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排水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排水结构及地面构建物。
背景技术:
排水是指人为控制水的流向,人工排水。不合理的排水系统容易造成积水现象,严重的积水现象可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经济技术地优化设计和改扩建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在多雨季节,许多城市内涝多发,不合理的排水系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解决地面积水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地面排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地面排水结构及地面构建物。
该地面排水结构包括:
排水通道;
设置在排水通道一侧或者两侧的基础结构层;所述基础结构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基础结构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
设置在所述基础结构层之上的透水表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结构层由导流结构块铺设而成;所述导流结构块具有:用于构成导流通道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直线形,其在延伸方向上形成直线形的进水口;任一个导流通道由一个导流结构块的导流槽构成或者由多个导流结构块的导流槽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在靠近进水口的位置形成有一进水间隙;所述导流槽的内壁自进水间隙向下形成有使截面宽度扩大的扩张表面。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块的外底部间隔分布有若干条形凸齿结构。
进一步地,进水口的截面宽度的范围为:5mm-30mm。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块为挤出成型的预制板。
进一步地,透水表层具体包括:透水基层、以及位于透水基层以上的透水面层。
进一步地,排水通道由位于底部的底部板块、靠近基础结构层一侧的第一侧板块、与第一侧板块相对的第二侧板块围合而成;所述导流通道面向排水通道一侧的出水口至少部分高于第一侧板块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排水通道的上侧位置还设置有盖板块;所述盖板块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侧板块和基础结构层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地面构建物,该地面构建物具有以上部分提出的地面排水结构。
在本申请提出的地面排水结构中,基础结构层设置在排水通道一侧或者两侧,覆盖有基础结构层的地面,雨水能够通过内部的导流通道导入到排水通道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可减少雨水在地面集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地面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地面排水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结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地面排水结构的道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地面排水结构的广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地面排水结构,该地面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通道1、设置在排水通道1一侧或者两侧的基础结构层2、设置在所述基础结构层2之上的透水表层3。
具体地,基础结构层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排水通道1连通的导流通道21;所述基础结构层2的上表面22设置有与所述导流通道21连通的进水口23。地面上的水能够透过透水表层3进入到基础结构层2。透过透水表层3的水可通过进水口23进入到基础结构层2内部的导流通道21内。导流通道21与排水通道1连通,水流顺着导流通道21进入到排水通道1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1排走。
排水通道1可延伸到雨水口、河流、或其他能够收集雨水的位置,其中,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基础结构层2设置在排水通道1一侧或者两侧,覆盖有基础结构层2的地面,雨水能够通过内部的导流通道21导入到排水通道1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1排出,可减少雨水在地面集聚。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地面结构,雨水需要直接通过地表面进入下水道中,排水效率低,尤其是远离下水道的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面结构中设置有排水通道1,能够有效收集地面的雨水,及时排走。
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面排水结构应用在道路结构中,图4所示的附图中省略了位于表面的透水表层3。在图4所示的道路结构中,基础结构层2设置在排水通道1和绿化带之间,排水通道1沿着道路方向延伸,道路上的水能够通过基础结构层2内的导流通道21排入到排水通道1中。此外,在一些道路结构中,导流通道21与绿化带的土壤层直接相连,能够将部分雨水导入到绿化带中。
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面排水结构应用在广场中,图5所示的附图中省略了位于表面的透水表层3。排水通道1沿着广场地面外缘弯曲延伸。广场上的雨水能够被基础结构层2内的导流通道21导入到排水通道1中排出。
图4和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基础结构层2仅设置在排水通道1的一侧。实际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通道1的两侧均可布置有基础结构层2,两侧基础结构层2的导流通道21均与排水通道1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面排水结构可应用在各种地面构建物中,例如,道路、广场、桥梁等,并不局限图4和图5所示的形态和构建物,随着应用场景的不同,其具体结构形态也是不相同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进一步地,基础结构层2由导流结构块2a铺设而成;所述导流结构块2a具有:用于构成导流通道21的导流槽21a;所述导流槽21a呈直线形,其在延伸方向上形成直线形的进水口23;任一个导流通道21由一个导流结构块2a的导流槽21a构成或者由多个导流结构块2a的导流槽21a连接而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些导流通道21可由多个导流结构块2a的导流槽21a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构成基础结构层2的导流结构块2a可具有多种外形规格,但均至少具有导流槽21a和进水口23的结构形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水口23为导流槽21a在上表面22的开口,水能够通过该进水口23进入到导流槽21a内。进水口23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且对于每一个导流槽21a,进水口23可设置成一个或者多个。
导流结构块2a上可设置有多个导流槽21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任一导流结构块2a,导流槽21a的数量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导流槽21a在靠近进水口23的位置形成有一进水间隙211;所述导流槽21a的内壁自进水间隙211向下形成有使截面宽度扩大的扩张表面212。因此,导流槽21a的进水口23的截面宽度相对较小,靠近底部的位置的截面宽度较大。在保证导流槽21a截面面积和截面水流量的基础上,设置了较小的进水口23。设置较小的进水口能够防止上层物料进入到导流槽21a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口23的截面宽度的范围为:5mm-30mm。进一步地,进水口23的截面宽度大致设置在20mm。
具体地,透水表层3能够透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直接铺设在基础结构层2之上的透水基层,该透水基层的材料可以为碎石、陶粒、卵石、煤渣等碎料,也可以为透水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时,较小的进水口23能够防止上层物料进入到导流槽21a内。
进一步地,透水表层3具体包括:透水基层31、以及位于透水基层31以上的透水面层32。透水面层32可以为塑料跑道、草皮等,可根据具体功能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块2a的外底部间隔分布有若干条形凸齿结构24。导流结构块2a可铺设在一基础面上,条形凸齿结构24能够增加与基础面上接触面积,使导流结构块2a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块2a为挤出成型的预制板。导流结构块2a通过挤出成型设备制作而成。预制板为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铺装。需要说明的是,直线形的导流槽21a可通过挤出成型设备直接成型。
参考图1和图2,排水通道1由位于底部的底部板块11、靠近基础结构层2一侧的第一侧板块12、与第一侧板块12相对的第二侧板块13围合而成;所述导流通道21面向排水通道1一侧的出水口25至少部分高于第一侧板块12的上端面。以上结构可适应于只在排水通道1一侧布置有基础结构层2的地面结构。从导流通道21的出水口25流出的水能够从第一侧板块12的上侧进入到排水通道1内。
进一步地,排水通道1的上侧位置还设置有盖板块14;所述盖板块14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侧板块13和基础结构层2上。盖板块14上可设置有通孔141,结构表面的水能够通过通孔141直接进入到排水通道1内,增加排水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地面构建物,该地面构建物具有以上部分提出的地面排水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地面构建物可以为各种类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出的地面构建物为道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本实施例提出的地面构建物为广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地面排水结构可应用在各种地面构建物中,例如,道路、广场、桥梁等,并不局限图4和图5所示的形态和构建物,随着应用场景的不同,其具体结构形态也是不相同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包含有地面排水结构的地面构建物中,基础结构层2设置在排水通道1一侧或者两侧,覆盖有基础结构层2的地面,雨水能够通过内部的导流通道21导入到排水通道1内,进而通过排水通道1排出,可减少雨水在地面集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精神作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一种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地面排水结构包括:
排水通道(1);
设置在排水通道(1)一侧或者两侧的基础结构层(2);所述基础结构层(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排水通道(1)连通的导流通道(21);所述基础结构层(2)的上表面(22)设置有与所述导流通道(21)连通的进水口(23);
设置在所述基础结构层(2)之上的透水表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层(2)由导流结构块(2a)铺设而成;所述导流结构块(2a)具有:用于构成导流通道(21)的导流槽(21a);所述导流槽(21a)呈直线形,其在延伸方向上形成直线形的进水口(23);任一个导流通道(21)由一个导流结构块(2a)的导流槽(21a)构成或者由多个导流结构块(2a)的导流槽(21a)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1a)在靠近进水口(23)的位置形成有一进水间隙(211);所述导流槽(21a)的内壁自进水间隙(211)向下形成有使截面宽度扩大的扩张表面(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块(2a)的外底部间隔分布有若干条形凸齿结构(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3)的截面宽度的范围为:5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块(2a)为挤出成型的预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表层(3)具体包括:透水基层(31)、以及位于透水基层(31)以上的透水面层(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由位于底部的底部板块(11)、靠近基础结构层(2)一侧的第一侧板块(12)、与第一侧板块(12)相对的第二侧板块(13)围合而成;所述导流通道(21)面向排水通道(1)一侧的出水口(25)至少部分高于第一侧板块(12)的上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的上侧位置还设置有盖板块(14);所述盖板块(14)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侧板块(13)和基础结构层(2)上。
10.一种地面构建物,其特征在于,该地面构建物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排水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