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8


    本发明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和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闹钟产品大多通过声音唤醒用户,会在一定程度上惊吓到使用者,不能友善的唤醒用户,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及其装置,以解决如何柔和的唤醒用户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该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

    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进一步地,在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之前,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设置操作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包括:

    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体动数据和微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正玄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正玄波式震动遵循如下公式:

    i=0.3 0.7sinэ……………………………………(1)

    其中,i表示强度率,э表示震动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时间对比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是否匹配;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

    用户设置单元,用于用户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

    体征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体动数据和微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本发明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和装置,通过特定震动方式唤醒用户有助于缓解用户压力,使得用户全身得到放松,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避免惊醒客户,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玄波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梯形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波浪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用于控制智能床执行预设的震动模式柔和的唤醒睡眠中的用户。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步骤s102,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

    其中,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当有人躺在床上时,传感器开始检测人体的各项数据并传递到主控盒中,再由主控盒上报到云后台中记录下来后传输至终端设备中显示或直接传输至终端设备中显示,便于用户查看相关数据。用户可以终端设备上进行操作,当达到起床时间后,声波按摩马达开始工作,其按摩方式具有很多种,如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波浪式震动等。如果客户想以某种特定唤醒动作的方式唤醒时,用户可以预先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波浪式震动、自动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或床板抬起,床板抬起是通过对应床板相应位置的电机抬升一定高度后再下降,反复几次,以便轻柔的唤醒用户。关闭按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遥控器关闭或者在定时5分钟。二是使用语音进行停止,或者对语音说再睡5分钟等。通过按摩的方式唤醒用户有助于缓解用户压力,使得用户全身得到放松,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避免惊醒客户,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地,所述正玄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正玄波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如图2所示,智能床自预设强度开始震动,渐进式增强达到最高强度后,随后逐步减弱,强度按照曲线递增或递减,默认持续循环10分钟。震动强度缓慢递增,逐步强化对人体的刺激,避免对人体刺激过大,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促使用户逐步脱离睡眠状态直至苏醒。模拟潮水拍击人体,舒缓身心、缓解疲劳。

    其中,0<m<60秒、0<n<60秒。

    优选地,正玄波式震动遵循如下公式:

    i=0.3 0.7sinэ……………………………………(1)

    其中,i表示强度率,э表示震动时间。

    具体地,所述梯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梯形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如图3所示,水平坐标轴表示时间,竖直坐标轴表示与最高震动强度相比的震动比值,智能床的第一部分通过上边的坐标图表示,智能床的第二部分通过下边的坐标图表示。梯形式震动例如,先第一部分震动5秒,等待5秒后,第二部分震动5秒,不断循环,强度曲线边沿为直线,默认持续循环10分钟。同理,也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强化唤醒的效果。头脚分时隙震动,头、脚分时间段开启、关闭震动,间歇进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唤醒人体机能,促使用户苏醒。

    其中,0<p<60秒、0<q<60秒。

    具体地,所述波浪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波浪式震动的电压控制示意图,如图4所示,水平坐标轴表示时间,竖直坐标轴表示与最高震动强度相比的震动比值,波浪式震动例如,智能床震动逐渐增强至最高强度,随后逐渐回落至初始震动强度,不断循环,默认持续循环10分钟。震动强度缓慢递增,逐步强化对人体的刺激,避免对人体刺激过大;震动强度缓慢递减,达到舒缓人体的效果;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促使用户逐步脱离睡眠状态直至苏醒。

    其中,0<x<60秒、0<y<60秒。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唤醒方法包括:

    步骤s201,基于用户的设置操作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

    步骤s202,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步骤s203,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

    其中,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步骤s204,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步骤s205,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其中,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心率、呼吸率、体动和微动中的至少一种。

    用户可以终端设备上进行操作,可以预先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波浪式震动、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用户可以根据自行选择,唤醒时执行用户选择的唤醒动作。用户选择个性化唤醒动作后,通过生理体征参数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体征参数包括: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体动数据和微动数据等,用户从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到苏醒状态,其心率、呼吸率和微动都逐渐增多,体动也会增多,通过体征参数与阈值范围的比较确定睡眠状态是深度睡眠、浅度睡眠还是苏醒。深度睡眠中的人突然被唤醒,有一定猝死风险。当通过体征参数确定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并达到预设时间时,执行梯形式震动;当通过体征参数确定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并达到预设时间时,执行波浪式震动;当通过体征参数确定睡眠状态为苏醒并达到预设时间时,执行正玄波式震动。震动幅度和频率随睡眠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睡眠阶段执行不同的唤醒动作,逐步对人体进行刺激,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促使用户逐步脱离深度睡眠状态进入浅度睡眠直至苏醒,更加人性化和柔和,用户不会立刻被唤醒,使得用户清醒过程更自然,避免惊醒用户,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本发明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通过多种震动模式,柔和唤醒用户。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唤醒装置40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41,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时间对比单元42,用于判断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是否匹配;

    模式控制单元43,用于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震动;

    其中,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实现装置,其具体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该唤醒装置40还包括:用户设置单元44,用于用户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震动震动震动。

    用户可以预先选择唤醒动作,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则执行用户选定的唤醒动作,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该唤醒装置40还包括:

    体征采集单元45,用于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匹配单元46,用于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其中,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心率、呼吸率、体动和微动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或者,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或者,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此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的实现装置,其具体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唤醒方法的实现装置,具体原理请见本发明实施例的唤醒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

    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之前,还包括:

    基于用户的设置操作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包括:

    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体动数据和微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玄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玄波式震动遵循如下公式:

    i=0.3 0.7sinэ……………………………………(1)

    其中,i表示强度率,э表示震动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式震动包括: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9.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

    时间对比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是否匹配;

    模式控制单元,用于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设置单元,用于用户将唤醒动作设置为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中的至少一种或匹配个性化唤醒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体征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理体征参数;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理体征参数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深度睡眠、浅度睡眠和苏醒;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梯形式震动;

    当确定所述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波浪式震动;

    当确定用户处于苏醒状态时,智能床执行所述正玄波式震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体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据:心率数据、呼吸率数据、体动数据和微动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跳转至预设震动强度按照在m秒内逐渐增强至最高震动强度、之后在n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至预设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每间隔p秒,以相同强度震动q秒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的震动周期不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

    所述智能床按照在x秒内逐渐增强震动强度、之后在y秒内逐渐减弱震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循环;

    其中,所述智能床的不同部位同步震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及其装置,该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及其装置包括:获取预先设置的时钟信息,所述时钟信息为智能移动终端、云端、智能床或遥控器上存储的时钟信息;检测到当前时间与所述时钟信息相匹配时,向智能床发送唤醒指令,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床执行预设的唤醒动作或者与用户的睡眠状态匹配的唤醒动作;所述唤醒动作包括:正玄波式震动、梯形式震动和波浪式震动。本发明的用于智能床的唤醒方法及其装置,通过特定震动方式唤醒用户有助于缓解用户压力,使得用户全身得到放松,逐步刺激人体机能复苏,避免惊醒客户,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单华锋;程杰;任宇翔;曹辉;陈慧;王维;陈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9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