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棉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垫。
无纺棉料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热压辊对两层及其以上的无纺棉层进行热压成型,例如,中国专利申请文件cn201910957090.6一种热风无纺布热压成型设备及其制备无纺布的方法,便提供了一种多层热压成型的设置。
但是,其热压成型后是直接通过两根上下相互辊压的定型辊对面料的上下两面进行双轧定型。然而,在对其进行热压成型的加工中,经常会面临两组难以避免的情况:
一、定型辊进行热压作业时,有可能能因为电压不稳定或者导热油供油不稳定,导致定型辊的辊面热量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
二、无纺棉料是具有柔软弹性的,经过两根定型辊进行热压后,棉层直接会积蓄大量的热量,使棉层发生热膨胀。
而上述的两种情况,容易使相邻的无纺棉层直接热压不均,即相邻棉层之间会出现一些热压不牢的地方,该处在热膨胀的作用力下导致棉层分离,使得无纺棉料在热压定型中出现瑕疵。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定型辊进行热压作业时,有可能能因为电压不稳定或者导热油供油不稳定,导致定型辊的辊面热量分布不均的情况出现,无纺棉料是具有柔软弹性的,经过两根定型辊进行热压后,棉层直接会积蓄大量的热量,使棉层发生热膨胀,容易使相邻的无纺棉层直接热压不均,即相邻棉层之间会出现一些热压不牢的地方,该处在热膨胀的作用力下导致棉层分离,使得无纺棉料在热压定型中出现瑕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包括皮带、销柱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后方设置有热压组件,所述热压组件包括呈上下两行对称分布的热压辊,所述热压辊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调辊组件;
所述调辊组件包括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上下两端的框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框架左右两部的框体内安装有两组呈左右对称状设置的调节器,两组所述调节器之间连接有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
所述调节器包括两组呈左右对称且平行状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两组所述滑杆的夹腔中部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并与两组所述滑块中部轴承的轴腔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顶端安装有旋钮,两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两组呈上下对称设置并安装在滑杆杆体和双向丝杆杆体上的调节块;
所述轴承架包括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架体,两组所述轴承架架体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与调节块通过销柱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条呈平行设置的导轨,导轨呈左右走向,并固定设置在地面,两条所述导轨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顶壁中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焊接有电机台,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位于电机台底壁的中部,所述电机台的顶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后方设置有撑板,撑板的底壁焊接在电机台的顶壁上,所述撑板上下两端的板体安装有传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底盘为圆盘状,且底盘的底壁开设有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动槽,两条所述滑动槽分别安装在两条所述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共两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圆直杆状并且垂直贯穿撑板板体的转轴,转轴的杆体上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撑板的板体中,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组件所安装的齿轮与所述电机所安装的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单皮带槽的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热压辊前后两端的轴杆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热压辊的前端轴杆固定安装有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为双皮带槽的皮带轮,左右相邻的两组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位于最右方的皮带轮与传动组件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中间宽、上下两端窄”状,所述滑块为方型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部的内腔中,且滑块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滑槽中部内腔的前后两腔壁摩擦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为方形块体,所述调节块的中部开设有与双向丝杆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块中部所开设的螺纹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孔,两组所述滑孔均贯穿调节块的上下两壁并分别套接在两组所述滑杆的杆体上,所述调节块的一侧焊接有铰接耳块。
优选的,所述轴承架架体由五组半圆环状拱架采取一体成型工艺并呈线型阵列分布状铸造而成,所述轴承架架体的架体上均匀开设有插孔,两组所述轴承架架体的插孔相互对齐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所述轴承架架体左右两端壁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
优选的,所述铰接架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所述调节块的铰接耳块插接在铰接架的铰接槽槽腔中,且调节块的铰接耳块与铰接架的铰接槽通过销柱进行铰接,所述铰接架的另一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嵌合在轴承架架体的端部,所述嵌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螺纹孔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插接孔的前后两方均设置有焊接在嵌槽侧壁上的插柱,所述插柱插接在插槽的孔腔中,所述嵌槽的上下两壁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轴承架架体端部的插孔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设置多组热压辊,并呈上下对称状分为两行,经过多组热压辊的热压定型,以减少相邻无纺棉层之间出现热压不牢的情况发生。
二、同时,通过调辊组件,能够改变呈上下对称状分布的两行热压辊所形成的夹角,使得经过热压辊辊轧定型的无纺棉层逐渐压紧,从而避免无纺棉层仅通过一次热压后因热膨胀而导致相邻之间的无纺棉层分离。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组件上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热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辊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轴承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轴承架架体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铰接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皮带,002-轴承,003-皮带轮,004-销柱,01-驱动组件,011-导轨,012-底盘,013-支撑架,014-电机台,015-电机,016-撑板,017-传动组件,02-热压组件,021-热压辊,022-调辊组件,100-框架,101-滑槽,200-调节器,210-滑杆,220-滑块,230-双向丝杆,240-调节块,300-轴承架,310-轴承架架体,311-螺纹孔,312-插槽,320-铰接架,321-插接孔,322-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由若干组皮带001、八组销柱004、一组驱动组件01和一组热压组件02组成,热压组件02设置在驱动组件01的左后方。
驱动组件01包括两条呈平行设置的导轨011、一组为圆盘状的底盘012、一根圆直柱状的支撑架013、一组电机台014、一组电机015、一组撑板016和两组传动组件017。
两条导轨011为左右走向并固定设置在地面,用来引导底盘012的左右移动。底盘012的底壁开设有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动槽,两条滑动槽分别安装在两条导轨011上,底盘012的侧壁安装有刹停装置,刹停装置用来将底盘012刹停在导辊011的任意位置处。
支撑架013的底端焊接在底盘012的顶壁中部,支撑架013的顶端焊接在电机台014的底壁中部,用来固定支出电机台014,并使电机台014能够跟随底盘012进行左右位移的调节。
电机015固定安装在电机台014的顶壁中部,撑板016呈垂直状焊接电机台014的顶壁上,并且撑板016处于电机015的后方。电机015的输出端指向撑板016,并且电机0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撑板016上下两端的板体各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承。
每组传动组件017包括一根圆直杆状的转轴,并且该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个齿轮,该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单皮带槽的皮带轮。转轴的杆体固定安装在撑板的轴承轴腔中,并且转轴垂直贯穿撑板016板体。该转轴所安装的齿轮与电机015输出端所安装的齿轮相啮合。
热压组件02包括十根热压辊021和两组呈前后对称设置的调辊组件022。
十根热压辊021呈上下对称状分为两行,每根热压辊021前后两端的轴杆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承002,每根热压辊021的前端轴杆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双皮带槽的皮带轮003。左右相邻的两组皮带轮003之间通过皮带001连接,位于上行的最右方的皮带轮003与位于上方的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001连接,位于下行的最右方的皮带轮003与位于下方的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001连接。
每组调辊组件022包括一组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框架100、两组呈左右对称状设置的调节器200和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300。
每组框架100上下两端的框体各设置有一条横截面呈“中间宽、上下两端窄”状的滑槽101。
每组调节器200包括两组呈左右对称且平行状设置的滑杆210、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方型块状的滑块220、一组双向丝杆230和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方形块体的调节块240。滑杆210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两组滑块220的夹腔腔壁上,并且两组滑杆210分别位于两组滑块220左右两侧的夹腔中。
滑块220位于滑槽101中部的内腔中,且滑块220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滑槽101中部内腔的前后两腔壁摩擦接触。
滑块22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双向丝杆230的杆体固定安装在该轴承的轴腔中,并且双向丝杆230的顶部贯穿位于上方的滑块220的顶壁,双向丝杆23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并且旋钮位于框架100的上方。
每组调节块240的中部开设有一个与双向丝杆230相螺接的螺纹孔,调节块240中部所开设的螺纹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孔,两组滑孔均贯穿调节块240的上下两壁并分别套接在两组滑杆210的杆体上。调节块240的一侧焊接有铰接耳块,用来通过销柱004与轴承架300固定铰接。
每组轴承架300包括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架体310和两组呈左右对称状设置的铰接架320。
每组轴承架架体310由五组半圆环状拱架采取一体成型工艺并呈线型阵列分布状铸造而成,该组轴承架架体310中的半圆环状拱架与其相对称配合的另一组轴承架架体310的半圆环状拱架抱合成一个闭环的圆,用来固定夹持热压辊021所安装的轴承002。
每组轴承架架体310的均匀开设有插孔,两组相对称配合的轴承架架体310的插孔相互对齐并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轴承架架体310左右两端壁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311,螺纹孔31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312。
铰接架320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调节块240的铰接耳块插接在铰接架320的铰接槽槽腔中,且调节块240的铰接耳块与铰接架320的铰接槽通过销柱004进行铰接。
铰接架320的另一侧开设有嵌槽,嵌槽嵌合在两组相对称配合的轴承架架体310的端部,嵌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插接孔321,两组插接孔321分别与两组相对称配合的轴承架架体310端部的螺纹孔311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插接孔321的前后两方均设置有焊接在嵌槽侧壁上的插柱322,插柱322插接在插槽312的孔腔中,避免铰接架发生错位。嵌槽的上下两壁均匀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轴承架架体310端部的插孔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电机015输出端所安装的齿轮驱动两组传动组件017所安装的齿轮,使两组传动组件017所安装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转动,从而由两组传动组件017分别通过各自所连接的皮带001带动上下两行热压辊021中各自最右方的热压辊021的皮带轮003转动,由于左右相邻的两组热压辊021所安装的皮带轮003之间通过皮带001进行传动连接,因此各组热压辊021均能够在电机015的运行下进行同步辊轧。如此,经过多组热压辊021的热压定型,减少了相邻无纺棉层之间出现热压不牢的情况,即有利于降低瑕疵品的产率。
在本发明中,通过拧动双向丝杆230顶端所装的旋钮使双向丝杆230旋转,则使得该双向丝杆230所螺接的两组调节块240同步进行相互靠拢或者同步进行相互远离。从而带动调节块240所铰接的铰接架320进行上下调节,即达到调节两组上相对称配合的轴承架300所形成的夹角,并经过热压辊021辊轧定型的无纺棉层逐渐压紧,避免无纺棉层仅通过一次热压后因热膨胀而导致相邻之间的无纺棉层分离,即有利于降低瑕疵品的产率。
在本发明中,调节位于右方的调节器200时,使得上下两行热压辊021中位于右方的热压辊021所安装的皮带轮003与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此时,通过对驱动组件01的左右位移调节,改变热压辊012在导轨011的位置,进而使得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与上下两行热压辊021中位于右方的热压辊021所安装的皮带轮003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即无需因调节上下两行热压辊021所形成的夹角而更换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与上下两行热压辊021中位于右方的热压辊021所安装的皮带轮003之间传动连接的皮带00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包括皮带(001)、销柱(004)和驱动组件(0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01)的左后方设置有热压组件(02),所述热压组件(02)包括呈上下两行对称分布的热压辊(021),所述热压辊(02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调辊组件(022);
所述调辊组件(022)包括呈方形框架结构的框架(100),所述框架(100)上下两端的框体设置有滑槽(101),所述框架(100)左右两部的框体内安装有两组呈左右对称状设置的调节器(200),两组所述调节器(200)之间连接有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300);
所述调节器(200)包括两组呈左右对称且平行状设置的滑杆(210),所述滑杆(210)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滑块(220),两组所述滑杆(210)的夹腔中部设置有双向丝杆(230),所述双向丝杆(230)的顶端安装有旋钮,两组所述滑块(220)之间设置有两组呈上下对称设置并安装在滑杆(210)杆体和双向丝杆(230)杆体上的调节块(240);
所述轴承架(300)包括两组呈上下对称状设置的轴承架架体(310),两组所述轴承架架体(310)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铰接架(320),所述铰接架(320)与调节块(240)通过销柱(004)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01)包括两条呈平行设置的导轨(011),两条所述导轨(011)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底盘(012),所述底盘(012)的顶壁中部焊接有支撑架(013),所述支撑架(013)的顶端焊接有电机台(014),所述电机台(014)的顶壁安装有电机(015),所述电机(015)的后方设置有撑板(016),所述撑板(016)上下两端的板体安装有传动组件(0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012)为圆盘状,且底盘(012)的底壁开设有两条呈平行设置的滑动槽,两条所述滑动槽分别安装在两条所述导轨(0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0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组件(017)共两组,所述传动组件(017)包括转轴,转轴的杆体上固定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撑板(016)的板体中,所述传动组件(0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传动组件(017)所安装的齿轮与所述电机(015)所安装的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组件(0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单皮带槽的皮带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辊(021)前后两端的轴杆均固定安装有轴承(002),所述热压辊(021)的前端轴杆固定安装有皮带轮(0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003)为双皮带槽的皮带轮,左右相邻的两组所述皮带轮(003)之间通过所述皮带(001)连接,位于最右方的皮带轮(003)与传动组件(017)的单皮带槽的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0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0)为方型块,所述滑块(220)位于滑槽(101)中部的内腔中,且滑块(220)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滑槽(101)中部内腔的前后两腔壁摩擦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240)的中部开设有与双向丝杆(230)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调节块(240)中部所开设的螺纹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孔,两组所述滑孔均贯穿调节块(240)的上下两壁并分别套接在两组所述滑杆(210)的杆体上,所述调节块(240)的一侧焊接有铰接耳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架体(310)的架体上均匀开设有插孔,所述轴承架架体(310)左右两端壁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311),所述螺纹孔(31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插槽(3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纺棉料一次成型内外双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320)的一侧开设有铰接槽,所述调节块(240)的铰接耳块插接在铰接架(320)的铰接槽槽腔中,且调节块(240)的铰接耳块与铰接架(320)的铰接槽通过销柱(004)进行铰接,所述铰接架(320)的另一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嵌合在轴承架架体(310)的端部,所述嵌槽的侧壁开设有两组呈上下对称设置的插接孔(321),所述插接孔(321)与螺纹孔(311)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插接孔(321)的前后两方均设置有焊接在嵌槽侧壁上的插柱(322),所述插柱(322)插接在插槽(312)的孔腔中,所述嵌槽的上下两壁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轴承架架体(310)端部的插孔相对齐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