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5月26日、申请号为201780001972.4、题为“康复训练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对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人体的各关节部位具有与关节部位邻接的部位可以以关节部位为基准旋转的结构。
另一方面,老人或肌力弱的康复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在关节运动方面经受困难,尽管实质上需要运动,但实际上难以利用普通运动器械进行运动。
特别是就诸如手腕及肩膀的关节部位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由于无法自行运动,肌肉变弱,无法顺畅实现营养供应,手腕及肩膀的关节部位变得僵硬,存在钙化的忧虑。
因此,为了防止关节变形,恢复正常活动,应进行长时间伴随疼痛的康复运动。
另一方面,以往的康复训练装置大部分仅仅是具有约束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使之无法进行过度运动的程度的功能。
随之,最近正在进行构成得借助于促动器而使关节角度变化的康复训练装置的研究。
因此,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者放上手的状态下,不仅可以利用微小的肌力移动手和臂,对手腕及肩膀的关节部位进行康复训练,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简便地设置运动范围并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所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简便地设置运动范围并进行康复训练,使用者可以利用自身肌力使手和臂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另外,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可以使放置手的手放置架根据使用者的特性而按多样的模式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本发明的目的可借助于康复训练装置而达成,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轨道;手放置架,能移动地配备于所述第二轨道;底板,形成由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构成的x-y轴平面;多个发光元件;以及多个受光元件,接受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其中,借助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受光元件而形成的光的路径相互交叉,在所述底板上形成x-y轴坐标。
本发明的目的可借助于康复训练装置而达成,所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一对第一轨道,其相互设置间隔地并排配置;第二轨道,其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一轨道;手放置架,其能移动地配备于所述第二轨道,供使用者的手及臂放置;及限位器,其配备于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二轨道中至少某一者,限制所述第二轨道及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
其中,所述轨道用限位器可以包括:多个轨道用拆装槽,其沿着所述第二轨道的移动路径,在所述一对第一轨道上设置间隔地形成;及轨道用限位销,其在所述多个轨道用拆装槽选择性地拆装,切断所述第二轨道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轨道用限位器可以包括多个夹子,所述多个夹子在所述一对第一轨道拆装,切断所述第二轨道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可以还包括放置架用限位器,其配备于所述第二轨道,限制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
作为所述放置架用限位器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置架用限位器可以包括: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其沿着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路径,在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间隔地形成;及放置架用限位销,其在所述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选择性地拆装,切断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放置架用限位器可以包括多个夹子,所述多个夹子在所述第二轨道的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路径上拆装,切断所述手放置架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可以还包括底板,其具有正方形的板形状,形成由所述一对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构成的x-y轴平面。
可以包括:发出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受光元件,其分别接受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借助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受光元件而形成的光的路径相互交叉,在所述底板上形成x-y轴坐标。
可以还包括指示器,其配备于所述手放置架,切断所述光的路径,在所述底板的x-y轴坐标上指示所述手放置架的位置。
所述指示器可以包括:指针尖端,其沿着所述底板的板面移动,切断所述光的路径;尖端座,其能升降地容纳,以便所述指针尖端贴紧所述底板的板面;及安装架,其将所述尖端座支撑于所述手放置架。
可以还包括通信模块,其将所述手放置架移动的坐标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
所述手放置架可以包括:放置架本体,其供使用者的臂放置;把手,其供放置于所述放置架本体的使用者的手把持;支架,其设置间隔并支撑所述把手和所述放置架;及放置架用引导销,其结合于所述支架,引导所述支架沿着所述第二轨道往复移动。
可以包括:狭缝,其为长孔形状,在所述支架贯通形成;及结合构件,其将所述放置架本体能移动地结合于所述狭缝。
可以包括:一对轨道用导轨,其沿着所述一对第一轨道,分别配置于所述一对轨道;及一对轨道用引导块,其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沿着所述一对轨道用导轨往复移动。
可以包括:放置架用导轨,其沿着所述第二轨道配置;及放置架用引导块,其连接于所述手放置架,沿着所述放置架用导轨往复移动。
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简便地设置运动范围,进行康复训练,使用者可以利用自身肌力使手和臂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另外,可以使放置手的手放置架根据使用者的特性而按多样的模式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第二轨道和手放置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第二轨道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5及图6作为一个实施例,是图示在图1的康复训练装置中限制第二轨道及手放置架移动路径的过程的图;
图7作为另一实施例,是图示在图1的康复训练装置中限制第二轨道及手放置架移动路径的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至图4中,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
如这些附图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10包括一对第一轨道11a、11b、第二轨道21、手放置架31、限位器。
一对第一轨道11a、11b分别具有既定长度的中空杆形状,相互设置间隔地并排配置。在各第一轨道11a、11b的上部面,沿着第一轨道11a、11b的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
在各第一轨道11a、11b上,沿着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在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的下方配备有轨道用导轨15a、15b。
在轨道用导轨15a、15b上,能往复移动地结合有连接于第二轨道21的轨道用引导块17a、17b。在轨道用引导块17a、17b结合有后述轨道用引导销23。
第二轨道21具有既定长度的中空杆形状,与第一轨道11a、11b垂直配置。
在第二轨道21的两端部,轨道用引导销23从第二轨道21凸出地结合。轨道用引导销23贯通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支撑于轨道用引导块17a、17b。
借助于此,第二轨道21被连接于轨道用引导销23的轨道用引导块17a、17b引导而沿着轨道用导轨15a、15b往复移动。即,第二轨道21能移动地连接于一对第一轨道11a、11b。
在第二轨道21的上部面,沿着第二轨道21的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第二轨道用窄槽25。
在第二轨道21,沿着第二轨道用窄槽25,在第二轨道用窄槽25的下方配备有放置架用导轨27。
在放置架用导轨27上,连接于手放置架31的放置架用引导块29能往复移动地结合。在放置架用引导块29上结合有后述放置架用引导销45。
其中,一对第一轨道11a、11b及第二轨道21分别能沿长度方向伸缩地结合,例如以叠合插入各轨道11a、11b、21的方式制造,配备得可以延长长度及缩小长度,以便调节长度。
手放置架31能移动地配备于第二轨道21,供使用者的手及臂放置。手放置架31包括放置架本体33、把手35、支架37、放置架用引导销45。
放置架本体33具有部分地包围使用者臂部的拱形的剖面形状,放置使用者的臂部。
把手35具有棒形状,供放置于放置架本体33的使用者的手把持。
支架37具有板形状,沿着第二轨道21的上部面移动。支架37设置间隔地支撑把手35和放置架本体33。把手35和放置架本体33相对于第二轨道21的长度方向,沿横向方向配置,沿着第二轨道2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放置架用引导销45从支架37底部凸出地结合。放置架用引导销45贯通第二轨道用窄槽25,支撑于放置架用引导块29。
借助于此,手放置架31被连接于放置架用引导销45的放置架用引导块29所引导,沿着放置架用导轨27往复移动。即,手放置架31能移动地连接于第二轨道21。
另一方面,在支架37上沿着支架37的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长孔形状的狭缝39。
另外,放置架本体33借助配备于放置架本体33底部的结合构件41,能沿狭缝39移动地结合。
如上所述,在支架37上形成狭缝39,使放置架本体33借助于结合构件41而结合得能沿狭缝39移动,从而可以自由调节放置架本体33与把手35之间间隔。
因此,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可以可变地调节把手35与放置架本体33之间间隔并进行康复训练。
限位器配备于第一轨道11a、11b和第二轨道21,限制第二轨道21及手放置架31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限位器,包括轨道用限位器51和放置架用限位器61。
轨道用限位器51配备于第一轨道11a、11b,限制第二轨道21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轨道用限位器51,包括多个轨道用拆装槽53和轨道用限位销55。
多个轨道用拆装槽53沿着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例如,沿着第二轨道21的移动路径,在一对第一轨道11a、11b上设置间隔地形成。
轨道用限位销55在多个轨道用拆装槽53选择性地拆装,切断第二轨道21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借助于此,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轨道11a、11b的多个轨道用拆装槽53中至少某一者上加装轨道用限位销55,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限制第二轨道21相对于第一轨道11a、11b的移动路径,例如,简便地设置使用者的运动范围并进行康复训练。
其中,如图7所示,作为轨道用限位器51,也可以取代轨道用拆装槽53和轨道用限位销55而将夹子57,例如,将具有弹性的“u”字形剖面形状的夹子57加装于第二轨道21的上部面或拆卸,从而切断第二轨道21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放置架用限位器61配备于第二轨道21,限制手放置架31的移动。放置架用限位器61包括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63、放置架用限位销65。
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63沿着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例如,沿着第一轨道用窄槽13a、13b,在第二轨道21上设置间隔地形成。
放置架用限位销65在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63选择性地拆装,切断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
借助于此,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二轨道21的多个放置架用拆装槽63中至少某一者上加装放置架用限位销65,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限制手放置架31相对于第二轨道21的移动路径,例如,简便地设置使用者的运动范围并进行康复训练。
其中,如图7所示,作为放置架用限位器61,也可以取代放置架用拆装槽63和放置架用限位销65而将夹子67,例如,将具有弹性的“u”字形剖面形状的夹子67加装于第二轨道21的上部面或拆卸,从而切断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及解除切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限位器,图示了轨道用限位器51和放置架用限位器61一同配备的情形,但不限定于此,作为限位器,也可以只配备轨道用限位器51或放置架用限位器61。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10可以还包括底板71。
底板71具有正方形的板形状,形成由一对第一轨道11a、11b和第二轨道21构成的x-y轴平面,支撑于一对第一轨道11a、11b的底部。
在底板71的相互相向的一对边缘,并排配置有一对第一轨道11a、11b。第二轨道21横贯底板71的板面配置。
下面出于说明的便利,将第二轨道21配置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一对第一轨道11a、11b配置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
另一方面,在底板71的相互相向的一对x轴边,例如,在一侧x轴边,发出光的多个发光元件73沿着一侧x轴边的长度方向设置间隔地配备,在另一侧x轴边,分别接收多个发光元件73发出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75沿着另一侧x轴边的长度方向设置间隔地配备。由此,借助配备于一侧x轴边的多个发光元件73与配备于另一侧x轴边的多个受光元件75,形成直线形态的多个x轴光的路径,借助于多个x轴光的路径,在底板71上形成多个x轴坐标。
另外,在底板71的相互相向的一对y轴边,例如,在一侧y轴边,发出光的多个发光元件73沿着一侧y轴边的长度方向设置间隔地配备,在另一侧y轴边,分别接受多个发光元件73发出的光的多个受光元件75沿着另一侧y轴边的长度方向设置间隔地配备。由此,借助配备于一侧y轴边的多个发光元件73和配备于另一侧y轴边的多个受光元件75,形成直线形态的多个y轴光的路径,借助于多个y轴光的路径,在底板71形成多个y轴坐标。
因此,沿着底板71的各边,配置多个发光元件73和多个受光元件75,从而由多个发光元件73和多个受光元件75形成的光的路径相互交叉,在底板71上形成多个x-y轴坐标。
其中,各发光元件73向各受光元件75照射的光可以是红外线或激光。
另外,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10可以还包括指示器81。
指示器81配备于手放置架31,切断光的路径,在底板71的x-y轴坐标上指示手放置架31的位置。
这种指示器81包括指针尖端83、尖端座85、安装架87。
指针尖端83沿着底板71的板面移动,切断光的路径。其中,指针尖端83可以沿着底板71的板面滑动移动,或从底板71的板面隔开,沿着底板71的板面移动。
尖端座85能升降地容纳指针尖端83,以便指针尖端83贴紧底板71的板面。
安装架87将尖端座85支撑于手放置架31。
由此,手放置架31沿着底板71的x-y轴坐标移动,从而被手放置架31支撑的指针尖端83切断在底板71上形成的多个光的路径中某一者,在底板71的x-y轴坐标上,指示手放置架31的位置。
另外,将指针尖端83能升降地配备于尖端座85,从而使用者的臂或手即使向底板71倾斜,由于指针尖端83缓冲容纳于尖端座85,使用者也可以顺利移动手放置架31并进行运动。
而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10可以还包括将手放置架31移动的坐标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的通信模块91。
如上所述,通过配备通信模块91,从而将随着使用者移动手放置架31而发生的运动数据,例如,将在底板71的x-y轴坐标上的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数据实时传输给外部设备,可以远程简便地掌握运动量及运动状态。
根据这种构成,使用者将手和臂旋转于手放置架31后,可以施加力,使手放置架31在底板71的x-y轴坐标上自由移动,例如,使用者利用微小肌力,使手放置架31向所需方向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此时,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数据,例如指示器81移动的坐标数据,通过通信模块91实时传输给外部设备,可以远程简便地掌握使用者的运动量及运动状态。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装置10的另一种运动方法,在康复训练装置10附近,在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形成既定图案的图案数据的状态下,使用者将手和臂放置于手放置架31后,使用者一面观察通过显示装置显示的图案数据,一面使手放置架31根据图案数据在底板71的x-y轴坐标上移动,例如,使用者可以利用微小肌力使手放置架31移动,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此时,比较手放置架31的移动路径数据,例如,比较指示器81移动的坐标数据与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案数据,可以掌握使用者的康复训练状态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设置相互间隔地并排配置的一对第一轨道中,能移动地配置第二轨道,在使放置使用者手的手放置架沿着第二轨道往复移动的同时,使第二轨道沿着第一轨道往复移动,配备限制第二轨道及手放置架的移动的限位器,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简便地设置运动范围并进行康复训练。使用者可以利用自身肌力移动手和臂,变化使用者的手腕及肩膀关节部位的关节角度而进行康复训练。
另一方面,在前述实施例中,图示了底板平行于地面放置的情形,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底板的一侧边加装以铰链方式结合的支架,以便能够折叠,使得垂直于地面或贴紧底板的底面,可以将底板相对于地面倾斜地放置。如上所述,将底板相对于地面倾斜地放置,从而与底板水平地放置于地面的状态相比,需要以相对更强的力使手放置架移动,因而能够增大使用者的运动量。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
第二轨道,能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轨道;
手放置架,能移动地配备于所述第二轨道;
底板,形成由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构成的x-y轴平面;
多个发光元件;以及
多个受光元件,接受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
其中,借助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受光元件而形成的光的路径相互交叉,在所述底板上形成x-y轴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还包括:
指示器,配备于所述手放置架,切断所述光的路径,在所述底板的x-y轴坐标上指示所述手放置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器包括:
指针尖端,沿着所述底板的板面移动,切断所述光的路径;
尖端座,能升降地容纳所述指针尖端,以便所述指针尖端贴紧所述底板的板面;以及
安装架,其将所述尖端座支撑于所述手放置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还包括:
通信模块,其将所述手放置架移动的坐标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轨道配备为一对,一对所述第一轨道互相平行地布置,
所述第二轨道能移动地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
所述手放置架包括:
放置架本体,供使用者的臂放置;
把手,供放置于所述放置架本体的使用者的手把持;
支架,设置间隔并支撑所述把手和所述放置架;以及
放置架用引导销,结合于所述支架,引导所述支架沿着所述第二轨道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其中,包括:
长孔形状的狭缝,在所述支架贯通形成;以及
结合构件,将所述放置架本体能移动地结合于所述狭缝。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