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全自动饮品贩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饮品售卖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餐饮行业中销售餐饮的方法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也不断变化。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半自动和全自动的零售设备,以替代人工制作咖啡的传统咖啡馆,这种设备通常以贩售机的形式出现,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63805u”、名称为“浆料型自动咖啡机及其控制系统”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零售咖啡贩售机,该种咖啡贩售机将咖啡饮品制作模块设置在设备内部,落杯器、出杯口,杯盖、吸管、杯托等周边物料则放在另外的地方,并且还设置了一个取杯盖器,用户在取咖啡的时候,需要从取杯盖器工位取一个杯盖、然后自行完成扣盖,而其他物料(吸管、杯托等)则设置在设备的其他位置,这会造成用户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饮品售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包括箱体、箱门和饮品制作设备,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饮品制作设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箱门铰接在所述箱体上且具有面对所述容置腔的内侧门体,所述内侧门体上设置有落杯器、杯子输送机构、落盖机构、扣盖机构和出杯机构;所述杯子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驱动件、输送导轨和用于夹持杯子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在所述输送驱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输送导轨直线移动,在所述夹持件的移动路径上具有顺序设置的落杯工位、饮品制作工位、落盖工位和扣盖工位;所述落杯器位于所述落杯工位上方,且所述落杯器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落杯工位时落下一个杯子;所述饮品制作设备具有饮品出口,所述饮品出口位于所述饮品制作工位上方,且所述饮品制作设备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饮品制作工位时向所述杯子注入饮品;所述落盖机构位于所述落盖工位上方,且所述落盖机构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落盖工位时落下一个杯盖;所述扣盖机构位于所述扣盖工位上方,且所述扣盖机构具有升降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上的压盖件;所述出杯机构包括第一杯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杯托沿所述升降导轨在一正常位置与一扣盖位置之间、在所述扣盖位置与一出杯位置之间、以及在所述出杯位置与所述正常位置之间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其中,所述扣盖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上方,所述出杯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下方,所述扣盖位置与所述正常位置之间具有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在所述第一杯托从所述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上升至所述扣盖位置时,所述压盖件将所述杯盖压盖在所述杯子上,且所述夹持件从所述扣盖工位移动至落杯工位。
示例性地,所述内侧门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落盖机构,所述辅助落盖机构包括第二杯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杯托在一正常状态位置与一接盖位置之间升降以带动所述杯子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落盖机构方向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接盖位置位于所述正常状态位置上方。
示例性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弧形爪部和与所述输送驱动件相连接的支架板,所述输送导轨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支架板穿设在所述长条孔内。
示例性地,所述挡板在所述扣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杯托具有第一圆形托体,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托体的直径。
示例性地,所述挡板在所述落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杯托具有第二圆形托体,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托体的直径。
示例性地,所述箱门上开设有取杯区域,所述取杯区域上设置有取杯工位,所述第一杯托升降至所述出杯位置时,所述杯子处于所述取杯工位。
示例性地,所述内侧门体在所述取杯区域上方朝所述容置腔内延伸出有内延门体,所述落杯器、所述杯子输送机构、所述落盖机构、所述扣盖机构和所述出杯机构皆安装在所述内延门体上。
示例性地,所述内延门体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内延门体上设置有能够让出或遮挡住所述第三通孔的开关门机构,所述第一杯托在所述开关门机构让出所述第三通孔时从所述扣盖位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下降至所述出杯位置,或从所述出杯位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上升至所述正常位置。
示例性地,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滑动驱动件、门体板以及门体板导轨,所述门体板导轨设置在所述内延门体上,所述门体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门体板导轨上并在所述滑动驱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门体板导轨在一关门位置与一开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所述门体板运动至所述关门位置时遮挡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门体板运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让出所述第三通孔。
示例性地,所述内延门体上还设置有杯子检测传感器,所述杯子检测传感器具有朝向所述门体板下方且相对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的探测线路。
本发明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售卖饮品时,夹持件先移动至落杯工位,落杯器落下一个杯子掉落在夹持件上;然后杯子被夹持件夹持运送至饮品制作工位,饮品制作设备向杯子内注入饮品;然后杯子再被运送至落盖工位,落盖机构落下一个杯盖;然后杯子和杯盖一起被运送至扣盖工位,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以托着杯子上升,杯子脱离夹持件后、夹持件移开,杯子和杯盖继续上升至扣盖位置,压盖件将杯盖压盖在杯子上,完成扣盖;然后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下降,直到下降至取杯工位,供用户取杯。如此,用户无需自行扣盖就能拿到一杯完整的饮品,使用方便;且出杯机构不仅能出杯,而且能与扣盖机构的压盖件共同作用完成扣盖,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a所示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的内侧门体上的各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的杯子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图3中的挡板的结构图;
图6是图3中的落盖机构、扣盖机构和出杯机构的分解结构图;
图7是图3中的辅助落盖机构的结构图;
图8是图3中的落杯器、落盖机构、扣盖机构和出杯机构相对杯子输送机构的位置关系图;
图9是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三通孔的开关门机构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箱体
11—容置腔
110—冰箱
120—供水装置
20—箱门
201—取杯区域
2011—取杯工位
2012—取小料工位
202—透视窗口
203—显示屏幕
21—内侧门体
22—内延门体
221—第三通孔
23—开关门机构
231—滑动驱动件
232—门板体
233—门板体导轨
24—杯子检测传感器
241—探测线路
30—饮品制作设备
40—落杯器
50—杯子输送机构
51—输送驱动件
52—输送导轨
53—夹持件
531—弧形爪部
532—支架板
54—挡板
541—长条孔
542—第一通孔
543—第二通孔
55—落杯情况检测传感器
56—落盖情况检测传感器
60—落盖机构
70—扣盖机构
71—压盖件
72—升降导轨
80—出杯机构
81—第一杯托
811—第一圆形托体
90—辅助落盖机构
91—第二杯托
911—第二圆形托体
92—第二升降驱动件
1010—围挡
1011—展示孔
1012—第一侧围
1013—第二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参阅图1a、图1b、图2和图3,本发明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包括箱体10、箱门20和饮品制作设备30,箱体10内具有容置腔11,饮品制作设备30设置在容置腔11内。以饮品制作设备30为咖啡机为例,为了方便咖啡机制作咖啡,容置腔11内还可以设置冰箱110和供水装置120,咖啡机可以为常见的咖啡制作机,能实现磨粉、压粉、装粉、冲泡、清除残渣等冲泡咖啡全过程,供水装置120可以是常见的桶装水,冰箱110可以用于存储牛奶,一方面牛奶需要冷藏保存,另一方面有些咖啡机为了实现更好的奶泡效果需要牛奶在10度以下为佳。应当能理解地,容置腔11内还可以设置垃圾桶(未示出)、废水桶(未示出),以及可能的糖浆模块(未示出)、粉料模块(未示出)、泡茶模块(未示出),垃圾桶的作用是用于盛接咖啡机制作咖啡过程中产生的咖啡粉渣,废水桶的作用是回收咖啡机制作/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糖浆模块、粉料模块、泡茶模块等均有出口连接到咖啡机的饮品出口,统一从咖啡机的饮品出口出饮品到杯子,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
箱门20例如可以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10上,箱门20相对箱体10可转动,从而可以呈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箱门20呈打开状态。箱门20具有面对容置腔11的内侧门体21,内侧门体21上设置有落杯器40、杯子输送机构50、落盖机构60、扣盖机构70和出杯机构80,箱门20呈关闭状态时,内侧门体21与箱体10之间形成腔体(该腔体图中未示出,应当能理解地,容置腔11属于腔体的一部分),落杯器40、杯子输送机构50、落盖机构60、扣盖机构70和出杯机构80皆位于该腔体内。箱门20的前侧(此处的前侧是指背对容置腔11的一侧)上并排设置有透视窗口202和显示屏幕203,透视窗口202和显示屏幕203可以一体设置,例如,箱门20的前侧整体是一块玻璃板,显示屏幕203安装在玻璃板的后面(即,玻璃板的靠近容置腔11的一面),玻璃板的未设置显示屏幕203的区域即形成透视窗口202,用户能通过透视窗口202看见内侧门体21上的部分机构,例如,能看见落盖机构60,尤其是落盖机构60内存放的杯盖。
具体来说,杯子输送机构50包括输送驱动件51、输送导轨52和用于夹持杯子的夹持件53,夹持件53在输送驱动件51的带动下沿输送导轨52直线移动,输送驱动件51例如为电机,输送导轨52例如为横向导轨,在夹持件53的移动路径上具有顺序设置的落杯工位(图中未标记)、饮品制作工位(图中未标记)、落盖工位(图中未标记)和扣盖工位(图中未标记)。
落杯器40位于落杯工位上方,且落杯器40在夹持件53移动至落杯工位时落下一个杯子,应当能理解地,为了能保证落杯器40落下的一个杯子落在移动至落杯工位的夹持件53上,落杯器40的落杯口需要正对落杯工位。落杯器40是标准的落杯器,可以是单桶落杯器、也可以是多桶落杯器,多桶落杯器可以盛放更多的杯子,其中一桶杯子对正落杯口,当目前这一桶杯子用完、即会自动旋转切换到下一桶杯子,单桶落杯器和多桶落杯器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对其多做赘述。
饮品制作设备30具有饮品出口,饮品出口位于饮品制作工位上方,且饮品制作设备在夹持件53移动至饮品制作工位时向杯子注入饮品。应当能理解地,为了能保证从饮品制作设备30的饮品出口流出的饮品顺利流入杯子中,饮品制作设备30的饮品出口需要正对饮品制作工位。
落盖机构60位于落盖工位上方,且落盖机构60在夹持件53移动至落盖工位时落下一个杯盖,应当能理解地,为了能保证落盖机构60落下的一个杯盖落在杯子上,落盖机构60的落盖口需要正对落盖工位。落盖机构60可以是标准的落盖器,落盖器与落杯器结构类似,可以是单桶落盖器,也可以是多桶落盖器,无论是单桶落盖器还是多桶落盖器皆有一个落盖口。
扣盖机构70位于扣盖工位上方,且扣盖机构70具有升降导轨72和设置在升降导轨72上的压盖件71,升降导轨72例如为纵向导轨,压盖件71可以是固定在升降导轨72上的一块板,也可以是带缓冲弹簧的板组件,只要能对杯盖施加压力即可。
出杯机构80包括第一杯托81和用于驱动第一杯托81沿升降导轨72在一正常位置与一扣盖位置之间、在扣盖位置与一出杯位置之间、以及在出杯位置与正常位置之间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扣盖位置位于正常位置上方,出杯位置位于正常位置下方,应当能理解地,扣盖位置、正常位置和出杯位置沿着升降导轨呈上、下分布,其中,扣盖位置为压盖件71与杯盖接触上的位置,扣盖位置与正常位置之间具有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为杯子与夹持件脱离的位置;在第一杯托81从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上升至扣盖位置时,压盖件71将杯盖压盖在杯子上,且夹持件53从扣盖工位移动至落杯工位。
上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动作过程为:夹持件53先移动至落杯工位,落杯器40落下一个杯子掉落在夹持件53上(如图8所示);然后杯子被夹持件53夹持运送至饮品制作工位,饮品制作设备30向杯子内注入饮品;然后杯子再被运送至落盖工位,落盖机构60落下一个杯盖;然后杯子和杯盖一起被运送至扣盖工位,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81并托着杯子上升,杯子脱离夹持件53后、夹持件53移开,杯子和杯盖继续上升至扣盖位置,压盖件71将杯盖压盖在杯子上,完成扣盖;然后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81下降,直到下降至出杯位置,供用户取杯。如此,用户无需自行扣盖就能拿到一杯完整的饮品,使用方便;且出杯机构80不仅能出杯,而且能与扣盖机构70的压盖件71共同作用完成扣盖,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
结合参阅图3、图6和图7,内侧门体21上还设置有辅助落盖机构90,辅助落盖机构90包括第二杯托91和用于驱动第二杯托92在一正常状态位置与一接盖位置之间升降以带动杯子向靠近或远离落盖机构60方向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件92,接盖位置位于正常状态位置上方。由于在夹持件53夹住杯子距离落盖口较远时,杯盖落盖到杯子上容易落偏,基于辅助落盖机构90的设置,可以在夹持件53横向移动到达落盖工位时,第二升降驱动件92动作,以使第二杯托91托着杯子上升,使杯子距离落盖口更近,落盖成功率更高,落盖完成后再下降到原位置(即,正常状态位置)即可。第二升降驱动件92例如可以为电机,电机具有轴向伸缩端,第二杯托91固定在电机的轴向伸缩端上。
结合参阅图3和图6,落盖机构60和扣盖机构70的外围设置有围挡1010,围挡1010能够将落盖机构60和扣盖机构70挡住,围挡1010前侧(此处的前侧是指背对容置腔11的一侧)设置有展示孔1011,围挡1010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围1012和第二侧围1013,如此,用户不仅能通过透视窗口202和展示孔1011看见落盖机构60内存放的杯盖;而且,围挡1010、第一侧围1012和第二侧围1013相互围合将落盖机构60和扣盖机构70半包围住,一方面能防止液体溅落;另一方面也给人工补盖留出了空间。
结合参阅图4、图5和图8,夹持件53包括弧形爪部531和与输送驱动件51相连接的支架板532,弧形爪部531的弧形大小与杯子适配以便能夹持住杯子外缘,输送导轨52上方设置有挡板54,挡板54上设置有长条孔541,支架板532穿设在长条孔541内。如此,不仅能避免夹持件53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干涉,而且能保证夹持件53的移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挡板54在扣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一通孔542,第一杯托81具有第一圆形托体811,第一通孔54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形托体811的直径。如此,在第一杯托81升降过程中,不至于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挡板54在落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二通孔543,第二杯托91具有第二圆形托体911和支撑第二圆形托体911的托体支架912,托体支架912与第二升降驱动件92的轴向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二通孔543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托体911的直径。如此,在第二杯托91升降过程中,不至于发生干涉。
再一次参阅图1a和图1b,箱门20上开设有取杯区域201,取杯区域201上设置有取杯工位2011,第一杯托81升降至出杯位置时,杯子处于取杯工位。如此,可以方便用户取杯。取杯区域201呈长条形状,取杯工位2011相对位于取杯区域201的右侧,以满足用户惯用右手取拿东西的需求,取杯区域201的左侧还可以设置取小料工位2012,取小料工位2012上可以放置有诸如糖之类的小料。
再一次参阅图3,内侧门体21在取杯区域201上方朝容置腔11内延伸出有内延门体22,落杯器40、杯子输送机构50、落盖机构60、扣盖机构70和出杯机构80皆安装在内延门体22上。如此,能保证当箱门20呈关闭状态时,落杯器40、杯子输送机构50、落盖机构60、扣盖机构70和出杯机构80皆位于腔体内,且能保证饮品制作设备30也位于夹持件53的移动路径上方。
结合参阅图3和图9,由于第一杯托81升降至出杯位置时,杯子处于取杯工位,这就意味着第一杯托81需要穿过内延门体22,为了不影响第一杯托81升降,内延门体2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21,该第三通孔221位于第一通孔542的正下方。内延门体22上连接有能够让出或遮挡住第三通孔221的开关门机构23,第一杯托81在开关门机构23让出第三通孔221时从扣盖位置穿过第三通孔221下降至出杯位置,或从出杯位置穿过第三通孔221上升至正常位置。如此,当不制作咖啡时,开关门机构23遮挡住第三通孔221,防止有人误操作将手或其他物体放入,当杯子扣盖完成下降过程中,开关门机构23让出第三通孔221以便于出杯。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开关门机构23包括滑动驱动件231、门体板232以及门体板导轨233,门体板导轨233设置在内延门体22上,门体板232滑动连接在门体板导轨233上并在滑动驱动件231的带动下沿门体板导轨233在一关门位置与一开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门体板232运动至关门位置时遮挡住第三通孔221,门体板232运动至开门位置时让出第三通孔221。如此,能很好地实现让出或遮挡住第三通孔221。
进一步地,内延门体22上还设置有杯子检测传感器24,杯子检测传感器24具有朝向门体板232下方且相对第三通孔22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的探测线路241,从而能够方便检测是否有杯子到达取杯工位、以及检测取杯工位上的杯子是否被取走。
以下以饮品制作设备30为咖啡机为例,详细说明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一个完整的咖啡制作流程。
1、用户发起咖啡制作流程: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幕203进行点单、付款,也可以采用小程序/app等形式进行下单、付款,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用户发起咖啡制作流程后,夹持件53移动至落杯工位,落杯器40落下一个杯子掉落在夹持件53上。
3、杯子被夹持件53夹持运送至饮品制作工位,咖啡机向杯子内注入咖啡。
4、杯子再被运送至落盖工位,落盖机构60落下一个杯盖到杯子上,此时杯盖与杯子未扣紧,呈松散状态。
5、杯子和杯盖一起被运送至扣盖工位,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81托着杯子上升,杯子脱离夹持件53后、夹持件53移开,杯子和杯盖继续上升至扣盖位置,压盖件71将杯盖压盖在杯子上,完成扣盖。
6、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杯托81下降,开关门机构23让出第三通孔221,直到下降至出杯位置,供用户取杯。取杯完成后,第一杯托81上升回到正常位置,开关门机构23遮挡住第三通孔221。
应当能理解地,在落杯器40下方可以设置落杯情况检测传感器,以实时检测是否有杯子掉落到夹持件上,如图4所示,落杯情况检测传感器55设置在输送导轨52上。在落盖机构60的下方也可以设置有落盖情况检测传感器,以实时检测是否有杯盖掉落到杯子上,如图4所示,落盖情况检测传感器56设置在输送导轨52上。落杯情况检测传感器和落盖情况检测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然,本发明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售卖咖啡,其结构原理同样适用于别的饮品售卖,例如,当咖啡机替换为豆浆机时,本发明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就变成了全自动豆浆售卖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横向、纵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在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1.一种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包括箱体、箱门和饮品制作设备,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饮品制作设备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箱门铰接在所述箱体上且具有面对所述容置腔的内侧门体,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门体上设置有落杯器、杯子输送机构、落盖机构、扣盖机构和出杯机构;
所述杯子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驱动件、输送导轨和用于夹持杯子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在所述输送驱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输送导轨直线移动,在所述夹持件的移动路径上具有顺序设置的落杯工位、饮品制作工位、落盖工位和扣盖工位;
所述落杯器位于所述落杯工位上方,且所述落杯器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落杯工位时落下一个杯子;
所述饮品制作设备具有饮品出口,所述饮品出口位于所述饮品制作工位上方,且所述饮品制作设备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饮品制作工位时向所述杯子注入饮品;
所述落盖机构位于所述落盖工位上方,且所述落盖机构在所述夹持件移动至所述落盖工位时落下一个杯盖;
所述扣盖机构位于所述扣盖工位上方,且所述扣盖机构具有升降导轨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导轨上的压盖件;
所述出杯机构包括第一杯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杯托沿所述升降导轨在一正常位置与一扣盖位置之间、在所述扣盖位置与一出杯位置之间、以及在所述出杯位置与所述正常位置之间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件;
其中,所述扣盖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上方,所述出杯位置位于所述正常位置下方,所述扣盖位置与所述正常位置之间具有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在所述第一杯托从所述杯子脱离夹持件位置上升至所述扣盖位置时,所述压盖件将所述杯盖压盖在所述杯子上,且所述夹持件从所述扣盖工位移动至落杯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门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落盖机构,所述辅助落盖机构包括第二杯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杯托在一正常状态位置与一接盖位置之间升降以带动所述杯子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落盖机构方向运动的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接盖位置位于所述正常状态位置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弧形爪部和与所述输送驱动件相连接的支架板,所述输送导轨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支架板穿设在所述长条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在所述扣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杯托具有第一圆形托体,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托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在所述落盖工位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杯托具有第二圆形托体,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托体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开设有取杯区域,所述取杯区域上设置有取杯工位,所述第一杯托升降至所述出杯位置时,所述杯子处于所述取杯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门体在所述取杯区域上方朝所述容置腔内延伸出有内延门体,所述落杯器、所述杯子输送机构、所述落盖机构、所述扣盖机构和所述出杯机构皆安装在所述内延门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门体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且所述内延门体上设置有能够让出或遮挡住所述第三通孔的开关门机构,所述第一杯托在所述开关门机构让出所述第三通孔时从所述扣盖位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下降至所述出杯位置,或从所述出杯位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上升至所述正常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滑动驱动件、门体板以及门体板导轨,所述门体板导轨设置在所述内延门体上,所述门体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门体板导轨上并在所述滑动驱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门体板导轨在一关门位置与一开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所述门体板运动至所述关门位置时遮挡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门体板运动至所述开门位置时让出所述第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饮品售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门体上还设置有杯子检测传感器,所述杯子检测传感器具有朝向所述门体板下方且相对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的探测线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