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30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透气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耐用、丝般柔软,也是增强材料的一种,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最初用于卫生用品的无纺布采用丙纶、涤纶等生产,生产时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操作难度大,且整体硬度比较大,后来采用es纤维生产无纺布,具有蓬松性、柔软性、高强度、吸油、吸水等特点,可以用于口罩、纸尿裤、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

    复合纤维是差别化复合纤维,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纤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利用组分、配比、粘度等的差异,分别输入同一纺丝组件,并在组件的适当部位汇合,从同一喷丝孔喷出,制成并列型、包芯型、海岛型、天星型等不同品种的纤维。复合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劣互补、填平缺陷。目前,复合纤维主要包括es纤维、海岛纤维和并列中空纤维等。

    es纤维的es,是英文“ethylene-propylenesidebyside”的缩写,是引人注目的聚烯烃系纤维的一种。作为一种新型的热接合性复合纤维,es纤维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es纤维属于我国纺织工业重点发展品种,es纤维突出的优点和品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领域和市场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es纤维经过热处理后,纤维与纤维互相粘结,便可形成不用粘合剂的非织造布。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可获得不同效果的非织造布。例如,采用热风粘合式可生产出蓬松性非织造布,采用热轧粘合式可生产出高强度的非织造布。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粘均分子量超过100万的新型热塑性工程塑料。极高的分子量、高度缠结的分子链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抗冲性能居塑料之首,耐低温,在零下80℃能保持韧性,耐磨抗腐蚀、抗冲击且自润滑,是可以代替钢铁应用各个领域的理想型塑料。

    金日光等(《高分子通报》,2005(5),p100~109)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原位自增韧机理”,发现了高韧高强的uhmwpe能够使聚丙烯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提出了超长分子链聚合物与连续相基体能够达到亚微观的复合。连续相基体中引入一种或多种超长链聚合物,使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凝聚缠结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的目的。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后,基体中的存在的缠结结构能够传递、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影响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因此,uhmwpe的加入能够极大提高聚丙烯的韧性和强度。

    壳聚糖又称水溶性甲壳素,是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由甲壳素经过脱乙酰化反应制备而得到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壳聚糖含有丰富的氨基和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得到羧甲基化的壳聚糖,既保留了壳聚糖的优点,又极大地改善了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有三种:o-羧甲基壳聚糖、n-羧甲基壳聚糖、o,n-羧甲基壳聚糖,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壳聚糖产物,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能主要由分子量、脱乙酰度和取代度决定。羧甲基壳聚糖纤维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胺基和羧甲基基团,具有更高的吸水性和吸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70~85份、聚乙烯醇10~20份、复合抗菌剂5~10份;所述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烯醇母液静电纺丝,得到聚乙烯醇纤维;s2、将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铺设成纤网,热轧加固后,进行水刺处理,得到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无纺布;s3、将上述复合纤维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所得无纺布转移至乙醇中,在4℃,25℃下浸泡15-30min,继续将无纺布浸泡在碱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后继续浸泡在酸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随后在30℃下真空干燥;s4、将上述干燥后的无纺布用复合抗菌剂中进行抗菌整理,即可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超高柔软度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es复合纤维具有皮芯结构,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0~9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5~10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70~7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15份、液体石蜡5~8份、乙烯丙烯共聚物3~6份、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2~5份。

    进一步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105~1×107之间;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粒径为80μm~200μm。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为10~40%;230℃、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25g/10min。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中丙烯酸的摩尔含量为5~8%,丙烯酸的中和度为40%,中和成盐的金属离子为钠、钾、镁或锌离子;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密度为0.92~0.94g/cm3

    进一步地,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35~0.55。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为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嵌段数至少为4。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60~85份、羧甲基壳聚糖10~25份、纳米银5~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碱液为0.5~2mol/l的碱液,所述碱为naoh、koh、ba(oh)2、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酸液为0.5~2mol/l的酸液,所述酸为hcl、h2so4、hno3、h3po4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具有超高柔软度,同时还兼具高强度和抗菌性能。

    本发明利用乙烯丙烯共聚物,增强了es复合纤维中芯层与皮层之间的相容性;皮层中引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采用液体石蜡作为增塑剂,对uhmwpe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胀处理,降低uhmwpe大分子链的缠结程度,使其熔体黏度降低到适于加工的范围;同时也提高uhmwpe在材料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基体中的存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缠结结构能够传递、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影响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在不影响聚丙烯无纺布柔软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它的强度。通过加入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可提高复合抗菌剂与无纺布基体的结合力,使抗菌性能更佳更持久。es复合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铺设成网、热轧加固、水刺处理后得到的无纺布经过乙醇浸泡,碱洗酸洗以后,聚乙烯醇纤维被溶解,得到凹凸不平的es复合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无纺布的蓬松度、柔软度和轻薄感,另一方面,处理后的无纺布上存在许多空隙,更加有利于复合抗菌剂的吸附,使得到的无纺布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70份、聚乙烯醇20份、复合抗菌剂10份;所述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烯醇母液静电纺丝,得到聚乙烯醇纤维;s2、将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铺设成纤网,热轧加固后,进行水刺处理,得到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无纺布;s3、将上述复合纤维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所得无纺布转移至乙醇中,在4℃,25℃下浸泡20min,继续将无纺布浸泡在碱液中0.5h,取出,洗至中性后继续浸泡在酸液中0.5h,取出,洗至中性,随后在30℃下真空干燥;s4、将上述干燥后的无纺布用复合抗菌剂中进行抗菌整理,即可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超高柔软度无纺布。

    所述es复合纤维具有皮芯结构,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0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0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7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5份、液体石蜡8份、乙烯丙烯共聚物4份、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3份。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105~1×107之间;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粒径为80μm~200μm。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为40%;230℃、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5g/10min。所述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中丙烯酸的摩尔含量为7%,丙烯酸的中和度为40%,中和成盐的金属离子为钠、钾、镁或锌离子;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密度为0.93g/cm3。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55。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为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嵌段数为4。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75份、羧甲基壳聚糖15份、纳米银10份。所述碱液为0.5~2mol/l的碱液,所述碱为naoh。所述酸液为0.5~2mol/l的酸液,所述酸为hno3。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es复合纤维具有皮芯结构,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5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7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份、液体石蜡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5份、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5份。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35。

    实施例4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4。

    实施例5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80份、聚乙烯醇12份、复合抗菌剂8份。

    实施例6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85份、聚乙烯醇10份、复合抗菌剂5份。

    对比例1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制备时没有步骤s3。

    对比例2

    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es复合纤维的皮层中不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性能测试

    1、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得到的各无纺布依据gb/t8942-2016标准进行柔软度性能测试,检测结果如下表1。

    表1

    2、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得到的各无纺布进行强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3、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得到的各无纺布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测试条件为:准备实施例1-6和对比例1-2中(厚度为40~46g/m2)样本,将样本裁剪出大小为20cm2的试样,将裁剪完成的试样放入臭氧灭菌柜中进行充分灭菌,灭菌时间60min。试样灭菌完成后放置到已接种检测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将培养皿放置到恒温恒湿箱中培养。其中检测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在放置24h后,取出培养皿,检查培养皿中菌落总数,记录数据,并记入表3中。

    表3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70~85份、聚乙烯醇10~20份、复合抗菌剂5~10份;所述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烯醇母液静电纺丝,得到聚乙烯醇纤维;s2、将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铺设成纤网,热轧加固后,进行水刺处理,得到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无纺布;s3、将上述复合纤维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所得无纺布转移至乙醇中,在4℃,25℃下浸泡15-30min,继续将无纺布浸泡在碱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后继续浸泡在酸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随后在30℃下真空干燥;s4、将上述干燥后的无纺布用复合抗菌剂中进行抗菌整理,即可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超高柔软度无纺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s复合纤维具有皮芯结构,所述芯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90~95份、乙烯丙烯共聚物5~10份;所述皮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乙烯70~7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15份、液体石蜡5~8份、乙烯丙烯共聚物3~6份、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2~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5×105~1×107之间;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粒径为80μm~200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为10~40%;230℃、2.16kg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25g/10min。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酸盐共聚物中丙烯酸的摩尔含量为5~8%,丙烯酸的中和度为40%,中和成盐的金属离子为钠、钾、镁或锌离子;所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密度为0.92~0.94g/cm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和皮层的体积比为1:0.35~0.5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为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嵌段数至少为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60~85份、羧甲基壳聚糖10~25份、纳米银5~15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0.5~2mol/l的碱液,所述碱为naoh、koh、ba(oh)2、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0.5~2mol/l的酸液,所述酸为hcl、h2so4、hno3、h3po4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柔软度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所述无纺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ES复合纤维70~85份、聚乙烯醇10~20份、复合抗菌剂5~1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乙烯醇母液静电纺丝,得聚乙烯醇纤维;S2、将ES复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铺设成纤网、热轧加固、水刺处理,得复合纤维无纺布;S3、将上述复合纤维无纺布依次浸入去离子水、乙醇中,在4℃,25℃下各浸泡15‑30min,继续将无纺布浸泡在碱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后继续浸泡在酸液中0.5‑2h,取出,洗至中性,随后在30℃下真空干燥;S4、用复合抗菌剂进行抗菌整理,即可。本发明制备的无纺布具有超高柔软度,同时还兼具高强度和抗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向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8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