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复合弹性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英文名:nonwovenfabric或者nonwovencloth)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无纺布有着价格低廉防水性好的优点,但不论是在服装领域还是医疗领域,吸水性差都是无纺布无法取代棉布使用的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及其加工方法,旨在解决无纺布有着价格低廉防水性好的优点,但不论是在服装领域还是医疗领域,吸水性差都是无纺布无法取代棉布使用的因素之一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包括外部无纺布、中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所述外部无纺布、中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10%—70%,低脂聚丙烯10%—7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石墨烯0.4%,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优选的,所述外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70%,低脂聚丙烯1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石墨烯0.4%,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优选的,所述中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30%,低脂聚丙烯5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优选的,所述内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10%,低脂聚丙烯7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对三种功能性质不同的无纺布材料分别混合;
步骤s200:对混合材料进行熔喷;
步骤s300:对成型的无纺布进行轧制和切割:
步骤s400:粘贴辅助膜;
步骤s500:对三种无纺布进行复合;
步骤s600:复合无纺布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0中,三种无纺布的功能性质为:外部无纺布亲肤防水、中部无纺布亲肤亲水和内部无纺布亲肤亲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0中,无纺布的轧制厚度为0.1mm,切割尺寸为15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400中,辅助膜具体为防水透气膜。
优选的,所述步骤s500中,采用的复合工艺为热熔胶热压复合技术。
优选的,所述步骤s600中,对复合无纺布检测具体为透气防水性以及强度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及其加工方法,外部无纺布材料混合后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透气性,中部无纺布与内部无纺布具有较好的吸水透气性能,三者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在保证外部防水性能不会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的吸水性能,在某些领域取代了棉布的使用,拓宽了无纺布的适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外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70%,低脂聚丙烯1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石墨烯0.4%,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将高脂聚丙烯、低脂聚丙烯和色母粒热熔混合,进而将乳化剂、润湿剂、润湿剂、铺展剂、抗静电剂和石墨烯加入混合熔液,外部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高脂聚丙烯,用以保证复合无纺布的弹性以及防水能力,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石墨烯,有效的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能,进而将熔液喷淋到辊筒上进行热熔成型,热熔成型的无纺布面积厚度较大,通过轧制使无纺布达到所需要的厚度,进而形成无纺布层,随后对轧制的无纺布进行切割,切割成产品所需要的尺寸,在完成切割后的外部无纺布上粘贴防水透气膜,进一步的提高外部无纺布的防水透气性,随后通过热熔胶将外部无纺布与中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进行热复合,进而形成弹性的复合无纺布,三者复合形成复合无纺布在保证外部防水性能不会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的吸水性能,在某些领域取代了棉布的使用,拓宽了无纺布的适用领域,最后对完成生产的弹性复合无纺布进行分批次的抽样检测,检测其延展性和防水透气的能力,以此保证弹性复合无纺布的安全使用。
实施例2
中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30%,低脂聚丙烯5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将高脂聚丙烯、低脂聚丙烯和色母粒热熔混合,进而将乳化剂、润湿剂、润湿剂、铺展剂、抗静电剂和聚醚硅油加入混合熔液,中部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高脂聚丙烯和低脂聚丙烯,使得成型后的中部无纺布孔隙较大,提高了中部无纺布的吸水透气能力,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聚醚硅油,有效的提高了无纺布的吸水性能,进而将熔液喷淋到辊筒上进行热熔成型,热熔成型的无纺布面积厚度较大,通过轧制使无纺布达到所需要的厚度,进而形成无纺布层,随后对轧制的无纺布进行切割,切割成产品所需要的尺寸,随后通过热熔胶将中部无纺布与外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进行热复合,进而形成弹性的复合无纺布,三者复合形成弹性复合无纺布在保证外部防水性能不会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的吸水性能,在某些领域取代了棉布的使用,拓宽了无纺布的适用领域,最后对完成生产的弹性复合无纺布进行分批次的抽样检测,检测其延展性和防水透气的能力,以此保证弹性复合无纺布的安全使用。
实施例3
内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10%,低脂聚丙烯70%,乳化剂0.6%,润湿剂0.3%,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将高脂聚丙烯、低脂聚丙烯和色母粒热熔混合,进而将乳化剂、润湿剂、润湿剂、铺展剂、抗静电剂和聚醚硅油加入混合熔液,中部无纺布的主要成分为低脂聚丙烯,使得成型后的内部无纺布孔隙大,提高了内部无纺布的吸水透气能力,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聚醚硅油,有效的提高了无纺布的吸水性能,进而将熔液喷淋到辊筒上进行热熔成型,热熔成型的无纺布面积厚度较大,通过轧制使无纺布达到所需要的厚度,进而形成无纺布层,随后对轧制的无纺布进行切割,切割成产品所需要的尺寸,随后通过热熔胶将内部无纺布与外部无纺布和中部无纺布进行热复合,进而形成弹性的复合无纺布,三者复合形成弹性复合无纺布在保证外部防水性能不会下降的前提下,提高了内部的吸水性能,在某些领域取代了棉布的使用,拓宽了无纺布的适用领域,最后对完成生产的弹性复合无纺布进行分批次的抽样检测,检测其延展性和防水透气的能力,以此保证弹性复合无纺布的安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包括外部无纺布、中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无纺布、中部无纺布和内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10%—70%,低脂聚丙烯10%—70%,乳化剂0.6%,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石墨烯0.4%,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70%,低脂聚丙烯10%,乳化剂0.6%,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石墨烯0.4%,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30%,低脂聚丙烯50%,乳化剂0.6%,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无纺布,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材料:高脂聚丙烯10%,低脂聚丙烯70%,乳化剂0.6%,润湿剂0.3%,铺展剂0.3%,抗静电剂1%,聚醚硅油0.2%,色母粒1%,余量为蒸馏水。
5.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对三种功能性质不同的无纺布材料分别混合;
步骤s200:对混合材料进行熔喷;
步骤s300:对成型的无纺布进行轧制和切割:
步骤s400:粘贴辅助膜;
步骤s500:对三种无纺布进行复合;
步骤s600:复合无纺布的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三种无纺布的功能性质为:外部无纺布亲肤防水、中部无纺布亲肤亲水和内部无纺布亲肤亲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无纺布的轧制厚度为0.1mm,切割尺寸为15c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辅助膜具体为防水透气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采用的复合工艺为热熔胶热压复合技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熔喷复合弹性无纺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中,对复合无纺布检测具体为透气防水性以及强度进行检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