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报警系统、红外探测器及红外探测器发射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0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领域,具体涉及红外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安全可靠的报警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红外报警系统,为保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红外发射端需设定固定且一定冗余的红外发射功率工作。但是,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高时,在环境光线的影响下,红外线的有效对射距离仍会被缩短,系统达不到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而,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低时,固定且一定冗余的红外发射功率,一直保持着较大功耗,导致供电电池电量保持着较快消耗。而且红外发射管长期以固定且一定冗余的较高功率发射红外光,将导致红外发射管衰减较快,使用寿命减短,不利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红外报警系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稳定可靠的红外报警系统。

    首先,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其次,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再次,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依据上述实施方案的红外报警系统,由于其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增设光敏传感模块,可以自动根据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调整红外发射功率;当监测到当前环境光照强度偏高时,发射端主控模块控制红外发射装置提高发射功率,确保有效安全防护距离不因光强较强而缩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监测到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低时,主控模块控制红外发射装置降低发射功率,在保证满足产品要求的有效安全防护距离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功耗,让供电电池的续航时间更长,而且红外发射管的使用寿命也能得到有效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报警系统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红外报警系统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红外报警系统的红外探测器接收端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红外报警系统的报警主机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红外报警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红外报警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红外报警系统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模块、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而本申请所说“连接”等,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不同实施例中可能出现相同的模组、模块、部件或元件等硬件名称,并不意味着在物理实现上共用同一个硬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是采用了相同或类同的硬件而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红外入侵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和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和红外探测器接收端。

    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光敏传感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光敏传感模块,将环境光强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发射端主控模块,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光敏传感模块输入的电信号,调整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当环境光强较高时,太阳能电压信号较高,则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线,将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而降低红外接收模块的有效接收距离,从而影响整个红外报警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时,发射端主控模块对红外发射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提高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以克服由于环境光对整个红外探测器的负面影响。

    红外探测器接收端包括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端主控模块和接收端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当红外光被入侵者阻断时,接收端主控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接收端通信模块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包括主机主控模块、主机通信模块和报警通信模块等,主机通信模块接收来自接收端通信模块的报警信号,并传送给主机主控模块,主机主控模块通过报警通信模块,向移动终端发出警报。

    现场应用时,红外探测器发射端与红外探测器接收端对向安装,红外探测器接收端通过接收端通信模块有线或无线连接报警主机;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增设的光敏传感模块,对环境光线进行实时监测,发射端主控模块据此对红外探测器发射端的红外发射模块进行发射功率和/或的动态调整。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报警主机也可以增设一些诸如语音报警器之类的外设,同步实现现场的声光警示功能;也可增设显示器等人机介面,用于实时显示报警主机及红外探测器工作状态。可增设键盘,用于功能选择及字符输入等人机交互。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本例的一种红外入侵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和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和红外探测器接收端。

    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微控制器、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太阳能蓄电池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与太阳能蓄电池模块相连接,给发射端微控制器和红外发射模块供电;同时,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作为光敏传感模块,将环境光强转换为太阳能电压信号,传输给发射端微控制器。发射端微控制器作为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传输的太阳能电压信号,调整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当环境光强较高时,太阳能电压信号较高,则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线,将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而降低红外接收模块的有效接收距离,从而影响整个红外报警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时,发射端微控制器对红外发射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提高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以克服由于环境光对整个红外探测器的负面影响。

    红外探测器接收端包括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端微控制器和接收端sub-g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当红外光被入侵者阻断时,接收端微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接收端sub-g模块作为接收端通信模块,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包括主机微控制器、主机sub-g模块和wi-fi模块等,主机通信模块即主机sub-g模块接收来自接收端sub-g模块的报警信号,并传送给主机微控制器,主机微控制器通过报警通信模块即wi-fi模块,向移动终端发出警报。

    探测器发射端与探测器接收端通过红外光束平行对射形成红外网布防区域,当有人穿过时红外线被遮挡,探测器接收端接收不到红外线,即通过接收端sub-g模块向报警主机发送报警信号,报警主机开始报警,同时通过wi-fi模块把报警信息推送到移动终端,用户可以立刻做出处理,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高时,探测器发射端的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会产生偏高的太阳能电压,把该电压信号传输给发射端微控制器,发射端微控制器控制红外发射模块提高发射功率,确保有效安全防护距离不因光强较强而缩短,更加安全可靠。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低时,探测器发射端的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产生偏低的太阳能电压,把该电压信号传输给发射端微控制器,发射端微控制器控制红外发射模块降低发射功率,在保证满足产品要求的有效安全防护距离的情况下,降低功耗,让供电电池的续航时间更长,而且降低了红外发射管的衰减程度,红外发射管的使用寿命也能得到延长。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所示,本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红外探测器接收端包括接收端微控制器、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太阳能蓄电池、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端sub-g模块和接收端报警模块。接收端微控制器根据接收端sub-g模块传递的来自报警主机的指令,控制红外接收模块的工作模式。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与太阳能蓄电池相连接,给红外探测器接收端供电,接收端sub-g模块把报警主机的指令传送给接收端微控制器,并且将接收端微控制器采集的信号传输给报警主机。接收端报警模块用于发出现场警报。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例的红外报警系统,其中的报警主机包括主机微控制器、电源模块、主机sub-g模块、wi-fi模块、显示器、主机报警模块和键盘。主机微控制器驱动显示器、主机报警模块和键盘,与主机sub-g模块、wi-fi模块分别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包含交流适配器和蓄电池,可以连接市用电给报警主机供电,也可以通过交流适配器连接蓄电池进行充电,在市用电断电时使用蓄电池给主机供电。主机sub-g模块用于与红外探测器接收端通信,wi-fi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显示器包含lcd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主机及探测器工作状态,主机报警模块用于发出警报,键盘用于功能选择及字符输入等人机交互。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5所示,本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主要在于,本例的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检测环境光的强度,光敏二极管根据环境光强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发射端微控制器采集光敏二极管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据此实时调整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6所示,本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主要在于,本例的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三极管,该光敏三极管检测环境光的强度,光敏三极管根据环境光强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发射端微控制器采集光敏三极管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据此实时调整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7所示,本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主要在于,本例的光敏传感模块采用本领域直接可得的光敏传感器,该光敏传感器检测环境光的强度,光敏传感器根据环境光强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发射端微控制器采集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据此实时调整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比如,本发明中增设的光敏传感模块,实现对环境光强的检测并输出相对应的电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据此采用不同的光敏传感器件,如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也可以采用集成有光敏传感器件的模块,如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光敏传感器等。


    技术特征:

    1.一种红外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的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

    5.一种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或光敏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的至少其中之一。

    8.一种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包括发射端主控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二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敏传感模块;所述光敏传感模块与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太阳能接收转换模块或光敏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传感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的至少其中之一。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红外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发射端,所述红外探测器发射端增设光敏传感模块,与发射端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射端主控模块根据所述光敏传感模块检测到的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功率。本发明的红外报警系统,当监测到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高时,控制红外发射装置提高发射功率,确保有效安全防护距离不因光强较强而缩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监测到当前环境的光照强度偏低时,控制红外发射装置降低发射功率,在保证满足要求的有效安全防护距离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功耗,让供电电池的续航时间更长,而且红外发射管的使用寿命也能得到有效延长。

    技术研发人员:叶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旭日东方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5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