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9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纱线织前的上浆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在长丝梭织面料的织前准备中,需要采用专门的浆丝机为织造用经纱进行整经、浆纱、并轴系列的浆丝处理工艺。当色织长丝面料为小批量、纱线颜色多、面料花型多变等特点时,则需要对同色纱逐一进行浆纱,然后再将各个已上浆的色纱单轴再进行并轴,然后才能用于后续的织造上机中。可见,当色织长丝面料为小批量、纱线颜色多、面料花型多变时,采用以上长丝专业浆丝机则造成浆丝工艺设备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致使此类面料生产成本加大。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纱线颜色较多、小批量生产的长丝色织面料提出一种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本发明先将长丝原丝进行染色后,按颜色排列进行匀筒整经,形成若干整经轴;然后再将所有整经轴一同浸浆、烘干、并轴,取得上浆后的织轴。将取得的以上织轴再经分纱、分色排列形成可上机织造的长丝色织布织轴。本发明不同与常规的长丝色织面料的上浆生产工艺流程,而是利用短纤浆纱机,在其上进行色织长丝品种浆丝的生产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更适用于小批量、多颜色、多品种的长丝色织面料的浆丝生产。本发明工艺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棉纱短纤设备,减少了设备投入,利于减少生产成本。但如直接将采用短纤浆纱机用于对长丝梭织面料的经纱进行浆丝,因为机台设备结构差异较大,先单轴上浆再并轴,经纱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断头,影响后道织布的质量;且生产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增加人力和物力。因此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匀筒整经时,片纱前、中、后、上、中、下单丝张力一致,分别为5±1cn。由于长丝是由连续的多根单纤维平行排列而成,且没有毛羽。如果单丝张力差异大,纱线之间没有毛羽的牵制会发生左右游移,进而导致上浆分纱时断头,影响生产质量;而如果单纱张力过力过小,经轴偏软成形不良,单纱张力过大,会导致丝线网络点松散进而形成破丝,本发明采用单纱张力仪反复测量比较生产结果,最终确定单纱张力5±1cn通适合生产需求。匀筒整经时,在整经机中加装静电消除器,环境湿度控制在75~85%。以此消除静电对于经轴质量的影响。上浆用浆液以高分子有机合成物为主体的聚丙烯酸浆料ps-20l,含固率20±1%,ph值为5.5±1,常温下粘度为4.5~5.5秒。所述聚丙烯酸占浆液总质量百分数的5.55%。长丝是由连续的多根单纤维平行排列而成,未上浆的纱不能满足织造需求,在织机摩擦的作用下会造成单纤维破丝断丝,进而影响布面质量。经过上浆后的长丝,可使单纤维互相粘结而集束为一根长丝,能够承受织机的张力、磨擦等作用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面料。因此长丝面料的的上浆在于“集束”,要求浆液粘度小、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只需要将单纤维粘并在一起,不需要在长丝的表面形成浆膜。如浆液的含固率过小,单纤维得不到有效集束,织造会出现破丝断丝;而如浆液的含固率过大,长丝表面浆膜过厚,浆液含固率过大,导致浆纱分纱阻力大,有可能会形成分纱破丝散丝影响后道生产,且增加生产成本。本发明通过对浆丝生产以及织造过程的跟踪和反复试验、验证说明:采用聚丙烯酸占浆液总质量百分数的5.55%,能满足梭织布机织造的需求。本发是还采用常温的浆液,并且采用15~20kn的压浆力、0.2mpa的退绕张力、0.1%的入纱张力、0.4%的湿区张力、850n的干区张力、0.26mpa的卷取张力、0.28mpa托辊压力进行上浆。本发明在常温、中压浆力、各区张力采用中等压力值、短纱路的生产工艺;同时较低的浆液粘度和浓度,故而确保了干区分纱阻力较小,分纱轻快,保证单丝集束效果,以达到整浆并浆丝机的生产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生产有五种不同经纱颜色的长丝色织面料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生产工艺。1、染色:根据需要达到的面料的色彩效果,对原色长丝纱线分别进行染色,取得五种不同经纱颜色的筒子纱。此处可以根据织成面料的长度分别制成相对长度的筒子纱。2、分色匀筒整经:根据织成面料的要求,将不同颜色的筒子配列成一定幅宽,平行卷绕成五只不同颜色的整经轴。下表为整经工艺参数表:工艺类别工艺值整经机型benninger整经车速600m/min压辊压力120-150bar张力包围角4.0°张力器结构颚式张力器张力器延时5.0s超喂设置1%筒子架类型大v形整经生产时,应保证张力器、瓷眼、伸缩筘、传感器、经轴表面完好,无毛刺或缺损导致纱线破丝起毛。同时在满足整经生产的基础上,采用小张力生产(单纱张力为5±1cn),片纱前、中、后、上、中、下单丝张力一致。长丝纤维的纱线表面光洁,表面没有毛羽,多头份平行退绕时易产生静电,导致整经筘齿处乱绞断头,还需在整经机加装静电消除器,同时增加机台周边增加湿度,以保障环境湿度达到80%左右),以此消除静电对于经轴质量的影响。3、配制浆液:按相似则相溶的原理选择浆液,以聚丙烯酸类浆料为主,要求浆料要具有良好的粘着性、集束性、平滑性、抗静电性能。本工艺选择以高分子有机合成物为主体的聚丙烯酸浆料ps-20l,该浆液为微黄色透明液体,含固率20±1%,ph值为5.5±1,加入适量的抗静电剂和水搅拌均匀制备成聚丙烯酸含量为5.55%的浆液,常温条件下调浆。下表为浆液配比表:原料配比聚丙烯酸浆料ps-20l125kg抗静电剂3kg水322kg含固率5.55%调浆温度/℃常温调浆粘度5±0.5秒4、浆丝工艺:针对涤纶长丝的纤维特性和短纤浆纱机机台性能特点,具体浆丝工艺参数如下表:工艺类别工艺值浆纱机型ga310单浆槽浆纱车速45m/min浆槽温度常温浆液粘度4.5~5.5秒压浆力15~20kn退绕张力0.2mpa入纱张力0.1%湿区张力0.4%干区张力850n卷取张力0.26mpa托辊压力0.28mpa回潮率1±%0.5上浆率5~6%长丝品种纱线强力值高,刚性大,浆纱的目的在于集束单丝,增加耐磨;长丝单纱没有毛羽,且容易产生静电;另外多个轴一起浆丝更容易产生静电,导致浆丝时断头多;浆丝工艺单浆槽、单浸单压,尽可能减少丝线与浆纱机接触的长度,防止磨擦导致静电产生,同时在浆纱机的烘纱和分绞部分加装静电消除装置,来去除长丝上浆时经过烘燥、干区分纱、筘齿处产生的静电。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长丝原丝进行染色后,按颜色排列进行匀筒整经,形成若干整经轴;然后再将所有整经轴一同浸浆、烘干、并轴,取得上浆后的织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匀筒整经时,片纱前、中、后、上、中、下单丝张力一致,分别为5±1c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匀筒整经时,在整经机中加装静电消除器,环境湿度控制在7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上浆用浆液以高分子有机合成物为主体的聚丙烯酸浆料ps-20l,含固率20±1%,ph值为5.5±1,常温下粘度为4.5~5.5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占浆液总质量百分数的5.5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常温的浆液,并且采用15~20kn的压浆力、0.2mpa的退绕张力、0.1%的入纱张力、0.4%的湿区张力、850n的干区张力、0.26mpa的卷取张力、0.28mpa托辊压力进行上浆。

    技术总结
    一种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先将长丝原丝进行染色后,按颜色排列进行匀筒整经,形成若干整经轴;然后再将所有整经轴一同浸浆、烘干、并轴,取得上浆后的织轴。将取得的以上织轴再经分纱、分色排列形成可上机织造的长丝色织布织轴。本发明不同与常规的长丝色织面料的上浆生产工艺流程,而是利用短纤浆纱机,在其上进行色织长丝品种浆丝的生产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更适用于小批量、多颜色、多品种的长丝色织面料的浆丝生产。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棉纱短纤设备,减少了设备投入,利于减少生产成本。本发明为纱线颜色较多、小批量生产的长丝色织面料提出一种长丝染色面料的浆丝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卞晓云;朱进华;李海燕;蔡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6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