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3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和服务控制等,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现有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发进行的,交通信号、标志仅仅起到静态、有限的指导作用,导致道路资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运用,且管理部分多是提前配置交通装置,不便对路况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从而导致道路拥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资源运用不充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组、管理控制模组以及执行终端;数据采集模组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执行终端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数据采集模组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况数据;管理控制模组用于接收路况数据,并根据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执行终端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上述实现过程中,数据采集模组采集到路况数据后,将路况数据发送给管理控制模组,所述管理控制模组对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执行终端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网,能够有效的解决现代交通的需要,有力的推动了智能交通业的发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通讯模组;通讯模组分别与数据采集模组以及管理控制模组连接;通讯模组还分别与管理控制模组以及执行终端连接。通讯模组可包括有限通讯组件或无线通讯组件,有限通讯组件包括光纤,无线通讯组件可以包括wifi通讯模块、蓝牙网络模块、zigbee模块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无线通讯组件,无线通讯可以增加教学终端或学习终端的便携性。有线通讯组件可以为光纤通讯组件、通讯电缆组件等,有线通讯方式可以提高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通讯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讯模组包括内部通讯单元以及公共通讯单元。

    由于该系统的数据有内部专用数据和外部可访问的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内部通讯单元以及公共通讯单元来实现数据的传输,从而保证外部访问可以读取数据的同时,内部数据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终端包括第一执行终端以及第二执行终端;第一执行终端通过内部通讯单元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第二执行终端通过公共通讯单元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第一执行终端为公共执行设备,例如,第一执行终端可以为交通信号灯,还可以为道路警示牌等。第二执行终端为各个用户终端,例如,行人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为平板、手机等,还可以为相关管理执法人员所用的移动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环境监测装置用于检测道路上的环境数据;管理控制模组用于根据环境数据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公共通讯单元将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执行终端进行提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组包括: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射频识别组件、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以及摄像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实现交通的现场指挥,提高交通指挥调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大幅度提升汽车驾驶安全、舒适方面的智能化,物联网与汽车的跨界合作,让汽车的使用功能得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管理控制模组包括:信息集中处理单元和集中控制单元;信息集中处理单元与数据采集模组连接,信息集中处理单元与集中控制单元连接,集中控制单元与执行终端连接;信息集中处理单元用于对数据采集模组采集到的路况数据进行处理;集中控制单元用于对处理后的路况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并生成响应的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卫星导航模组,卫星导航模组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管理控制模组用于获取卫星导航模组的卫星数据,还用于根据卫星数据以及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云存储模组,云存储模组与数据采集模组以及管理控制模组连接,以用于存储路况数据以及控制指令。

    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云存储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储资源被整合到一起,提高了存储效率,通过虚拟化技术解决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可以自动重新分配数据,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具备负载均衡、故障冗余功能,此外,云存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和弹性扩展,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标:10-智能交通管理系统,100-数据采集模组,200-管理控制模组,210-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20-集中控制单元,300-执行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各个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作为融合无线通讯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逐渐被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从而给城市智能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应用,从技术架构上来看,可分为四层:设备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设备层为各种智能交通系统设备,通常包括交通同信息采集设备、交通信息处理设备、交通信息发布设备和交通信号控制设备。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非接触式ic卡和ic卡读写器、m2m终端和传感器、摄像头、gns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并且将信息传递出去。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智能交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

    请参看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10的结构框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10包括:数据采集模组100、管理控制模组200以及执行终端300;数据采集模组100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执行终端300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数据采集模组100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况数据;管理控制模组200用于接收路况数据,并根据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执行终端300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数据采集模组100采集到路况数据后,将路况数据发送给管理控制模组200,所述管理控制模组200对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执行终端300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路况数据包括车流量信息、车速信息以及行人量信息。当管理控制模组200接收到这些路况信息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道路是否处于较为拥挤的状态,若是则可以生成拥挤指令,并将该拥挤指令发送至用于提示行人的执行终端300,执行终端300将拥挤路段以及拥挤程度显示在其显示屏上,以供行人参考,便于行人根据显示选择合适的道路。此外,当管理控制模组200接收到这些路况数据之后,还可以对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该道路当前的车流量,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解决拥堵的方案,并根据该方案生成多个控制指令,然后将多个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执行终端300,以对拥堵进行疏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通讯模组。通讯模组分别与数据采集模组100以及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通讯模组还分别与管理控制模组200以及执行终端300连接。

    通讯模组可包括有线通讯组件或无线通讯组件,有线通讯组件包括光纤,无线通讯组件可以包括wifi通讯模块、蓝牙网络模块、zigbee模块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无线通讯组件,无线通讯可以增加教学终端或学习终端的便携性。有线通讯组件可以为光纤通讯组件、通讯电缆组件等,有线通讯方式可以提高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通讯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讯模组包括内部通讯单元以及公共通讯单元。由于该系统的数据有内部专用数据和外部可访问的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内部通讯单元以及公共通讯单元来实现数据的传输,从而保证外部访问可以读取数据的同时,内部数据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终端300包括第一执行终端300以及第二执行终端300;第一执行终端300通过内部通讯单元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第二执行终端300通过公共通讯单元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

    其中,第一执行终端300包公共执行设备,例如,第一执行终端300可以为交通信号灯,还可以为道路警示牌等。第二执行终端300为各个用户终端,例如,行人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为平板、手机等,还可以为相关管理执法人员所用的移动端。具体地,当管理控制模组200根据路况数据得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执行终端300,若控制指令为根据路况数据分析得到的信号灯配时控制指令,则可以通过内部通讯单元发送给为第一执行终端300的信号灯,以使信号灯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进行信号灯的指示工作。而若控制指令为根据路况数据分析得到的拥堵提示信息,则可以通过公共通讯单元发送给为第二执行终端300的手机,以使手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进行指示,以提示用户有路段拥堵,可选择其他路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组100包括环境监测装置;环境监测装置用于检测道路上的环境数据;管理控制模组200用于根据环境数据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公共通讯单元将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执行终端300进行提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

    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管理控制模组200可以对路面状况、能见度、车辆尾气污染等进行分析,然后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实现交通的现场指挥,提高交通指挥调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大幅度提升汽车驾驶安全、舒适方面的智能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组100包括: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射频识别组件、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以及摄像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在道路上埋设有数据采集模组100中的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只要有车辆轧过,线圈就有电磁感应,并向管理控制模组200传达该信息,管理控制模组200根据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对红绿灯进行实时配时,并生成响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执行终端300。在行驶车辆信息采集方面,智能交通可使用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等信息,为车流的监控、分流提供智能化管理。当车辆进入传感器的监控范围后,终端节点通过磁力传感器来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等重要信息发送给管理控制模组200,获得道路车流量与车辆行驶速度等信息,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管理控制模组200包括: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10和集中控制单元220;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10与数据采集模组100连接,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10与集中控制单元220连接,集中控制单元220与执行终端300连接;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10用于对数据采集模组100采集到的路况数据进行处理;集中控制单元220用于对处理后的路况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并生成响应的控制指令。

    信息集中处理单元210包括有对比子单元和数据库,其中,数据库包括历史数据库和云端数据库,可以将数据采集模组100采集到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便于集中控制单元220快速做出相应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卫星导航模组,卫星导航模组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管理控制模组200用于获取卫星导航模组的卫星数据,还用于根据卫星数据以及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卫星导航模组可以为gps bds北斗双模卫星导航模组,也可以为北斗卫星导航模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云存储模组,云存储模组与数据采集模组100以及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以用于存储路况数据以及控制指令。云存储是一种网上在线存储(英语:cloudstorage)的模式。云存储模组是一个多区域分布、遍布全国、甚至于遍布全球的庞大公用系统,使用者需要通过adsl、ddn等宽带接入设备来连接云存储。采用云存储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储资源被整合到一起,提高了存储效率,通过虚拟化技术解决了存储空间的浪费,可以自动重新分配数据,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具备负载均衡、故障冗余功能,此外,云存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和弹性扩展,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10,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组100、管理控制模组200以及执行终端300;数据采集模组100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执行终端300与管理控制模组200连接;数据采集模组100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况数据;管理控制模组200用于接收路况数据,并根据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执行终端300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上述实现过程中,数据采集模组100采集到路况数据后,将路况数据发送给管理控制模组200,所述管理控制模组200对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执行终端300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网,能够有效的解决现代交通的需要,有力的推动了智能交通业的发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组、管理控制模组以及执行终端;

    所述数据采集模组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执行终端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组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况数据;

    所述管理控制模组用于接收所述路况数据,并根据所述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执行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讯模组;所述通讯模组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组以及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所述通讯模组还分别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以及所述执行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组包括内部通讯单元以及公共通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终端包括第一执行终端以及第二执行终端;所述第一执行终端通过所述内部通讯单元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所述第二执行终端通过所述公共通讯单元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

    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道路上的环境数据;

    所述管理控制模组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所述公共通讯单元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执行终端进行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组包括: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射频识别组件、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以及摄像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包括:

    信息集中处理单元和集中控制单元;所述信息集中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模组连接,所述信息集中处理单元与所述集中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集中控制单元与所述执行终端连接;

    所述信息集中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模组采集到的路况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集中控制单元用于对处理后的所述路况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并生成响应的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卫星导航模组,所述卫星导航模组与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

    所述管理控制模组用于获取所述卫星导航模组的卫星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卫星数据以及所述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云存储模组,所述云存储模组与所述数据采集模组以及所述管理控制模组连接,以用于存储所述路况数据以及所述控制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组、管理控制模组以及执行终端;数据采集模组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执行终端与管理控制模组连接;数据采集模组用于采集道路上的路况数据;管理控制模组用于接收路况数据,并根据路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执行终端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上述实现过程中,数据采集模组采集到路况数据后,将路况数据发送给管理控制模组,所述管理控制模组对路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以使执行终端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网,能够有效的解决现代交通的需要,有力的推动了智能交通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李旻松;李彦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韶关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51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