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5


    本发明涉及路况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问题已经在我国日益凸显,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无限制的修建或扩建道路,而是要发展智能交通,作为智能交通的一个领域,路况信息的实时获取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到高速港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在高速应急车道的右侧多出来的一小块用于停车休息的区域,实际上这个区域就是“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指的是高速公路上,供车辆临时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紧急停车使用的临时停车地带,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驾驶员将车停在此处休息甚至用餐、睡觉、上厕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也导致紧急停车带的使用频率增加,同样也意味着交通事故在此处频发,因有的驾驶员不注意后方相邻车道的车辆,直接从紧急停车带驶出,高速上的车辆行驶速度都很快,不免会发生意外情况,因此,高速上的紧急停车带也成为了事故多发地。

    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及方法,通过在道路不同位置设置摄像设备以监控高速路各车道的车辆行驶情况,并通过各车道内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和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判断与紧急停车带相邻车道内的车辆变道概率,根据相邻车道内的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预估时间,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减少紧急停车带的事故发生率,保障高速路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所述路况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警示装置、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第一摄像设备、设置在紧急停车带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二摄像设备、设置在第二摄像设备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三摄像设备、雷达感应装置、处理计算模块、变道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车辆检测模块和车辆信息数据库,所述第一摄像设备用于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车辆监控,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与所述第三摄像设备用于监控高速道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以及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所述雷达感应装置用于探测车辆是否进入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以及第三摄像设备的监控范围,所述处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以及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的所花费时间,所述变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发送信号至第三摄像设备以及第二摄像设备以启动拍摄,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车辆变道概率以及变道概率区间对应的警示等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摄像设备与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对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情况进行监控,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摄像设备的视频录像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第一摄像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停驻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检测模块若是检测到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则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三摄像设备,所述第三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有车辆进入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模块,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根据第一摄像设备监控到的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停驻情况,决定是否启用第三摄像设备,第三摄像设备启动后,再根据第三摄像设备有无拍摄到车辆经过决定是否启用第二摄像设备,若紧急停车带内无车辆停驻,第三摄像设备不启动,若第三摄像设备没有拍摄到车辆经过,则第二摄像设备也不启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平时没有车辆使用紧急停车带的时候第二摄像设备和第三摄像设备是不工作的,在节省电力资源的同时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时间,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与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均具有视频截图功能,所述视频截屏功能在截屏时,图像附带时间戳信息,根据时间戳信息可以计算车辆经过第三摄像设备与经过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图像附带的时间戳信息以及第三摄像设备与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根据车辆经过第三摄像设备与经过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时间间隔与第三摄像设备与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平均速度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所花费的时间t。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在第二摄像设备处的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计算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不同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计算车辆之间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在车辆信息数据库里查找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在查找到的所有时间间隔区间中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计算各个车道内的每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将第二车道、第三车道内的所有车辆到达时间与第一车道内的第一车辆到达时间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一组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变道概率与所述时间间隔区间的大小成正比,时间间隔区间越小,说明第一车辆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内的某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越小,时间间隔越小说明在这段时间t内,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与某车的平均速度差不多,在平均速度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越小,所述变道概率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成反比,在时间t内,要是第二车道与第三车道内的车辆数量较多,位于第一车道内的第一车辆也是不好变道的,所以车辆数量越多,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也就相应的会越小,所述变道概率与警示等级成反比,变道概率越小,说明第一车辆沿着第一车道行驶的可能性越大,在某个时间点会到达紧急停车带处,若是当前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驾驶员比较粗心,没有注意到后方车辆,在第一车道与紧急停车带的交汇处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因为高速上车速都比较快,第一车辆的驾驶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也无法作出有效的措施去挽救,因此在紧急停车带处设置警示装置,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驾驶员是很有必要的,提示信息会提示在某一个时刻,后方有车驶来,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所述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所述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路况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摄像设备采集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视频录像,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摄像设备采集到的视频录像判断该紧急停车带区域内是否有车辆停驻;

    s2:当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三摄像设备,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3: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所述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所述视频截图附带第一时间戳信息,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设备,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4: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所述第二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所述视频截图附带第二时间戳信息,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t1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t2计算第一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v1,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计算第一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所花费的时间t,并根据第二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预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1;

    s5:若所述第一车辆于第一车道上行驶,所述第一车道与所述紧急停车带相邻,若所述紧急停车带位于所述第一车道右侧,则所述第一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二车道,所述第二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三车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所述第二车道与所述第三车道上是否有车辆行驶;

    s6:若在t1时,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二车道或第三车道上有车辆行驶,同理根据处理计算模块计算出第二车道与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行驶所用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出所有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2、t3、t4、...、ti-1、ti,所述t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

    s7: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确认所述所有车辆与所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a2、a3、a4、...、ai-1、ai,所述时间间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ai=|ti-t1|,所述a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s8: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时间间隔|t2-t1|、|t3-t1|、|t4-t1|、...、|ti-1-t1|、|ti-t1|确认其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并进一步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

    s9: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变道概率与所述时间间隔区间的大小成正比,所述变道概率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成反比,所述车辆数量为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所述变道概率与警示等级成反比;

    s10:所述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所述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若最小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变道概率为m,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的车辆数量对应的变道概率为n,则最终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为m*n,警示等级与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区间对应,根据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m*n查找到对应的变道概率区间,启用相应的警示等级。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处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v1=l/(t2-t1),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与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所花费的时间t=l2/v1,所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1=t2 t

    所述步骤s9中,所述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小于车辆数量阈值时,对应的变道概率其中,q为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实际车辆数量,q0为车辆数量阈值,反之,所述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大于等于车辆数量阈值时,对应的变道概率n=0,当第二车道、第三车道内的车辆数量达到车辆数量阈值时,说明此时第一车辆无法进行变道,也就是变道概率为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道路不同位置设置摄像设备以监控高速路各车道的车辆行驶情况,并通过各车道内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和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判断与紧急停车带相邻车道内的车辆变道概率,根据相邻车道内的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预估时间,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减少紧急停车带的事故发生率,保障高速路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路况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警示装置、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第一摄像设备、设置在紧急停车带后方1000m处的第二摄像设备、设置在第二摄像设备后方200m处的第三摄像设备、雷达感应装置、处理计算模块、变道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车辆检测模块和车辆信息数据库,第一摄像设备用于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车辆监控,第二摄像设备与第三摄像设备用于监控高速道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以及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雷达感应装置用于探测车辆是否进入第二摄像设备以及第三摄像设备的监控范围,处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以及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的所花费时间,变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变道概率分析,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发送信号至第三摄像设备以及第二摄像设备以启动拍摄,车辆检测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车辆变道概率以及变道概率区间对应的警示等级。

    第一摄像设备与车辆检测模块数据连接,第一摄像设备对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情况进行监控,车辆检测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设备的视频录像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

    车辆检测模块若是检测到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则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三摄像设备,第三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有车辆进入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模块,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第二摄像设备与第三摄像设备均具有视频截图功能,视频截屏功能在截屏时,图像附带时间戳信息。

    处理计算模块根据图像附带的时间戳信息以及第三摄像设备与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

    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平均速度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所花费的时间t。

    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在第二摄像设备处的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计算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处理计算模块根据不同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计算车辆之间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并根据时间间隔在车辆信息数据库里查找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在查找到的所有时间间隔区间中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

    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变道概率与时间间隔区间的大小成正比,变道概率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成反比,变道概率与警示等级成反比,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

    路况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摄像设备采集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视频录像,车辆检测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设备采集到的视频录像判断该紧急停车带区域内是否有车辆停驻;

    s2:当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三摄像设备,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3:当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第三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视频截图附带第一时间戳信息,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设备,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4:当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第二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第二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视频截图附带第二时间戳信息,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一时间戳信息t1与第二时间戳信息t2计算第一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v1,若第一时间戳信息t1与第二时间戳信息t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s,则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计算第一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所花费的时间t=1000/20=50s,并根据第二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预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1=t2 t,若t2为北京时间下午3点02分50s,则t1为北京时间下午3点03分40s;

    s5:若第一车辆于第一车道上行驶,第一车道与紧急停车带相邻,若紧急停车带位于第一车道右侧,则第一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二车道,第二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三车道,雷达感应装置探测第二车道与第三车道上是否有车辆行驶;

    s6:若在t1时,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二车道或第三车道上有车辆行驶,同理根据处理计算模块计算出第二车道与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行驶所用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出所有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2、t3、t4、...、ti-1、ti,所述t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

    s7: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确认所述所有车辆与所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a2、a3、a4、...、ai-1、ai,所述时间间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ai=|ti-t1|,所述a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s8: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时间间隔时间间隔|t2-t1|、|t3-t1|、|t4-t1|、...、|ti-1-t1|、|ti-t1|确认其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并进一步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

    s9: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时间间隔区间越小,第一车道内的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越小,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越多,第一车道内的变道概率越小,此处的车辆数量为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变道概率越大则警示等级越小;

    s10: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第一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若步骤s9中得到的最小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变道概率为m,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的车辆数量对应的变道概率为n,则最终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为m*n,警示等级与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区间对应,根据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m*n查找到对应的变道概率区间,启用相应的警示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警示装置、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第一摄像设备、设置在紧急停车带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二摄像设备、设置在第二摄像设备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三摄像设备、雷达感应装置、处理计算模块、变道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车辆检测模块和车辆信息数据库,所述第一摄像设备用于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车辆监控,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与所述第三摄像设备用于监控高速道路上的车辆行驶情况以及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所述雷达感应装置用于探测车辆是否进入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以及第三摄像设备的监控范围,所述处理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以及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的所花费时间,所述变道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发送信号至第三摄像设备以及第二摄像设备以启动拍摄,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设备的实时监控以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车辆变道概率以及变道概率区间对应的警示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设备与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对紧急停车带内的车辆情况进行监控,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摄像设备的视频录像判断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是否有车辆停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检测模块若是检测到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则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三摄像设备,所述第三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有车辆进入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模块,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与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均具有视频截图功能,所述视频截屏功能在截屏时,图像附带时间戳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图像附带的时间戳信息以及第三摄像设备与第二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平均速度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的距离计算车辆从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一摄像设备处所花费的时间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车辆在第二摄像设备处的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计算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不同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计算车辆之间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并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在车辆信息数据库里查找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在查找到的所有时间间隔区间中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变道概率与所述时间间隔区间的大小成正比,所述变道概率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成反比,所述变道概率与警示等级成反比,所述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所述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

    9.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摄像设备采集紧急停车带范围内的视频录像,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摄像设备采集到的视频录像判断该紧急停车带区域内是否有车辆停驻;

    s2:当所述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紧急停车带内有车辆停驻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所述第三摄像设备,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3: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所述第三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所述视频截图附带第一时间戳信息,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发送信号至第二摄像设备,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启动拍摄;

    s4: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一车辆进入所述第二摄像设备的拍摄范围时,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开启视频截图,所述视频截图附带第二时间戳信息,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信息t1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信息t2计算第一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的平均速度v1,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计算第一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处所花费的时间t,并根据第二时间戳信息与时间t预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1;

    s5:若所述第一车辆于第一车道上行驶,所述第一车道与所述紧急停车带相邻,若所述紧急停车带位于所述第一车道右侧,则所述第一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二车道,所述第二车道左侧相邻车道为第三车道,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所述第二车道与所述第三车道上是否有车辆行驶;

    s6:若在t1时,所述雷达感应装置探测到第二车道或第三车道上有车辆行驶,同理根据处理计算模块计算出第二车道与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从第三摄像设备处到达第二摄像设备处行驶所用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计算出所有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2、t3、t4、...、ti-1、ti,所述t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

    s7:所述处理计算模块根据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上所有车辆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确认所述所有车辆与所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a2、a3、a4、...、ai-1、ai,所述时间间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ai=|ti-t1|,所述ai为第i辆车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s8: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库预先存储有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间隔区间,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时间间隔|t2-t1|、|t3-t1|、|t4-t1|、...、|ti-1-t1|、|ti-t1|确认其所属时间间隔区间,并进一步确认最小时间间隔区间;

    s9:所述变道分析模块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所处区间进行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分析,所述变道概率与所述时间间隔区间的大小成正比,所述变道概率与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车辆数量成反比,所述车辆数量为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所述变道概率与警示等级成反比;

    s10:所述警示装置根据第一车辆在时间t内的变道概率进行分等级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所述提示包括预估得到的后方车辆到达该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后方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后方第二摄像设备处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若最小时间间隔区间对应的变道概率为m,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的车辆数量对应的变道概率为n,则最终第一车道内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为m*n,警示等级与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区间对应,根据第一车辆的变道概率m*n查找到对应的变道概率区间,启用相应的警示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第三摄像设备处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车辆的平均速度v1=l/(t2-t1),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与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车辆从所述第二摄像设备处到达所述第一摄像设备处即紧急停车带所花费的时间t=l2/v1,所述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处的时间点t1=t2 t,

    所述步骤s9中,所述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小于车辆数量阈值时,对应的变道概率其中,q为第二车道、第三车道的实际车辆数量,q0为车辆数量阈值,反之,所述第二车道、第三车道中与第一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处于最小时间间隔区间的车辆数量大于等于车辆数量阈值时,对应的变道概率n=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的路况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路况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警示装置、设置在紧急停车带的第一摄像设备、设置在紧急停车带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二摄像设备、设置在第二摄像设备后方一定距离的第三摄像设备、雷达感应装置、处理计算模块、变道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车辆检测模块和车辆信息数据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道路不同位置设置摄像设备以监控高速路各车道的车辆行驶情况,并通过各车道内车辆到达紧急停车带的时间间隔和各车道内的车辆数量判断与紧急停车带相邻车道内的车辆变道概率,提示紧急停车带内的停驻车辆,减少紧急停车带的事故发生率,保障高速路行驶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魏承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承友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2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