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印染的硫化染料还原染色采用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作为促进剂,由于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在使用时都释放出有毒的硫化氢,污染严重,同时印染废水中的硫化物很难降解,导致了废水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促进剂,使用时,不会像硫化钠和硫氢化钠释放出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安全性更好,且废水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即可降解为碳酸钠,无害排放,解决了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促进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很难降解,废水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5~8份、丙烯酸5~8份、聚丙烯酸钠3~5份、柠檬酸2~3份、四羧酸甲烷2~3份、醋酸钠1~3份、抗静电剂1~3份、整理剂1~3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5份、丙烯酸5份、聚丙烯酸钠5份、柠檬酸3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3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6份、丙烯酸6份、聚丙烯酸钠4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2份、抗静电剂2份、整理剂2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8份、丙烯酸8份、聚丙烯酸钠3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2份、醋酸钠1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进一步地,抗静电剂设置为聚丙烯酸。
进一步地,整理剂设置为聚丙烯酸酯。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醋酸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分别加入至纳米研磨机内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纳米级的各原料组分;
s2:将纳米马来酸酐、纳米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一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s3:将纳米柠檬酸、纳米四羧酸甲烷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二中,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酯;
s4:将s3中的聚酯加入到反应釜一内,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复配,复配时再分别将配方量的纳米聚丙烯酸钠、纳米醋酸钠、纳米抗静电剂、纳米整理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一中,聚合反应3~5小时形成活性促进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促进剂相较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促进剂,使用时,不会像硫化钠和硫氢化钠释放出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安全性更好,且废水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即可降解为碳酸钠,无害排放,大大降低了我国纺织印染的环境污染,提高纺织印染行业的竞争力,使纺织印染行业实现了可持续绿色发展,解决了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促进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很难降解,废水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和醋酸钠进行复配,使得该促进剂的促进效果更好,无毒环保,利用高效的缓冲、缓释、催化、匀染等作用,全面提升加工产品的成品率,省工省时,且在加工过程中对各原料进行纳米化处理,使得得到的成品呈现出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征,更容易在印染过程中被织物吸收,提高印染的质量。
3、本发明通过添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抗静电剂能防止静电的产生,能使织物易于去污,整理剂赋予织物各种附加性能,如防水、阻燃、避光、弹性,使得织物的功能性更强。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促进剂使用时的工艺示意图;
图2为现有促进剂使用时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5份、丙烯酸5份、聚丙烯酸钠5份、柠檬酸3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3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抗静电剂设置为聚丙烯酸,整理剂设置为聚丙烯酸酯。
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醋酸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分别加入至纳米研磨机内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纳米级的各原料组分;
s2:将纳米马来酸酐、纳米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一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s3:将纳米柠檬酸、纳米四羧酸甲烷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二中,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酯;
s4:将s3中的聚酯加入到反应釜一内,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复配,复配时再分别将配方量的纳米聚丙烯酸钠、纳米醋酸钠、纳米抗静电剂、纳米整理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一中,聚合反应3~5小时形成活性促进剂。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6份、丙烯酸6份、聚丙烯酸钠4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2份、抗静电剂2份、整理剂2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抗静电剂设置为聚丙烯酸,整理剂设置为聚丙烯酸酯。
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醋酸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分别加入至纳米研磨机内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纳米级的各原料组分;
s2:将纳米马来酸酐、纳米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一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s3:将纳米柠檬酸、纳米四羧酸甲烷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二中,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酯;
s4:将s3中的聚酯加入到反应釜一内,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复配,复配时再分别将配方量的纳米聚丙烯酸钠、纳米醋酸钠、纳米抗静电剂、纳米整理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一中,聚合反应3~5小时形成活性促进剂。
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8份、丙烯酸8份、聚丙烯酸钠3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2份、醋酸钠1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其中,抗静电剂设置为聚丙烯酸,整理剂设置为聚丙烯酸酯。
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醋酸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分别加入至纳米研磨机内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纳米级的各原料组分;
s2:将纳米马来酸酐、纳米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一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s3:将纳米柠檬酸、纳米四羧酸甲烷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二中,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酯;
s4:将s3中的聚酯加入到反应釜一内,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复配,复配时再分别将配方量的纳米聚丙烯酸钠、纳米醋酸钠、纳米抗静电剂、纳米整理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一中,聚合反应3~5小时形成活性促进剂。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促进剂在使用时,向待硫化染料中加入本发明促进剂和氢氧化钠,将硫化染料还原成染料隐色体,染料隐色体再通入氧气进行氧化,使得纺织品氧化着色,其中,产生的废水通入氧气进行氧化,降解为碳酸钠,无害排放。
其中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促进剂在使用时,向待硫化染料中加入硫氢化钠促进剂和氢氧化钠,将硫化染料还原成染料隐色体,染料隐色体再通入氧气进行氧化,使得纺织品氧化着色,其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氢化钠,硫化物很难降解,导致了废水处理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5~8份、丙烯酸5~8份、聚丙烯酸钠3~5份、柠檬酸2~3份、四羧酸甲烷2~3份、醋酸钠1~3份、抗静电剂1~3份、整理剂1~3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5份、丙烯酸5份、聚丙烯酸钠5份、柠檬酸3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3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6份、丙烯酸6份、聚丙烯酸钠4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3份、醋酸钠2份、抗静电剂2份、整理剂2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马来酸酐8份、丙烯酸8份、聚丙烯酸钠3份、柠檬酸2份、四羧酸甲烷2份、醋酸钠1份、抗静电剂1份、整理剂1份以及去离子水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设置为聚丙烯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整理剂设置为聚丙烯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马来酸酐、丙烯酸、聚丙烯酸酯、柠檬酸三钠、四羧酸甲烷、醋酸钠、抗静电剂和整理剂分别加入至纳米研磨机内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纳米级的各原料组分;
s2:将纳米马来酸酐、纳米丙烯酸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一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
s3:将纳米柠檬酸、纳米四羧酸甲烷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釜二中,在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聚酯;
s4:将s3中的聚酯加入到反应釜一内,与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复配,复配时再分别将配方量的纳米聚丙烯酸钠、纳米醋酸钠、纳米抗静电剂、纳米整理剂和余量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一中,聚合反应3~5小时形成活性促进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