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9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驼背严重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会使孩子看起来毫无精神,还会让孩子的脊柱变形,导致骨骼不能正常的发育,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矫正和治疗,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弯腰驼背,给其带来一生的痛苦。现有的背部矫形器械,如保健书包、背包等对矫正驼背起到一定作用,但矫形力不足,不能完全克服人体不良习惯驼背、凹胸的惯力,矫形作用欠佳。还有一些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很多走姿、坐姿都不好,但是只要将头部摆正,进行颈前肌群训练就是微点头的动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驼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包括背带、腰带、卡圈和气囊,所述的背带有两条分别设置在腰带的两侧,腰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背带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卡圈相连接,卡圈上还设置有气囊固定扣,卡圈通过气囊固定扣与气囊相连接。

    所述的魔术贴均为上面均为毛面,下面均为勾面。

    所述的卡扣包括挂钩与挂环,挂钩位于背带上,挂环位于卡圈上,所述的挂环在卡圈上是位置是固定的,挂环通过焊接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卡圈上。

    所述的背带为可调节长度的背带,背带上设置有调节扣。

    所述的气囊内的气体仅通过发声器与外部连通。当气囊受挤压便会将其内部的气体压向发声器,通过发声器排出,气流经发声器会使发声器发出声音,提醒儿童在做颈前肌群训练即微点头的动作。

    所述的气囊固定扣有至少一个,气囊固定扣上设置有卡槽,气囊上固定设置有卡块,该卡块与卡槽相适配。

    所述的卡块与卡槽为燕尾槽形状。

    一种如上所述的儿科头部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先将儿童的两个手臂从两个背带中穿过,将背带背在背后,然后将腰带两边的魔术扣在身前固定住,由于是魔术贴,所以可以根据儿童的身材胖瘦进行调整,背带上设置有调节扣,也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调节背带的长短,再将卡圈卡在或套在儿童的脖颈处,将背带上的挂钩与卡圈上的挂环相连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囊,将气囊通过气囊固定扣安装在卡圈上即安装完毕,当儿童进行微点头训练时,气囊会通过发声器发出声音进行提醒,既可以提醒儿童也可以提醒家长和医护人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可以通过卡圈将气囊固定在儿童的脖颈处,可以帮助驼背的儿童进行颈前肌群的训练,帮助儿童改善驼背的情况,气囊被挤压的同时会发出声音,提醒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注意,同时也会提高儿童的好奇心,帮助训练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囊固定扣和气囊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气囊固定扣的卡槽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2、卡圈,3、背带,4、魔术贴,5、调节扣,6、腰带,7、卡扣,8、气囊固定扣,9、卡块,10、发声器,11、防堵罩,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包括背带3、腰带6、卡圈2和气囊1,所述的背带3有两条分别设置在腰带6的两侧,腰带6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4,背带3的另一端通过卡扣7与卡圈2相连接,卡圈2上还设置有气囊固定扣8,卡圈2通过气囊固定扣8与气囊1相连接。

    所述的魔术贴4均为上面均为毛面,下面均为勾面。

    所述的卡扣7包括挂钩与挂环,挂钩位于背带3上,挂环位于卡圈2上,所述的挂环在卡圈2上是位置是固定的,挂环通过焊接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卡圈2上。

    所述的背带3为可调节长度的背带,背带3上设置有调节扣5。

    所述的气囊1内的气体仅通过发声器10与外部连通。当气囊1受挤压便会将其内部的气体压向发声器10,通过发声器10排出,气流经发声器会使发声器10发出声音,提醒儿童在做颈前肌群训练即微点头的动作。

    所述的气囊固定扣8有至少一个,气囊固定扣8上设置有卡槽12,气囊1上固定设置有卡块9,该卡块9与卡槽12相适配。

    气囊固定扣8与卡圈2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或通过锁扣的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的卡槽12为燕尾槽形状。

    一种如上所述的儿科头部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先将儿童的两个手臂从两个背带3中穿过,将背带3背在背后,然后将腰带6两边的魔术扣4在身前固定住,由于是魔术贴4,所以可以根据儿童的身材胖瘦进行调整,背带3上设置有调节扣5,也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调节背带3的长短,再将卡圈2卡在或套在儿童的脖颈处,将背带3上的挂钩与卡圈2上的挂环相连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囊1,将气囊1通过气囊固定扣8安装在卡圈2上即安装完毕,当儿童进行微点头训练时,气囊1会通过发声器10发出声音进行提醒,既可以提醒儿童也可以提醒家长和医护人员。

    所述的气囊1内的气体仅通过发声器10与外部导通。

    所述的卡圈2是一体成型的或开口处是通过螺纹卡套连接的。

    所述的气囊1与卡块9之间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或用皮筋将气囊1固定在卡块9上。

    发声器10是一种通过气流引起其内部发声片震动发声的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发声器10的外端套设有防堵罩11,防堵罩11上开设有通气小孔,这样可以防止纤维或其他物质吸入发声器,避免发生器被堵塞。

    所述的气囊1为椭圆形状,气囊1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气囊1内填充有起到回弹作用的海绵,当气囊1受到挤压后,海绵具有回复原先形状的能力,可使气囊1回复为膨胀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3)、腰带(6)、卡圈(2)和气囊(1),所述的背带(3)有两条分别设置在腰带(6)的两侧,腰带(6)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4),背带(3)的另一端通过卡扣(7)与卡圈(2)相连接,卡圈(2)上还设置有气囊固定扣(8),卡圈(2)通过气囊固定扣(8)与气囊(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魔术贴(4)均为上面均为毛面,下面均为勾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7)包括挂钩与挂环,挂钩位于背带(3)上,挂环位于卡圈(2)上,所述的挂环在卡圈(2)上是位置是固定的,挂环通过焊接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卡圈(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带(3)为可调节长度的背带,背带(3)上设置有调节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1)内的气体仅通过发声器(10)与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固定扣(8)有至少一个,气囊固定扣(8)上设置有卡槽(12),气囊(1)上固定设置有卡块(9),该卡块(9)与卡槽(1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12)为燕尾槽形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头部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儿童的两个手臂从两个背带(3)中穿过,将背带(3)背在背后,然后将腰带(6)两边的魔术扣(4)在身前固定住,再将卡圈(2)卡在或套在儿童的脖颈处,将背带(3)上的挂钩与卡圈(2)上的挂环相连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囊(1),将气囊(1)通过气囊固定扣(8)安装在卡圈(2)上即安装完毕,当儿童进行微点头训练时,气囊(1)会通过发声器(10)发出声音进行提醒,既可以提醒儿童也可以提醒家长和医护人员。

    技术总结
    一种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包括背带、腰带、卡圈和气囊,所述的背带有两条分别设置在腰带的两侧,腰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背带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卡圈相连接,卡圈上还设置有气囊固定扣,卡圈通过气囊固定扣与气囊相连接;本发明的儿科头部训练装置可以通过卡圈将气囊固定在儿童的脖颈处,可以帮助驼背的儿童进行颈前肌群的训练,帮助儿童改善驼背的情况,气囊被挤压的同时会发出声音,提醒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注意,同时也会提高儿童的好奇心,帮助训练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广;张丹丹;景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