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1


    本发明涉及蒸汽处理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也称为水蒸气,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蒸汽由此形成,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影响,蒸汽分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产生动力、作为驱动等,冷凝水:气态水,水蒸气经过冷凝形成的液态水,常见工业生产中易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高温蒸汽直接排除至自然界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冷却凝结成液态再进行回收利用,这样既利用率其中的热量又节约了水资源,但在冷凝水回收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在无辅助恒温结构或加强空气流动结构的情况下,高温蒸汽易使冷凝结构与其接触的初端温度升高,即冷凝结构的冷凝效果降低,同时对冷凝水采用较为简单或单级过滤的方式时,冷凝水的过滤程度较低;

    2、冷凝水集中流向过滤结构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过滤结构易出现集中堵塞现象,同时过滤结构多采用固定连接结构以致不便于进行拆卸清洗,且过滤产生的杂质等不到有效的及时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处理柜、冷凝组和过滤机构,所述的处理柜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处理柜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组,处理柜的内部下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冷凝组正相对。

    所述的冷凝组包括进气管、电控冷管、半球罩和连接件,处理柜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管通孔,管通孔内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安装有电控冷管,电控冷管呈螺旋状结构,电控冷管的正下方设置有半球罩,半球罩向上凸起,处理柜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位于半球罩的下方,蒸汽由进气管向电控冷管内输入,蒸汽与电控冷管接触时发生冷凝现象而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螺旋状的电控冷管向下流动,流至半球罩表面时,半球罩可对冷凝水起到分流作用,以使冷凝水分散流向过滤机构。

    所述的过滤机构包括转轴、过滤布带、电机、圆环、输料板、毛刷、废料筐和盛水筐,处理柜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中部之间连接有过滤布带,过滤布带后端转轴与处理柜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过滤布带前端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处理柜的右内侧壁相连,过滤布带前端转轴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的左端安装在处理柜的左内侧壁上,过滤布带后端转轴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圆环,过滤布带位于圆环之间,圆环的后下端之间连接有输料板,输料板前端向上倾斜,输料板的上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毛刷,毛刷与过滤布带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输料板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筐,废料筐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于矩形通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矩形通槽开设在处理柜的后端面,过滤布带的正下方设置有盛水筐,盛水筐位于废料筐的前方,盛水筐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的内底壁相连,冷凝水自半球罩表面流至过滤布带,与此同时通过电机带动其所连转轴转动,此转轴带动过滤布带转动,两转轴在过滤布带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过滤布带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出的杂质随过滤布带向后侧运送,当杂质与毛刷接触时,毛刷将其从过滤布带表面刮离,刮离的杂质沿输料板滑落至废料筐内,待废料筐内的杂质积累至一定量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废料筐抽出并对其内杂质进行处理,经过滤的冷凝水穿过过滤布带流入盛水筐内,待盛水筐内的冷凝水积累至一定量后,通过人工方式将盛水筐抽出并对其内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盛水筐的内部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回型板,回型板的中部安装有过筛布,回型板的左右两端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勾环,勾环前后对称排布,勾环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挂钩,挂钩的上端与拉绳的一端相连,盛水筐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板块,板块前后对称排布,前后正相对的板块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拉绳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于销轴上端穿过,盛水筐的左右两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拉绳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滑块的上端相连,当冷凝水均流至盛水筐内后,整体静置一段时间,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向下拉动拉绳,拉绳另一端通过挂钩拉动勾环同步缓慢向上运动,回型板带动过筛布在勾环的带动下同步缓慢向上运动,过筛布将残留的沉底杂质向上逐渐带离冷凝水,当回型板完全暴露于冷凝水水面上后,通过人工方式卸下挂钩并将回型板取下,之后对过筛布上端杂质进行处理并对过筛布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且盛水筐内的冷凝水倾倒完后,将勾环重新挂于挂钩上,并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将回型板吊装至盛水筐内底部,回型板、过筛布和过滤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使冷凝水接受多重过滤处理,进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水的过滤效果,同时回型板在勾环与挂钩之间的配合下处于活动安装状态,进而便于对过筛布进行及时清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凹板和t型板,凹板呈圆形结构,凹板的内底壁中部与半球罩的下端面相连,凹板的内底壁从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筛孔,筛孔沿凹板周向均匀排布,且筛孔位于半球罩的外侧,凹板的左右两端中部对称安装有t型板,t型板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的内侧壁相连,冷凝水自半球罩表面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凹板可对其进行大颗粒杂质过滤,进而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后续过滤结构出现堵塞现象,t型板与处理柜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便于对凹板进行及时拆卸清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输料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一号电动滑块的上端面与毛刷的上端面相连,毛刷对运动中的过滤布带表面的杂质进行刮离的同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毛刷做左右往复运动,在此基础上可提高杂质于过滤布带表面的剥离程度,进而保持过滤布带的过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废料筐前端的正上方设置有横向杆,处理柜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呈类l型结构,且滑动凹槽下端的倾斜角度与输料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横向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与滑动凹槽之间,横向杆位于输料板上方,横向杆的后端中部安装有推杆,推杆位于矩形通槽内,横向杆的下端安装有刮料板,刮料板下端向后倾斜,冷凝水过滤结束之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前推动推杆,横向杆在推杆而对推动下沿滑动凹槽向输料板方向运动,横向杆带动刮料板同步运动,当横向杆刚运动至滑动凹槽下端时,此时刮料板的下端与输料板的上端面接触,然后通过推杆使横向杆沿滑动凹槽向下运动,刮料板同步对输料板上端面进行刮除粘附杂质处理,以达到保持输料板上端面平滑度的目的,进而避免杂质与输料板上出现堆积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管的后端内环面的中部安装有支板,支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上端安装有扇叶202,扇叶202沿圆杆周向均匀排布,蒸汽向进气管内输送的过程中,扇叶202带动圆杆在蒸汽的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形成空气交换,进而对蒸汽进行一定降温处理以降低因其温度过高而造成电控冷管控冷效果下降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圆杆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面与处理柜的内上壁相连,连接杆的上端与圆杆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链条,链条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通槽相连,安装通槽开设在进气管的后端,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耳板,耳板的前端与进气管的外表面相连,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一号锥型齿轮,连接杆的正后侧设置有竖板,竖板的上端与处理柜的内上壁相连,竖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安装有二号锥型齿轮,二号锥型齿轮与一号锥型齿轮相啮合,横杆的前端安装有风叶,风叶沿横杆周向均匀排布,风叶位于电控冷管上端的正后侧,横杆的正后侧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开设在处理柜的后端面,扇叶带动圆杆在蒸汽的吹动下做自转运动,圆杆通过链条带动连接杆同步转动,连接杆带动一号锥形齿轮同步转动,二号锥形齿轮通过与一号锥形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横杆同步转动,横杆带动风叶同步转动而提高了电控冷管上端附近空气的流动程度,以致可对电控冷管起到一定恒温作用,进而提高冷凝水的成型率。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本发明采用冷凝与多重过滤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冷凝水回收,过滤机构内设置的可循环使用的过滤结构可降低出现过滤饱和现象的几率,同时采取过滤和过滤杂质处理一体结构设计实现高过滤效果,冷凝组在起到冷凝作用的同时又可对产生的冷凝水起到分流作用,以使冷凝水分散流动而避免过度集中导致过滤堵塞,同时冷凝组中具有螺旋结构的电控冷管可大大增长蒸汽于电控冷管内停留时间,进而提高蒸汽的冷凝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回型板、过筛布和过滤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使冷凝水接受多重过滤处理,进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水的过滤效果,同时回型板在勾环与挂钩之间的配合下处于活动安装状态,进而便于对过筛布进行及时清理;

    3、本发明所述的扇叶和风叶可利用蒸汽进行转动而起到提高空气交换流动的作用,进而对蒸汽进行一定降温处理以降低因其温度过高而造成电控冷管控冷效果下降的几率,同时对电控冷管起到一定恒温作用,进而提高冷凝水的成型率;

    4、本发明所述的横向杆、推杆和刮料板之间的配合可对输料板上端面进行刮除粘附杂质处理,以致可达到保持输料板上端面平滑度的目的,进而避免杂质与输料板上出现堆积现象;

    5、本发明所述的凹板可对其进行大颗粒杂质过滤,进而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后续过滤结构出现堵塞现象,t型板与处理柜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便于对凹板进行及时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2的z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2的m向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2的n向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3的r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处理柜1、冷凝组2和过滤机构3,所述的处理柜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处理柜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组2,处理柜1的内部下安装有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与冷凝组2正相对。

    所述的冷凝组2包括进气管20、电控冷管21、半球罩22和连接件23,处理柜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管通孔,管通孔内安装有进气管20,进气管20的下端安装有电控冷管21,电控冷管21呈螺旋状结构,电控冷管21的正下方设置有半球罩22,半球罩22向上凸起,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3,连接件23位于半球罩22的下方,蒸汽由进气管20向电控冷管21内输入,蒸汽与电控冷管21接触时发生冷凝现象而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螺旋状的电控冷管21向下流动,流至半球罩22表面时,半球罩22可对冷凝水起到分流作用,以使冷凝水分散流向过滤机构3,进而避免过度集中而导致出现过滤堵塞现象,电控冷管21的螺旋状结构可大大增长蒸汽于电控冷管21内停留时间,进而提高蒸汽的冷凝效果。

    所述的进气管20的后端内环面的中部安装有支板200,支板200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圆杆201,圆杆201的上端安装有扇叶202,扇叶202沿圆杆201周向均匀排布,蒸汽向进气管20内输送的过程中,扇叶202带动圆杆201在蒸汽的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形成空气交换,进而对蒸汽进行一定降温处理以降低因其温度过高而造成电控冷管21控冷效果下降的几率。

    所述的圆杆201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杆202,连接杆202的上端面与处理柜1的内上壁相连,连接杆202的上端与圆杆20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链条203,链条20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通槽相连,安装通槽开设在进气管20的后端,连接杆20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耳板204,耳板204的前端与进气管20的外表面相连,连接杆202的下端安装有一号锥型齿轮205,连接杆202的正后侧设置有竖板206,竖板206的上端与处理柜1的内上壁相连,竖板20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横杆207,横杆207的中部安装有二号锥型齿轮208,二号锥型齿轮208与一号锥型齿轮205相啮合,横杆207的前端安装有风叶209,风叶209沿横杆207周向均匀排布,风叶209位于电控冷管21上端的正后侧,横杆207的正后侧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开设在处理柜1的后端面,扇叶202带动圆杆201在蒸汽的吹动下做自转运动,圆杆201通过链条203带动连接杆202同步转动,连接杆202带动一号锥形齿轮同步转动,二号锥形齿轮通过与一号锥形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横杆207同步转动,横杆207带动风叶209同步转动而提高了电控冷管21上端附近空气的流动程度,以致可对电控冷管21起到一定恒温作用,进而提高冷凝水的成型率。

    所述的连接件23包括凹板230和t型板231,凹板230呈圆形结构,凹板230的内底壁中部与半球罩22的下端面相连,凹板230的内底壁从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筛孔,筛孔沿凹板230周向均匀排布,且筛孔位于半球罩22的外侧,凹板230的左右两端中部对称安装有t型板231,t型板231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1的内侧壁相连,冷凝水自半球罩22表面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凹板230可对其进行大颗粒杂质过滤,进而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后续过滤结构出现堵塞现象,t型板231与处理柜1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便于对凹板230进行及时拆卸清理。

    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转轴30、过滤布带31、电机32、圆环33、输料板34、毛刷35、废料筐36和盛水筐37,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转轴30,转轴30的中部之间连接有过滤布带31,过滤布带31后端转轴30与处理柜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过滤布带31前端转轴30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处理柜1的右内侧壁相连,过滤布带31前端转轴30的左端与电机32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32的左端安装在处理柜1的左内侧壁上,过滤布带31后端转轴30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圆环33,过滤布带31位于圆环33之间,圆环33的后下端之间连接有输料板34,输料板34前端向上倾斜,输料板34的上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毛刷35,毛刷35与过滤布带3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输料板34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筐36,废料筐3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于矩形通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矩形通槽开设在处理柜1的后端面,过滤布带31的正下方设置有盛水筐37,盛水筐37位于废料筐36的前方,盛水筐37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1的内底壁相连,冷凝水自半球罩22表面流至过滤布带31,与此同时通过电机32带动其所连转轴30转动,此转轴30带动过滤布带31转动,两转轴30在过滤布带31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过滤布带31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出的杂质随过滤布带31向后侧运送,当杂质与毛刷35接触时,毛刷35将其从过滤布带31表面刮离,刮离的杂质沿输料板34滑落至废料筐36内,待废料筐36内的杂质积累至一定量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废料筐36抽出并对其内杂质进行处理,经过滤的冷凝水穿过过滤布带31流入盛水筐37内,待盛水筐37内的冷凝水积累至一定量后,通过人工方式将盛水筐37抽出并对其内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过滤机构3内设置的可循环使用的过滤结构可降低出现过滤饱和现象的几率,同时采取过滤和过滤杂质处理一体结构设计实现高过滤效果。

    所述的输料板34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340,一号电动滑块340的上端面与毛刷35的上端面相连,毛刷35对运动中的过滤布带31表面的杂质进行刮离的同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340带动毛刷35做左右往复运动,在此基础上可提高杂质于过滤布带31表面的剥离程度,进而保持过滤布带31的过滤效果。

    所述的废料筐36前端的正上方设置有横向杆360,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呈类l型结构,且滑动凹槽下端的倾斜角度与输料板34的倾斜角度相同,横向杆36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与滑动凹槽之间,横向杆360位于输料板34上方,横向杆360的后端中部安装有推杆361,推杆361位于矩形通槽内,横向杆360的下端安装有刮料板362,刮料板362下端向后倾斜,冷凝水过滤结束之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前推动推杆361,横向杆360在推杆361而对推动下沿滑动凹槽向输料板34方向运动,横向杆360带动刮料板362同步运动,当横向杆360刚运动至滑动凹槽下端时,此时刮料板362的下端与输料板34的上端面接触,然后通过推杆361使横向杆360沿滑动凹槽向下运动,刮料板362同步对输料板34上端面进行刮除粘附杂质处理,以达到保持输料板34上端面平滑度的目的,进而避免杂质与输料板34上出现堆积现象。

    所述的盛水筐37的内部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回型板370,回型板370的中部安装有过筛布371,回型板370的左右两端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勾环372,勾环372前后对称排布,勾环372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挂钩373,挂钩373的上端与拉绳374的一端相连,盛水筐37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板块375,板块375前后对称排布,前后正相对的板块375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拉绳37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于销轴上端穿过,盛水筐37的左右两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376,拉绳374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滑块376的上端相连,当冷凝水均流至盛水筐37内后,整体静置一段时间,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76向下拉动拉绳374,拉绳374另一端通过挂钩373拉动勾环372同步缓慢向上运动,回型板370带动过筛布371在勾环372的带动下同步缓慢向上运动,过筛布371将残留的沉底杂质向上逐渐带离冷凝水,当回型板370完全暴露于冷凝水水面上后,通过人工方式卸下挂钩373并将回型板370取下,之后对过筛布371上端杂质进行处理并对过筛布371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且盛水筐37内的冷凝水倾倒完后,将勾环372重新挂于挂钩373上,并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76将回型板370吊装至盛水筐37内底部,回型板370、过筛布371和过滤机构3之间的配合可使冷凝水接受多重过滤处理,进而大大提高了冷凝水的过滤效果,同时回型板370在勾环372与挂钩373之间的配合下处于活动安装状态,进而便于对过筛布371进行及时清理。

    工作时,蒸汽向进气管20内输送的过程中,扇叶202带动圆杆201在蒸汽的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形成空气交换,进而对蒸汽进行一定降温处理,同时圆杆201通过链条203带动连接杆202同步转动,连接杆202带动一号锥形齿轮同步转动,二号锥形齿轮通过与一号锥形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横杆207同步转动,横杆207带动风叶209同步转动而提高了电控冷管21上端附近空气的流动程度,蒸汽进入电控冷管21内后,蒸汽与电控冷管21接触时发生冷凝现象而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螺旋状的电控冷管21向下流动,流至半球罩22表面时,半球罩22可对冷凝水起到分流作用,凹板230可对冷凝水进行大颗粒杂质过滤,冷凝水自半球罩22表面流至过滤布带31的同时通过电机32带动其所连转轴30转动,此转轴30带动过滤布带31转动,两转轴30在过滤布带31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过滤布带31对冷凝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出的杂质随过滤布带31向后侧运送,当杂质与毛刷35接触时,毛刷35将其从过滤布带31表面刮离,同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340带动毛刷35做左右往复运动,在此基础上可提高杂质于过滤布带31表面的剥离程度,刮离的杂质沿输料板34滑落至废料筐36内,冷凝水过滤结束之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前推动推杆361,横向杆360在推杆361而对推动下沿滑动凹槽向输料板34方向运动,横向杆360带动刮料板362同步运动,当横向杆360刚运动至滑动凹槽下端时,此时刮料板362的下端与输料板34的上端面接触,然后通过推杆361使横向杆360沿滑动凹槽向下运动,刮料板362同步对输料板34上端面进行刮除粘附杂质处理,以达到保持输料板34上端面平滑度的目的,待废料筐36内的杂质积累至一定量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废料筐36抽出并对其内杂质进行处理,经过滤的冷凝水穿过过滤布带31流入盛水筐37内,当冷凝水均流至盛水筐37内后,整体静置一段时间,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76向下拉动拉绳374,拉绳374另一端通过挂钩373拉动勾环372同步缓慢向上运动,回型板370带动过筛布371在勾环372的带动下同步缓慢向上运动,过筛布371将残留的沉底杂质向上逐渐带离冷凝水,当回型板370完全暴露于冷凝水水面上后,通过人工方式卸下挂钩373并将回型板370取下,之后对过筛布371上端杂质进行处理并对过筛布371进行清理,清理完成且将盛水筐37抽出并将其内的冷凝水倾倒完后,将勾环372重新挂于挂钩373上,并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76将回型板370吊装至盛水筐37内底部,通过人工方式将盛水筐37抽出并对其内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处理柜(1)、冷凝组(2)和过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柜(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处理柜(1)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组(2),处理柜(1)的内部下安装有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与冷凝组(2)正相对;

    所述的冷凝组(2)包括进气管(20)、电控冷管(21)、半球罩(22)和连接件(23),处理柜(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管通孔,管通孔内安装有进气管(20),进气管(20)的下端安装有电控冷管(21),电控冷管(21)呈螺旋状结构,电控冷管(21)的正下方设置有半球罩(22),半球罩(22)向上凸起,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3),连接件(23)位于半球罩(22)的下方;

    所述的过滤机构(3)包括转轴(30)、过滤布带(31)、电机(32)、圆环(33)、输料板(34)、毛刷(35)、废料筐(36)和盛水筐(37),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转轴(30),转轴(30)的中部之间连接有过滤布带(31),过滤布带(31)后端转轴(30)与处理柜(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过滤布带(31)前端转轴(30)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处理柜(1)的右内侧壁相连,过滤布带(31)前端转轴(30)的左端与电机(32)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32)的左端安装在处理柜(1)的左内侧壁上,过滤布带(31)后端转轴(30)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圆环(33),过滤布带(31)位于圆环(33)之间,圆环(33)的后下端之间连接有输料板(34),输料板(34)前端向上倾斜,输料板(34)的上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毛刷(35),毛刷(35)与过滤布带(3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输料板(34)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筐(36),废料筐(3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于矩形通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矩形通槽开设在处理柜(1)的后端面,过滤布带(31)的正下方设置有盛水筐(37),盛水筐(37)位于废料筐(36)的前方,盛水筐(37)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1)的内底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水筐(37)的内部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回型板(370),回型板(370)的中部安装有过筛布(371),回型板(370)的左右两端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勾环(372),勾环(372)前后对称排布,勾环(372)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挂钩(373),挂钩(373)的上端与拉绳(374)的一端相连,盛水筐(37)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板块(375),板块(375)前后对称排布,前后正相对的板块(375)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拉绳(37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于销轴上端穿过,盛水筐(37)的左右两端的外表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376),拉绳(374)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滑块(376)的上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23)包括凹板(230)和t型板(231),凹板(230)呈圆形结构,凹板(230)的内底壁中部与半球罩(22)的下端面相连,凹板(230)的内底壁从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筛孔,筛孔沿凹板(230)周向均匀排布,且筛孔位于半球罩(22)的外侧,凹板(230)的左右两端中部对称安装有t型板(231),t型板(231)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处理柜(1)的内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料板(34)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340),一号电动滑块(340)的上端面与毛刷(35)的上端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筐(36)前端的正上方设置有横向杆(360),处理柜(1)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呈类l型结构,且滑动凹槽下端的倾斜角度与输料板(34)的倾斜角度相同,横向杆(36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与滑动凹槽之间,横向杆(360)位于输料板(34)上方,横向杆(360)的后端中部安装有推杆(361),推杆(361)位于矩形通槽内,横向杆(360)的下端安装有刮料板(362),刮料板(362)下端向后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0)的后端内环面的中部安装有支板(200),支板(200)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圆杆(201),圆杆(201)的上端安装有扇叶(202),扇叶(202)沿圆杆(201)周向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杆(201)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杆(202),连接杆(202)的上端面与处理柜(1)的内上壁相连,连接杆(202)的上端与圆杆(20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链条(203),链条(20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通槽相连,安装通槽开设在进气管(20)的后端,连接杆(20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耳板(204),耳板(204)的前端与进气管(20)的外表面相连,连接杆(202)的下端安装有一号锥型齿轮(205),连接杆(202)的正后侧设置有竖板(206),竖板(206)的上端与处理柜(1)的内上壁相连,竖板(20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横杆(207),横杆(207)的中部安装有二号锥型齿轮(208),二号锥型齿轮(208)与一号锥型齿轮(205)相啮合,横杆(207)的前端安装有风叶(209),风叶(209)沿横杆(207)周向均匀排布,风叶(209)位于电控冷管(21)上端的正后侧,横杆(207)的正后侧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开设在处理柜(1)的后端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处理柜、冷凝组和过滤机构,所述的处理柜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处理柜的内部上端设置有冷凝组,处理柜的内部下安装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冷凝组正相对,本发明采用冷凝与多重过滤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冷凝水回收,过滤机构内设置的可循环使用的过滤结构可降低出现过滤饱和现象的几率,同时采取过滤和过滤杂质处理一体结构设计实现高过滤效果,冷凝组在起到冷凝作用的同时又可对产生的冷凝水起到分流作用,以使冷凝水分散流动而避免过度集中导致过滤堵塞,同时冷凝组中具有螺旋结构的电控冷管可大大增长蒸汽于电控冷管内停留时间,进而提高蒸汽的冷凝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翔;郝刚;赵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震翔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3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