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圈下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2


    本发明涉及细纱牵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圈下销。



    背景技术:

    目前纺纱厂环绽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一般采用长短双皮圈、弹簧摆动销、弹簧摇架加压或气动摇架加压装置,主要依靠牵伸罗拉、胶辊、皮圈、弹性上销和曲面阶梯下销共同作用来控制纤维,实现牵伸。皮圈、弹性上销和曲面阶梯下销组成的机构所形成的中间附加摩擦力界对控制纤维运动,保证牵伸纱条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皮圈、弹性上销和曲面阶梯下销组成的前钳口,曲面阶梯下销主要是支持下皮圈并引导下皮圈稳定回转,同时支持上销使之处于工艺要求位置。下销为六锭或八锭一根的统销,固定在罗拉卡座上。之所以称为曲面阶梯下销是因为其任意断面为曲面阶梯形,即下销任意断面的上表面为一段直线和一段曲线相连的组合形状,曲线部分高于直线部分,具有高度差,形成阶梯状,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厚度,构成所述的曲面阶梯形。这种设计有利于张紧皮圈,加强中间附加摩擦力界,提高对纤维的控制程度,因而被广泛采用,但进一步研究和实验表明,此种形状的下销已经能很好地对牵伸纱条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有效的减小浮游区,但仍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其设计缺陷在于:下销的直线(平面)部分长度较长,使其支撑皮圈的弹性作用力较弱,削弱了主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的强度,对纱条的控制力不足够强;下销曲线部分的最高点和平面部分存在高度差且形成皮圈在其表面运转时空腔部分极易积聚棉蜡,进而脱落进入纺纱过程形成纱疵,使皮圈形成的纱条曲线牵伸通道比较缓和,也不能有力控制纱条,不利于成纱的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皮圈下销。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圈下销,所述皮圈下销的任意断面形状相同,由一形同t字状体构成,在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为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相连的组合形状,且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重合;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钳口部分前缘的水平距离a为10-12.9毫米;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皮圈下销钳口部分的前缘的高度差h为1.6-4.0毫米。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水平距离c为11.1-14毫米。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钳口部分前缘b的距离a为11毫米;第一所述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第一曲线部分的最高点与皮圈下销钳口部分的前缘b的高度差h为3.55毫米。

    一种皮圈下销,所述皮圈下销的任意断面形状相同,由一形同t字状体构成,在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为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相连的组合形状,且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重合,所述第一曲线部对应的弦长与销钳口部分前缘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14°-24°。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夹角α为19°。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曲率为0.01-0.02;优选的,所述曲率为0.015。

    一种皮圈下销的应用,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青泽r71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青泽r71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普梳纯棉32支纱。

    一种皮圈下销的应用,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a506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a506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普梳纯棉40支纱。

    一种皮圈下销的应用,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1562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1562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气动揺架加压,并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

    一种皮圈下销的应用,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1510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1510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皮圈下销,该皮圈下销主要对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形状作了改进:针对不同原棉,将工作面最高点的位置前移一定距离,增加曲线部分的长度,相应地将直线部分也改变为曲线部分并将长度减小,以使靠近皮圈下销钳口处的摩擦力界加强,同时增大曲线部分最高点与钳口的前缘的高度差,以加大下销对皮圈的向上托力,进一步张紧皮圈,强化曲线的牵伸效果。

    本发明的设计加强了上下皮圈之间对纤维的控制力,使牵伸区内摩擦力界的分布更为合理,缩小了浮游区的长度,使主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前移,进一步向前钳口集中,并且使纤维的变速更加稳定。

    本发明由于是在现有皮圈下销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只重新设计了下销工作面的最高点位置、曲面与曲面部分的长度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高度差,其他部分没做改动,因此其结构依然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对于现在所有使用曲面阶梯下销的环锭纺细纱机型都能适用,无需对细纱机的牵伸部分做任何改动,所以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现有皮圈下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皮圈下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皮圈下销,是在现有皮圈下销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设计(参见图1),其任意断面形状相同,基本为t字型,并且t字型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为两段曲线(曲面)相连的组合形状,曲线部分高于钳口部分前缘b,两者的高度差为h。具体说,现有技术皮圈下销的结构形状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直线部分前缘的距离a0为11毫米;直线部分b0的长度为6毫米;曲线部分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0为13毫米;曲线部分与直线部分b0的高度差h0为2.5毫米:直线部分b0的厚度i0为2毫米。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皮圈下销,其结构形状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钳口部分前缘的距离a为10-12.9毫米;曲线部分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1.1-14毫米;曲线部分的最高点与钳口部分的前缘b高度差h相应地为1.6-4.0毫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所述的下销工作表面由两段曲线(平面)组成,取消原下销的工作表面的阶梯形状,改为两段曲线(曲面)相连形状并且两段曲线(平面)部分之和的总长度不变,弧面最高点距钳口前缘b的距离a比原距离减少3-0.1毫米,曲线部分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比原长相应增加3-0.1毫米,即高点前移3-0.1毫米;两段弧面的最高点到钳口前缘b的高度差h比原高度差增加0.1-1.5毫米;皮圈下销的其余结构尺寸没有变化。

    本发明由于只是对皮圈下销上表面的形状尺寸作了优化改进设计,取消原有阶梯形状设计改为曲线(曲面)相连设计,因此本发明适用于所有使用该类型皮圈下销的细纱机,也即在使用本发明皮圈下销时,各种型号的细纱机以及它们的牵伸机构没有任何障碍,包括皮圈、罗拉卡座、上销等都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采用不同机型对不同的棉纱进行实验(实验是在同粗纱、同锭号、同工艺,相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数据为大量试验的均值),其中,对照例1采用申请号为02155266.5的一种皮圈下销及其应用,对照例2采用申请号为201822269758.1的一种纺机牵伸机构的下销。它们反映了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实施例1:

    实验机型:青泽r71、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纺制普梳纯棉32支纱;使用皮圈下销的结构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钳口前缘的距离a为11毫米,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钳口前缘b的高度差h为4.0毫米,所述第一曲线部分对应的弦长与销钳口部分前缘b之间的夹角α为19°,实验结果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皮圈下销与现有技术下销的效果比对

    实施例2

    实验机型:经纬fa506、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纺制普梳纯棉40支纱;使用皮圈下销的结构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钳口前缘的距离a为11毫米,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钳口前缘b的高度差h为1.6毫米,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2皮圈下销与现有技术下销的效果比对

    实施例3

    实验机型:经纬f1562、碳纤上销、气动揺架加压,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使用皮圈下销的结构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钳口前缘的距离a为11毫米,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钳口前缘b的高度差h为3.55毫米,第一曲线部分对应的弦长与销钳口部分前缘b之间的夹角α为19°,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曲率为0.015,实验结果参见3:

    表3实施例3皮圈下销与现有技术下销的效果比对

    实施例4

    实验机型:经纬f1510、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使用皮圈下销的结构尺寸是:曲线部分最高点距钳口前缘的距离a为11毫米,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钳口前缘b的高度差h为3.35毫米,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曲率为0.015,实验结果参见表4:

    表4实施例4皮圈下销与现有技术下销的效果比对

    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可得知,实施例3限定的各部位尺寸,且应用在经纬f1562细沙机上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相较于其他实施例,其改善条干质量,纱条粗细均匀,粗节、细节明显减少,cv值降低的效果最为明显。

    本发明皮圈下销根据原料的不同,可以在所述的变化范围内选择,但在设计结构形状相同的情况下,也不排除在所述的变化范围外选择。实验表明,下述形状尺寸的皮圈下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下销工作表面为两段曲线(平面)相连形成,其最高点距钳口部分前缘b的距离a为11毫米;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相应地为13毫米;曲线部分与钳口前缘部分的高度差h为3.55毫米,第一曲线部分对应的弦长与销钳口部分前缘b之间的夹角α为19°,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曲率为0.01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的任意断面形状相同,由一形同t字状体构成,在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为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相连的组合形状,且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重合;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钳口部分前缘(b)的水平距离a为10-12.9毫米;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皮圈下销钳口部分的前缘(b)的高度差h为1.6-4.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水平距离c为11.1-14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钳口部分前缘(b)的距离a为11毫米;第一所述曲线部分的最高点距皮圈下销尾端的距离c为13毫米;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皮圈下销钳口部分的前缘(b)的高度差h为3.55毫米。

    4.一种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的任意断面形状相同,由一形同t字状体构成,在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为第一曲线部和第二曲线部相连的组合形状,且第一曲线部的最高点与第二曲线部的最高点重合,所述第一曲线部对应的弦长与销钳口部分前缘(b)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14°-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意所述的皮圈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部的曲率为0.01-0.02;

    优选的,所述曲率为0.015。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皮圈下销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青泽r71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青泽r71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普梳纯棉32支纱。

    8.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皮圈下销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a506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a506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普梳纯棉40支纱。

    9.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皮圈下销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1562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1562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气动揺架加压,并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皮圈下销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下销应用在经纬f1510的细纱机上;

    优选的,所述经纬f1510细纱机采用碳纤上销、弹簧揺架加压,并纺制精梳纯棉40支纱。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细纱牵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圈下销。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皮圈下销,该皮圈下销主要对T字横一字部分的上表面形状作了改进:针对不同原棉,将工作面最高点的位置前移一定距离,增加曲线部分的长度,相应地将直线部分也改变为曲线部分并将长度减小,以使靠近皮圈下销钳口处的摩擦力界加强,同时增大曲线部分最高点与钳口的前缘的高度差,以加大下销对皮圈的向上托力,进一步张紧皮圈,强化曲线的牵伸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学;孙加林;伊怀仁;王晓林;刘传义;许书广;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汤永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0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