抑菌率≥95%,防螨增殖抑制率大于92%。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492119x涉及一种防静电服用阻燃涤纶面料,以防静电阻燃涤纶纤维为原料,所述的防静电阻燃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防静电改性剂12%、铝镁水滑石23%、聚酯切片余量。通过在纤维内部加入超细铜丝,不但可以达到防静电的效果,而且相比常规的纤维混纺方式,加入量不足1%。采用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混合,不但可以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由于贝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采用弱酸性洗涤剂清洗后可以不断微量溶解,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后,防静电效果不减弱。加入石墨烯可以显著降低超细铜丝的加入量。采用铝镁水滑石和煅烧贝壳粉作为混合阻燃剂,不但阻燃效果好,而且相比常规的含磷阻燃剂,更加环保。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848274.6涉及一种抗菌有色异形超细旦涤纶长丝及其制备方法,单根该纤维在30℃,单根纤维在30℃时,伸长率25%~30%,断裂强度为2~3.5cn/dtex,沸水收缩率为1~7%;其制备方法包含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和抗菌有色异形超细旦纤维的制备二个步骤。其产品具有有色、抗菌、超细旦、异形多种功能,且超细旦纤维具有的毛细效应以及异性化使纤维表面产生的沟槽,可将体表的汗液借助于毛细管负压作用和沟槽传输到体外并挥发掉,由此制成纤维具有吸湿排汗、干爽舒适、抗菌杀菌、色彩丰富、手感柔软等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3725579涉及一种涤纶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涤纶抗菌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树脂载体25%~75%、抗菌剂25%~75%、偶联剂0.5%~3%、成核剂0.5%~2%、分散剂3%~5%、抗氧剂0.1%~1%、稳定剂0.1%~1%。有益效果是,制得的抗菌母粒应用于涤纶具有抗菌、防霉、高效、耐用和使用安全等特点,采用该抗菌母粒制造的抗菌涤纶,抗菌剂在涤纶中的分散性程度大大好于用抗菌剂共混得到的抗菌涤纶,从而可以提高抗菌剂的抗菌效率的发挥,产品质量更稳定,可降低物料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4924889涉及一种防尘服用阻燃涤纶面料,以防尘防静电阻燃涤纶纤维为原料,该防尘防静电阻燃涤纶纤维包括以下原料:防静电改性剂、防尘处理剂、铝镁水滑石和聚酯切片。通过在纤维内部加入超细铜丝,不但可以达到防静电的效果,而且相比常规的纤维混纺方式,加入量不足1%。采用煅烧贝壳粉与超细铜丝混合,不但可以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后,防静电效果不减弱。加入石墨烯可以显著降低超细铜丝的加入量。采用铝镁水滑石和煅烧贝壳粉作为混合阻燃剂,不但阻燃效果好,而且相比常规的含磷阻燃剂,更加环保;采用特殊的无机 有机 催化剂组合形式的防尘处理剂,可以达到非常好的防尘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411402a涉及一种基于一维纳米氧化锌聚酯抗菌母料的服装面料,它属于高技术功能性复合材料领域。服装面料是由按比例共混聚酯抗菌母料的涤纶树脂,经过常规的预结晶、干燥后,熔纺,制备抗菌涤纶纤维,再织造,或和棉、麻及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而成抗菌织物。抗菌织物经过印染整理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服装面料。可以使一维纳米氧化锌得到充分有效的分散;防止其因为“团聚”而失效、保持抗菌效果的持久性、使一维纳米氧化锌得以能够在涤纶树脂中有效应用。服装面料具有广谱抗菌、高效、持久,耐洗涤,性能优异、对人体安全、无毒无害、无致敏性、环保等的特点。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5060662涉及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经熔融纺丝制备获得:pet聚酯切片100份,抗菌涤纶母粒2-5份,其中,所述的抗菌涤纶母粒为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2-3%的抗氧化剂、0.1-2%的润滑剂及1-3%的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所述的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是指在流化床中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包衣处理后的纳米银。解决了纳米银抗菌剂在pet基体中小粒径均匀分布的问题,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高效和长效的抗菌涤纶纤维,本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1~5%。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2~4%。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的生产方法,将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进行造粒后进行熔融纺丝,得到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3.0~5.5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8.1%~99.1%,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7%~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99%,极限氧指数是32~36%。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4.15~1:5.2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1~1:0.03;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5~1.0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1~26%;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4~1:12;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5~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2~25%;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4~20%;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3~1:7。
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其为硅氧烷类材料,具有耐高温和特有的立体网状结构,目前其主要用于橡胶、塑料等的弹性增强材料;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其本身分子结构上具有平面的si-o网状结构,其网状结构的分子径直为纳米级结构,能够捕捉病毒等结构的绒毛,但难以对病毒等结构有效杀灭;通过利用硅氢加成反应,把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具有氨基结构的苯胺化合物反应,再利用胺类结构与银离子的螯合作用,固定和吸附具有抗菌作用的银离子化合物,避免了现有的银离子以无机材料添加在基体中分散困难,造成抗菌杀病毒效果差,同时易迁移而是抗病毒性能下降;同时在利用硅氧烷的物理阻隔截留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含硅材料的静电驻极作用,赋予了优异的病毒捕捉能力,提升其抗病毒性能。同时为了避免银离子的迁移,利用铜离子和银离子在空气气氛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具有更强抗菌抗病毒功能的亚铜离子,从而进一步激化银离子抗菌抗病毒性能,增强氨基与离子的螯合作用,从而避免了单一的金属银离子与氨基官能团螯合能力弱,导致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析出的问题。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3%。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3%。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5~1%。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10%。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10%。
纳米氢氧化铝具有纯度高、粒径小、白度高等优点。可以作为阻燃剂,避免使用卤簇阻燃剂。聚乙烯醇的加入,主要使多功能试剂以及纳米氢氧化铝在聚酯切片中的分散性能,同时加入pbt切片也是为了增强无机纳米材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基体中引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即可利用其本身的特异网状结构,达到物理阻隔截留作用截留病毒颗粒,同时利用含硅材料的静电驻极作用,赋予了优异的病毒捕捉能力,提升其抗病毒性能。并且利用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含不饱和官能团的胺类化合物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利用胺类结构与银离子的螯合作用,固定具有抗菌作用的银离子化合物,避免了现有的银离子以无机材料添加在基体中分散困难,造成抗菌杀病毒效果差,同时易迁移而是抗病毒性能下降,并利用多价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从而避免银离子的迁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初级试剂的反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初级试剂的氢核磁共振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1%。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3.1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8.1%%,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7%,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极限氧指数是32%。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图1为本申请初级试剂的反应结构示意图;图2为初级试剂的核磁共振氢谱,其中对应的各个氢原子的核磁化学位移,a和b对应的为原料中对氨基苯甲醛的苯环结构上的氢特征吸收峰,c对应为对氨基苯甲醛与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反应后新形成亚甲基特征吸收峰,d对应的为对氨基苯甲醛中的氨基特征吸收峰,e和f对应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反应后新形成的乙基特征吸收峰,g对应为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中特有的甲基特征吸收峰,在图谱中并未发现双键乙基特征吸收峰和醛基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因此也说明对氨基苯甲醛与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发生了硅氢加成反应,形成了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4.1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1;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5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1%;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4;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5~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2%;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4%;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3。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5%。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
实施例2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2%。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3.4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8.3%%,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7.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5%,极限氧指数是33%。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4.3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1;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5~1.0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3%;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6;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5~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4%;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46%;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4。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75%。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7%。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7%。
实施例3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4.0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8.6%%,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极限氧指数是34%。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4.15~1:5.2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1~1:0.03;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6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7%;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8;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75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8%;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6%;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5。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8%。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7%。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7%。
实施例4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4%。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4.5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9%,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8.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5%,极限氧指数是35%。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2;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75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24%;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0;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22%;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18%;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6。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5%。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2.5%。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8%。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8%。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8%。
实施例5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5%。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断裂强度为5.5cn/dtex,抗病毒性能抗病毒活性为99.1%,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极限氧指数是36%。
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对氨基苯甲醛的摩尔比为1:5.25;
所述的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3;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1.0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所述的初级试剂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质量分数为26%;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与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2;
所述的浓氨水中氨气的质量分数为17%。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所述的改性活性材料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25%;
所述的硫酸铜溶液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重量分数为20%;
所述的浓氨水为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溶液,浓氨水的用量与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1:7。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粒;
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3%。
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3%。
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
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0%。
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和pet切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多功能试剂的制备
(1)以2,4,6,8-四甲基-2,4,6,8-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将对氨基苯甲醛加入到体系中,在氮气保护下,105~120℃温度下反应6~12小时,得到初级试剂;
(2)然后把步骤(1)得到的初级试剂溶解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然后再在高速搅拌和超声分散的条件下,再在n,n-二乙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0.5~1.0mol/l硝酸银溶液,然后再加入浓氨水,使ph为11~13,再在60~80℃条件下通入氧气进行络合反应,反应6~12h,然后得到络合产物,过滤沉淀后再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制备得到改性活性材料;
(3)然后把步骤(2)得到的改性活性材料分散在ph为5.5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5~1.0mol/l的硫酸铜溶液,在65~85℃进行吸附络合反应6h后,过滤沉淀后得到滤渣,滤渣在80℃条件下氮气气氛中煅烧2h,然后再在120~160℃空气气氛中煅烧24h得到多功能试剂;
二、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的制备
以第一步制备得到的多功能试剂,纳米氢氧化铝,聚乙烯醇,pbt切片,有色聚酯切片以及pet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双螺杆挤出的方法,将各种原料进行熔融共混,再经冷却切粒得到具有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试剂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纳米氢氧化铝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1~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0.5~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pbt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1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有色聚酯切片在阻燃抗病毒抗菌有色母粒中的质量分数为5~1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