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93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主线自校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



    背景技术:

    超限运输严重影响着公路交通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威胁着交通安全与运输秩序,并使得公路病害直线上升,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恶劣的天气、违章超速、车辆超限运输等问题致使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也降低了交通效率,车辆的超限运输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严重损坏公路基础设施;破坏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造成车辆“大吨小标”;

    经过多年来的治超工作,在规章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日常治理、降低超限超载率、降低交通事故率、保护公路桥梁建设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治超效果并不理想,治超形势依然严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包括单向检测与双向检测;

    其中单向检测利用收费站的数据作为车辆预检;

    双向检测为进出收费站均检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向检测需将收费站的称重数据通过计重数据接入软件与预检工作站的数据管理软件关联,对超限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后在可变情报板上发布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超限车辆进入治超站精检,车辆通过收费站称重时均为低速行驶;

    对于往外省车辆预检是在在距离收费站1km的方位布设一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包括高速称重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超限信息发布系统,车辆通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以后,超限信息发布屏会自动显示超限车辆车牌信息,并引导其进站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向检测为沿收费站与之相距1km位置布设两套高速称重系统,分别用于往来往两个方向的超限车辆检测;

    包括在路面埋设高速称重系统、安装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监控系统与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当车辆超限以后,在信息发布系统中显示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车辆进入治超站进行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速称重系统中心控制器安装在路侧,对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传送到高速预检工作站,车辆总重或轴重超限,向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同时指示超限车辆进入前方路边超限检测站;

    同时,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触发电路可控制后方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抓拍被检车辆特写图片、车牌图片、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通过路边控制柜传送到预检工作站中;

    与此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过秤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将图像传输到预检工作站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速称重系统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获取高速行驶车辆的载荷信息,对所有过秤车辆进行不停车全面检测,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系统可自动检测重量,根据预检工作站中的设置的超限标准,自动识别超限车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当车辆通过高速预检区域时,车牌识别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牌照特写图片清楚地反映了车辆牌照特征,经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数据管理软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补光系统可以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开启,从而保证抓拍图片的质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息系统负责将前端高速称重系统、超限信息发布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的数据图片、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为路政人员执法提供相关处罚依据,同时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查询、统计、分析车辆的超限数据,信息系统还能够按照统一接口上传至上级治超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速预检工作站用于接收高速称重系统采集的数据和车牌识别系统传来的车牌号及抓拍图片,判断是否超限,发现超限车辆,将其车牌信息发送至可变情报板,并启动语音报警装置,指引车辆进入精检站内接受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管理软件包括对预检数据的接收,对于高速称重数据应当具有称重数据的“回校”功能,在分析大量高速称重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其称重数据偏差的相关规律,建立回校模型,确保并完善高速称重系统的计量准确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载车辆比例、有效限制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的掠夺性使用、减少超限运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避免对非超限车辆的干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其执法安全,提升交通部门执法形象,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有利于治超整治力度的加强,通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示范站点的建设,可以引导和推动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的规范化、设施永久化、运营制度化、装备精良化以及治超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一体化、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化、管理规范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信息系统网络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包括单向检测与双向检测;

    其中单向检测利用收费站的数据作为车辆预检;

    双向检测为进出收费站均检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单向检测需将收费站的称重数据通过计重数据接入软件与预检工作站的数据管理软件关联,对超限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后在可变情报板上发布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超限车辆进入治超站精检,车辆通过收费站称重时均为低速行驶,车辆的称重结果比高速称重更加准确,更加逼近车辆精检时的称重数据,使得路政人员的执法更加具有说服力;

    对于往外省车辆预检是在在距离收费站1km的方位布设一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包括高速称重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超限信息发布系统,车辆通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以后,超限信息发布屏会自动显示超限车辆车牌信息,并引导其进站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双向检测为沿收费站与之相距1km位置布设两套高速称重系统,分别用于往来往两个方向的超限车辆检测;

    包括在路面埋设高速称重系统、安装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监控系统与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当车辆超限以后,在信息发布系统中显示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车辆进入治超站进行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高速称重系统中心控制器安装在路侧,对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传送到高速预检工作站,车辆总重或轴重超限,向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同时指示超限车辆进入前方路边超限检测站;

    同时,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触发电路可控制后方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抓拍被检车辆特写图片、车牌图片、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通过路边控制柜传送到预检工作站中;

    与此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过秤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将图像传输到预检工作站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高速称重系统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获取高速行驶车辆的载荷信息,对所有过秤车辆进行不停车全面检测,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系统可自动检测重量,根据预检工作站中的设置的超限标准,自动识别超限车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当车辆通过高速预检区域时,车牌识别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牌照特写图片清楚地反映了车辆牌照特征,经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数据管理软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补光系统可以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开启,从而保证抓拍图片的质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信息系统负责将前端高速称重系统、超限信息发布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的数据图片、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为路政人员执法提供相关处罚依据,同时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查询、统计、分析车辆的超限数据,信息系统还能够按照统一接口上传至上级治超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高速预检工作站用于接收高速称重系统采集的数据和车牌识别系统传来的车牌号及抓拍图片,判断是否超限,发现超限车辆,将其车牌信息发送至可变情报板,并启动语音报警装置,指引车辆进入精检站内接受精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数据管理软件包括对预检数据的接收,对于高速称重数据应当具有称重数据的“回校”功能,在分析大量高速称重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其称重数据偏差的相关规律,建立回校模型,确保并完善高速称重系统的计量准确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载车辆比例、有效限制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的掠夺性使用、减少超限运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避免对非超限车辆的干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其执法安全,提升交通部门执法形象,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有利于治超整治力度的加强,通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示范站点的建设,可以引导和推动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的规范化、设施永久化、运营制度化、装备精良化以及治超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一体化、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化、管理规范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检测与双向检测;

    其中单向检测利用收费站的数据作为车辆预检;

    双向检测为进出收费站均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检测需将收费站的称重数据通过计重数据接入软件与预检工作站的数据管理软件关联,对超限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后在可变情报板上发布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超限车辆进入治超站精检,车辆通过收费站称重时均为低速行驶;

    对于往外省车辆预检是在在距离收费站1km的方位布设一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包括高速称重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超限信息发布系统,车辆通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以后,超限信息发布屏会自动显示超限车辆车牌信息,并引导其进站精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检测为沿收费站与之相距1km位置布设两套高速称重系统,分别用于往来往两个方向的超限车辆检测;

    包括在路面埋设高速称重系统、安装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监控系统与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当车辆超限以后,在信息发布系统中显示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车辆进入治超站进行精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称重系统中心控制器安装在路侧,对称重传感器和线圈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并将处理结果传送到高速预检工作站,车辆总重或轴重超限,向超限信息发布系统发出控制信号,同时指示超限车辆进入前方路边超限检测站;

    同时,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触发电路可控制后方的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抓拍被检车辆特写图片、车牌图片、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通过路边控制柜传送到预检工作站中;

    与此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对车辆过秤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将图像传输到预检工作站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称重系统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获取高速行驶车辆的载荷信息,对所有过秤车辆进行不停车全面检测,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系统可自动检测重量,根据预检工作站中的设置的超限标准,自动识别超限车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当车辆通过高速预检区域时,车牌识别摄像机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牌照特写图片清楚地反映了车辆牌照特征,经过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数据管理软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补光系统可以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开启,从而保证抓拍图片的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系统负责将前端高速称重系统、超限信息发布系统、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获取的数据图片、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为路政人员执法提供相关处罚依据,同时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查询、统计、分析车辆的超限数据,信息系统还能够按照统一接口上传至上级治超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预检工作站用于接收高速称重系统采集的数据和车牌识别系统传来的车牌号及抓拍图片,判断是否超限,发现超限车辆,将其车牌信息发送至可变情报板,并启动语音报警装置,指引车辆进入精检站内接受精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软件包括对预检数据的接收,对于高速称重数据应当具有称重数据的“回校”功能,在分析大量高速称重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其称重数据偏差的相关规律,建立回校模型,确保并完善高速称重系统的计量准确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主线自动衡器的自校方法,包括单向检测与双向检测,其中单向检测利用收费站的数据作为车辆预检,双向检测为进出收费站均检测,所述单向检测需将收费站的称重数据通过计重数据接入软件与预检工作站的数据管理软件关联,对超限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后在可变情报板上发布超限车辆的车牌信息引导超限车辆进入治超站精检,车辆通过收费站称重时均为低速行驶,载车辆比例、有效限制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的掠夺性使用、减少超限运输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避免对非超限车辆的干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其执法安全,提升交通部门执法形象,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有利于治超整治力度的加强。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光;施浩;朱辉;吴波;王苏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2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