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介入手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造影导管作为一种介入医疗工具,在血管类疾病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开约1mm的切口,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了使血管介入导管在进入血管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医生预期的位置和造影过程中能够承受造影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往往要求造影导管具有一定的耐压性、强扭控性和推送性。
而目前的血管介入导管虽具有一定的耐压性,但是血管介入导管在37℃的血液环境下,其推送性及扭控性就相对降低不少,因此,医生在操作时容易让导管打折、反弹,甚至让介入导管折断,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血管介入导管的物理性能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具有更佳的扭控性、抗压性、抗折性、抗弯性以及能够保持更良好的记忆形状和更好的显影性,减少手术中因为血管介入导管的扭控性差、支撑力不够、推送性和显影性不佳等问题给医生操作带来不便和病人带来的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包括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的硬度依次降低,其中,过渡段的远端部为开口端,过渡段的开口端的圆周从外圆周到内圆周有一个斜度的收口,尖端的近端部为开口端,尖端的开口端的有一个喇叭状的收口,过渡段带有斜度的收口的端部与的尖端带有喇叭状的收口的端部搭接,过渡段的近端部设有朝径向内侧收缩的台阶面;主体管包括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轴向加强筋、金属编织网管和外管,金属编织网管是由双股并排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轴向加强筋的长度大于内管、金属编织网管以及外管的长度,使主体管的远端部的外圆周与台阶面的内圆周搭接。
进一步的,主体管的近端部接有导管座和去应力管。
进一步的,主体管的硬度范围在55-75d,过渡段的硬度范围在50-55d,尖端的硬度范围在30-45d。
进一步的,主体管的内管、主体管的外管、过渡段和尖端的材质为含有硫酸钡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氧化铋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硫酸钡的聚氨酯和含有氧化铋的聚氨酯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编织网管的单股金属丝的丝径在0.03mm-0.05mm之间,单股金属丝的抗拉强度在2200-2500mpa。
进一步的,轴向加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丝、镍钛丝、铂钨合金丝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搭配。
进一步的,轴向加强筋一共有三根通过共挤的方式随着主体管的内管共同挤出并均匀分布在内管表面。
进一步的,轴向加强筋的丝径在0.03mm-0.1mm之间,轴向加强筋的抗拉强度在1000-2500mpa之间。
进一步的,轴向加强筋的材质为金属材料,轴向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组合的单股加强筋,或者轴向加强筋为由若干的单股加强筋通过编织扭结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包括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的硬度依次降低,其中,过渡段的远端部为开口端,过渡段的开口端的圆周从外圆周到内圆周有一个斜度的收口,尖端的近端部为开口端,尖端的开口端的有一个喇叭状的收口,过渡段带有斜度的收口的端部与的尖端带有喇叭状的收口的端部搭接,过渡段的近端部设有朝径向内侧收缩的台阶面;主体管包括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轴向加强筋、金属编织网管和外管,金属编织网管是由双股并排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轴向加强筋的长度大于内管、编织网管以及外管的总长度,使主体管的远端部的外圆周与台阶面的内圆周搭接。其技术效果是:具有更佳的扭控性、抗压性、抗折性、抗弯性以及能够保持更良好的记忆形状和更好的显影性,减少手术中因为造影导管的扭控性不佳,支撑力不够等问题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大大提高医生使用的质感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金属编织网管、轴向加强筋在内管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的尖端与过渡段,过渡段和导管主体管的搭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的导管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请参阅图1-5,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包括尖端1、过渡段2和主体管3。主体管3、过渡段2和尖端1的硬度依次降低。过渡段2的远端部为开口端,过渡段2的开口端的圆周从外圆周到内圆周有一个斜度的收口;尖端的近端部为开口端,尖端1的开口端的有一个喇叭状的收口,过渡段2带有斜度的收口的端部与尖端1带有喇叭状的收口的端部搭接。过渡段2的近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收缩的台阶面,主体管3包括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34、轴向加强筋33、金属编织网管32和外管31,金属编织网管32是由双股并排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轴向加强筋33一共有三根均匀分布在内管表面,轴向加强筋33的长度大于内管34、金属编织网管32以及外管31的长度,使主体管3的远端部的外圆周与台阶面的内圆周搭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使得主体管3和过渡段2之间,过渡段2和尖端1之间的硬度平滑过渡,这样的搭接结构,通过过渡段2和尖端1,主体管3和过渡段2之间的同轴性叠加连接,使得尖端1和过渡段2,过渡段2和主体管3之间的软硬度自然依次下降,不显突兀,更好的满足导管在人体血管内推送的需求,既能让医生更精准,更方便的操作,又能减少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本实施例中,主体管3的硬度范围在55-75d,充分保证管体的扭控性、推送性和耐压性能;过渡段2为单腔管,其硬度范围在50-55d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可以根据病变位置不同而热定型出不同的形状;尖端1的硬度范围在30-45d,主要目的是减少血管介入导管在进入血管的过程中对血管壁产生的危害。
本实施例中,主体管3的内管31、主体管的外管34、过渡段2和尖端1的材料为含有硫酸钡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氧化铋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硫酸钡的聚氨酯和含有氧化铋的聚氨酯的一种或多种。使编织导管的外表面具有更光滑的外观和手感,充分保护血管不容易产生血栓、夹层等。内表面极致光滑,方便器械顺利通过,和减少造影剂或其他药剂对内壁的吸附。
本实施例中,金属编织网管32由双股并排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其单股金属丝的丝径在0.03mm-0.05mm之间,单股金属丝的抗拉强度在1000-2500mpa。
在本实施例中,轴向加强筋的丝径在0.03mm-0.1mm之间,轴向加强筋的抗拉强度在1000-2500mpa之间。轴向加强筋33的材质为金属材料,轴向加强筋3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组合的单股加强筋,或者轴向加强筋为由前述若干的单股加强筋通过编织扭结而成。
本实施例中,主体管3具备优良抗折抗弯性能、更好的扭矩传递性和推送性,保证医生在手术时控制主体管3的远端部,即操作端和尖端1同步反馈,实现1:1实时扭控,轻易实现精确定位到血管造影部位操作。
本实施例中,轴向加强筋33一共有三根通过共挤的方式随着所述的主体管3的内管31共同挤出并均匀分布在内管31表面。轴向加强筋33均匀分布在内管31表面,通过共挤的方式,轴向加强筋33一大部分体积嵌进去主体管3的内管31,缩小占用导管的壁厚尺寸,同时外部有金属编织网管32紧密包覆固定,既能达到不占用导管的壁厚尺寸,又能实现增强导管的推送性、扭控性以及更优的显影性能。
本实施例中,主体管3的远端部接有手术时控制导管主体管3、过渡段2和尖端1同步转动的造影导管座5和去应力管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相比现有血管造影导管具有更佳的扭控性、抗压性、抗折性、抗弯性以及能够保持更良好的记忆形状和更好的显影性,医生在使用过程中能实现推送手感佳、支撑力好、定位精准,减少手术中因为造影导管的扭控性不佳,支撑力不够等问题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使用的质感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1.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包括主体管、过渡段和尖端,所述主体管、所述过渡段和所述尖端的硬度依次降低,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段的远端部为开口端,所述过渡段的开口端的圆周从外圆周到内圆周有一个斜度的收口,所述尖端的近端部为开口端,所述尖端的开口端的有一个喇叭状的收口,所述过渡段带有斜度的收口的端部与所述的尖端带有喇叭状的收口的端部搭接,过渡段的近端部设有朝径向内侧收缩的台阶面;
所述主体管包括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轴向加强筋、金属编织网管和外管,所述金属编织网管是由双股并排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所述轴向加强筋的长度大于所述内管、金属编织网管以及外管的长度,使所述主体管的远端部的外圆周与所述台阶面的内圆周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近端部接有导管座和去应力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硬度范围在55-75d,所述过渡段的硬度范围在50-55d,所述尖端的硬度范围在30-45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内管、所述主体管的外管、所述过渡段和所述尖端的材质为含有硫酸钡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氧化铋的嵌段聚醚酰胺、含有硫酸钡的聚氨酯和含有氧化铋的聚氨酯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网管的单股金属丝的丝径在0.03mm-0.05mm之间,单股所述金属丝的抗拉强度在1000-250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丝、镍钛丝、铂钨合金丝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搭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强筋一共有三根通过共挤的方式随着所述主体管的内管共同挤出并均匀分布在内管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强筋的丝径在0.03mm-0.1mm之间,所述轴向加强筋的抗拉强度在1000-2500mpa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筋的编织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强筋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轴向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组合的单股加强筋,或者所述轴向加强筋为由若干所述的单股加强筋通过编织扭结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