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及紧密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8


    本发明涉及槽聚紧密纺装置及其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221594a公开的一种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其包括输入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输出罗拉对、抽吸滚筒,所述罗拉对的上罗拉压向罗拉对的下罗拉。罗拉对下罗拉与驱动装置连接,其可以使用单独的驱动装置,以及另外的驱动装置形式(齿轮,带齿皮带等等),压紧罗拉由下罗拉进行驱动。由输出罗拉对输出的被牵伸的纤维材料向下偏转并且到达随后的抽吸滚筒的抽吸区的区域中,各个抽吸滚筒圆周上设有孔或开口,然后被集聚的纤维通过在环锭上回转的钢丝圈缠绕到旋转筒管上。

    上述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中采用的抽吸滚筒也称为气流槽聚罗拉,或者称为槽聚罗拉,也可称为尘笼已为常用技术,本申请中统一将其称为槽聚罗拉。

    但现有的槽聚罗拉中,牵伸后的纤维中细小杂质容易吸入集聚罗拉和堵塞集聚罗拉透气槽,当纺纱过程断头出现时,集聚罗拉的孔或槽容易卡住带走纤维,造成集聚罗拉绕花。因此,仍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使其不易堵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紧密纺装置,其不易堵塞,从而提高纱线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包括槽聚罗拉,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带孔的套圈,套圈套在槽聚罗拉上而与槽聚罗拉固定,所述套圈上的孔,其对应槽聚罗拉上的孔小于槽聚罗拉上的孔,并且所述的套圈覆盖住槽聚罗拉表面的所有孔。

    更具体地,所述槽聚罗拉为孔型槽聚罗拉,所述孔型槽聚罗拉指槽聚罗拉圆周周向上均布圆形孔。

    更具体地,所述槽聚罗拉为腰子型槽聚罗拉,所述腰子型槽聚罗拉指槽聚罗拉圆周周向上均布腰子形孔。

    更好地,所述孔为单排,轴向尺寸小于3毫米。

    更好地,所述套圈材料可以是尼龙或钢材。

    还包括紧密纺装置,其包括上述集聚罗拉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槽聚罗拉外套上带孔的套圈,因此,其能够阻止牵伸后的纤维中细小杂质进入槽聚罗拉中,因此,可以防止槽聚罗拉吸气孔堵塞,从而提高纺线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另一方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聚罗拉组件的结合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聚罗拉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套图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聚装置的一种槽聚罗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集聚装置的另一种槽聚罗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包括牵伸机构,其包括前牵伸罗拉7、中牵伸罗拉8、后牵伸罗拉9,与上述前牵伸罗拉7、中牵伸罗拉8、后牵伸罗拉9相对设置的前牵伸皮辊10、中牵伸皮辊11、后牵伸皮辊12。

    纱线2经过后牵伸罗拉9、后牵伸皮辊12、中牵伸罗拉8、中牵伸皮辊11牵伸后输送到前牵伸罗拉7和前牵伸皮辊10形成的输出钳口,在前牵伸罗拉7和前牵伸皮辊10形成的输出钳口之间设置槽聚罗拉5。

    所述槽聚罗拉5内负压通过槽中的通孔传递到槽聚罗拉5表面的抽吸区域,负压使纱线2依附于套圈6表面并集聚,经过集聚的纱线2在导纱钩13和纺纱纱管1加捻后形成紧实的有强度的纱线。

    所述槽聚罗拉5转动由前牵伸罗拉7带动转动。

    所述笛管3设置在槽聚罗拉5与导纱钩13之间,其内部负压。纱线2断头时,笛管3吸入无加捻的纱线,保持槽聚罗拉和套圈6结合件清洁等待纱线2重新接头。

    所述笛管3设置在槽聚罗拉支撑4上,且吸棉笛管的位置与槽聚罗拉最后一个吸风小孔稍有重叠时,更利于吸棉笛管3发挥清理浮游纤维的作用。

    所述套圈6包覆固定在槽聚罗拉外表面,同槽聚罗拉一起转动输送纱线。

    所述套圈6包覆上单个孔的透气率小于槽聚罗拉上圆孔51或腰子孔52的透气率。

    所述套圈6套在槽聚罗拉5上,所述套圈6的孔61小于槽聚罗拉表面的孔51、52,并且所述的套圈覆盖住槽聚罗拉表面的所有孔。

    如图6、7所示,所述槽聚罗拉有二种形式,一种其通孔为圆孔51,圆孔51沿圆周周向上均布。

    另一种槽聚罗拉其通孔为腰子槽孔52,腰子槽孔52沿圆周周向上均布。

    按照标准gb/t398—2008和通用方法,对普通环锭纺装置、本申请的紧密纺和槽聚紧密纺装置进行试验得到的40支毛纺精纺产品和生产过程对比如下。

    由表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槽聚紧密纺装置得到的40支毛纺精纺其成纱指标中的毛羽和强力参数大幅改善,条干不恶化,槽聚紧密纺装置改进后,纺纱绕罗拉问题基本解决,毛羽和强力比普通槽聚紧密纺有所改善,效果显著。


    技术特征:

    1.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包括槽聚罗拉,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带孔的套圈,套圈套在槽聚罗拉上而与槽聚罗拉固定,所述套圈上的孔,其对应槽聚罗拉上的孔小于槽聚罗拉上的孔,并且所述的套圈覆盖住槽聚罗拉表面的所有孔。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聚罗拉为孔型槽聚罗拉,所述孔型槽聚罗拉指槽聚罗拉圆周周向上均布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聚罗拉为腰子型槽聚罗拉,所述腰子型槽聚罗拉指槽聚罗拉圆周周向上均布腰子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单排,轴向尺寸小于3毫米。

    5.紧密纺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项集聚罗拉组件。

    技术总结
    气流槽聚紧密纺装置的集聚罗拉组件,其包括槽聚罗拉,还设置带孔的套圈,套圈套在槽聚罗拉上而与槽聚罗拉固定,所述套圈上的孔,其对应槽聚罗拉上的孔小于槽聚罗拉上的孔,并且所述的套圈覆盖住槽聚罗拉表面的所有孔。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紧密纺装置。由于在槽聚罗拉外套上带孔的套圈,因此,其能够阻止牵伸后的纤维中细小杂质进入槽聚罗拉中,因此,可以防止槽聚罗拉吸气孔堵塞,从而提高纺线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时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时平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0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