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无胶棉制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胶棉非常松软,但强度好,耐洗,常用于高档棉被。是喷胶棉替代产品,用料优于喷胶棉,对人体无刺激,弹性好,柔软、滑爽、保暖性好、更环保等均可生产。一种毛毡,无纺布的填料,这种填料是由聚合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聚合物,或者是聚合物纤维与聚氯乙烯/丙烯酸合成的;无胶棉又称喷浆絮棉,是非织造布的一种,无胶棉结构形成的原理就是将粘合剂喷洒在蓬松的纤维层的两面,由于在喷淋时有一定的压力,以及下部真空吸液时的吸力,所以在纤维层的内部也能渗入粘合剂,喷洒粘合剂后的纤维层再经过烘燥、固化,使纤维间的交接点被粘接,而未被彼此粘接的纤维,仍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同时,在三维网状结构中,仍保留有许多容有空气的空隙。因此,纤维层具有多孔性、高蓬松性的保暖作用。现有专利“cn108193383a”公开“轻薄型无胶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胶棉各项性能突出,其拉伸强力为360牛顿,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回弹力达到75%,蓬松度为87%,无胶棉的抗菌和固色效果优异,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利于节约无胶棉的生产成本,通过上述工艺生产的无胶棉无接头间隙、无搭头重叠或厚薄不均匀的质量问题,提高了生产的无胶棉的品质,进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量生产,但是无胶棉在做棉被或其他用途长时间使用后,由于透气性差会滋生细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添加抗菌剂等成分进行抗菌不环保,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且现有无胶棉做棉被使用只起到保暖的效果,不能辅助睡眠,使用效果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40份、涤纶纤维35-55份、低熔纤维10-30份、禾素纤维5-25份、竹银纤维3-15份、植物纤维2-10份、辅助药草1-5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份、涤纶纤维35份、低熔纤维10份、禾素纤维5份、竹银纤维3份、植物纤维2份、辅助药草1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5份、涤纶纤维40份、低熔纤维15份、禾素纤维10份、竹银纤维6份、植物纤维4份、辅助药草2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0份、涤纶纤维45份、低熔纤维20份、禾素纤维15份、竹银纤维9份、植物纤维6份、辅助药草3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5份、涤纶纤维50份、低熔纤维25份、禾素纤维20份、竹银纤维12份、植物纤维8份、辅助药草4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40份、涤纶纤维55份、低熔纤维30份、禾素纤维25份、竹银纤维15份、植物纤维10份、辅助药草5份。进一步的,所述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所述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所述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0-15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进一步的,所述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进一步的,所述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进一步的,所述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所述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1、本发明提出的制备原料中包括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禾素纤维、竹银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通过低熔纤维促使其他纤维粘合,通过禾素纤维提高无胶棉的顺滑感,触感更加温和轻柔,通过竹银纤维使得无胶棉抗辐射和抗菌能力提高,通过植物纤维使得无胶棉的透气性提高,透气性提高的同时使得无胶棉更加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有一定的抑制细菌增长的能力,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任意一种或全部,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药效有助于睡眠且缓解精神紧张,使用更为舒适;2、通过制备工艺使得制备的流程简洁快速,烘烤成型前对限位进行喷涂氨基硅油乳液,使得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并浸透10-15min,使得纤维的性能提高,制备的无胶棉更加柔软舒适,符合使用需求;该发明采用的原料成分简单易得,添加中草药辅助睡眠缓解疲劳,提高无胶棉的透气性,从而提高抗菌性,减少抗菌剂的使用,使得制备的无胶棉更加环保无害,制备步骤简单,适合批量生产,适合进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抗菌无胶软绵放置30天后细菌检测图;图2为市售无胶软绵放置30天后细菌检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份、涤纶纤维35份、低熔纤维10份、禾素纤维5份、竹银纤维3份、植物纤维2份、辅助药草1份。本实施例中,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2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本实施例中,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5份、涤纶纤维40份、低熔纤维15份、禾素纤维10份、竹银纤维6份、植物纤维4份、辅助药草2份。本实施例中,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2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本实施例中,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0份、涤纶纤维45份、低熔纤维20份、禾素纤维15份、竹银纤维9份、植物纤维6份、辅助药草3份。本实施例中,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2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本实施例中,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实施例四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5份、涤纶纤维50份、低熔纤维25份、禾素纤维20份、竹银纤维12份、植物纤维8份、辅助药草4份。本实施例中,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2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本实施例中,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实施例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40份、涤纶纤维55份、低熔纤维30份、禾素纤维25份、竹银纤维15份、植物纤维10份、辅助药草5份。本实施例中,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2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本实施例中,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将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制备获得的抗菌无胶棉,与市场售卖的无胶软绵(对照例)的透气性进行检测,获得以下数据:对照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透气指数68sirxy%由上述表格可以获得本方案制备获得的抗菌无胶棉透气性要高于市售无胶软绵,其中实施例五的抗菌无胶软绵透气性最佳,将实施例五获得的抗菌无胶软绵和市售无胶软绵同样环境放置30天后,取样进行细菌检测,如图1、图2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40份、涤纶纤维35-55份、低熔纤维10-30份、禾素纤维5-25份、竹银纤维3-15份、植物纤维2-10份、辅助药草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份、涤纶纤维35份、低熔纤维10份、禾素纤维5份、竹银纤维3份、植物纤维2份、辅助药草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5份、涤纶纤维40份、低熔纤维15份、禾素纤维10份、竹银纤维6份、植物纤维4份、辅助药草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0份、涤纶纤维45份、低熔纤维20份、禾素纤维15份、竹银纤维9份、植物纤维6份、辅助药草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35份、涤纶纤维50份、低熔纤维25份、禾素纤维20份、竹银纤维12份、植物纤维8份、辅助药草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40份、涤纶纤维55份、低熔纤维30份、禾素纤维25份、竹银纤维15份、植物纤维10份、辅助药草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银纤维由竹纤维混纺面料和均布于竹纤维混纺面料上的纳米银离子构成,所述禾素纤维采用原料为玉米淀粉,所述植物纤维采用原料为青竹、木棉种子表面或杨柳种子表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辅助药草为西番莲、薰衣草或花菱草中的一种或全部。
8.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获取处理:将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按照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送入粉碎研磨机中处理成粉末,将纳米级粉末混在化学高聚物中,获得纤维混合物a;
s2、配料分层铺设:将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混合;
s3、打乱再混合:将间隔铺设的纤维原料撕扯打乱,完成打乱后再次平整铺设;
s4、开松梳棉:将铺设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松懈除杂,并将开松后的纤维投放进棉箱中,棉箱将开送后的纤维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
s5、喷涂烘烤成型:将梳理后的纤维通过网纱网面整个,并将整合后的纤维通过喷雾器将其外表面喷涂氨基硅油乳液,喷涂的氨基硅油乳液浸透纤维整体,静置10-15min后将纤维转运至烘烤箱中烘烤成型,获得抗菌无胶棉;
s6、修剪收卷:将抗菌无胶棉裁剪、切割、收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禾素纤维、植物纤维和辅助药草的质量比为5:2:1,且研磨成的粉末粒径为3n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纤维混合物a、es短纤、涤纶纤维、低熔纤维和竹银纤维逐层间隔铺设为一层,且一层厚度为0.5cm,共铺设10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油乳液与水混合比例为1:3.5,所述烘烤箱烘烤温度为140-150℃,烘烤时间为120s。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胶软绵的制备方法,涉及无胶棉制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无胶棉透气性差滋生细菌,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添加抗菌剂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且无胶棉做棉被使用只起到保暖的效果,不能辅助睡眠等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ES短纤20‑40份、涤纶纤维35‑55份、低熔纤维10‑30份、禾素纤维5‑25份、竹银纤维3‑15份、植物纤维2‑10份、辅助药草1‑5份。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成分简单易得,添加中草药辅助睡眠缓解疲劳,提高无胶棉的透气性,从而提高抗菌性,减少抗菌剂的使用,使得制备的无胶棉更加环保无害,制备步骤简单,适合批量生产,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汤先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舒城娃娃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