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9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机组信息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主要依靠锅炉的可靠性,而锅炉四管(水冷壁、过热器管、再热器管和省煤器管)的安全就成为燃煤电厂机组稳定的关键。目前燃煤电厂常规做法是逢停必检,在停机期间进行“四管”检查,但仅靠检修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来保障锅炉受热面运行的可靠性,即目前没有一套完整措施或者手段来确认或者提前预判检修效果、检修质量,以及对设备运行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的评价体系。如今燃煤电厂防磨防爆工作一度走入困境,特别是台账的形式。过去记录的表格无法明确缺陷位置,无法有效表达烟气冲刷、膨胀应力以及吹灰器吹损规律,且历年数据无法直观纵向比较,即目前台账形式无法满足现在生产需要。显然,现阶段燃煤电厂存在以下缺陷:燃煤电厂常规做法既费时又费力,加之工作人员个人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多因素影响,不能保证每次发现问题和消除问题。燃煤电厂从建厂至今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数据缺乏深度挖掘,缺乏专业管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为后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包括: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可选的,所述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具体包括: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可选的,所述壁厚预测,具体包括:利用所述锅炉四管壁厚信息、机组运行数据、化水监督数据、煤质监督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锅炉四管的壁厚。可选的,所述壁温状态监测,具体包括:根据锅炉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实时计算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定期采集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并对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筛选处理;对筛选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统计,并以图表形式展现,以实现壁温状态监测。可选的,所述寿命管理包括减薄计算评估、蠕变寿命评估和疲劳寿命评估。可选的,所述专家预警,具体包括:对锅炉四管监测数据依次进行描点、拟合、外推处理,得到外推结果;将外推结果的最小时间确定为外推寿命;判断所述外推寿命是否超过预警时间;若是,则输出专家预警结果;若否,则结束判断过程。可选的,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的颗粒细度为直管、弯头、弯管、焊缝、管座、吊耳、端盖和阀门;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基础台账为基础,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与所述设备台账平台关联,以使锅炉四管信息以三维形式展现;所述基础台账以五级设备树的形式展示,从高到低依次为机组、系统、设备、管组和管子。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系统,包括: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存储信息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信息展现模块,用于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可选的,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首先将获取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至锅炉四管台账平台,然后基于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与设备台账平的关联关系,将锅炉四管现有数据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展现,实现了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的目的,为后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系统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屏式过热器第3屏第3根管的超温时长统计图;图4为本发明屏式过热器第3屏第3根管在不同超温温度区间不同超温时长区间内的超温频次分布统计图;图5为本发明屏式过热器专家预警过程示意图;图5(a)屏式过热器监测数据的描点示意图,图5(b)屏式过热器监测数据的拟合示意图,图5(c)屏式过热器监测数据的外推示意图,图5(d)屏式过热器监测数据的预警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锅炉四管三维立体模型的运行界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为后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包括:步骤101: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步骤102: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步骤103: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步骤104: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的颗粒细度为直管、弯头、弯管、焊缝、管座、吊耳、端盖和阀门;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基础台账为基础,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与所述设备台账平台关联,以使锅炉四管信息以三维形式展现;所述基础台账以五级设备树的形式展示,从高到低依次为机组、系统、设备、管组和管子。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步骤101具体包括: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步骤102中的壁厚预测具体包括:利用所述锅炉四管壁厚信息、机组运行数据、化水监督数据、煤质监督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锅炉四管的壁厚。步骤102中的壁温状态监测具体包括:根据锅炉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实时计算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定期采集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并对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筛选处理;对筛选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统计,并以图表形式展现,以实现壁温状态监测。步骤102中的寿命管理包括减薄计算评估、蠕变寿命评估和疲劳寿命评估。步骤102中的专家预警具体包括:对锅炉四管监测数据依次进行描点、拟合、外推处理,得到外推结果;将外推结果的最小时间确定为外推寿命;判断所述外推寿命是否超过预警时间;若是,则输出专家预警结果;若否,则结束判断过程。实施例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系统,包括: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201,用于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02,用于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存储信息更新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信息展现模块204,用于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201,具体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基于三维数字模型技术,构建可视化电站锅炉智能安全预控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为载体实现锅炉设备台账的可视化管理,直观展示锅炉设备规格材质、设计参数等信息以及历次检修形成的动态信息,包括壁厚、缺陷信息、改造更换、割管检验信息等,同时使防磨防爆检查工作形成闭环。通过在线、离线结合的检测手段,监测锅炉设备的超温、壁厚等状态,进行趋势分析和预警,并进行寿命评估预测。基于以上内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1.1、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内容:主要通过三部分数据组成:锅炉四管基础数据(材质、型号)、人员采集数据(壁厚和缺陷信息)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sis和温度数据)。1.2、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来源: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其中,静态方式是根据燃煤电厂现有的实际图纸进行整理导入,基本模板和编码规则不变。动态方式获取的动态数据一部分是大修小修时的检修、检验情况,包括检验与检查的内容、数量、设备部件零件缺陷(包括缺陷位置以及缺陷具体内容),另一部分为锅炉“四管泄漏”报警系统数据,完全集成了“四管泄漏”系统,在实现四管泄漏报警实时监测的同时累计数据信息,为专家大数据分析诊断提供特征数据来源。步骤二:对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操作主要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2.1、壁厚预测锅炉受热面的腐蚀减薄受到锅炉本体运行状态、吹灰器运行状态、化水质量、煤质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利用历史检查测厚数据、机组运行数据、化水监督数据、煤质监督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特定管件的减薄情况、剩余寿命情况、减薄速率分布情况的分析与计算,并帮助用户逐步掌握锅炉管壁劣化发展规律,进而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合理采取防磨措施。2.2、壁温状态监测以时序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数据定期采集传输实现对锅炉受热面、联箱及锅炉本体重要连接管道运行温度的长周期记录(包括超温记录)及不同温度运行小时数的筛选与累计。2.2.1、根据锅炉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实时动态的计算过热器、再热器并联管道的流量和温度,实现炉内金属管壁温度的动态监控。2.2.2、数据定期采集传输,对锅炉受热面、联箱及锅炉本体重要连接管道的壁温数据实时采集监测(采集间隔可根据需求设置)。2.2.3、数据可选范围内的筛选与统计,对所采集壁温数据进行筛选处理,需满足查询各温度区间的累计运行时间。以屏式过热器某测点的壁温数据筛选处理为例,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a)自动计算机组在当前时间节点及任意时间区间的累计运行时长(去除停机时长)以及某任意时间节点的累计运行时长。比如,从2010年4月1日8:00起截至2019年2月1日8:00时机组的累计运行时长为****h。b)通过现有公式计算某部件在不同温度区间内在当前时间节点及任意时间区间的累计运行时长(去除停机时长)。比如,在从2010年4月1日8:00起截至2019年2月1日8:00时机组屏式过热器第3屏第3根管在570℃~580℃区间、590℃~600℃区间及600℃以上温度区间的累计运行时长分别为**h、**h和**h。c)某部件在某时间段内超过某运行温度的超温频次、平均超温时长、最长超温时长以及最短超温时长,确定不同超温温度区间在超温时长区间的超温频次分布统计图。比如假设超温线为590℃,超温区间为590℃~600℃、601℃~610℃、611℃~620℃、621℃~630℃、>630℃等(超温区间可自由设置),超温时长区间可设置为<1min、1~3min、3~5min、5~10min、10min~30min、30min~60min、>60min等(超温时长可自由设置)。可通过现有公式计算从2010年4月1日8:00起截至2019年2月1日8:00时屏式过热器第3屏第3根管在600℃~610℃区间的超温频次为*次、平均超温时长为*h、最长时长为*h,最短时长为*h,并绘制如图3所示的超温时长统计图和如图4所示的不同超温温度区间在不同超温时长区间的超温频次分布统计图。d)筛选某时间段内、某特定温度区间的累计运行时间、最长超温时间或平均超温时间超过某特定值的部件,并列表显示。比如,对从2010年4月1日8:00起截至2019年2月1日8:00时间段内,在601℃~630℃区间累计运行时间大于900min的部件、测点及管道编号列表,或最长超温时间超过100min的部件、测点及管道编号列表,或平均超温时间超过60min的部件、测点及管道编号列表。2.3、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2.3.1、寿命管理。(a)受热面小管:动态计算炉内管道的管壁当前温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减薄计算评估、蠕变寿命评估和疲劳寿命评估。(b)汽水分离器:壁温测点、压力参数,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和蠕变寿命评估。(c)主汽及再热蒸汽管道弯头、联箱:蒸汽压力、温度,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和蠕变寿命评估。2.3.1.1、寿命计算实际消耗寿命=∑x超压 ∑x超温 累积运行时间(非超限) ∑x超振;实际消耗寿命÷理论设计寿命 剩余寿命÷理论设计寿命=1;针对蠕变损失机理:剩余寿命=(1-实际消耗寿命÷理论设计寿命)×理论设计寿命 超下限折算寿命;针对蠕变、疲劳两种损失机理:剩余寿命=(1-实际消耗寿命÷理论设计寿命-疲劳寿命损耗率)×理论设计寿命 超下限折算寿命。表1蒸汽管道经典设计寿命时间表设备经典设计寿命时间蒸汽管道260000(32万小时)2.3.1.2、疲劳寿命损耗率计算疲劳寿命损耗率=实际冷启次数/理论冷启次数 实际热启停次数/理论热启次数 实际温态启次数/理论温态启次数 实际极热启次数/理论极热启次数 实际负荷突变次数/理论负荷突变次数。表2理论各种状态启机次数2.3.2、专家预警。可记录内部缺陷变化与扩展趋势、显微组织变化、硬度变化、材料劣化程度并进行跟踪与预警。将采集数据进行描点、拟合、外推、判断并预警。拟合方法应包括直线拟合、多项式拟合、幂(指)函数拟合等多种常用的数值分析拟合方法。另外,相同部件的相同材质的多个管道检验检测数据应可同时绘制在一张图表中,便于对比分析。以屏式过热器的硬度数据为例:a)对录入的监测数据进行绘图:描点→拟合→外推→判断→预警。b)对同一部件同一管道的各参数拟合后外推结果进行对比,以外推最小时间作为外推寿命,并参考其设置预警时间。2.3.3、寿命相关报警:将蠕变寿命消耗与疲劳寿命消耗相加,即为总寿命损耗率。联箱、蒸汽管道按照总寿命损耗率达到120%(或蠕变寿命消耗超过70%,疲劳寿命消耗超过50%,以最早达到的为准,进入寿命最终阶段)为寿命最终损耗终结阶段,即寿命上限(三级报警)。通常,蠕变寿命消耗超过55%,疲劳寿命消耗超过40%,总寿命超过100%,以最早达到的为准,进入寿命严重损耗阶段,需要提出二级报警。所有转子、汽缸、阀门设备,蠕变寿命消耗超过40%,疲劳寿命消耗超过30%,总寿命超过70%,以最早达到的为准,进入寿命明显损耗阶段,需要提出一级报警通过综合分析评估,实现锅炉高温受热面管、联箱及锅炉本体重要承压管道运行状态安全管理及服役寿命诊断分析与评估。通过汇总统计结果分析实现对重要承压管道运行状态安全管理,通过各参数外推结果的综合评估实现对重要承压管道的服役寿命诊断分析与评估。步骤三:构建锅炉四管台账平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电厂原有kks(kraftwerk-kennzeichensystem电厂标识系统)编码为基础,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独立的设备及部件编码,并以此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设备基础台账,进而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进行多维数据的关联与流转。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可对设备部件进行精细化管理,颗粒细度可具体到直管、弯头、弯管、焊缝、管座、吊耳、端盖、阀门等。基础台账以五级设备树的形式展示,根据所处系统或位置不同可选择性的自定义各级的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机组、系统、设备、管组(部件)、管子(焊缝)。锅炉四管台账平台还可以以基础台账为基础将所填写或导入的检修记录(检查范围、缺陷信息、消缺及更换情况)、文件包、方案、工艺卡、过程见证照片及签字等信息与设备台账平台中对应管子或部件以及三维图形进行关联,从而使得设备和部件相关历史工作内容可直观展示,且可实现以台账为基础定点查询历史检修及异动信息。步骤四:三维图像展现通过分别对受监督设备、部件创建三维数字模型,所管辖的设备均以三维立体图形展现,不同的系统用不同形式进行区分,三维立体模型中包含所有设备的信息与实际图纸一致。三维数字模型建立在锅炉智能安全预控系统前端中,三维数字模型与平台设备台账系统公用同一数据库,数据相互关联,因此该模块可直观反映受监部件历史检查范围及情况、消缺及更换情况、未检范围、受监部件基础信息。(按设备划分,四大管道、弯头总焊口多少,已检查多少,有多少未检)。下面以华能日照电厂项目为例进行说明。1)将历年检修记录统一录入到系统中,使检修记录管理更加规整并且利用率大大提高。2)通过将锅炉结构以三维数字模型高仿真的方式进行绘制,更加直观的展现了锅炉的内部结构,使得锅炉防磨防爆检查工作更加直观,更加有目的性,为锅炉管理人员及检修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智能检修记录录入,节约了数据录入时间3)精细化三维数字模型帮助电厂新员工熟悉电厂的锅炉结构。本发明的关键点是提供了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监测的展现方法及系统,通过高度利用历年检修记录数据并以三维立体展现的形式,为电厂后续的锅炉“四管”泄爆和缺陷处理提供经验、数据支撑及快速查询,从而减少锅炉“四管”爆漏的发生,实现锅炉“四管”可控、在控,达到预知性检修。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

    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

    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

    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

    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

    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具体包括:

    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

    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厚预测,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锅炉四管壁厚信息、机组运行数据、化水监督数据、煤质监督数据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锅炉四管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温状态监测,具体包括:

    根据锅炉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实时计算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

    定期采集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并对所述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筛选处理;

    对筛选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的管壁温度进行统计,并以图表形式展现,以实现壁温状态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管理包括减薄计算评估、蠕变寿命评估和疲劳寿命评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预警,具体包括:

    对锅炉四管监测数据依次进行描点、拟合、外推处理,得到外推结果;

    将外推结果的最小时间确定为外推寿命;

    判断所述外推寿命是否超过预警时间;

    若是,则输出专家预警结果;

    若否,则结束判断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的颗粒细度为直管、弯头、弯管、焊缝、管座、吊耳、端盖和阀门;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基础台账为基础,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与所述设备台账平台关联,以使锅炉四管信息以三维形式展现;所述基础台账以五级设备树的形式展示,从高到低依次为机组、系统、设备、管组和管子。

    8.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的处理操作包括壁厚预测、壁温状态监测、寿命管理与专家预警;

    存储信息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和处理后的锅炉四管现有数据,更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

    信息展现模块,用于将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

    其中,所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所述基础台账为在与原有kks编码兼容的前提下建立一套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然后以设备编码和部件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的台账;

    所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四管现有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根据燃煤电厂现有图纸提取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锅炉四管的材质和型号;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采用动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锅炉四管检修数据以及锅炉四管监测数据;所述锅炉四管检修数据包括锅炉四管壁厚信息和锅炉四管缺陷信息;所述锅炉四管监测数据包括sis信息和温度信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三维场景下台账信息和锅炉四管信息的展现方法及系统,涉及燃煤电厂机组信息监测领域,包括:首先通过动态方式和静态方式获取锅炉四管现有数据并处理;然后将原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锅炉四管台账平台;锅炉四管台账平台以燃煤电厂原有KKS编码为基础,以基础台账为数据脉络建立的台账平台;设备台账平台为以锅炉四管内部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建立的三维平台;将锅炉四管台账平台存储的信息发送至设备台账平台,以三维数字模型形式,实时展现锅炉四管信息,为后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范秀方;时俊;杨守亮;林鲁徽;刘涛;梁光强;孟健;张昔国;孙勇;占鹏;张灯;邵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电厂;北京必可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9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