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脚踝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医学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和恢复肢残训练者肢体运动功能,脚踝损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为此出现了众多康复训练装置,例“踝关节康复器”(201410180305.5)其组成:底盘、支撑板、脚踏板、销子、转饼,其特征在于:支撑板安装在底盘的后端部,转饼安装在底盘的前端部,脚踏板通过销子与转饼连接成上下于一体。患者一脚站在支撑板上,另一只脚踩到脚踏板中,脚可以绕销子上下转动,也可以绕转饼做圆周运动,这种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是有效的,但它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患者的脚绕转饼做圆周运动存在二次损伤的隐患,患者脚的旋转力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力度过大的话,转饼由于惯性会继续旋转带动脚踝继续运动,从而超出脚踝的正常运动范围,造成二次损伤。其次,脚绕销子上下的转动过程中,脚踝只是单纯的转动,脚踝没有克服阻力进行训练,脚踝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其只有旋转运动的运动过程,没有人体行走运动过程的,无法全方面的进行脚踝康复,从而难以完成更好的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踝康复仪及转动升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转饼由于惯性会继续旋转带动脚踝继续运动,从而超出脚踝的正常运动范围,造成二次损伤,脚踝只是单纯的转动,脚踝没有克服阻力进行训练,脚踝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踝康复仪及转动升降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面靠右水平中心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箱体的上端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两个转动腔,两个所述转动腔以箱体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箱体的上端面沿左端边及拐角竖直固定连接有扶手;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分别一一转动设置在转动腔内部的两个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分别在转动腔的内部做独立的旋转运动;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腔的内圆周侧面上的五个转动板;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转动腔的内部,所述升降机构能够调节摆动机构和转动的机构的竖直方向的高低位置。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板上端面的两个前支撑杆,两个所述前支撑杆以转动板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前支撑杆的相对面分别一一开设有前支撑槽,所述前支撑槽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支撑轴板,所述支撑轴板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前支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板的上端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轴,所述转动板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后支撑杆,两个所述后支撑杆分别一一平行对应两个前支撑杆,所述两个后支撑杆的相对面对应开设有后支撑槽,所述后支撑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后支撑轴,所述分别与前支撑轴和后支撑轴相切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上端面靠近后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脚踏板槽。当需要进行脚踝康训练时,患者身体坐在伸缩椅上,将双脚放在脚踏板上面,脚跟处放在脚踏板槽内,通过伸缩椅的调节高度来适应双脚对于脚踏板距离的控制,以此适应于大部分人群,当双脚放在脚踏板上表面后,患者双脚对脚踏板进行施加压力,当脚踏板受到压力时挤压前支撑轴在前支撑槽内向下运动,同时挤压支撑轴板,使支撑轴板挤压弹簧在前支撑槽内向下运动,与此同时脚踏板带动后支撑轴在后支撑槽内做旋转运动,以此完成患者在脚踏板上模拟行走的康复训练,以此完成脚踝前后侧的康复训练,通过支撑轴板的设置保证前支撑轴可以在前支撑槽内进行平缓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支撑轴板下端的弹簧可以使患者在做模拟行走运动的时候提供一个阻力,在下压时候增加患者的负重练习,在抬起时提供患者一个助力,缓解患者的疲劳,防止患者持续处于练习状态下对脚踝处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将下压的前支撑轴复位,复位过程中支撑轴板保证前支撑轴可以在前支撑槽内进行缓慢上升以免,二次损伤患者脚踝。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板的外圆周侧面上开设有五个转动通槽,五个所述转动通槽沿转动板的外圆周侧面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转动板的圆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转轴通孔。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五个转动板分别一一对应上下往复滑动设置在五个所述转动通槽内,所述转动腔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转动板的下端面沿第二转动槽内周向滑动,所述转动腔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内部与第二转动槽相对位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与第一转动槽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部沿周向方向滑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周向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一转动槽的周向侧面固定连接。当需要进行对患者的左右侧脚踝进行康复的时候,患者坐在伸缩椅上通过双脚对脚踏板上脚踏板槽侧壁施加旋转的力量,于是脚踏板通过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带动转动板以旋转轴为轴进行旋转,与此同时套设在转动通槽内的转动板在转动板的带动下沿第一转动槽进行转动,同时带动在内滑动并压缩弹簧,当转动板在转动过程中挤压弹簧的时候可以增加转动板旋转时的一个压力,增加转动板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使患者在进行左右侧脚踝康复训练过程中增加负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双轨道设计,可以使转动板在旋转过程中平缓的旋转,避免转动板倾斜造成患者脚踝二次损伤,同时避免患者脚的旋转力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力度过大,在惯性会作用下继续旋转带动脚踝继续运动造成的二次损伤。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柱,滑动部件,自锁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沿固定柱的内部竖直方向开设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沿上下方向往复滑动设置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传动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的内部中心位置限定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上下往复滑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旋转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初始状态下传动柱的上端面与转动板的下端面相互接触,且所述旋转轴的上端由转轴通孔贯穿至转动板的上部位置;所述自锁部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柱圆周侧面下端的阶梯腔,所述阶梯腔的设置有多个阶梯轴,多个所述阶梯轴沿阶梯腔的内部竖直方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阶梯轴的圆周面上分别一一转动设置有三角块。
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所述自锁部件还包括滑动设置阶梯腔竖直中心线的一侧的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相对卡设在两个三角块之间,所述阶梯腔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滑动设置有传动块,所述矩形块靠近传动柱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内测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传动柱与传动块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传动通槽,所述传动通槽的一端连通旋转槽,所述传动通槽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旋转轴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块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与矩形块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压杆通槽,所述压杆通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靠近矩形块的一端可以卡设在矩形卡槽的内部。
当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训练的时候,通过双脚踩压脚踏板,使脚踏板挤压旋转轴,于是旋转轴在转轴通孔内向下运动,同时带动传动杆在传动通槽内向下运动,从而传动杆带动传动块在阶梯腔内向下运动,且传动块的左侧下端拨动三角块的右侧下端,使三角块沿阶梯轴做旋转运动,当三角块旋转九十度后传动块的左侧上端拨动三角块的右侧上端,使三角块继续转动,使三角块的下端面与矩形块的右端面平行,与此同时到达底面的挤压由卡入到的内部;此时继续踩压脚踏板,通过的向下运动使传动杆带动传动块继续向下运动,使第二块三角块进行转动,使其下端面与矩形块的右端面平行,此时传动块的上端面与矩形块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内,通过传动块使三角块旋转,从而使传动柱带动矩形块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在传动柱带动转动板向下运动时,转动通槽沿转动板向下运动,保证后续左右侧脚踝康复运动过程的运行,且可以保证转动板在竖直方向上平缓的上下运动,以此完成左右脚下的转动板处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在此平面差的情况下,患者进行脚踝的前后及其左右侧面的康复训练,使患者可以处于一种上下台阶的感受,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好的完成康复训练,通过传动杆带动传动块向下使矩形块可以在阶梯腔完成上下高度的调节,以此完成传动柱在传动槽内上下高度差的调节过程,当矩形块处于一定的高度差时,矩形块给三角块一个翻转的挤压力,通过传动块侧面对三角块的限位,以此完成矩形块的固定过程,从而保证左右脚转动板高度差的完成过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脚踝康复仪及转动升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通过前支撑轴、前支撑槽、支撑轴板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支撑轴板保证前支撑轴可以在前支撑槽内进行平缓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支撑轴板下端的弹簧可以使患者在做模拟行走运动的时候提供一个阻力,在下压时候增加患者的负重练习,在抬起时提供患者一个助力,缓解患者的疲劳,防止患者持续处于练习状态下对脚踝处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将下压的前支撑轴复位,复位过程中支撑轴板保证前支撑轴可以在前支撑槽内进行缓慢上升以免,二次损伤患者脚踝。
2、通过转动板、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转动板的设置实现了当转动板在挤压弹簧的时候可以增加转动板旋转时的一个压力,增加转动板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使患者在进行左右侧脚踝康复训练过程中增加负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双轨道设计,可以使转动板在旋转过程中平缓的旋转,避免转动板倾斜造成患者脚踝二次损伤,同时避免患者脚的旋转力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力度过大,在惯性会作用下继续旋转带动脚踝继续运动造成的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d-d处剖视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的t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a-a处剖视立体图。
图7为图6中的q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w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s-s处剖视立体图。
图10为图9中的e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的r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的y处放大图。
图13为图2中f-f处剖视立体图。
图14为图3中的t处放大图。
图中;箱体10、伸缩椅11、支撑架12、转动腔13、转动板14、前支撑杆15、前支撑轴16、前支撑槽17、支撑轴板18、脚踏板19、脚踏板槽20、后支撑杆21、后支撑槽22、后支撑轴23、转轴通孔24、旋转轴25、第一转动槽26、第二转动槽27、传动柱28、固定柱29、转动板30、旋转槽31、传动通槽32、阶梯腔33、阶梯轴34、三角块35、矩形块36、传动块37、传动杆38、转动通槽39、传动槽40、定位板42、矩形卡槽43、压杆通槽44、压杆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脚踝康复仪及转动升降机构,包括箱体10,箱体10的上端面靠右水平中心线上固定设置有,箱体10的上端面靠左位置开设有两个转动腔13,两个转动腔13以箱体10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箱体10的上端面沿左端边及拐角竖直固定连接有扶手12;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分别一一转动设置在转动腔13内部的两个转动板14;两个转动板14分别在转动腔13的内部做独立的旋转运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的五个转动板30;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转动腔13的内部,升降机构能够调节摆动机构和转动的机构的竖直方向的高低位置。
如图6、图7和图9、图10所示,摆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板14上端面的两个前支撑杆15,两个前支撑杆15以转动板14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两个前支撑杆15的相对面分别一一开设有前支撑槽17,前支撑槽17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支撑轴板18,支撑轴板18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前支撑槽17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撑轴板18的上端面水平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轴16,转动板14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后支撑杆21,两个后支撑杆21分别一一平行对应两个前支撑杆15,两个后支撑杆21的相对面对应开设有后支撑槽22,后支撑槽2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后支撑轴23,分别与前支撑轴16和后支撑轴23相切的倾斜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19,脚踏板19的上端面靠近后支撑杆21的一端开设有脚踏板槽20。
进一步的,当需要进行脚踝康训练时,患者身体坐在伸缩椅11上,将双脚放在脚踏板19上面,脚跟处放在脚踏板槽20内,通过伸缩椅11的调节高度来适应双脚对于脚踏板19距离的控制,以此适应于大部分人群,当双脚放在脚踏板19上表面后,患者双脚对脚踏板19进行施加压力,当脚踏板19受到压力时挤压前支撑轴16在前支撑槽17内向下运动,同时挤压支撑轴板18,使支撑轴板18挤压弹簧在前支撑槽17内向下运动,与此同时脚踏板19带动后支撑轴23在后支撑槽22内做旋转运动,以此完成患者在脚踏板19上模拟行走的康复训练,以此完成脚踝前后侧的康复训练,通过支撑轴板18的设置保证前支撑轴16可以在前支撑槽17内进行平缓的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支撑轴板18下端的弹簧可以使患者在做模拟行走运动的时候提供一个阻力,在下压时候增加患者的负重练习,在抬起时提供患者一个助力,缓解患者的疲劳,防止患者持续处于练习状态下对脚踝处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将下压的前支撑轴16复位,复位过程中支撑轴板18保证前支撑轴16可以在前支撑槽17内进行缓慢上升以免,二次损伤患者脚踝。
如图1所示,转动板14的外圆周侧面上开设有五个转动通槽39,五个转动通槽39沿转动板14的外圆周侧面等间距分布设置,转动板14的圆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转轴通孔24。
如图4、图5和图9、图11所示,转动机构五个转动板30分别一一对应上下往复滑动设置在五个转动通槽39内,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27,转动板30的下端面沿第二转动槽27内周向滑动,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内部与第二转动槽27相对位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26,第二转动槽27与第一转动槽26的下端相互连通,第一转动槽26的内部沿周向方向滑动设置有定位板42,定位板42的下端与转动板30固定连接,定位板42的周向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一转动槽26的周向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当需要进行对患者的左右侧脚踝进行康复的时候,患者坐在伸缩椅11上通过双脚对脚踏板19上脚踏板槽20侧壁施加旋转的力量,于是脚踏板19通过前支撑杆15和后支撑杆21带动转动板14以旋转轴25为轴进行旋转,与此同时套设在转动通槽39内的转动板30在转动板14的带动下沿第一转动槽27进行转动,同时带动42在26内滑动并压缩弹簧,当转动板30在转动过程中挤压弹簧的时候可以增加转动板14旋转时的一个压力,增加转动板14在旋转过程中的阻力,使患者在进行左右侧脚踝康复训练过程中增加负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转动板30通过第一转动槽26、第二转动槽27双轨道设计,可以使转动板14在旋转过程中平缓的旋转,避免转动板14倾斜造成患者脚踝二次损伤,同时避免患者脚的旋转力度没有控制好导致力度过大,在惯性会作用下继续旋转带动脚踝继续运动造成的二次损伤。
如图6、和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中的优选方案,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柱29,滑动部件,自锁部件;滑动部件包括沿固定柱29的内部竖直方向开设的传动槽40,传动槽40内沿上下方向往复滑动设置有传动柱28,传动柱28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传动槽40的底面固定连接,传动柱28的内部中心位置限定开设有旋转槽31,旋转槽31内上下往复滑动设置有旋转轴25,旋转轴25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旋转槽31的底面固定连接;传动柱28初始状态下传动柱28的上端面与转动板1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且旋转轴25的上端由转轴通孔24贯穿至转动板14的上部位置;自锁部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柱29圆周侧面下端的阶梯腔33,阶梯腔33的设置有多个阶梯轴34,多个阶梯轴34沿阶梯腔33的内部竖直方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多个阶梯轴34的圆周面上分别一一转动设置有三角块35。
如图9、图12和图13、图14所示,自锁部件还包括滑动设置阶梯腔33竖直中心线的一侧的矩形块36,矩形块36的相对卡设在两个三角块35之间,阶梯腔33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滑动设置有传动块37,矩形块36靠近传动柱28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43,矩形卡槽43内测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传动柱28与传动块37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传动通槽32,传动通槽32的一端连通旋转槽31,传动通槽3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传动杆38,传动杆38的一端与旋转轴25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传动杆38的另一端与传动块3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传动柱28与矩形块36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压杆通槽44,压杆通槽4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压杆45,压杆45靠近矩形块36的一端可以卡设在矩形卡槽43的内部。
当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训练的时候,通过双脚踩压脚踏板19,使脚踏板19挤压旋转轴25,于是旋转轴25在转轴通孔24内向下运动,同时带动传动杆38在传动通槽32内向下运动,从而传动杆38带动传动块37在阶梯腔33内向下运动,且传动块37的左侧下端拨动三角块35的右侧下端,使三角块35沿阶梯轴34做旋转运动,当三角块35旋转九十度后传动块37的左侧上端拨动三角块35的右侧上端,使三角块35继续转动,使三角块35的下端面与矩形块36的右端面平行,与此同时到达31底面的25挤压45由44卡入到43的内部;此时继续踩压脚踏板19,通过28的向下运动使传动杆38带动传动块37继续向下运动,使第二块三角块35进行转动,使其下端面与矩形块36的右端面平行,此时传动块37的上端面与矩形块36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内,通过传动块37使三角块35旋转,从而使传动柱28带动矩形块36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在传动柱28带动转动板14向下运动时,转动通槽39沿转动板30向下运动,保证后续左右侧脚踝康复运动过程的运行,且可以保证转动板14在竖直方向上平缓的上下运动,以此完成左右脚下的转动板14处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在此平面差的情况下,患者进行脚踝的前后及其左右侧面的康复训练,使患者可以处于一种上下台阶的感受,从而使患者可以更好的完成康复训练,通过传动杆38带动传动块37向下使矩形块36可以在阶梯腔33完成上下高度的调节,以此完成传动柱28在传动槽40内上下高度差的调节过程,当矩形块36处于一定的高度差时,矩形块36给三角块35一个翻转的挤压力,通过传动块37侧面对三角块35的限位,以此完成矩形块36的固定过程,从而保证左右脚转动板14高度差的完成过程。
1.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的五个转动板(30);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转动腔(13)的内部,所述升降机构能够调节摆动机构和转动的机构的竖直方向的高低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五个转动板(30)分别一一对应上下往复滑动设置在五个所述转动通槽(39)内,所述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转动槽(27),所述转动板(30)的下端面沿第二转动槽(27)内周向滑动,所述转动腔(13)的内圆周侧面上端内部与第二转动槽(27)相对位置开设有第一转动槽(26),所述第二转动槽(27)与第一转动槽(26)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转动槽(26)的内部沿周向方向滑动设置有定位板(42),所述定位板(42)的下端与转动板(30)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42)的周向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一转动槽(26)的周向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柱(29),滑动部件,自锁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沿固定柱(29)的内部竖直方向开设的传动槽(40),所述传动槽(40)内沿上下方向往复滑动设置有传动柱(28),所述传动柱(28)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传动槽(4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28)的内部中心位置限定开设有旋转槽(31),所述旋转槽(31)内上下往复滑动设置有旋转轴(25),所述旋转轴(25)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旋转槽(31)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28)初始状态下传动柱(28)的上端面与转动板(14)的下端面相互接触,且所述旋转轴(25)的上端由转轴通孔(24)贯穿至转动板(14)的上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部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柱(29)圆周侧面下端的阶梯腔(33),所述阶梯腔(33)的设置有多个阶梯轴(34),多个所述阶梯轴(34)沿阶梯腔(33)的内部竖直方向等间距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阶梯轴(34)的圆周面上分别一一转动设置有三角块(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转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部件还包括滑动设置阶梯腔(33)竖直中心线的一侧的矩形块(36),所述矩形块(36)的相对卡设在两个三角块(35)之间,所述阶梯腔(33)竖直中心线的另一侧滑动设置有传动块(37),所述矩形块(36)靠近传动柱(28)的一端侧面开设有矩形卡槽(43),所述矩形卡槽(43)内测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传动柱(28)与传动块(37)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传动通槽(32),所述传动通槽(32)的一端连通旋转槽(31),所述传动通槽(3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有传动杆(38),所述传动杆(38)的一端与旋转轴(25)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38)的另一端与传动块(37)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28)与矩形块(36)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压杆通槽(44),所述压杆通槽(4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压杆(45),所述压杆(45)靠近矩形块(36)的一端可以卡设在矩形卡槽(43)的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