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3


    本发明涉及道路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机动化进程,道路、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呈连续快速增长趋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事故死亡人数总量很大,特别是由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违法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事故重量中占比很大。由于现有的说教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手段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可接受程度不够,缺乏能实现交通安全认知、受教,非机动车群体整体交通安全意识提升缓慢,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非常严重,因此,对于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警示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将无人机与非机动车速度识别相结合,使得在巡逻无人机进行巡逻飞行时,发现有超速非机动车则悬停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顶部位置并利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柱进行标识,以供交警及时处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接收到的保持长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的监控指令控制存储于仓库内部位置的巡逻无人机启动并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外部位置的飞行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飞行影像;

    s2、提取所述监控指令包含的监控道路编号信息并根据道路编号信息分配绑定预设数量的巡逻无人机;

    s3、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s4、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的雷达测速仪启动实时获取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并根据所述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超速;

    s5、若有则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超速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并与超速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s6、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并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7、向保持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超速信息以及实时定位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根据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未佩戴头盔;

    s41、若有则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并与所述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s42、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并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43、向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驾驶员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交警人员将所述非机动车进行拦截;

    s11、若有则控制内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打印设备启动将所述非机动车违规对应的照片进行打印并根据飞行影像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通过打印口投放给所述交警人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的道路位置并将巡逻无人机进行分组形成第一组巡逻无人机以及第二组巡逻无人机;

    s31、控制第一组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s32、控制第二组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0、根据第二组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机动车未礼让行人或肇事逃逸;

    s321、若有则控制与所述机动车距离最近的巡逻无人机飞行停置于所述机动车车顶位置并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下方的吸盘机构伸出与所述机动车车顶吸附;

    s322、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并将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传输给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

    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使用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包括巡逻装置以及交通控制中心;

    所述巡逻装置包括巡逻无人机、飞行摄像头、雷达测速仪、激光发射器、定位单元、打印设备、打印口以及吸盘机构,所述巡逻无人机存储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仓库位置;所述飞行摄像头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外部位置,用于摄取巡逻无人机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雷达测试仪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获取指定物体的速度信息并将超速物体进行抓拍;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发出激光柱进行标识;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在巡逻无人机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所述打印设备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用于提供打印功能;所述打印口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侧下方位置,用于将打印纸吐出;所述吸盘机构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伸出后与指定物体吸盘吸附;

    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设置于交通管理部门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交通控制中心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巡逻无人机、飞行摄像头、雷达测速仪、激光发射器、定位单元、打印设备、吸盘机构、交通管理部门以及交警终端连接;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

    巡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巡逻无人机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飞行操作;

    飞行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飞行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物体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指定物体设定数量的分配及绑定;

    雷达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雷达测速仪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激光标识模块,用于控制激光发射器启动或关闭;

    定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定位单元启动或关闭;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头盔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识别指定人体的头盔佩戴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打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打印设备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信息打印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物体分组模块,用于为指定物体进行设定数量的分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吸盘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吸盘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以及吸附操作。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交通监测系统启动后,根据需求巡逻的道路编号信息分配绑定设定数量的巡逻无人机并控制巡逻无人机前往绑定的道路位置进行巡逻,然后利用雷达测速仪实时监测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并在识别到有非机动车超速后,控制巡逻无人机实时与超速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移动并利用激光发射器向超速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若识别到有非机动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则控制巡逻无人机实时与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移动并利用激光发射器向该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

    2.在检测到交警人员有将违规的非机动车拦截后,控制对应巡逻无人机的打印设备将非机动车违规对应的照片进行打印。

    3.在检测到机动车道有机动车存在未礼让行人或肇事逃逸后,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所述机动车顶部位置并利用吸盘机构进行吸附固定,然后将对应的飞行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传输给与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盔佩戴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巡逻无人机分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机动车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巡逻无人机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2,图6-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s1中,具体在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信息接收模块21接收到的保持长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的监控指令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巡逻控制模块22控制存储于仓库内部且闲置的巡逻无人机10启动,其中所述闲置是指未启动且电量超过90%的巡逻无人机10;在巡逻无人机10启动完成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飞行摄取模块23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外部位置的飞行摄像头11启动实时摄取飞行影像。

    在s2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以及飞行摄像头11启动完成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信息提取模块24提取所述监控指令包含的监控道路编号信息,在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4提取完成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物体分配模块25根据道路编号信息分配绑定预设数量的巡逻无人机10,其中所述预设数量由交通管理部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8台,即一个道路编号对应的道路分配8台巡逻无人机10,且巡逻无人机10与分配的道路进行绑定。

    在s3中,具体在所述物体分配模块25分配绑定完成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在抵达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10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在s4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进行巡逻飞行时,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雷达识别模块26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下方位置的雷达测速仪12启动实时获取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同时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27根据所述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超速,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机动车限速为25公里/小时,若超过30公里/小时则判断该非机动车超速;其中所述非机动车超速也可由交通管理部门设定。

    在s5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27分析出有非机动车超速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超速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且与超速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在s6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实时保持与超速非机动车的同步飞行移动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激光标识模块28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13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以提醒周围存在的交警人员;同时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定位控制模块29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14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在s7中,具体在所述定位单元14启动完成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信息发送模块30向保持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10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超速信息以及实时定位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40中,具体在巡逻无人机10进行巡逻飞行时,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头盔识别模块31根据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未佩戴头盔。

    在s41中,具体在所述头盔识别模块31分析出有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未佩戴头盔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且与所述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在s42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与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后,所述激光标识模块28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13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同时所述定位控制模块29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14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在s43中,具体在定位单元14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30向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10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驾驶员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其中所述交警终端是由交警人员所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

    实施例二

    参考图3,图6-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10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发送模块30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信息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27根据所述巡逻无人机10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交警人员将所述非机动车进行拦截。

    在s11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27分析出有交警人员将所述非机动车进行拦截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打印控制模块32控制内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的打印设备15启动将所述非机动车违规对应的照片进行打印,在所述打印设备15打印完成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10通过打印口16投放给所述交警人员。

    实施例三

    参考图4-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30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分配绑定道路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绑定的道路位置,在巡逻无人机10抵达绑定的道路位置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物体分组模块33将巡逻无人机10进行分组形成第一组巡逻无人机10以及第二组巡逻无人机10,分组数量由交通管理部门设置,可根据非机动车流量以及机动车流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优选为第一组巡逻无人机10以及第二组巡逻无人机10数量相等。

    在s31中,具体在所述物体分组模块33分组完成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控制第一组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然后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在s32中,具体在物体分组模块33分组完成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控制第二组巡逻无人机10飞行至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然后在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3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320中,具体在第二组巡逻无人机10在机动车道路位置进行巡逻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27根据第二组巡逻无人机10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机动车未礼让行人或肇事逃逸。

    在s321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27分析出有机动车未礼让行人或肇事逃逸后,所述巡逻控制模块22控制与所述机动车距离最近的巡逻无人机10飞行停置于所述机动车车顶位置,在巡逻无人机10停置于机动车车顶位置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含的吸盘控制模块34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10下方的吸盘机构17伸出与所述机动车车顶吸附。

    在s322中,具体在所述巡逻无人机10下方的吸盘机构17伸出与所述机动车车顶吸附后,所述定位控制模块29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14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在所述定位单元14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发送模块30将所述巡逻无人机10对应的飞行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传输给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其中所述交警终端是由交警人员所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

    实施例四

    参考图6-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使用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包括巡逻装置1以及交通控制中心2;

    所述巡逻装置1包括巡逻无人机10、飞行摄像头11、雷达测速仪12、激光发射器13、定位单元14、打印设备15、打印口16以及吸盘机构17,所述巡逻无人机10存储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仓库位置;所述飞行摄像头11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外部位置,用于摄取巡逻无人机10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雷达测试仪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下方位置,用于获取指定物体的速度信息并将超速物体进行抓拍;所述激光发射器13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下方位置,用于发出激光柱进行标识;所述定位单元14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在巡逻无人机10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所述打印设备15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内部位置,用于提供打印功能;所述打印口16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侧下方位置,用于将打印纸吐出;所述吸盘机构17设置于巡逻无人机10下方位置,用于伸出后与指定物体吸盘吸附;

    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设置于交通管理部门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包括:

    无线模块20,用于分别与巡逻无人机10、飞行摄像头11、雷达测速仪12、激光发射器13、定位单元14、打印设备15、吸盘机构17、交通管理部门以及交警终端连接;

    信息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信息;

    巡逻控制模块22,用于控制巡逻无人机10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飞行操作;

    飞行摄取模块23,用于控制飞行摄像头11启动或关闭;

    信息提取模块24,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物体分配模块25,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指定物体设定数量的分配及绑定;

    雷达识别模块26,用于控制雷达测速仪12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27,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激光标识模块28,用于控制激光发射器13启动或关闭;

    定位控制模块29,用于控制定位单元14启动或关闭;

    信息发送模块30,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还包括:

    头盔识别模块31,用于根据飞行摄像头11摄取的影像识别指定人体的头盔佩戴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还包括:

    打印控制模块32,用于控制打印设备15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信息打印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还包括:

    物体分组模块33,用于为指定物体进行设定数量的分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交通控制中心2还包括:

    吸盘控制模块34,用于控制吸盘机构17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以及吸附操作。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接收到的保持长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的监控指令控制存储于仓库内部位置的巡逻无人机启动并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外部位置的飞行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飞行影像;

    s2、提取所述监控指令包含的监控道路编号信息并根据道路编号信息分配绑定预设数量的巡逻无人机;

    s3、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s4、控制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的雷达测速仪启动实时获取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并根据所述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超速;

    s5、若有则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超速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并与超速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s6、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并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7、向保持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超速信息以及实时定位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根据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未佩戴头盔;

    s41、若有则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非机动车顶部位置并与所述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

    s42、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底部位置的激光发射器启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并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启动实时获取定位数据;

    s43、向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发送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所述非机动车驾驶员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交警人员将所述非机动车进行拦截;

    s11、若有则控制内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打印设备启动将所述非机动车违规对应的照片进行打印并根据飞行影像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通过打印口投放给所述交警人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根据飞行影像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的道路位置并将巡逻无人机进行分组形成第一组巡逻无人机以及第二组巡逻无人机;

    s31、控制第一组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s32、控制第二组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0、根据第二组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机动车未礼让行人或肇事逃逸;

    s321、若有则控制与所述机动车距离最近的巡逻无人机飞行停置于所述机动车车顶位置并控制所述巡逻无人机下方的吸盘机构伸出与所述机动车车顶吸附;

    s322、控制设置于所述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的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并将所述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以及实时的定位数据传输给保持连接关系且与所述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交警终端。

    6.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包括巡逻装置以及交通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

    所述巡逻装置包括巡逻无人机、飞行摄像头、雷达测速仪、激光发射器、定位单元、打印设备、打印口以及吸盘机构,所述巡逻无人机存储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仓库位置;所述飞行摄像头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外部位置,用于摄取巡逻无人机周围的环境影像;所述雷达测试仪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获取指定物体的速度信息并将超速物体进行抓拍;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发出激光柱进行标识;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在巡逻无人机位置并获取定位数据;所述打印设备设置于巡逻无人机内部位置,用于提供打印功能;所述打印口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侧下方位置,用于将打印纸吐出;所述吸盘机构设置于巡逻无人机下方位置,用于伸出后与指定物体吸盘吸附;

    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设置于交通管理部门规划的放置位置,所述交通控制中心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巡逻无人机、飞行摄像头、雷达测速仪、激光发射器、定位单元、打印设备、吸盘机构、交通管理部门以及交警终端连接;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

    巡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巡逻无人机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飞行操作;

    飞行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飞行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物体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指定物体设定数量的分配及绑定;

    雷达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雷达测速仪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激光标识模块,用于控制激光发射器启动或关闭;

    定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定位单元启动或关闭;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指定信息发送给指定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头盔识别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摄像头摄取的影像识别指定人体的头盔佩戴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打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打印设备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信息打印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物体分组模块,用于为指定物体进行设定数量的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控制中心还包括:

    吸盘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吸盘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伸缩以及吸附操作。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速度识别的智能交通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包括:控制巡逻无人机启动并控制飞行摄像头实时摄取飞行影像,提取监控指令包含的监控道路编号信息并分配绑定预设数量的巡逻无人机,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并在绑定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位置进行巡逻飞行,控制雷达测速仪实时获取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车速信息并实时分析是否有非机动车超速,若有则控制巡逻无人机飞行至超速的非机动车顶部并与超速的非机动车保持同步飞行移动,控制激光发射器向下方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头部发射激光柱标识并控制定位单元实时获取定位数据,向保持连接关系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送巡逻无人机对应的飞行影像、非机动车超速信息及实时定位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创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9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2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