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4


    本发明涉及雾化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吸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对气溶胶吸入疗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气溶胶吸人的目的是药物在肺内局部发生治疗作用,则选用那些吸入气道内局部生物活性高的,而吸收至全身却很快灭活的药物(如皮质激素)。如果药物仅仅是经过气道吸收而在全身其他部位发挥作用,则选用呼吸道粘膜吸收较好,局部代谢率低的药物,本发明,针对需要长时间治疗的患者,在家中使用并根据使用做进一步提升。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公布号为cn109224222a),该专利技术解决了,不方便不同的使用者进行使用,而且不方便将面具固定在使用者身上,需要进行手持,太过于麻烦,同时不能对气体的大小进行调节,还有面具不方便和雾化杯进行固定,但是,该发明不具备自主雾化药物的功能,需连接雾化装置进行使用,雾化治疗的效果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优点在于提升雾化治疗的治疗效果,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包括集气端壳,所述集气端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端,集气端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端,所述集气端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端壳,所述集气端壳的后侧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端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气端壳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卡合端,且集气端壳与卡合端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卡合端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卡合端与固定板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后侧固定有呼吸端柄,且固定板与呼吸端柄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液端壳的上侧面设置有输液端口,且输液端壳与输液端口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液端口关于输液端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三处,所述输液端壳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输液端壳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罐,且储药罐与输液端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储药罐的下端设置有调节阀,且调节阀与储药罐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调节阀的前侧端连接有漏液管,且调节阀与漏液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气端的正下设置有雾化通道,且吸气端与雾化通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雾化通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排气通道,且雾化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排气通道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室,且排气室的内侧设置有压气活塞,且排气室与压气活塞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压气活塞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排气室的外侧面开设有排气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室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压气通道,且排气室与压气通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雾化通道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气室,且雾化通道与集气室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集气室的内部安置有滑杆,且滑杆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塞,并且滑杆与滑动塞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集气室的表面镶嵌有电热丝。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正下方安装有风扇,且风扇与雾化端壳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风扇的正下方设置漏液室,且漏液室与集气室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漏液室的后侧面开设有漏液接口,所述漏液室的底侧面设置有雾化片,且雾化片镶嵌于漏液室的底侧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气端的上端设置有片塞端管,且吸气端与片塞端管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片塞端管的上方安置有上固环,且上固环与吸气端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上固环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连端,且上固环与活动连端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活动连端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雾化通道的下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闭合环,且闭合环的底侧端固定有挡块,且闭合环与挡块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软管与呼吸端柄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呼吸端柄的底端连接有呼气罩,且呼吸端柄与呼气罩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呼气罩的表面内侧设置有呼气口,且呼气口与呼吸端柄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呼气罩的上表面粘合连接有防滑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集气端壳后侧的卡合端,通过卡合的方式对固定板与呼吸端柄实现固定,使其能够方便放置治疗呼吸用组件,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对连接部分的组件进行收纳,同时方便下次使用时取用的方便;

    2、本发明,通过连接输液端壳上部的输液端口,将药输送到输液端壳内部的储药罐中进行储存,随后通过转动输液端壳前侧的调节旋钮可带动储药罐底侧的调节阀转动,进而控制储药罐内向下端输药的速率,再通过漏液管向雾化端壳内部输送,进而根据患者的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输液端壳的内部设置有三处相同结构,可同时防止三种不同的药物为患者提供分段的呼吸治疗,各储存空间相对独立不互相干扰,以提升整体药物治疗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患者呼吸通道治疗时,将呼出的气体通过雾化通道进入左右两端的排气通道,随后再进入排气室,当排气室气体增多挤压压气活塞在排气室内滑动,当压气活塞移动到排气孔位置时,不再移动,并将内部一部分气体从排气孔的排气端排出,另外,由于压气活塞向下滑动使弹簧搜达挤压产生形变,制使压气活塞下压下端空间体积,使内部气体从压气通道溢出,该结构能够很好的将患者呼出的空气单独的排出到外侧,以避免呼出的气体重新与雾化气体混合,而降低患者呼吸药物治疗的速率;

    4、本发明,通过压气通道溢出的气体填充内部,并使滑动塞延伸至压气通道内的部分被推动,进而将滑动塞在滑杆上向上移动,通过活塞运动带动下方的雾化气体上移,使雾化气体从滑杆顶端的缝隙穿过一定的量,通过电热丝可对雾化气体进行加热处理,以避免雾化气体的量过多从呼吸端口部分泄漏造成浪费;

    5、本发明,通过漏液管内的药液通过漏液接口流入到漏液室内,使得雾化端壳内部的雾化片通过高频震动,将液态药物转化成液雾状态,再通过风扇将雾化后的药物通过抽取的方式送至集中部位,当停止使用时,雾化药物将重新凝结成滴落入到漏液室内,该结构通过对药液的雾化,使患者方便在家即可完成雾化呼吸道的质量,以方便患者使用;

    6、本发明,通过气体在闭合环之间的流动,来带动闭合环下端的橡胶环片向下发生形变,使中间端口张开扩大,达到连通和闭合的效果,与闭合环固定的挡块阻挡橡胶环片的移动,使橡胶环片只做单一方向的开合,使得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输液端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吸气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3中a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呼气罩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端壳;2、排气端;3、吸气端;4、连接软管;5、雾化端壳;6、卡合端;7、固定板;8、呼吸端柄;9、输液端壳;10、调节旋钮;11、输液端口;12、雾化通道;13、排气通道;14、排气室;15、压气活塞;16、弹簧;17、排气孔;18、压气通道;19、集气室;20、滑杆;21、滑动塞;22、电热丝;23、风扇;24、漏液室;25、漏液接口;26、雾化片;27、储药罐;28、调节阀;29、漏液管;30、片塞端管;31、上固环;32、活动连端;33、闭合环;34、挡块;35、橡胶环片;36、呼气罩;37、呼气口;38、防滑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包括集气端壳1,集气端壳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端2,集气端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端3,集气端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端壳5,集气端壳1的后侧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端壳9。

    在图2中,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集气端壳1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卡合端6,且集气端壳1与卡合端6之间为粘合连接,卡合端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卡合端6与固定板7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固定板7的后侧固定有呼吸端柄8,且固定板7与呼吸端柄8之间为螺纹连接,方便使用放置。

    在图3中,输液端壳9的上侧面设置有输液端口11,且输液端壳9与输液端口11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液端口11关于输液端壳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三处,输液端壳9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0,输液端壳9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罐27,且储药罐27与输液端口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储药罐27的下端设置有调节阀28,且调节阀28与储药罐2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调节阀28的前侧端连接有漏液管29,且调节阀28与漏液管2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可进行不同药物的分时段治疗。

    在图3中,吸气端3的正下设置有雾化通道12,且吸气端3与雾化通道1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雾化通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排气通道13,且雾化通道12与排气通道13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排气通道13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室14,且排气室14的内侧设置有压气活塞15,且排气室14与压气活塞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压气活塞15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排气室14的外侧面开设有排气孔17,将呼出的气体排出;所述雾化通道12和排气通道13中均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结构。

    在图3中,排气室14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压气通道18,且排气室14与压气通道1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雾化通道12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气室19,且雾化通道12与集气室1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集气室19的内部安置有滑杆20,且滑杆20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塞21,并且滑杆20与滑动塞2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集气室19的表面镶嵌有电热丝22,将气体以一定量抽出,以避免浪费。

    在图3中,滑杆20的正下方安装有风扇23,且风扇23与雾化端壳5之间为螺纹连接,风扇23的正下方设置漏液室24,且漏液室24与集气室1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漏液室24的后侧面开设有漏液接口25,漏液室24的底侧面设置有雾化片26,且雾化片26镶嵌于漏液室24的底侧面,将药液转换成雾态状。

    在图5中,吸气端3的上端设置有片塞端管30,且吸气端3与片塞端管3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片塞端管30的上方安置有上固环31,且上固环31与吸气端3之间为螺纹连接,上固环3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连端32,且上固环31与活动连端3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活动连端3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4,可对雾化气体呼出的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图6中,单向通气阀结构包括设置在雾化通道12的下侧末端的闭合环33,且闭合环33的底侧端固定有挡块34,且闭合环33与挡块34之间为粘合连接,挡块3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片35,提升整体的密封效果。

    在图7中,连接软管4与呼吸端柄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呼吸端柄8的底端连接有呼气罩36,且呼吸端柄8与呼气罩36之间为螺纹连接,呼气罩36的表面内侧设置有呼气口37,且呼气口37与呼吸端柄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呼气罩36的上表面粘合连接有防滑胶块38,使得患者脸部能与之紧密贴合,防止滑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集气端壳1后侧的卡合端6,通过卡合的方式对固定板7与呼吸端柄8实现固定,通过连接输液端壳9上部的输液端口11,将药输送到输液端壳9内部的储药罐27中进行储存,随后通过转动输液端壳9前侧的调节旋钮10可带动储药罐27底侧的调节阀28转动,进而控制储药罐27内向下端输药的速率,再通过漏液管29向雾化端壳5内部输送,进而根据患者的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通过漏液管29内的药液通过漏液接口25流入到漏液室24内,使得雾化端壳5内部的雾化片26通过高频震动,将液态药物转化成液雾状态,再通过风扇23将雾化后的药物通过抽取的方式送至集中部位,通过患者呼吸通道治疗时,将呼出的气体通过雾化通道12进入左右两端的排气通道13,随后再进入排气室14,当排气室14气体增多挤压压气活塞15在排气室14内滑动,当压气活塞15移动到排气孔17位置时,不再移动,并将内部一部分气体从排气孔17的排气端2排出,另外,由于压气活塞15向下滑动使弹簧16搜达挤压产生形变,制使压气活塞15下压下端空间体积,使内部气体从压气通道18溢出,通过压气通道18溢出的气体填充内部,并使集气室19内的滑动塞21延伸至压气通道18内的部分被推动,进而将滑动塞21在滑杆20上向上移动,通过活塞运动带动下方的雾化气体上移,使雾化气体从滑杆20顶端的缝隙穿过一定的量,通过电热丝22可对雾化气体进行加热处理,通过气体在闭合环33之间的流动,来带动闭合环33下端的橡胶环片35向下发生形变,使中间端口张开扩大,达到连通和闭合的效果,与闭合环33固定的挡块34阻挡橡胶环片35的移动,使橡胶环片35只做单一方向的开合,通过使患者脸部与呼气罩36的呼气口37与防滑胶块38贴合进行使用,并转动片塞端管30,调整吸气端3与片塞端管30的连通面积,活动连端32可随连接软管4的移动与上固环31产生转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包括集气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端壳(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端(2),集气端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端(3),所述集气端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端壳(5),所述集气端壳(1)的后侧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端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端壳(1)的后侧外表面设置有卡合端(6),且集气端壳(1)与卡合端(6)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卡合端(6)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卡合端(6)与固定板(7)之间构成可拆卸式卡合结构,所述固定板(7)的后侧固定有呼吸端柄(8),且固定板(7)与呼吸端柄(8)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端壳(9)的上侧面设置有输液端口(11),且输液端壳(9)与输液端口(11)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输液端口(11)关于输液端壳(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三处,所述输液端壳(9)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0),所述输液端壳(9)的内部设置有储药罐(27),且储药罐(27)与输液端口(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储药罐(27)的下端设置有调节阀(28),且调节阀(28)与储药罐(2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调节阀(28)的前侧端连接有漏液管(29),且调节阀(28)与漏液管(2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端(3)的正下设置有雾化通道(12),且吸气端(3)与雾化通道(1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雾化通道(1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排气通道(13),且雾化通道(12)与排气通道(13)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雾化通道(12)和排气通道(13)中均设置有单向通气阀结构,所述排气通道(13)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室(14),且排气室(14)的内侧设置有压气活塞(15),且排气室(14)与压气活塞(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压气活塞(15)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排气室(14)的外侧面开设有排气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14)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压气通道(18),且排气室(14)与压气通道(1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雾化通道(12)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气室(19),且雾化通道(12)与集气室(1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集气室(19)的内部安置有滑杆(20),且滑杆(20)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塞(21),并且滑杆(20)与滑动塞(2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集气室(19)的表面镶嵌有电热丝(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0)的正下方安装有风扇(23),且风扇(23)与雾化端壳(5)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风扇(23)的正下方设置漏液室(24),且漏液室(24)与集气室(1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漏液室(24)的后侧面开设有漏液接口(25),所述漏液室(24)的底侧面设置有雾化片(26),且雾化片(26)镶嵌于漏液室(24)的底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端(3)的上端设置有片塞端管(30),且吸气端(3)与片塞端管(30)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片塞端管(30)的上方安置有上固环(31),且上固环(31)与吸气端(3)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上固环(3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连端(32),且上固环(31)与活动连端(3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活动连端(3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气阀结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通道(12)的下侧末端的闭合环(33),且闭合环(33)的底侧端固定有挡块(34),且闭合环(33)与挡块(34)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挡块(3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片(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4)与呼吸端柄(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呼吸端柄(8)的底端连接有呼气罩(36),且呼吸端柄(8)与呼气罩(36)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呼气罩(36)的表面内侧设置有呼气口(37),且呼气口(37)与呼吸端柄(8)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呼气罩(36)的上表面粘合连接有防滑胶块(3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涉及雾化治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一种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呼吸道雾化治疗装置,包括集气端壳,所述集气端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气端,集气端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端,所述集气端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雾化端壳,所述集气端壳的后侧底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端壳。所述排气通道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气室,且排气室的内侧设置有压气活塞,且排气室与压气活塞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压气活塞的底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排气室的外侧面开设有排气孔。该结构能够很好的将患者呼出的空气单独的排出到外侧,以避免呼出的气体重新与雾化气体混合,而降低患者呼吸药物治疗的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国楚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60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