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无纺织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手织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72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它的图案可以从22种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其图案意境,就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色几何图形来体现,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富有艺术魅力,每道工序、每件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令人叹为观止,在纺织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织布工艺流传至今,堪称奇迹。
在织布加工时,需要进行清洗,但是倾斜时,织布内部会有断线与絮状丝线,水将断线与絮状丝线冲到下水道内,可能会使下水道堵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通过水流冲击第一旋转板,使第一旋转板旋转,使第一毛刷跟着一起旋转,将水流内部的断线与絮状丝线捞起,对断线与絮状丝收集更加方便,有效的减少断线与絮状丝到达第一滤板表面的数量;第一滤板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过多,第一滤板积累的水越多,由于重力,第一滤板在下水管道内部移动,第三旋转板进行移动,而第三旋转板一侧的第二毛刷将第一滤板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向收集腔的方向刮去,水流将断线与絮状丝线冲到收集腔的内部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断线与絮状丝线将第一滤板堵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板,所述外壳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喷水管,多个所述喷水管均与外壳通过螺纹固定,所述收集板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道,所述收集板与下水管道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之间设有织布,所述收集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多个所述第一导水槽两个之间均开设有第二导水槽,多个所述第二导水槽均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下水管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滑动连接于下水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滤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腔,两个所述收集腔均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收集腔靠近第一滤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与收集腔焊接,所述第一滤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旋转板,所述第二旋转板与收集板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收集板与第二旋转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旋转板,所述第三旋转板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板的内部,所述第三旋转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二毛刷向第一滤板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安装有外筒,所述第三旋转槽与旋转轴之间固定有螺栓,所述外筒与旋转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外筒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毛刷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板的内部对应第一旋转板的位置安装有通过槽,所述通过槽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通过槽的轴截面形状为扇形,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外壳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第二连接杆通过热熔胶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焊接,所述旋转辊与旋转筒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槽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导水槽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滤板的轴截面形状为五边形,所述第三旋转板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均与第一滤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收集板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块焊接,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槽焊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腔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收集腔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的一侧,向下水管道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收集腔的顶部安装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远离第一滤板的一端与收集板通过转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旋转板远离第二毛刷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三旋转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靠近第二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卡块焊接,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二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卡槽焊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板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板的位置安装有第三旋转槽,所述第二旋转板与第三旋转槽相匹配,所述第三旋转槽与收集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槽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旋转槽,所述第三旋转板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卡块底部到第一卡槽底部的距离等于第一滤板的顶部两侧到第二滤板顶部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板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块,所述第二旋转板与旋转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转轴的内部对应旋转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旋转槽,所述旋转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旋转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旋转块焊接,所述第一旋转槽与转轴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旋转槽的轴截面形状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卡块,两个所述第三卡块均与第二连接杆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两个所述第三卡块均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槽均与第一连接杆呈一体式设计,两个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四弹簧,两个所述第四弹簧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三卡块焊接,所述第二滤板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滤板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且第二滤板的倾斜角度于收集腔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滤板的顶部安装有通过口。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橡胶块与织布贴合的更加紧密,刮去织布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使清洗更加方便;
2、通过水流冲击第一旋转板,使第一旋转板旋转,使第一毛刷跟着一起旋转,将水流内部的断线与絮状丝线捞起,对断线与絮状丝收集更加方便,有效的减少断线与絮状丝到达第一滤板表面的数量;
3、第一滤板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过多,第一滤板积累的水越多,由于重力,第一滤板在下水管道内部移动,第三旋转板进行移动,而第三旋转板一侧的第二毛刷将第一滤板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向收集腔的方向刮去,水流将断线与絮状丝线冲到收集腔的内部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断线与絮状丝线将第一滤板堵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图2的b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第三旋转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图7的c部分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图。
图中:1、喷水管;2、旋转筒;3、外壳;4、织布;5、第一导水槽;6、第二导水槽;7、下水管道;8、旋转轴;9、收集板;10、第一滤板;11、第二滤板;12、收集腔;13、通过口;14、第一毛刷;15、第一旋转板;16、轴承;17、第一卡块;18、第一卡槽;19、第一弹簧;21、第二旋转板;22、第二卡槽;23、第二毛刷;24、第三旋转板;25、第二卡块;26、第二弹簧;27、第一旋转槽;28、转轴;29、旋转块;30、第三弹簧;31、旋转辊;32、电机;33、旋转门;34、第二旋转槽;35、外筒;36、螺栓;37、通过槽;38、第三旋转槽;39、第一连接杆;40、第二连接杆;41、橡胶块;42、第三卡槽;43、第三卡块;44、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2,电机32与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电机3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旋转辊31,旋转辊31与电机32的输出轴端部焊接,旋转辊31与旋转筒2焊接,使固定更加牢固。
外壳3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板9,外壳3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外壳3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喷水管1,多个喷水管1均与外壳3通过螺纹固定,收集板9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道7,收集板9与下水管道7呈一体式设计,外壳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2,旋转筒2与外壳3转动连接,旋转筒2之间设有织布4,收集板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5,第一导水槽5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第二导水槽6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第一滤板10的轴截面形状为五边形,第三旋转板24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方便对水进行引导。
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板21的位置安装有第三旋转槽38,第二旋转板21与第三旋转槽38相匹配,第三旋转槽38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槽34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旋转槽34,第三旋转板24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槽34的内部,第一卡块17底部到第一卡槽18底部的距离等于第一滤板10的顶部两侧到第二滤板11顶部的距离相同,使固定更加牢固,使安装更加方便。
多个第一导水槽5两个之间均开设有第二导水槽6,多个第二导水槽6均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下水管道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板10,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17,两个第一卡块17均与第一滤板10呈一体式设计,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17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18,第一卡块17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8的内部,第一卡槽18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第一卡槽1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靠近第一卡块17的一端与第一卡块17焊接,第一弹簧19远离第一卡块17的一端与第一卡槽18焊接,使固定更加牢固,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第一滤板10滑动连接于下水管道7的内部,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腔12,收集腔12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收集腔12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10的一侧,向下水管道7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收集腔12的顶部安装有旋转门33,旋转门33远离第一滤板10的一端与收集板9通过转杆转动连接,使固定更加牢固,且更加稳定。
两个收集腔12均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收集腔12靠近第一滤板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滤板11,第二滤板11与收集腔12焊接,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旋转板21,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块29,第二旋转板21与旋转块29呈一体式设计,转轴28的内部对应旋转块29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旋转槽27,旋转块29滑动连接于第一旋转槽27的内部,第一旋转槽2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26,第二弹簧26与旋转块29焊接,第一旋转槽27与转轴28呈一体式设计,第一旋转槽27的轴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方便进行移动,使移动更加稳定,有效的防止脱轨。
第二旋转板21与收集板9之间安装有转轴28,收集板9与第二旋转板21通过转轴28转动连接,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旋转板24,第三旋转板24远离第二毛刷2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25,第二卡块25与第三旋转板24呈一体式设计,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25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22,第二卡块25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22的内部,第二卡槽22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簧30,第三弹簧30靠近第二卡块25的一端与第二卡块25焊接,第三弹簧30远离第二卡块25的一端与第二卡槽22焊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方便第三弹簧30挤压第二卡块25。
第三旋转板24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第三旋转板2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毛刷23,第二毛刷23向第一滤板10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导水槽5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8,旋转轴8的外部安装有外筒35,第三旋转槽38与旋转轴8之间固定有螺栓36,外筒35与旋转轴8通过螺栓36固定,旋转轴8的底部安装有轴承16,轴承16与旋转轴8转动连接,外筒3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毛刷14,第一毛刷14与外筒35固定连接,第一毛刷1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旋转板15,第一旋转板15与外筒35固定连接,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一旋转板15的位置安装有通过槽37,通过槽37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通过槽37的轴截面形状为扇形,外壳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39,第一连接杆39与外壳3焊接,第一连接杆3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0,第二连接杆4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卡块43,两个第三卡块43均与第二连接杆40呈一体式设计,第一连接杆39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43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42,两个第三卡块43均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42的内部,两个第三卡槽42均与第一连接杆39呈一体式设计,两个第三卡槽4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四弹簧44,两个第四弹簧44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三卡块43焊接,第二滤板11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第二滤板11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10,且第二滤板11的倾斜角度于收集腔12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二滤板11的顶部安装有通过口13,方便收集断线与絮状丝线。
第二连接杆40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9的内部,第二连接杆40的一侧安装有橡胶块41,橡胶块41与第二连接杆40通过热熔胶固定。
工作原理:通过第四弹簧44将第一滤板10与橡胶块41顶出,与织布4贴合的更加紧密,刮去织布4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水到达收集板9的表面,通过第一导水槽5与第二导水槽6进行引导,使水到达下水管道7的内部,而水流冲击第一旋转板15,使第一旋转板15旋转,而另一侧的第一旋转板15在通过槽37的内部,有效的防止两侧的第一旋转板15流速一样,导致第一旋转板15不会旋转或旋转慢,第一旋转板15旋转带着外筒35旋转,从而使旋转轴8旋转,而第一毛刷14跟着一起旋转,将水流内部的断线与絮状丝线捞起,而水流通过第一滤板10到达下水管道7的内部,而第一滤板10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过多,使第一滤板10积累的水越多,使第一滤板10在下水管道7内部移动,当第一滤板10不在挤压第二旋转板21后,第二旋转板21由于第二弹簧26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使第二旋转板21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旋转板21从第三旋转槽38内脱离,使第三旋转板24进行移动,而第三旋转板24一侧的第二毛刷23将第一滤板10表面的断线与絮状丝线向收集腔12的方向刮去,水流将断线与絮状丝线冲到收集腔12的内部进行收集,而水通过第二滤板11流回下水管道7,第一滤板10回到原位,将第二旋转板21挤回原来位置,而收集板9的侧壁挤压第三旋转板24的倾斜面,使第三旋转板24回到第二旋转槽34,方便下次使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包括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板(9),所述外壳(3)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3)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喷水管(1),多个所述喷水管(1)均与外壳(3)通过螺纹固定,所述收集板(9)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道(7),所述收集板(9)与下水管道(7)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2),所述旋转筒(2)与外壳(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2)之间设有织布(4),所述收集板(9)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水槽(5),多个所述第一导水槽(5)两个之间均开设有第二导水槽(6),多个所述第二导水槽(6)均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下水管道(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滤板(10),所述第一滤板(10)滑动连接于下水管道(7)的内部,所述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收集腔(12),两个所述收集腔(12)均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收集腔(12)靠近第一滤板(1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滤板(11),所述第二滤板(11)与收集腔(12)焊接,所述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旋转板(21),所述第二旋转板(21)与收集板(9)之间安装有转轴(28),所述收集板(9)与第二旋转板(21)通过转轴(2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旋转板(24),所述第三旋转板(24)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所述第三旋转板(2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毛刷(23),所述第二毛刷(23)向第一滤板(10)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水槽(5)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的外部安装有外筒(35),所述第三旋转槽(38)与旋转轴(8)之间固定有螺栓(36),所述外筒(35)与旋转轴(8)通过螺栓(36)固定,所述旋转轴(8)的底部安装有轴承(16),所述轴承(16)与旋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外筒(35)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毛刷(14),所述第一毛刷(14)与外筒(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毛刷(1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旋转板(15),所述第一旋转板(15)与外筒(35)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一旋转板(15)的位置安装有通过槽(37),所述通过槽(37)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通过槽(37)的轴截面形状为扇形,所述外壳(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39),所述第一连接杆(39)与外壳(3)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0),所述第二连接杆(40)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9)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40)的一侧安装有橡胶块(41),所述橡胶块(41)与第二连接杆(40)通过热熔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一侧安装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与外壳(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旋转辊(31),所述旋转辊(31)与电机(32)的输出轴端部焊接,所述旋转辊(31)与旋转筒(2)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槽(5)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导水槽(6)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滤板(10)的轴截面形状为五边形,所述第三旋转板(24)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1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卡块(17),两个所述第一卡块(17)均与第一滤板(10)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17)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18),所述第一卡块(17)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8)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18)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槽(1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靠近第一卡块(17)的一端与第一卡块(17)焊接,所述第一弹簧(19)远离第一卡块(17)的一端与第一卡槽(18)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12)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收集腔(12)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10)的一侧,向下水管道(7)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收集腔(12)的顶部安装有旋转门(33),所述旋转门(33)远离第一滤板(10)的一端与收集板(9)通过转杆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板(24)远离第二毛刷(2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卡块(25),所述第二卡块(25)与第三旋转板(24)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25)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22),所述第二卡块(25)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22)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22)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簧(30),所述第三弹簧(30)靠近第二卡块(25)的一端与第二卡块(25)焊接,所述第三弹簧(30)远离第二卡块(25)的一端与第二卡槽(22)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9)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板(21)的位置安装有第三旋转槽(38),所述第二旋转板(21)与第三旋转槽(38)相匹配,所述第三旋转槽(38)与收集板(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对应第二旋转槽(34)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旋转槽(34),所述第三旋转板(24)滑动连接于第二旋转槽(34)的内部,所述第一卡块(17)底部到第一卡槽(18)底部的距离等于第一滤板(10)的顶部两侧到第二滤板(11)顶部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板(21)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块(29),所述第二旋转板(21)与旋转块(29)呈一体式设计,所述转轴(28)的内部对应旋转块(29)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旋转槽(27),所述旋转块(29)滑动连接于第一旋转槽(27)的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槽(2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与旋转块(29)焊接,所述第一旋转槽(27)与转轴(28)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旋转槽(27)的轴截面形状为圆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布加工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0)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卡块(43),两个所述第三卡块(43)均与第二连接杆(40)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连接杆(39)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43)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42),两个所述第三卡块(43)均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42)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槽(42)均与第一连接杆(39)呈一体式设计,两个所述第三卡槽(4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四弹簧(44),两个所述第四弹簧(44)均与对应位置的第三卡块(43)焊接,所述第二滤板(11)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滤板(11)的倾斜面远离第一滤板(10),且第二滤板(11)的倾斜角度于收集腔(12)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滤板(11)的顶部安装有通过口(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