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疏水性织物、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由疏水性织物构成的衣物和包含该衣物的多层服装。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织物,其在保持了防水性和疏水性的同时具有适度的透气性,在下雨时和出汗时闷热感和黏着感较弱,不粘皮肤,这样的疏水性织物至少其表面是被单纤维0.2~3.0旦、卷缩量3~45%范围内的假捻卷缩加工丝线的卷缩纤维覆盖来编织而成的。该织物以28针数(gauge)以上的高针数编织而成,具有高密度,并且该织物表面被疏水加工而具有150mm以上的耐水压。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织物,其仅在基重380~550g/160cm幅面的织物的单面实施了不透到背面的持久且可洗涤性优良的透气疏水加工。
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里层表面形成有毛圈的衣料用织物,通过仅在里层配置具有疏水性的丝线条,使得大量的汗水集中到织物的外气一侧,促进向外气的蒸发而快速干燥。
专利文献4记载了一种用于穿着在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具有吸湿性或吸水性的衣物里面的辅助衣物。该辅助衣物由被疏水加工的织物构成,该织物由选自圆形罗纹织法、平针织法、经编织法和网眼织法中的任一种织法织成,汗水透过被疏水加工的织物的织眼而被衣物吸收,衣物的水分被疏水加工的织物阻挡而不会移动到皮肤。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69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67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9394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384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专利文献1~4都记载了疏水性的织物,但是并没有提及具有足够的疏水性、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织物。
如果增加空隙的尺寸或数量则有排水性变强的倾向。但是,此时存在耐久性(洗涤耐久性、耐用性等)降低的倾向。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洗涤性(洗涤耐久性)优良的、具有足够的疏水性、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疏水性织物、以及该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耐洗涤性(洗涤耐久性)优良的、具有足够的疏水性、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疏水性织物构成的衣物和包含该衣物的多层服装。
本发明的疏水性织物是用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织成的织物,上述织物的表面(该表面包括复丝的表面)被赋予了疏水剂,其满足下述(1)~(4)。
(1)上述织物的线圈间的空隙的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上述空隙的尺寸为7~25mm2。
(2)初始疏水性为3级以上,优选为4级以上。
(3)初始排水性为70%以上。
(4)初始破裂强度为200kpa以上500kpa以下。
(空隙)
空隙(孔)的数量为20~40个/[12cm×12cm]且上述空隙的尺寸为7~25mm2,优选上述空隙的数量为28~35个/[12cm×12cm]且上述空隙的尺寸为7.5~23mm2。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空隙的数量和尺寸同时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能够使得两者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并且能够获得兼具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织物。例如,如果仅增加空隙的尺寸或增加空隙的个数以改善排水性,则破裂强度变弱。相反,如果减小空隙的尺寸或减少空隙的个数以提高破裂强度,则排水性变差。
在本发明中,空隙是不限于网眼结构的网孔而包括在其他编织结构中形成的空隙(孔)的概念。
上述空隙的形状例如是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
(疏水性测试)
疏水性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来测量。
(排水性的评价)
对于上述排水性,初始或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后的上述排水性为70%以上,优选为73%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
排水性如下进行测量。
将0.6ml的水滴在20cm见方的丙烯酸板上,铺上疏水性织物,再在疏水性织物上铺上切成20cm见方的针织面料(finetrack公司的“droughtforce”面料、聚酯纤维100%、基重120g/m2),之后施加20cm见方的丙烯酸板和适当的配重共计300g的负荷(300g/400cm2)1分钟后,测量针织面料(吸水后的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通过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质量的单位是g。
排水性(%)=100×(吸水后的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初始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初始含水量(0.6ml)
在本发明中,“初始的”织物状态是指织物刚被制造后或在零售商店等中作为需求者能够购买的商品而流通的状态。在下文中同样。
在本发明中,“家庭洗涤”遵循jisl-0217中记载的103法。在下文中同样。
(破裂强度的评价)
破裂强度按照jisl-1096的a方法来测量。
对于上述破裂强度,初始或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后的上述破裂强度为200kpa以上500kpa以下,优选为230kpa以上500kpa以下,更优选为250kpa以上480kpa以下。
构成上述复丝的单纤维的、在与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异形。
上述圆形截面的例如有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三连串形和四连串形等(参照图1a)。截面形状可以沿着纤维的长度方向为一定形状,也可以是不同形状。
其中,构成上述复丝的单纤维优选具有异形截面形状,在异形截面形状中,优选具有2种以上的不同横截面形状,在与单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形状中,优选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参照图1b)。
作为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的截面形状,构成上述复丝的单根纤维的、在与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截取截面形状例如可以为三角形等多边形、多叶截面形状、星形和十字形。构成上述复丝的单纤维优选包含选自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参照图1c和1d)。
上述复丝包括例如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混纺加工丝线,与其它纤维合捻的合捻加工丝线或假捻加工丝线。
从优异的手感(弹力、蓬松度、张力)的观点出发,上述疏水性织物可以进一步满足下述(5)。
(5)初始弯曲刚度b值为0.0250gf·cm2/cm以下,且2hb值为0.0110gf·cm/cm以下。
从优异的手感洗涤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疏水性织物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弯曲刚度b值为0.0150gf·cm2/cm以下,且2hb值为0.0200gf·cm/cm以下。
此外,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弯曲刚度b值之间的变化率优选为-75%以上,更优选为-72%以上。并且,优选初始2hb值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2hb值之间的变化率是75%以下。
弯曲刚度(b值、2hb值)按照kes法来测量。在下文中同样。
变化率[%]=(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值-初始值)/初始值×100
从优异的疏水性的洗涤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疏水性织物可以进一步满足下述(6)。
(6)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后的按照喷涂法测量出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
上述疏水性织物优选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更优选经历了150次家庭洗涤后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
在上述疏水性织物中,上述疏水剂只要能够表现出疏水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是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氟系疏水剂、硅系疏水剂和烃系疏水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疏水剂。
上述疏水剂优选在织物的第一主面、第二主面和/或厚度方向的织物内部均匀或实质上均匀地附着。
上述疏水剂的附着量例如为1.1g/m2~6.0g/m2,优选为1.2g/m2~5.0g/m2,更优选为1.3g/m2~4.5g/m2。如果疏水剂的附着量小于1.1g/m2,则洗涤耐久性可能降低,如果超过6.0g/m2,则手感可能劣化。
上述疏水性织物的编织结构为例如华夫格、平针、双罗纹、圆形罗纹、蕾丝、网眼、胖花、双面组织、特里科经编、拉舍尔、提花、单针织物、双针织物、圆针织物、横编织物、经编织物等。其中,从疏水性、排水性、破裂强度和手感的优异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网眼结构。
从优异的表面手感的观点出发,上述疏水性织物可以进一步满足下述(a)或(b)。
(a)初始的表面特性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为0.220以下,且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为0.0250以下,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为0.230以下,且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为0.0270以下。
(b)初始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之间的变化率为6.0%以下,初始的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后的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之间的变化率为12.0%以下。
表面性能的平均摩擦系数(miu)和摩擦系数的变化(mmd)按照kes法来测量。在下文中同样。
(弯曲特性值的评价)
弯曲特性值是用于评价手感的“弹力”、“蓬松度”和“张力”的指标。
弯曲特性值是使用弯曲特性测量器(加多技术有限公司(カトーテック株式会社)制造的纯弯曲试验机“kes-fb2”)测量的。
弯曲特性值是使用样品(20cm×1cm)以最大曲率±2.5cm-1来测量的。
弯曲特性的弯曲刚度b值为每1cm宽幅面的弯曲刚度,令每1cm宽的弯曲力矩为m(gf·cm/cm)、曲率为k(cm-1)时,k以0.5~1.5cm-1之间的平均斜率dm/dk(gf·cm2/cm)表示。
弯曲特性的弯曲滞后宽度2hb值为每1cm宽幅面的弯曲滞后(gf·cm/cm)。
弯曲刚度b值用于评价人在将物体弯曲时所感受到的柔软性和刚度,b值越大则越硬,b值越小则越柔软。
弯曲滞后宽度(2hb值)用于评价人在将物体弯曲后恢复到初始状态时感受到的恢复性(弹性),2hb值越大则恢复性越差,越小则恢复性越好。
(平均摩擦系数(miu)和摩擦系数的变化(mmd)的评价)
平均摩擦系数(miu)是用于评价用手触摸时的“不光滑度”的指标。而摩擦系数的变化(mmd)是用于评价用手触摸时的“粗涩”的指标。
平均摩擦系数(miu)和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使用摩擦感测试仪(加多技术有限公司制造、表面测试仪“kes-fb4”)进行测量。
(手感的感官评价)
从优异的表面手感的观点出发,疏水性织物可以进一步满足下述(c)。
(c)在前臂内侧放置切成20cm见方的织物样品,并用另一只手的手掌轻轻按压而使其贴合于皮肤。
此时,感官评价“柔软而软和的皮肤触感(软和的手感)”和“不粗涩、滑溜而不黏皮肤的皮肤触感(滑溜的手感)”。对10名评测人员(20岁至49岁的女性)进行了关于触感的感官评价,以手感良好计4分、普通计2分、不好计0分来求取了10名评测人员的平均值。在任一评价中都为3.0以上则能够判断为手感良好。
(织物的基重)
上述疏水性织物的基重例如为40~200g/m2,优选为45~110g/m2。
(织物的厚度)
上述疏水性织物的厚度例如为200~1500μm,优选为300~1000μm。疏水性织物的厚度按照jisl10968.4厚度a法来测量。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
对于用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织成的、线圈间的空隙的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空隙尺寸为7~25mm2的织物,使用吸水剂进行了吸水加工后,使用疏水剂进行疏水加工。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良好地制造耐洗涤性(洗涤耐久性)优异且具有足够的疏水性、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疏水织物。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吸水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染色加工与吸水加工之间进行其它工序。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与染色加工同时进行吸水加工。例如,可以将吸水剂放入染色浴中,同时进行染色加工和吸水加工。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吸水加工、疏水加工、后加工(最终调整)的顺序进行。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染色加工、吸水加工、疏水加工、后处理(最终调整)的顺序进行。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染色吸水同时加工、疏水加工、后加工(最终调整)的顺序进行。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在染色加工和吸水加工之前进行精练处理。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加工之前进行碱减量处理。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进行使用吸水剂的吸水加工和使用疏水剂的疏水加工。吸水加工和疏水加工是用于实现相反性质的加工过程。然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吸水加工良好地使吸水剂吸收织物中所含的水分(水分子),从而能够在不被水分干扰的情况下通过后续的疏水加工来使织物上附着更多的疏水剂,由于能够制造耐久性优异的疏水织物而优选。也就是说,通过首先实施使用吸水剂进行的吸水加工,能够使疏水剂的附着更良好,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疏水剂的附着性、附着强度、附着量和附着面积。
并且,由于疏水剂的附着强度高于通常情况,因此不必增加附着强度较弱的疏水剂的附着量。由于不需要增加疏水剂的附着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与疏水剂的附着量成正比的手感的降低(劣化)。
在另一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中,包括:使用吸水剂对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进行了吸水加工后,使用疏水剂进行疏水加工,再进行编织加工。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良好地制造耐洗涤性(洗涤耐久性)优异且具有足够的疏水性、排水性和破裂强度的的疏水性织物。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吸水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染色加工与吸水加工之间进行其它工序。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与染色加工同时进行吸水加工。例如,可以将吸水剂放入染色浴中,同时进行染色加工和吸水加工。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在编织加工之前进行后处理(最终调整)。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吸水加工、疏水加工、后处理(最终调整)、编织加工的顺序进行。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染色加工、吸水加工、疏水加工、后处理(最终调整)、编织加工的顺序进行。
上述制造方法可以按照染色吸水同时加工、疏水加工、后加工(最终调整)、编织加工的顺序进行。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加工和吸水加工之前进行精练处理。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加工之前进行碱减量处理。
(衣物和多层服装)
本发明的衣物是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由上述疏水性织物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衣物是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其由通过上述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疏水性织物构成。
上述衣物(内衣)例如包括衬衫、男士内裤、裤子、短袜、内帽、手套、汗衫、胸罩、女士内裤、t恤、连裤袜和头套等。
本发明的多层服装至少包括上述衣物和能够直接叠加地穿着在上述衣物之上的至少一件(第一)外层衣物。
上述多层服装也可以还包括能够叠加地穿着在上述第一外层衣物之上的第二外层衣物。
上述多层服装也可以还包括能够叠加地穿着在上述第二外层衣物之上的第三外层衣物。
上述多层服装也可以还包括能够叠加地穿着在上述第三外层衣物之上的其它衣物。
本发明的衣物能够迅速渗透由皮肤产生的汗水。由于具有高耐久性的疏水性,所以能够防止汗水和雨水返湿。
上述第一外层衣物例如至少具有吸汗扩散性,由还具有保温性、湿度调节性等在内的一种以上的功能的面料制成。可以在第一外层衣物之上穿着外衣(至少具有防水透湿性)。
上述第二外层衣物由例如至少具有吸汗扩散性能或吸汗蒸发性,甚至还具有保温性、湿度调节性等在内的一种以上的功能的面料制成。可以在第二外层衣物之上穿着外衣(至少具有防水透湿性)。
上述第三外层衣物由例如至少具有透湿性,甚至还具有耐水性、保温性、防风性、防结露性、防水性等在内的一种以上的功能的面料制成。可以在第三外层衣物之上穿着外衣(至少具有防水透湿性)。
由本发明的疏水性织物制成的衣物(内衣)具有优异的洗涤耐久性,并且还具有在叠加地穿着时摩擦耐久性强且具有疏水性功能,并且还具有优异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的例子的图。
图1b是表示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的例子的图。
图1c是表示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的例子的图。
图1d是表示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的例子的图。
图2a是表示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b是表示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a是表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工序的图。
图3b是表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3c是表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3d是表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3e是表示实施例与比较例的评价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其并不限制于下述实施方式。
图1a、图1b、图1c和图1d是表示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的例子的图。
构成复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上述图1a、图1b、图1c和图1d所示的截面形状。
图1a是圆状截面的例子。图1a的(a)是圆形截面,(b)是椭圆形截面,(c)是圆角矩形截面,(d)是三连串截面,(e)是四连串截面。
构成复丝的单纤维具有2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在与单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形状中,优选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使用具有2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的截面形状的合成纤维,能够在纤维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使得排水性更加优异。
图1b、图1c和图1d示出了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的异形截面形状的例子。
图1b的(a)、(b)和(d)是在外周部具有1个凸部的例子。图1c中,(a)表示十字形截面,(b)表示星形截面,(c)表示三角形截面,例示的是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的异形截面形状。图1b的(c)是在外周部具有2个凸部的例子。
图1d示出了多叶截面形状中的6个凸部(叶部)大致均等地反复配置的6叶截面形状。r是相对的2个凸部间的最大距离,r是圆形截面的直径。在多叶截面形状中,凸部(叶部)的个数不限于6个,可以是6个以下,也可以是6个以上(例如20个)。
在上述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包含扁平比为1.1~5的形状。扁平比是,对于作为测量对象的纤维的构成丝线的所有根数,按下式求取扁平比并计算其平均值而获得的值。
扁平比=(纤维横截面的长轴方向的长度)/(纤维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采用异形截面或者组合2种以上的不同形状的截面的单纤维来构成复丝,能够在纤维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使得排水性更加优异。
本实施方式的疏水性织物是用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复丝编织的织物,织物或复丝被赋予了疏水剂。
(疏水剂)
疏水剂可以是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氟类疏水剂、硅类疏水剂和烃类疏水剂的1种以上的疏水剂。
上述疏水剂优选在织物的第一主面、第二主面、厚度方向的织物内部均匀或实质上均匀地附着。
疏水剂的附着量例如是1.1g/m2~6.0g/m2,优选1.2g/m2~5.0g/m2,更优选1.3g/m2~4.5g/m2。疏水剂的附着量如果不到1.1g/m2,则有可能洗涤耐久性低,如果超过6.0g/m2,则手感变差,因此不优选。
上述疏水剂的附着量能够从下式求得。
疏水剂附着量(g/m2)=基重(g/m2)×吸附率(%)×药剂使用浓度(%)×药剂中的固体成分(固含量)浓度(%)
吸附率是,将疏水加工前的织物浸渍在疏水加工处理液中,在挤掉液体后,附着的疏水加工处理液相对于浸渍前的织物的质量比例,能够从下式计算得出。其中,质量的单位为g。
吸附率(%)={(浸渍而挤掉液体后的面料质量-初始的面料质量)/初始的面料质量}×100
本实施方式的疏水性织物必须满足下述(1)~(4),优选还满足(5)~(10)中的一条以上。
(1)织物的织眼间的空隙(孔)的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上述空隙的尺寸为7~25mm2,优选上述空隙的数量为28~35个/[12cm×12cm]且上述空隙的尺寸为7.5~23mm2。
(2)初始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优选为4级以上。
(3)初始或者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的上述排水性为70%以上,优选为73%以上,更优选为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
(4)初始或者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的上述破裂强度为200kpa以上500kpa以下,优选为250kpa以上500kpa以下,更优选为280kpa以上480kpa以下。
(5)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为0.0250gf·cm2/cm以下,且2hb值为0.0110gf·cm/cm以下。优选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弯曲刚度b值为0.0150gf·cm2/cm以下且2hb值为0.0200gf·cm/cm以下。
(6)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优选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更优选经历了150次家庭洗涤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
(7)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弯曲刚度b值之间的变化率为-75%以上,优选为-72%以上,初始的2hb值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2hb值的变化率为75%以下。
(8)初始的表面特性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为0.220以下,且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为0.0250以下,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为0.230以下,且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为0.0270以下。
(9)初始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之间的变化率为6.0%以下,且初始的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与经历了120次家庭洗涤的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之间的变化率为12.0%以下。
(10)在前臂内侧放置切成20cm见方的织物样品,并用另一只手的手掌轻轻按压而使其贴合于皮肤。此时,感官评价“柔软而软和的皮肤触感(软和的手感)”和“不粗涩、滑溜而不黏皮肤的皮肤触感(滑溜的手感)”。对10名评测人员(20岁至49岁的女性)进行了关于触感的感官评价,以手感良好计4分、普通计2分、不好计0分来求取了10名评测人员的平均值。在任一评价中都为3.0以上则能够判断为手感良好。
上述各种测量方法如上所述。
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超过0.0250gf·cm2/cm则太硬,穿着时的手感(“弹力”、“蓬松度”和“张力”)可能不好。经过家庭洗涤弯曲刚度b值会降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变化率维持在-70%以上,由此能够抑制家庭洗涤带来的手感的极端降低。
初始的弯曲滞后量(2hb值)超过0.0110gf·cm/cm则恢复性低,穿着时的手感(“弹力”、“蓬松度”和“张力”)可能不好。经过家庭洗涤2hb值会升高,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变化率维持在75%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家庭洗涤带来的手感的极端降低。
初始的平均摩擦系数(miu)为0.220以下,评价为“不光滑度”较低(即光滑)。经过家庭洗涤平均摩擦系数(miu)会升高(即变得不光滑),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变化率维持在6.0%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家庭洗涤带来的手感的极端降低。
摩擦系数的变化(mmd)在0.0250以下,则评价为“粗涩”较少,即平滑。经过家庭洗涤摩擦系数的变化(mmd)会升高(即变得更粗涩),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变化率维持在12.0%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家庭洗涤带来的手感的极端降低。
(编织结构)
疏水性织物的编织结构为例如华夫格、平针、双罗纹、圆形罗纹、蕾丝、网眼、胖花、双面组织、特里科经编、拉舍尔、提花、单针织物、双针织物、圆针织物、横编织物、经编织物等。其中,从疏水性、排水性、破裂强度和手感的优异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网眼结构。
(编织密度)
疏水性织物的编织密度例如在1英寸间的横向线圈数(c)为20~60的范围,优选30~40的范围,1英寸间的纵向线圈数(w)为15~50的范围,优选20~30的范围。横向线圈/英寸(c)与纵向线圈/英寸(w)的组合优选为上述范围,例如优选为32(c)/23(w)、32(c)/25(w)、35(c)/25(w)等。
(织物的基重)
上述疏水性织物的基重例如为40~200g/m2,优选为45~110g/m2。
(织物的厚度)
上述疏水性织物的厚度例如为200~1500μm,优选为300~1000μm。疏水性织物的厚度按照jisl10968.4厚度a法进行测量。
(复丝)
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复丝例如能够列举由聚酯系纤维、聚酰胺系纤维或聚烯烃系纤维构成的复丝。
构成聚酯系纤维的聚酯树脂的种类型例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芳族聚酯、可阳离子染色的可染色聚酯和聚乳酸等。聚酯系纤维由于不易起皱且强度高而优选。
构成聚酰胺系纤维的聚酰胺树脂的种类的实例包括尼龙6、尼龙66、尼龙46、尼龙11、尼龙56等。聚酰胺类纤维的强度高,并且吸水性也优良,因此能够期待排水性的提高。
构成聚烯烃系纤维的聚烯烃树脂的种类例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等。
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的单纤维纤度为例如0.1~10dtex,优选0.3~8dtex,更优选0.5~6dtex。
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的总纤度为例如30~300dtex,优选为30~250dtex,并且更优选为30~180dtex。
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的细丝数根据所使用的单纤维的单纤维纤度和总纤度来确定,例如可以为2~400根。
复丝包括例如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混纺加工丝线,与其他纤维合捻的合捻加工丝线或假捻加工丝线。
其他纤维例如有丙烯酸、聚氨酯等合成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乙酸酯等半合成纤维、棉、羊毛等天然纤维等。
(制造方法)
第一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是,对于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构成的、线圈间的空隙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空隙尺寸为7~25mm2的织物,进行包括精练、染色与吸水加工(包括干燥)、疏水加工、后处理的工序。在本制造方法中,可以与染色加工同时进行吸水加工(参照图2a)。而且,也可以省略后处理。
第二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复丝进行精练加工、染色与吸水加工(包括干燥)、疏水性加工、后处理,之后进行编织加工的工序(参照图2b)。也可以省略后处理。
通过在丝线的阶段进行疏水加工,与织物的情况相比,疏水剂对纤维的附着效果进一步增强。另外,能够用于用丝线直接编织短袜、手套、汗衫等的制法的产品生产。
能够根据单纤维的种类、纤度、单纤维的截面形状、编织结构的种类等来选择上述第一或第二制造方法。
用复丝进行的疏水加工是在实施吸水加工之后将疏水剂附着于复丝的工序。疏水加工例如有,从缠绕有复丝的线轴(或锥体)卷出而连续地输送复丝并将其在疏水浴等中浸渍规定时间以附着疏水剂的方法(浴输送)、卷成线团(hank),或者将整个线轴在疏水浴等中浸渍规定时间以附着疏水剂的方法。疏水加工可以包括规定的脱水和干燥的处理。
在对复丝的疏水加工中使用的疏水剂只要其能够表现出疏水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是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氟系疏水剂、硅系疏水剂和烃系疏水剂中的1种以上的疏水剂。除了疏水剂之外,还可以使用交联剂、软化剂、抗静电剂和催化剂等助剂等。
附着于复丝的上述疏水剂的附着量例如为1.1g/m2~6.0g/m2,优选为1.2g/m2~5.0g/m2,并且更优选为1.3g/m2~4.5g/m2。如果疏水剂的附着量小于1.1g/m2,则洗涤耐久性可能降低,并且如果其大于6.0g/m2,则手感可能劣化。
当在后续工序中进行疏水加工时,可以使用比上述少的量,以将最终附着量调节为如上所述即可。
编织加工是用规定的编织结构编织复丝的工序。通过该工序,获得了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构成的织物,该织物的线圈之间的空隙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空隙尺寸为7~25mm2。用于编织加工的编织机例如能够列举圆形编织机、纬编机和经编机。
精练加工是用例如漂白剂、清洁剂等从织物(或复丝)除去污垢、油和胶浆等杂质的工序。可以使用螯合剂和渗透剂等助剂。
在该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染色、吸水处理之前进行碱减量加工。碱减量加工是用苛性钠等强碱溶液溶解(水解)织物(或复丝)表面以减轻重量的步骤。重量减轻的程度优选能够获得手感与疏水剂的洗涤耐久性之间的平衡。另外,可以使用诸如减量加工促进剂等助剂。
染色加工是用染料将织物(或复丝)染色的工序,除染料外,还可以使用螯合剂、渗透均染剂、分散均染剂、助剂、渗透剂等。作为染色方法,例如能够列举连续地输送长的织物(或复丝)并将其在染色浴等中浸渍规定时间以进行染色的方法(单浴染色法、单浴多阶段染色法、多浴多阶段染色法)、热溶染色法、冷轧堆染色法、高压液流染色法、高压束染色法、轧蒸染色法、轧染法、快速染色等分批染色法等。染色规定时间后,将织物(或复丝)洗涤、脱水和干燥。
在本制造方法中,当同时进行染色和吸水时,染色浴的浴液可以至少包含染料和吸水剂。
可以在染色加工之后进行皂洗,也可以在疏水加工后进行皂洗。
吸水剂(也称为吸水加工剂)是对纤维赋予亲水性并提高与水的相容性的添加剂。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吸水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聚乙二醇、添加聚环氧乙烷的聚酯类化合物(聚乙二醇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嵌段共聚物等)、添加聚环氧乙烷的氟基化合物、添加聚环氧乙烷的硅基化合物等的聚环氧乙烷类化合物、二油基磺基琥珀酸钠等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这些吸水剂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吸水剂中,优选聚环氧乙烷类化合物,更优选添加聚环氧乙烷的聚酯类化合物。
除了吸水剂之外,还可以使用交联剂、软化剂、抗静电剂、助剂等。
吸收剂在本制造方法中的作用不是期望穿着时吸汗等吸水作用,而是在之后的疏水加工中提高疏水剂的附着强度。比较使用相同量的疏水剂进行了疏水加工的情况与本制造方法(在吸水加工后进行疏水加工的情况(参见实施例1和实施例9),即使等量的疏水剂被吸附在织物(或复丝)上,在本制造方法中疏水剂的附着力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洗涤耐久性。
对织物进行的疏水加工是在将疏水剂附着到吸水加工后的织物上的工序。疏水加工例如能够列举连续输送长的织物并将其在疏水浴等中浸渍规定时间以附着疏水剂的方法(浴输送)、浸轧、印花(辊)等。疏水加工可以包括规定的脱水和干燥的处理。
疏水剂只要能够表现出疏水性就没有特别限制,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是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氟系疏水剂、硅系疏水剂和烃系疏水剂中的1种以上的疏水剂。除了防水剂之外,还可以使用交联剂、软化剂、抗静电剂和催化剂等助剂等。
疏水剂优选均匀地或实质上均匀地附着在织物的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或厚度方向的织物内部。此外,优选疏水剂匀或实质上均匀地附着在复丝的外周。
疏水剂的“赋予”和“附着”可以是化学和/或物理机制。
疏水剂的附着量例如为1.1g/m2~6.0g/m2,优选为1.2g/m2~5.0g/m2,并且更优选为1.3g/m2~4.5g/m2。
后加工(最终调整)是织物(或复丝)的精加工,例如可以是柔性加工、热处理和尺寸加工等。
(另一实施方式)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吸水加工可以不与染色加工同时进行而在染色加工之后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吸水加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例如,制备含有吸水剂的水溶液,然后通过浸轧法、喷涂法、辊舐式涂布法、狭缝涂布法等将上述水溶液施涂到织物上,之后进行干热处理。如果需要,上述水溶液中也可以含有交联剂、软化剂、抗静电剂、助剂等。
(多层服装)
内衣直接接触皮肤而穿着。内衣具有疏水性,能够让汗水迅速通过,并防止返湿。内衣由具有上述手感的疏水性织物制成,并且由通过上述用于制造疏水性织物的方法制造的疏水性织物制成。
汗水依次从内衣透出到外衣(透湿性能),并且防止(汗或雨)返湿(防水性能)。
第一外层衣物能够穿着在内衣之上。第一外层衣物具有保温性、吸汗扩散性和湿度调节性,并且吸收来自内衣的汗水并使其扩散。第一外层衣物是例如由聚酯、尼龙、乙酸酯、人造丝等化学纤维或羊毛、丝绸、棉等天然纤维或它们的混纺所制成的织物。
第二外层衣物能够穿着在第一外层衣物之上。第二外层衣物具有保温性、吸汗扩散性和蒸散性,能够使汗液汽化。第二外层衣物是例如由聚酯、尼龙、乙酸酯、人造丝等化学纤维或羊毛、丝绸、棉等天然纤维或它们的混纺所制成的织物。
第三外层衣物能够穿着在第二外层衣物之上。第三外层衣物具有防风性、保温性和防水透湿性,能够使汽化了的汗液透出(渗透)到外部。第三外层衣物例如具有尼龙(或聚酯)、氟膜或聚氨酯膜以及尼龙(或聚酯)的三层结构。
外衣能够穿着在第三外层衣物之上。外衣具有防寒性、抗风性、防水透湿性和抗雨性,能够使汽化了的汗液透出(渗透)到外部。外衣例如为可拉伸的尼龙(或聚酯),氟膜或聚氨酯膜以及尼龙(或聚酯)的三层结构。
另外,上述各衣物不限于具有上述功能,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省略一些功能或增加其他功能。
(疏水性织物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图3a示出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工序,图3b~3e示出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结果。
其中,表中的“hl100”表示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
(评价方法)
(1)空隙(孔)的大小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织物用复印机(佳能(canon)公司制造的“c5240f”)放大到400%进行打印,并根据所获得的图像求取空隙(孔)的尺寸。
空隙尺寸(mm2)=(空隙的垂直长度/2)×(空隙的水平长度/2)×3.14
(2)空隙个数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织物用复印机(佳能(canon)公司制造的“c5240f”)放大到400%进行打印,计算出在获得的图像中的垂直、水平方向均为12cm的正方形内包含的空隙个数。
(3)疏水性(洗涤耐久性)
(3-1)初始: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进行测量。
(3-2)hl100:按照jisl-0217中记载的103法进行了100次家庭洗涤后,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进行测量。
(3-3)hl120:按照jisl-0217中记载的103法进行了120次家庭洗涤后,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进行测量。
(3-4)hl150:按照jisl-0217中记载的103法进行了150次家庭洗涤后,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进行了测量。
(4)手感
(4-1)弯曲特性
使用纯弯曲特性测试仪(加多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kes-fb2”)进行了测量。弯曲特性值以最大曲率为±2.5cm-1测量了样品(20cm×1cm)。弯曲特性的b值是每1cm宽幅面的弯曲刚度,令每1cm宽度的弯矩为m(gf·cm/cm)且曲率为k(cm-1)时,k以0.5~1.5cm-1之间的平均斜率dm/dk(gf·cm2/cm)表示。弯曲特性的2hb值是每1cm宽幅面的弯曲滞后(gf·cm/cm)。
(4-2)平均摩擦系数(miu)和摩擦系数的变化(mmd)
使用表面测试仪(加多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kes-fb4”)进行测量。
(4-3)手感感官评价
在前臂内侧放置切成20cm见方的织物样品,并用另一只手的手掌轻轻按压而使其贴合于皮肤。此时,感官评价“柔软而软和的皮肤触感(软和的手感)”和“不粗涩、滑溜而不黏皮肤的皮肤触感(滑溜的手感)”。对10名评测人员(20岁至49岁的女性)进行了关于触感的感官评价,以手感良好计4分、普通计2分、不好计0分来求取了10名评测人员的平均值。在任一评价中都为3.0以上则能够判断为手感良好。
(5)吸附率
将疏水加工前的织物浸渍在疏水加工处理液中,在挤掉液体后,附着的疏水加工处理液相对于浸渍前的织物的质量比例,能够从下式获得。其中,质量的单位为g。
吸附率(%)={(浸渍而挤掉液体后的面料质量-初始的面料质量)/初始的面料质量}×100
(6)疏水剂附着量(g/m2)
疏水剂附着量(g/m2)=基重(g/m2)×吸附率(%)×药剂使用浓度(%)×药剂中的固体成分(固含量)浓度(%)
(7)排水性
将0.6ml的水滴在20cm见方的丙烯酸板上,铺上疏水性织物,再在疏水性织物上铺上切成20cm见方的针织面料(knitfabric)(finetrack公司制造的“droughtforce”面料、聚酯纤维100%、基重120g/m2),之后施加20cm见方的丙烯酸板和适当的配重共计300g的负荷(300g/400cm2)1分钟后,测量针织面料(吸水后的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质量的单位是g。
排水性(%)=100×(吸水后的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初始droughtforce面料的质量)/初始含水量(0.6ml)
(8)破裂强度
按照jisl-1096的a法进行测量。
(实施例1)
使用聚酯系纤维的lumiace73t44(unitikatrading公司制造的73dtex44长丝,单纤维横截面的外周部的凸部个数:1,纤维的横截面的扁平比:1.6)的假捻加工丝线,制备了具有下述结构的网眼织物。
基重:55g/m2编织密度:32c/25w
空隙的尺寸:20.4mm2空隙个数:30个
根据以下方案,进行精练、染色与吸水加工(干燥)、疏水加工和最终调整(fs)而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精炼:精炼清洁剂(sunmorlfl(日华化学株式会社)),1g/l,80℃×20分钟
染色加工:分散染料(dianixblackxf(deister(ダイスター)公司),3%omf(onweightoffiber:相对于纤维的重量))
助剂(niccasunsaltsn-130(日华化学株式会社)),0.5g/l
助剂(醋酸),0.2cc/l
吸水剂(sr-1000(高松油脂)),1g/l
染色温度130℃×30分钟
干燥120℃×2分钟
疏水加工:疏水剂(lse-009(明成化学工业公司)),100g/l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meikanatecx(明成化学工业),10g/l
三聚氰胺系交联剂beckaminem-3(dic株式会社),5g/l
胺盐系催化剂catalystacx(dic株式会社),3g/l
最终调整:干燥170℃×1分钟
(实施例1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70.4%
2hb值的变化率:73.2%
miu的变化率:4.9%
mmd的变化率:10.1%
手感感官评价:4.0
疏水剂附着量:1.7g/m2
排水性:86.2%
破裂强度:303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2)
除了如下改变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50g/m2编织密度:32c/23w
空隙的尺寸:17.3mm2空隙个数:32个
(实施例2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53.7%
2hb值的变化率:53.2%
miu的变化率:4.2%
mmd的变化率:11.5%
手感感官评价:3.6
疏水剂附着量:1.5g/m2
排水性:85.4%
破裂强度:307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3)
使用包含质量比为50/50的具有三角形截面的聚酯长丝和具有十字形截面的聚酯长丝的复丝的假捻加工丝线(78分特48长丝),除了如下改变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60g/m2编织密度:32c/23w
空隙的尺寸:23.0mm2空隙个数:32个
(实施例3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51.0%
2hb值的变化率:43.5%
miu的变化率:4.8%
mmd的变化率:9.4%
手感感官评价:软和3.4、滑溜3.8
疏水剂附着量:1.9g/m2
排水性:84.1%
破裂强度:290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4)
使用具有圆形截面的聚酯长丝(84分特72长丝)的假捻加工丝线,获得具有以下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的织物。根据上述方案对该织物进行精练、染色加工(干燥)、疏水加工、最终调整(fs),从而获得了疏水性织物。在染色加工中未使用吸水剂。
基重:75g/m2编织密度:32c/25w
空隙的尺寸:20.4mm2空隙个数:30个
(实施例4的评价结果)
hl12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50.0%
2hb值的变化率:44.3%
miu的变化率:4.3%
mmd的变化率:5.4%
手感感官评价:3.4
疏水剂附着量:2.2g/m2
排水性:75.4
破裂强度:270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5)
使用实施例1中使用的lumiace73t44的假捻加工丝线,制备具有以下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的网眼织物。
基重:55g/m2编织密度:33c/24w
空隙的尺寸:20.4mm2空隙个数:31个
对于该织物,将疏水加工变更为下述方法,以除不含吸水剂地进行染色加工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疏水加工:疏水剂lse-009,200g/l
异氰酸酯系交联剂meikanatecx,20g/l
三聚氰胺系交联剂beckaminem-3,10g/l
胺盐系催化剂catalystacx,6g/l
(实施例5的评价结果)
hl12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53.4%
2hb值的变化率:65.3%
miu的变化率:5.0%
mmd的变化率:9.8%
手感感官评价:软和3.2,滑溜4.0
疏水剂附着量:3.5g/m2
排水性:79.0%
破裂强度:273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6)
将构成纤维改变为lumiaceuv(具有异形截面形状的聚酯复丝,84分特48长丝,unitikatrading公司制造)的假捻加工丝线,除了制成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如下的网眼结构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75g/m2编织密度:32c/25w
空隙的尺寸:20.4mm2空隙个数:30个
(实施例6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54.8%
2hb值的变化率:72.5%
miu的变化率:4.7%
mmd的变化率:10.2%
手感感官评价:软和3.8,滑溜3.2
疏水剂附着量:2.4g/m2
排水性:77.2%
破裂强度:279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7)
将构成纤维改为lumiace73t44和具有三角形截面形状的聚酯复丝(19分特26长丝)的混纺丝线(92分特70长丝),除了制成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如下的网眼织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70g/m2编织密度:32c/23w
空隙的尺寸:23.0mm2空隙个数:32个
(实施例7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在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变化率:-51.3%
2hb值的变化率:64.2%
miu的变化率:4.5%
mmd的变化率:11.8%
手感感官评价:软和3.4,滑溜3.6
疏水剂附着量:2.2g/m2
排水性:84.5%
破裂强度:315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8)
使用具有圆形截面的尼龙复丝(33分特26长丝)和聚氨酯单丝(78分特)的混纺丝线,获得了具有以下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的网眼织物。除了在不包含吸水剂的情况下进行染色加工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95g/m2编织密度:75c/52w
空隙的尺寸:7.9m2空隙个数:23个
(实施例8的评价结果)
hl12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14.3%
2hb值的变化率:-9.1%
miu的变化率:14.0%
mmd的变化率:28.5%
手感感官评价:4.0
疏水剂附着量:2.7g/m2
排水性:90%
破裂强度:203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实施例9)
获得具有以下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的网眼织物,除了在不包含吸水剂的情况下进行染色加工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55g/m2编织密度:33c/23w
空隙的尺寸:15.1mm2空隙个数:33个
(实施例9的评价结果)
hl10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49.9%
2hb值的变化率:43.7%
miu的变化率:5.5%
mmd的变化率:13.8%
手感感官评价:3.8
疏水剂附着量:1.7g/m2
排水性:75.7%
破裂强度:292kpa
洗涤耐久性、手感和排水性优良、具有能够耐穿着的强度(破裂强度)。
(比较例1)
除了如下改变网眼织物的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90g/m2编织密度:67c/19w
空隙的尺寸:6.4mm2空隙个数:52个
(比较例1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41.2%
2hb值的变化率:65.7%
miu的变化率:1.6%
mmd的变化率:6.6%
手感感官评价:软和0.7,滑溜2.0
疏水剂附着量:2.7g/m2
排水性:64.8%
破裂强度:323kpa
空隙的尺寸小所以排水性差,但破裂强度优异。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为0.0391gf·cm2/cm,并且2hb值为较高的值0.0130gf·cm/cm,弹力强。另外,初始的miu值和mmd值高,表面粗糙,手感感官评价也低。
(比较例2)
除了如下改变网眼织物的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40g/m2编织密度:37c/15w
空隙的尺寸:34.6mm2空隙个数:25个
(比较例2的评价结果)
hl15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44.7%
2hb值的变化率:65.4%
miu的变化率:6.1%
mmd的变化率:14.6%
手感的感官评价:软和4.0,滑溜2.0
疏水剂附着量:1.0g/m2
排水性:95.3%
破裂强度:153kpa
空隙的尺寸大且厚度小,因此排水性良好,但是由于密度和厚度小,所以破裂强度低而不耐穿。另外,miu变化率较高,洗涤后的手感变化大。
(比较例3)
除了如下改变网眼织物的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95g/m2编织密度:75c/52w
空隙的尺寸:9.4m2空隙个数:12个
(比较例3的评价结果)
hl12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13.6%
2hb值的变化率:-10.2%
miu的变化率:5.6%
mmd的变化率:21.7%
手感感官评价:4.0
疏水剂附着量:2.8g/m2
排水性:69.3%
破裂强度:210kpa
空隙个数少但排水性良好,而手感虽然良好,但mmd的变化率较大,洗涤后的手感变化较大。
(比较例4)
除了如下改变网眼织物的基重、编织密度、空隙的尺寸和空隙个数以外,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70g/m2编织密度:52c/30w
空隙的尺寸:11.8mm2空隙个数:60个
(比较例4的评价结果)
hl10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63.5%
2hb值的变化率:57.6%
miu的变化率:4.4%
mmd的变化率:9.8%
手感感官评价:4.0
疏水剂附着量:2.1g/m2
排水性:68.1%
破裂强度:353kpa
空隙的尺寸在良好范围内,但是空隙的数量较多。
(比较例5)
使用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聚酯长丝(110分特48长丝)的假捻加工丝线和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聚酯长丝(44分特48长丝)的混纺丝线,获得具有下述结构的网眼织物,除了在不包含吸水剂的情况下进行染色加工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获得了疏水性织物。
基重:240g/m2编织密度:32c/49w
空隙的尺寸:75.3mm2空隙个数:35个
(比较例5的评价结果)
hl100:3级
初始与hl120之间的b值的变化率:-10.4%
2hb值的变化率:10.8%
miu的变化率:4.5%
mmd的变化率:30.4%
手感感官评价:0.0
疏水剂附着量:9.5g/m2
排水性:84.6%
破裂强度:530kpa
基重和厚度大,初始的弯曲刚度b值为0.0464gf·cm2/cm,而2hb值为较高的值0.0715gf·cm/cm,弹力强。并且,在手感感官评价中也获得手感差的结果,作为内衣的穿着感差并且破裂强度也高。
1.一种疏水性织物,是用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织成的织物,在所述织物的表面赋予了疏水剂,所述疏水性织物的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至(4):
(1)所述织物的线圈间的空隙的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所述空隙的尺寸为7~25mm2;
(2)按照jisl-1092中记载的喷涂法测量出的初始疏水性为3级以上;
(3)初始排水性为70%以上;
(4)按照jisl-1096中记载的a法测量出的初始破裂强度为200kpa以上500kpa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复丝的单纤维具有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在与单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形状中,在外周部具有1个以上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5):
(5)初始弯曲刚度b值为0.0250gf·cm2/cm以下,且2hb值为0.0110gf·cm/c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6):
(6)按照jisl-0217中记载的103法测量出的、经历了100次家庭洗涤后的按照所述喷涂法测得的疏水性为3级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剂是选自具有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氟系疏水剂、硅系疏水剂和烃系疏水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性织物形成为网眼结构。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疏水性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用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复丝织成的、线圈间的空隙的个数为20~40个/[12cm×12cm]且空隙尺寸为7~25mm2的织物,使用吸水剂进行了吸水加工后,使用疏水剂进行疏水加工。
8.一种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其特征在于:
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织物制成,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
9.一种多层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和
能够直接叠加地穿着在所述衣物之上的至少一件外层衣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