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仿羽绒无胶棉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仿羽绒就是涤纶纤维,纤维粗细跟羽绒相仿。其主要成分包括不同纤度的聚酯纤维与中空纤维、低熔点纤维。同时,对于无胶棉,其质地非常松软,但强度好,耐洗,常用于高档棉被。这种填料是由聚合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聚合物,或者是聚合物纤维与聚氯乙烯/丙烯酸合成的。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38249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喷胶棉或无胶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开松、给棉、梳理、喷胶、烘干、冷却、高压吸棉和自动卷棉,最后得到成品喷胶棉或无胶棉,其中喷胶工艺是将喷胶棉粘合剂和功能性整理剂采用喷涂的方式施加在喷胶棉或无胶棉上,所述的喷胶棉粘合剂为聚丙烯酸酯或聚醋酸乙烯酯粘合剂。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喷胶棉或无胶棉生产工艺存在以下不足:整体装置虽然做到了对无胶棉的生产工艺的阐述,但是对于配料混合加入方式来说,其加入的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仿羽绒无胶棉品质结构,而上述案中并未考虑到配料的混合加入方式,由此,会对后续无胶棉的铺网和烘烤造成不利的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一次性全部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30s-60s,温度为100℃-150℃;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优选地:所述棉胎的加热时间为45s。进一步地:所述棉胎的加热温度为12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该工艺还用到了配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八个支撑块,且每四个同侧的支撑块的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混料箱,底座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垫板,且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箱,两个混料箱一端外壁均设置有出料管,且每个出料管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阀门,进料箱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密封环连接有进料筒,且进料箱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导料板,且每个导料板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料管,每个导料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混料箱进料箱相对一侧相贯通,进料箱正面外壁设置有料剂盒,所述底座顶部一侧通过支板固定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两个混料箱一侧相连接,每个混料箱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且进料箱内部设置有缓冲导料机构。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皮带、转轴、电机、主齿轮和次齿轮,且电机设置于底座背面的一侧外壁上,且主齿轮通过螺纹套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转轴分别设置于两个混料机构的一端,且次齿轮套接于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皮带通过两个皮带轮分别套接于两个转轴的一端,主齿轮和次齿轮相互啮合。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组次混料组件和主混料组件,且每组次混料组件包括连接柱、四个搅拌杆和固定环,连接柱设置于转轴的另一端,且固定环通过螺纹套接于连接柱的圆周外壁上,四个搅拌杆分别等距离焊接于固定环的圆周外壁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该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该工艺避免了在仿羽绒无胶棉加工过程中,配料不充分而导致的品质差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效率,使得其蓬松度高,且回弹力好。2.该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配料装置在工作时,旋转的转轴带动了连接柱转动,并使得每个连接柱圆周固定环上的搅拌杆旋转,同时,转动的连接柱有效促进了两个斜块左右摆动,而左右摆动的斜块带动了第二导环做圆锥面的摆盘运动,同时摆盘运动的第二导环有效通过旋转轴促进了第一导环左右摆动,而第一导环和第二导环的摆动不同步,且第一导环的摆动有效带动了其圆周上四个限位杆摆动,而通过第一导环和第二导环摆动的不同步性和搅拌杆的转动,有效保证了混料融合的全面性,使得混料之间融合的接触面增大,提高了混料融合的质量。3.该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当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通过进料筒进入到进料箱顶部时,会先通过分料板进行分料,并集中导入到隔板的凹槽内,并通过出料孔和卸料孔进行导料,而穿过隔板的料在进料箱底部集中,并带动了导料轮旋转,而旋转的导料轮有效起到了缓冲混料的效果,使得混料在一定程度上预先混合,保证了后续混料融合的效率,随后,预混合的料通过每个导料管导出进料箱。4.该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通过滤网和导锥的过滤和分割作用,不仅有效保证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混料的清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使得混料更加有效,且导料室的内部设置有十字导料杆,可有效调节入料的量,进而起到改变配料加入方式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的进料的间歇性,同时十字导料杆每一端设置的锥型滞留块起到一定的缓料效果,保证配料入料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中配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配料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配料装置中混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配料装置中进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配料装置中进料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块、3-出料管、4-阀门、5-混料箱、6-导料板、7-进料箱、8-进料筒、9-料剂盒、10-垫板、11-皮带、12-转轴、13-电机、14-主齿轮、15-次齿轮、16-连接柱、17-搅拌杆、18-固定环、19-导杆、20-斜块、21-第一导环、22-限位杆、23-第二导环、24-连接轴、25-固定块、26-导料管、27-隔板、28-导料轮、29-出料孔、30-分料板、31-卸料孔、32-滤网、33-导锥、34-导料室、35-进料口、36-十字导料杆、37-锥型滞留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一次性全部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30s-60s,温度为100℃-150℃;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实施例2: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间断性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30s-60s,温度为100℃-150℃;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实施例3: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连续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30s-60s,温度为100℃-150℃;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实施例4: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间断性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45s,温度为100℃-150℃;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表1配料一和配料二加入方式对仿羽绒无胶棉品质结构的影响:由上表可得,在对配料一和配料二进行混合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性加入方式得到的仿羽绒无胶棉,因为在混合的过程中配料一和配料二的量相对较多,配比的量并不能完全混合,因此导致品质差,回弹力差,且同样,连续加入的方式也导致了混料不充分的问题,而间断性加入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配料一和配料二混合不充分的问题,使得制造出的仿羽绒无胶棉结构蓬松,回弹力好。表2棉胎的加热时间对仿羽绒无胶棉形态的影响:棉胎加热时间(s)棉胎的含量(kg)仿羽绒无胶棉形态30s-45s5kg定型效果良,局部有塌陷45s5kg定型效果好,蓬松度优45s-60s5kg定型效果差,局部卷曲度增加由上表可得,在对棉胎进行加热时,加热时间在30s-45s内的,由于加热时间相对较短,棉胎组内部的少数棉胎并未得到加热,因此,存在局部塌陷的问题,而当加热时间到达45s时,加热时间正好可是少数未加热的棉胎进行加热,由此促进了整体棉胎组的加热效果,使得整体蓬松效果好,定型质量高,同时,当加热时间超过45s时,局部棉胎加热过多,出现变形,因此导致局部卷曲,合格率降低。实施例5: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在进行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混料时,还用到了配料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八个支撑块2,且每四个同侧的支撑块2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混料箱5,底座1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垫板10,且垫板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箱7,两个混料箱5一端外壁均通过螺纹固定有出料管3,且每个出料管3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阀门4,进料箱7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密封环连接有进料筒8,且进料箱7两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导料板6,且每个导料板6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料管26,每个导料管2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混料箱5进料箱7相对一侧相贯通,进料箱7正面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料剂盒9,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通过支板固定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两个混料箱5一侧相连接,每个混料箱5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且进料箱7内部设置有缓冲导料机构;工作时,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加入到进料箱7中,并通过缓冲导料机构进行预混合,而经过预混合后的混料经过每个导料管26分别注入到两个混料箱5中,同时,启动驱动机构带动每个混料箱5中的混料机构工作,使得经过预混合的混料充分融合,有效促进了仿羽绒无胶棉品质的提高,同时混料机构也提高了仿羽绒无胶棉混料混合的效率,保证了仿羽绒无胶棉生产的合格率。为了促进两个混料机构的同时运行;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皮带11、转轴12、电机13、主齿轮14和次齿轮15,且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背面的一侧外壁上,且主齿轮14通过螺纹套接于电机13的输出轴上,两个转轴12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两个混料机构的一端,且次齿轮15套接于其中一个转轴12的端部,皮带11通过两个皮带轮分别套接于两个转轴12的一端,主齿轮14和次齿轮15相互啮合;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13带动主齿轮14旋转,并通过啮合的关系带动次齿轮15旋转,转动的次齿轮15有效促进了其中一个转轴12转动,并通过皮带11的传动使得另一个转轴12转动,由此保证了两个转轴12可同时带动两个混料机构运作,提高了混料融合的效率,加快了仿羽绒无胶棉生产的速率。为了提高仿羽绒无胶棉原料融合的质量;如图3所示,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组次混料组件和主混料组件,且每组次混料组件包括连接柱16、四个搅拌杆17和固定环18,连接柱16通过螺纹连接于转轴12的另一端,且固定环18通过螺纹套接于连接柱16的圆周外壁上,四个搅拌杆17分别等距离焊接于固定环18的圆周外壁上。所述主混料组件包括两个导杆19、两个斜块20、第一导环21、四个限位杆22、第二导环23、连接轴24和两个固定块25,且两个固定块25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混料箱5的两侧内壁上,两个导杆19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两个连接柱16相对一端,两个斜块20分别焊接于两个导杆19的相对一端,且连接轴24通过螺纹固定于两个斜块20相对一侧外壁上,第二导环23套接于连接轴24的圆周外壁上,且第一导环21通过两个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导环23的圆周外侧,且每个限位杆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导环21的圆周外壁上,连接轴24为倾斜结构。工作时,旋转的转轴12带动了连接柱16转动,并使得每个连接柱16圆周固定环18上的搅拌杆17旋转,同时,转动的连接柱16有效促进了两个斜块20左右摆动,而左右摆动的斜块20带动了第二导环23做圆锥面的摆盘运动,同时摆盘运动的第二导环23有效通过旋转轴促进了第一导环21左右摆动,而第一导环21和第二导环23的摆动不同步,且第一导环21的摆动有效带动了其圆周上四个限位杆22摆动,而通过第一导环21和第二导环23摆动的不同步性和搅拌杆17的转动,有效保证了混料融合的全面性,使得混料之间融合的接触面增大,提高了混料融合的质量。为了避免混料融合的不充分性;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导料机构包括隔板27、导料轮28、三个以上出料孔29、分料板30和两个卸料孔31,且隔板27通过螺栓固定于进料筒8的两侧内壁上,且隔板27的一侧内壁开有凹槽,每个出料孔29开于凹槽的内壁上,两个卸料孔31分别开于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进料箱7的顶部中心内壁开有连通孔,且分料板30通过连接件固定于连通孔圆周内壁中,导料轮28通过螺栓固定于进料箱7的背面底部一侧内壁上;当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通过进料筒8进入到进料箱7顶部时,会先通过分料板30进行分料,并集中导入到隔板27的凹槽内,并通过出料孔29和卸料孔31进行导料,而穿过隔板27的料在进料箱8底部集中,并带动了导料轮28旋转,而旋转的导料轮28有效起到了缓冲混料的效果,使得混料在一定程度上预先混合,保证了后续混料融合的效率,随后,预混合的料通过每个导料管26导出进料箱8。为了保证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混料的清洁度;如图5所示,所述进料筒8的顶部开有进料口35,且进料筒8内部设置有导料室34,且导料室34的两端口径小于导料室34内部口径,导料室34靠近进料口35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32,且导料室34靠近滤网32下方的内壁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导锥33,导料室34两侧内壁转杆固定有十字导料杆36,且十字导料杆36的每一端的一侧外壁均焊接有锥型滞留块37;通过滤网32和导锥33的过滤和分割作用,不仅有效保证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混料的清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使得混料更加有效,且导料室34的内部设置有十字导料杆36,可有效调节入料的量,进而起到改变配料加入方式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的进料的间歇性,同时十字导料杆36每一端设置的锥型滞留块37起到一定的缓料效果,保证配料入料的均匀性。本实施例工作时,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加入到进料箱7中,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通过进料筒8进入到进料箱7顶部时,会先通过分料板30进行分料,并集中导入到隔板27的凹槽内,并通过出料孔29和卸料孔31进行导料,而穿过隔板27的料在进料箱8底部集中,并带动了导料轮28旋转,而旋转的导料轮28有效起到了缓冲混料的效果,使得混料在一定程度上预先混合,随后,预混合的料通过每个导料管26导出进料箱8分别进入到两个混料箱5中。紧接着,通过启动电机13带动主齿轮14旋转,并通过啮合的关系带动次齿轮15旋转,转动的次齿轮15有效促进了其中一个转轴12转动,并通过皮带11的传动使得另一个转轴12转动,而旋转的转轴12带动了连接柱16转动,并使得每个连接柱16圆周固定环18上的搅拌杆17旋转,同时,转动的连接柱16有效促进了两个斜块20左右摆动,而左右摆动的斜块20带动了第二导环23做圆锥面的摆盘运动,同时摆盘运动的第二导环23有效通过旋转轴促进了第一导环21左右摆动,而第一导环21和第二导环23的摆动不同步,且第一导环21的摆动有效带动了其圆周上四个限位杆22摆动,而通过第一导环21和第二导环23摆动的不同步性和搅拌杆17的转动,有效保证了混料融合的全面性,使得混料之间融合的接触面增大,最后混合好的料通过每个混料箱5一侧的出料管3导出箱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
s2: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一次性全部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
s3: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并将疏松和塑型好的棉织品放入到铺网机上进行铺网,铺网完成后得到棉胎;
s4:随后,将棉胎放入到烘干设备内进行加热处理,并设定加热时间为30s-60s,温度为100℃-150℃;
s5:最后,将加热好的棉胎放入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风降温,由此制得成型的仿羽绒无胶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胎的加热时间为45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胎的加热温度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还用到了配料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八个支撑块(2),且每四个同侧的支撑块(2)的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混料箱(5),底座(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垫板(10),且垫板(1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箱(7),两个混料箱(5)一端外壁均设置有出料管(3),且每个出料管(3)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阀门(4),进料箱(7)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密封环连接有进料筒(8),且进料箱(7)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导料板(6),且每个导料板(6)内部均设置有两个导料管(26),每个导料管(2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混料箱(5)进料箱(7)相对一侧相贯通,进料箱(7)正面外壁设置有料剂盒(9),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通过支板固定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两个混料箱(5)一侧相连接,每个混料箱(5)内部设置有混料机构,且进料箱(7)内部设置有缓冲导料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皮带(11)、转轴(12)、电机(13)、主齿轮(14)和次齿轮(15),且电机(13)设置于底座(1)背面的一侧外壁上,且主齿轮(14)通过螺纹套接于电机(13)的输出轴上,两个转轴(12)分别设置于两个混料机构的一端,且次齿轮(15)套接于其中一个转轴(12)的端部,皮带(11)通过两个皮带轮分别套接于两个转轴(12)的一端,主齿轮(14)和次齿轮(15)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两组次混料组件和主混料组件,且每组次混料组件包括连接柱(16)、四个搅拌杆(17)和固定环(18),连接柱(16)设置于转轴(12)的另一端,且固定环(18)通过螺纹套接于连接柱(16)的圆周外壁上,四个搅拌杆(17)分别等距离焊接于固定环(18)的圆周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混料组件包括两个导杆(19)、两个斜块(20)、第一导环(21)、四个限位杆(22)、第二导环(23)、连接轴(24)和两个固定块(25),且两个固定块(25)分别设置于混料箱(5)的两侧内壁上,两个导杆(19)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柱(16)相对一端,两个斜块(20)分别焊接于两个导杆(19)的相对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4)设置于两个斜块(20)相对一侧外壁上,第二导环(23)套接于连接轴(24)的圆周外壁上,且第一导环(21)通过两个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导环(23)的圆周外侧,且每个限位杆(22)分别设置于第一导环(21)的圆周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导料机构包括隔板(27)、导料轮(28)、三个以上出料孔(29)、分料板(30)和两个卸料孔(31),且隔板(27)设置于进料筒(8)的两侧内壁上,且隔板(27)的一侧内壁开有凹槽,每个出料孔(29)开于凹槽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卸料孔(31)分别开于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进料箱(7)的顶部中心内壁开有连通孔,且分料板(30)通过连接件固定于连通孔圆周内壁中,导料轮(28)设置于进料箱(7)的背面底部一侧内壁上。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羽绒无胶棉的生产工艺,涉及仿羽绒无胶棉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原料比例混合的问题;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配比准备仿羽绒原料:涤纶纤维60%和低熔点纤维40%,同时,按质量配比准备无胶棉原料:聚合物纤维80%和低熔点纤维20%,紧接着,将仿羽绒原料和无胶棉原料分别进行混合,分为配料一和配料二;将准备好的配料一和配料二以2:1的比例同时一次性全部加入到配料装置内进行混料的配置,并向混料中加入整理剂;将配好的混料放入到棉生产流水线设备中,并依次通过喂棉机、开松机、混棉箱和梳理机进行疏松和塑型工作。本发明避免了在仿羽绒无胶棉加工过程中,配料不充分而导致的品质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汤先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舒城娃娃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