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21


    本发明为原申请号为202010670663.x、原申请日为2020年07月13日、原发明名称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安防报警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及智能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安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把人防、物防、技防紧密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安防体系。这套系统又可以分为: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智能分析、楼宇对讲、出入控制等等子类别,从而有效的保障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交通等日常生活。

    然而,传统安防系统的报警信息的采集比较单一,没有将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这种依靠单一传感器所得的报警信息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入侵者的信息,从而造成系统的误报警或漏报警;此外,仅仅使用由单一摄像头组成的视频监控,这种监控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全天候实行监控不利于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安防报警方法,其包括:

    安防智能报警平台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安防节点的第一安防数据域,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第一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一鉴定数据和第一防护区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

    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第二安防数据域;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所述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二鉴定数据和第二防护区数据;

    在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

    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安防报警模块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将防护报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的安防节点,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防护报警指令执行安防报警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防数据域为第一安防节点的安防数据域,所述安防数据域用于对安防节点进行安全状态检测和事件分析。

    所述第一防护区数据用于标识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所有的安防节点,其包括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所述第一安防节点为目标安防节点;所述第二安防节点为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除第一安防节点外的其他安防节点;

    所述防护区为由一个或多个安防节点组成的具有综合防范功能的区域。

    所述防护区为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安防节点组成的具有综合防范功能的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的过程包括: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得到第一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一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一状态改变度与第一状态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状态改变度用于度量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环境改变的程度;

    在第一状态改变度大于第一状态阈值时,表示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

    在第一状态改变度小于第一状态阈值时,表示没有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删除第一安防数据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的过程包括: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所述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状态判断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状态判断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定模块;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安防数据域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的过程包括: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得到第二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二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二状态改变度与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比较;

    在第二状态改变度大于第二状态阈值时,表示发生第二触发事件,安防鉴定模块发送第二鉴定数据到安防鉴权模块,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在第二状态改变度小于第二状态阈值时,表示没有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的过程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安防鉴权模块根据所述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更新请求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更新请求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权模块;

    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二鉴定数据与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步骤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添加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所述安防防护区列表用于储存发生触发事件的安防节点防护区内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包括发生第一触发事件的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的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在防护警示级别不为严重警示时,将安防鉴权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以供业主自行查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在当前安防节点发生触发事件时,还会判断其所在防护区内的第二安防节点是否发生触发事件,实现防护区内所有安防节点之间协同报警,保证报警结果准确,提高了整个防护区安全警戒度。

    在发生触发事件时,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分析防护警示级别,根据防护警示级别来判断是否报警,自动识别某些不必要的报警,以达到智能化报警,减少由于误报警带来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安防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安防报警方法可以包括:

    s1、安防智能报警平台的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安防节点的第一安防数据域,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第一安防数据域为第一安防节点的安防数据域,第一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一鉴定数据和第一防护区数据。

    具体的,安防数据域用于对安防节点进行安全状态检测和事件分析;第一鉴定数据包括视频流数据、传感数据。第一防护区数据用于标识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所有的安防节点,其包括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第一安防节点为目标安防节点,第二安防节点为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除第一安防节点外的其他安防节点。

    视频流数据由安防节点将目标监测区域内采集的原始视频图像数据通过视频压缩技术压缩编码得到。

    可选的,安防节点为防护区内检查目标监测区域安全状态的设备,其包括微波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振动传感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空间移动探测器、感温探测器、一体化摄像机、高速球摄像机、网络摄像机。

    可选的,防护区为由一个或多个安防节点组成的具有综合防范功能的区域,前述安防节点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

    s2、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

    具体的,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的过程包括: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得到第一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一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一状态改变度与第一状态阈值进行比较。状态改变度用于度量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环境改变的程度。

    具体的,安防鉴定模块的特征提取单元根据第一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一状态特征向量,

    a=[a1,a2…an]

    特征提取单元根据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标准状态特征向量,

    b=[b1,b2…bn]

    安防鉴定模块的状态改变度计算单元根据第一状态特征向量和标准状态特征向量计算第一状态改变度,

    其中,n为状态特征的个数,i为状态特征索引,c为第一状态改变度,ai第i个状态特征的第一状态值,bi为第i个状态特征的标准状态值。

    在第一状态改变度大于第一状态阈值时,表示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

    在第一状态改变度小于第一状态阈值时,表示没有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删除第一安防数据域。

    可选的,第一状态阈值为管理员预先设置的用于确定发生第一触发事件的临界值,状态改变度用于衡量环境相似度。标准状态特征数据为管理员根据安防节点在目标监测区域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设备参数预先配置的数据。

    可选的,第一触发事件为第一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发生环境的改变。

    s3、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第二安防数据域。

    具体的,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的过程包括: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安防鉴定模块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状态判断指令;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状态判断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定模块。

    s4、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二鉴定数据和第二防护区数据。

    具体的,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的过程包括: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得到第二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二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二状态改变度与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的,安防鉴定模块的特征提取单元根据第二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二状态特征向量:

    d=[d1,d2…dn]

    特征提取单元根据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标准状态特征向量,

    b=[b1,b2…bn]

    安防鉴定模块的状态改变度计算单元根据第二状态特征向量和标准状态特征向量计算第二状态改变度,

    其中,n为状态特征的个数,i为状态特征索引,t为第二状态改变度,di第i个状态特征的第二状态值,bi为第i个状态特征的标准状态值。

    在第二状态改变度小于第二状态阈值时,表示发生第二触发事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在第二状态改变度大于第二状态阈值时,表示未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在未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执行步骤s4.1: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并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安全警示信息。

    可选的,第二触发事件为第二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环境的改变。安全警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的第二安防节点提高安全警戒度,加强监测力度。

    s5、在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具体的,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的过程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安防数据域的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安防鉴权模块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更新请求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更新请求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权模块;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二安防数据域中的第二鉴定数据与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融合过程包括: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安防数据域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添加到第一鉴定数据中的视频流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当中;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安防数据域将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添加到第二鉴定数据中的视频流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当中。

    安防鉴权模块将添加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的视频流数据和添附加了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的视频流数据和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一元数据;安防鉴权模块将添加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的传感数据和添附加了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的传感数据和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二元数据。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一元数据和第二元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s6、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防护警示级别包括:不警示、普通警示和严重警示。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和第二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具体的,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的过程包括: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获得维度特征矢量x=[x1,x2,…,xn];安防鉴权数据从数据库中获取警示标准数据,并根据警示标准数据获得第一特征矢量y1=[y1,y2,…,yn]、第二特征矢量y2=[y1,y2,…,yn]和第三特征矢量y3=[y1,y2,…,yn]。计算维度特征矢量与第一特征矢量的第一匹配度m1,维度特征矢量与第二特征矢量的第二匹配度m2,维度特征矢量与第三特征矢量的第三匹配度m3。其中比较m1,m2,m3的大小。如果m1最小,此时防护警示级别为不警示,如果m2最小,此时防护警示级别为普通警示,如果m3最小,此时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

    具体的,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步骤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添加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安防防护区列表用于存储发生触发事件的安防节点防护区内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包括发生第一触发事件的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的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可选的,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表明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的触发事件满足报警条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可选的,在防护警示级别不为严重警示时,安防鉴权模块将安防鉴权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以供业主自行查看。

    s7、安防报警模块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将防护报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的安防节点,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防护报警指令执行安防报警操作。

    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在当前安防节点发生触发事件时,还会判断其所在防护区内的第二安防节点是否发生触发事件,防止误报的情况发生,并向未发生触发事件的第二安防节点发送安全警示信息,使第二安防节点在接收到安全警示信息后提高对目标区域的监测力度,保证安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完成安防报警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根据安防报警结果对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分别进行更新以得到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将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作为下一次安防报警的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以提高下一次安防报警的准确率。

    具体的,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并将此时的阈值作为第一更新阈值,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的公式为:

    maxr=(gθ-q)s.tα∈[x1,y1]β∈[x2,y2]

    其中,r为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α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下限,β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上限,g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正确识别率,θ为识别系数,q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漏报率,α∈[x1,y1],β∈[x2,y2]为边界约束条件。

    对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更新以得到第二更新阈值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在每次完成安防报警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对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更新,使得在下一次的安防报警中提高触发事件的识别率,安防报警的次数越多,安防报警的准确率就越高,避免了误报警、漏报警的情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的过程包括: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目标特征数据,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目标特征数据得到目标类型个数,并将其与目标类型阈值进行比较;

    在目标类型个数小于目标类型阈值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目标特征信息得到目标行为个数,并将其与目标行为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行为个数小于目标行为阈值时,防护警示级别为不警示;若目标行为个数大于目标行为阈值时,防护警示级别为普通警示。

    在目标类型个数大于目标类型阈值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目标特征信息得到目标行为个数,并将其与目标行为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行为个数小于目标行为阈值时,防护警示级别为普通警示;若目标行为个数大于目标行为阈值时,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

    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对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的目标进行分析,根据监测需求方的预定指标判断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目标是否符合报警条件,在满足报警条件时,相应安防节点才执行报警动作,在不满足报警条件下将目标的特征信息储存起来以供业主自行查看,以达到智能化报警,避免业主在某些触发事件不必报警的情况下还频繁往来于报警点之间,减少人力物力消耗,提高了安防节点的报警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智能安防报警方法的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包括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和安防节点。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和安防节点具有通信连接,安防节点用于检查目标监测区域安全状态的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微波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振动传感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空间移动探测器、感温探测器、一体化摄像机、高速球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

    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安防鉴定模块、安防鉴权模块、安防报警模块和数据库,且各模块间相互具有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安防节点的第一安防数据域,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

    安防鉴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并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安防鉴权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以得到安防鉴权数据,并对安防鉴权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防护警示级别,然后再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生成安防防护区列表。

    安防报警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将防护报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的安防节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所述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安防鉴定模块、安防鉴权模块、安防报警模块和数据库,所述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第一安防节点的第一安防数据域,并将其储存在数据库中,所述第一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一鉴定数据和第一防护区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第二安防数据域;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分析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所述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第二鉴定数据和第二防护区数据;在未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并根据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安全警示信息;

    在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以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所述防护警示级别包括:不警示、普通警示和严重警示;

    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安防报警模块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将防护报警指令发送到对应的安防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安防报警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根据安防报警结果对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分别进行更新以得到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然后将第一更新阈值和第二更新阈值作为下一次安防报警的第一状态阈值和第二状态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并将此时的阈值作为第一更新阈值,其中,最大化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的公式为:

    maxr=(gθ-q)s.tα∈[x1,y1]β∈[x2,y2]

    其中,r为第一触发事件的识别率,α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下限,β为第一状态阈值的上限,g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正确识别率,θ为识别系数,q为第一触发事件的漏报率,α∈[x1,y1],β∈[x2,y2]为边界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节点包括:微波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高速球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分析第一安防节点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包括: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鉴定数据得到第一状态特征数据;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一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一状态改变度与第一状态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所述状态改变度用于度量安防节点的目标监测区域内环境改变的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数据域包括: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获取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所述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状态判断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状态判断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定模块;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安防数据域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得到第二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从数据库中获取标准状态特征数据;

    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状态特征数据与标准状态特征数据得到第二状态改变度,并将第二状态改变度与第二状态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对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更新得到安防鉴权数据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并根据所述节点标识符向第二安防节点发送更新请求指令;

    第二安防节点响应于接收到的更新请求指令发送第二安防数据域到安防鉴权模块;

    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二鉴定数据与第一鉴定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安防鉴权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包括:

    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安防鉴权模块将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添加到安防防护区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防节点为目标安防节点,所述第二安防节点为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除第一安防节点外的安防节点

    所述第一安防数据域为第一安防节点的安防数据域,所述安防数据域用于对安防节点进行安全状态检测和事件分析;

    所述第一防护区数据用于标识第一安防节点所在防护区内所有的安防节点,其包括第一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和第二安防节点的节点标识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和智能安防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安防的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方法,应用于安防智能报警平台,其包括: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一安防数据域判断是否发生第一触发事件;在发生第一触发事件时,安防鉴定模块根据第二安防数据域判断是否发生第二触发事件;在发生第二触发事件时,安防鉴权模块根据第二鉴定数据更新第一鉴定数据得到安防鉴权数据;安防鉴权模块根据安防鉴权数据得到防护警示级别;在防护警示级别为严重警示时,根据第一防护区数据得到安防防护区列表;安防报警模块根据安防防护区列表发送防护报警指令至对应的安防节点。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报警和周边安防节点协同报警,提高了安防节点的报警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雪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