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及其鞋面。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峰谷结构鞋面通常为几种材料叠加组合或采用后加工构成峰谷结构,并以产品的厚薄来体现峰谷结构效果,因其产品机器的种种限制(如机器的开档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致使产品成型之时为面面平行),导致产品的凹凸效果并非所需,且这些传统的峰谷结构鞋面结构复杂,制作过程中材料报废率高、产品质量较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及其鞋面,该工艺可稳定控制峰谷结构、减少工作流程、降低成本,且不会对织物造成伤害;该鞋面成本低廉,加工简单,且较为稳定。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梳栉配置:选取具有六把以上梳栉的纱架经编机,所述纱架经编机包括前针床和后针床,其中六把梳栉沿着前针床至后针床的排列位置依次为第一梳栉、第二梳栉、第三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第六梳栉;上机编织:所述第一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五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底层,所述第一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2/1-1/1-0/1-1//;所述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四层纱线,并在鞋面上形成提花组织,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均为1-0/1-1/1-2/1-1//;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均不垫纱成圈,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分别做第三层纱线和第二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中间层,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的衬纬基本组织均为0-0/0-0/0-0/0-0//;所述第六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后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一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面层,所述第六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1/0-2/2-2/3-1//;所述提花组织隐藏于鞋面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为分离式贾卡梳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均以一穿一空的方式进行穿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且分别穿有1536根纱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均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穿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五梳栉分别有6个盘头,每个盘头上穿有512根纱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五梳栉均为地梳,且均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采用规格为scy-70d/70d/24f的锦纶白高弹氨纶包芯纱进行穿纱,所述第四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3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五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50d/48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六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75d/3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800mm/腊克,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均为2200mm/腊克,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均为175mm/腊克,所述第六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1760mm/腊克。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鞋面,采用上述的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编织而成。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采用纱架经编机一体编织而成,其中第一梳栉的垫纱组织是闭口经平组织形成一个面,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两梳栉形成衬纬组织,衬纬组织是定伸最理想的组织,在面料中起到填充集线作用并有助于保证凸起效果,且采用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两梳栉一起填充,有利于增加填充的厚度从而使得凸起效果更为明显;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两梳栉形成提花,提花组织隐藏于鞋面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上,不仅可在面层和底层形成提花,还可连接面层和底层不脱层;该编织工艺使部分区域挤压凸起形成山峰区域,部分区域面底两层紧密贴合形成低谷区域,在布面上形成峰谷效果,避免了繁琐的后加工破坏了鞋面的稳定性,且降低了制鞋成本;且在布面上形成峰谷结构,可以稳定控制峰谷结构,减少了工作流程,降低了成本,且不会对织物造成伤害。
2、本申请的纱线采用无弹纱线结合氨纶高弹丝起到收缩完成凸起运动,其中,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采用氨纶包芯纱穿纱,利用氨纶包芯纱的特性,有助于增加织物的弹性,使其鞋面触摸时峰谷感也更佳明显,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采用低弹纱线穿纱,有助于保证凸起效果,使其鞋面触摸时峰谷立体感更佳明显。
3、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可以精确掌控每一根纱线的张力,使得贾卡梳栉的张力调节更佳灵活,有助于丰富贾卡梳栉的提花效果。
4、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等梳栉均为地梳,地疏一般编织的组织比较单一(如:平纹、小网孔、大网孔、变化网孔等),因此它们的张力要求必须统一,且无需精准控制到每一纱线的张力,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均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能实现更高的车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改送经量方便、迅速、无需更换送经变换齿轮,且更换经轴时不需要人工转动经轴,只需简单按键即可。
5、本申请的鞋面,采用一体编织成型,成本低廉,加工简单,此外,制成的鞋面较为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一种峰谷结构鞋面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编织准备:在电脑上设计鞋面的花型,应用自注软件导出上机文件;
2.梳栉配置:选取具有六把以上梳栉的纱架经编机,所述纱架经编机包括前针床和后针床,其中六把梳栉沿着前针床至后针床的排列位置依次为第一梳栉、第二梳栉、第三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第六梳栉,在本实施例中,纱架经编机为贾卡经编机;
3.上机编织:所述第一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五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底层,所述第一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2/1-1/1-0/1-1//;所述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四层纱线,并在鞋面上形成提花组织,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均为1-0/1-1/1-2/1-1//;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均不垫纱成圈,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分别做第三层纱线和第二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中间层,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的衬纬基本组织均为0-0/0-0/0-0/0-0//;所述第六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后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一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面层,所述第六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1/0-2/2-2/3-1//;
所述提花组织隐藏于鞋面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上。
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鞋面包括面料和提花,面料由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组成。
其中,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为分离式贾卡梳栉,即在机台上将一把满机号的贾卡梳栉分成两个半把半机号的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
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五梳栉均为地梳,且均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
所述第一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采用规格为scy-70d/70d/24f的锦纶白高弹氨纶包芯纱进行穿纱,所述第四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3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五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50d/48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六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75d/3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
第一梳栉:整经p-dty100d/96f涤纶半光白低弹轻网纱,6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512根纱线,并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第一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穿纱,第一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800mm/腊克,第一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2/1-1/1-0/1-1//。
第二梳栉:整经scy-70d/70d/24f锦纶白高弹氨纶包芯纱,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穿有1536根纱线,第二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一穿一空的方式进行,即每穿一根纱线后空出一个位置再继续循环穿纱,第二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2200mm/腊克,第二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0/1-1/1-2/1-1//。
第三梳栉:整经scy-70d/70d/24f锦纶白高弹氨纶包芯纱,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穿有1536根纱线,第三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一穿一空的方式进行,即每穿一根纱线后空出一个位置再继续循环穿纱,第三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2200mm/腊克,第二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0/1-1/1-2/1-1//。
第四梳栉:整经p-dty300d/96f涤纶半光白低弹轻网纱,有6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512根纱线,并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第四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第四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175mm/腊克,第四梳栉的衬纬基本组织为0-0/0-0/0-0/0-0//。
第五梳栉:整经p-dty150d/48f涤纶半光白低弹轻网纱,有6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512根纱线,并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第五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第五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175mm/腊克,第五梳栉的的衬纬基本组织为0-0/0-0/0-0/0-0//。
第六梳栉:整经p-dty75d/36f涤纶半光白低弹轻网纱,有6个盘头,每个盘头分别穿有512根纱线,并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第六梳栉的纱线在机台的穿纱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第五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1760mm/腊克,第六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1/0-2/2-2/3-1//。
本申请的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采用纱架经编机一体编织而成,其中第一梳栉的垫纱组织是闭口经平组织形成一个面,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两梳栉是衬纬组织,衬纬组织是定伸最理想的组织,在面料中起到填充集线作用并有助于保证凸起效果,且采用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两梳栉一起填充,有利于增加填充的厚度从而使得凸起效果更为明显;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两梳栉形成提花,提花组织隐藏于鞋面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上,不仅可在面层和底层形成提花,还可连接面层和底层不脱层;该编织工艺使部分区域挤压凸起形成山峰区域,部分区域面底两层紧密贴合形成低谷区域,在布面上形成峰谷效果,避免了繁琐的后加工破坏了鞋面的稳定性,且降低了制鞋成本;且在布面上形成峰谷结构,可以稳定控制峰谷结构,减少了工作流程,降低了成本,且不会对织物造成伤害。
本申请的纱线采用无弹纱线结合氨纶高弹丝起到收缩完成凸起运动,其中,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采用氨纶包芯纱穿纱,利用氨纶包芯纱的特性,有助于增加织物的弹性,使其鞋面触摸时峰谷感也更佳明显,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采用低弹纱线穿纱,有助于保证凸起效果,使其鞋面触摸时峰谷立体感更佳明显。
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可以精确掌控每一根纱线的张力,使得贾卡梳栉的张力调节更佳灵活,有助于丰富贾卡梳栉的提花效果。
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等梳栉均为地梳,地疏一般编织的组织比较单一(如:平纹、小网孔、大网孔、变化网孔等),因此它们的张力要求必须统一,且无需精准控制到每一纱线的张力,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均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能实现更高的车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改送经量方便、迅速、无需更换送经变换齿轮,且更换经轴时不需要人工转动经轴,只需简单按键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峰谷结构鞋面编织工艺编织而成的鞋面,该鞋面采用一体编织成型,成本低廉,加工简单,此外,制成的鞋面较为稳定。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梳栉配置:选取具有六把以上梳栉的纱架经编机,所述纱架经编机包括前针床和后针床,其中六把梳栉沿着前针床至后针床的排列位置依次为第一梳栉、第二梳栉、第三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第六梳栉;
上机编织:所述第一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五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底层,所述第一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2/1-1/1-0/1-1//;所述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四层纱线,并在鞋面上形成提花组织,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均为1-0/1-1/1-2/1-1//;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均不垫纱成圈,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分别做第三层纱线和第二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中间层,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的衬纬基本组织均为0-0/0-0/0-0/0-0//;所述第六梳栉在纱架经编机的后针床上垫纱成圈,做第一层纱线以形成鞋面的面层,所述第六梳栉的垫纱基本组织为1-1/0-2/2-2/3-1//;
所述提花组织隐藏于鞋面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为分离式贾卡梳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梳栉、第三梳栉均以一穿一空的方式进行穿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采用纱架消极式送经,且分别穿有1536根纱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六梳栉均以满穿的方式进行穿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五梳栉分别有6个盘头,每个盘头上穿有512根纱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第四梳栉、第五梳栉和第五梳栉均为地梳,且均采用盘头积极式送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均采用规格为scy-70d/70d/24f的锦纶白高弹氨纶包芯纱进行穿纱,所述第四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300d/9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五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150d/48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所述第六梳栉采用规格为p-dty75d/36f的半光白低弹轻网进行穿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800mm/腊克,所述第二梳栉和第三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均为2200mm/腊克,所述第四梳栉和第五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均为175mm/腊克,所述第六梳栉对应的齿轮送经量为1760mm/腊克。
10.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峰谷结构的经编鞋面织物工艺编织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