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3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设备指的是可以对空气进行吸收,对吸收的空气进行过滤后,再将干净的空气排出的设备,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如挥发的甲醛以及pm2.5等微颗粒污染物,从而达到提升空气质量的效果,改善空间内的空气质量。

    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通常为室内用,但是由于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吸收局部的空气来缓慢达到净化整个空间的空气的效果,因此在一些设置了吸烟区的公共场所,即使摆放了空气净化设备,也难以阻止烟气飘散到无烟区,因此在一些设有无烟区的公共场所,需要一种装置来使烟气和无烟区彻底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开合结构、循环结构、进水结构、驱动结构和过滤结构,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可以进行开合以将空间简单分割的所述开合结构,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可以排气和吸气的循环结构,所述支撑柱上连接有可以向装置内倒入水的所述进水结构,所述循环结构上连接有驱动整个装置运作的所述驱动结构,所述循环结构上连接有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所述过滤结构。

    具体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转动门、把手、软垫、橡胶垫和第一铰链,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上铰接有所述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把手,且所述转动门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软垫,所述软垫位于所述转动门的背离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橡胶垫,两个所述橡胶垫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转动门均位于两个所述橡胶垫之间。

    具体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吸气管、排雾管、连接管、排雾孔和吸气孔,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吸气管,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雾管,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排雾管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支撑柱平行设置,所述吸气管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吸气孔,所述排雾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所述排雾孔。

    具体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槽、进水管、挡水板和加热棒,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槽,且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水槽的内部,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排雾管连通,所述排雾管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所述加热棒,且所述排雾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加热棒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转杆、转轴、扇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隔板和进气孔,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进固定连接有扇叶,且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

    具体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二铰链、箱门、底板和滤芯,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上铰接有所述箱门,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滤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开合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入口处,充当进出场所用的门,可以简单得隔绝外部的烟气,避免大部分的烟气进入到无烟区,软垫和橡胶垫的设置,使得转动门两端的细缝处不会有烟气通过;通过循环结构的设置,使得烟气可以在飘香无烟区时,混杂着水雾而一起被吸收,避免烟气飘入无烟区,即排雾管可以排出水雾,由于香烟的烟气实际上为固体,因为容易附着在物体上,通过排雾管排出水雾,水雾和烟气夹在一起,提高烟气的湿度,就能够使烟气不容易附着在物体上,而使随着水蒸气一起上飘,而吸气管可以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进而排至连接管内进行过滤。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进水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内便于补充用于产生水雾的水,即可以将水倒入进水槽,进水槽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排雾管内,而水会位于挡水板上,再被加热棒加热蒸发产生水雾,水雾通过排雾孔排出,而挡水板的设置,使得可以利用连通器原理,只要进水槽内的水没有溢出,则排雾管内的水就始终位于挡水板之内而不会溢出。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驱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循环结构可以产生水雾,进而再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即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开启后,可以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两个转轴转动可以带动扇叶旋转,位于排雾管旁的扇叶产生吹风,而位于吸气管旁的扇叶产生吸风。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过滤结构的设置,使得循环结构吸收到的水雾和烟气可以被吸收和过滤,避免烟气重新排放至空气中,即吸气管吸入的烟气和水雾会进而随着风向移动到滤芯处而被滤芯过滤,滤芯可以通过打开箱门来进行更换,由于整个装置通过气流和水雾除去烟气,因此只需要将装置安装在无烟区的入口处,烟气就难以进入到无烟区内,转动门的上下方分别靠近吸气管和排雾管,这两处气流力度最大,因此不会有烟气通过这两处进入无烟区,而转动门的两边又分别有软垫和橡胶垫阻拦烟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与开合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与开合结构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中:1、支撑柱,2、开合结构,21、转动门,22、把手,23、软垫,24、橡胶垫,25、第一铰链,3、循环结构,31、吸气管,32、排雾管,33、连接管,34、排雾孔,35、吸气孔,4、进水结构,41、进水槽,42、进水管,43、挡水板,44、加热棒,5、驱动结构,51、电机,52、转杆,53、转轴,54、扇叶,55、第一齿轮,56、第二齿轮,57、隔板,58、进气孔,6、过滤结构,61、第二铰链,62、箱门,63、底板,64、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1、开合结构2、循环结构3、进水结构4、驱动结构5和过滤结构6,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进行开合以将空间简单分割的所述开合结构2,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排气和吸气的循环结构3,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向装置内倒入水的所述进水结构4,所述循环结构3上连接有驱动整个装置运作的所述驱动结构5,所述循环结构3上连接有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所述过滤结构6。

    具体的,所述开合结构2包括转动门21、把手22、软垫23、橡胶垫24和第一铰链25,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铰链25,所述第一铰链25上铰接有所述转动门21,所述转动门2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把手22,且所述转动门2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软垫23,所述软垫23位于所述转动门21的背离所述第一铰链25的一端,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橡胶垫24,两个所述橡胶垫2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25和所述转动门21均位于两个所述橡胶垫24之间,软垫23和橡胶垫24的设置,使得转动门21两端的细缝处不会有烟气通过;通过循环结构3的设置,使得烟气可以在飘香无烟区时,混杂着水雾而一起被吸收,避免烟气飘入无烟区,即排雾管32可以排出水雾,由于香烟的烟气实际上为固体,因为容易附着在物体上,通过排雾管32排出水雾,水雾和烟气夹在一起,提高烟气的湿度,就能够使烟气不容易附着在物体上,而使随着水蒸气一起上飘,而吸气管31可以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进而排至连接管33内进行过滤。

    具体的,所述循环结构3包括吸气管31、排雾管32、连接管33、排雾孔34和吸气孔35,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吸气管31,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雾管32,所述吸气管31与所述排雾管32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与所述支撑柱1平行设置,所述吸气管31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吸气孔35,所述排雾管3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所述排雾孔34,排雾管32可以排出水雾,由于香烟的烟气实际上为固体,因为容易附着在物体上,通过排雾管32排出水雾,水雾和烟气夹在一起,提高烟气的湿度,就能够使烟气不容易附着在物体上,而使随着水蒸气一起上飘,而吸气管31可以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进而排至连接管33内进行过滤。

    具体的,所述进水结构4包括进水槽41、进水管42、挡水板43和加热棒44,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槽41,且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42,所述进水管42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水槽4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42的另一端与所排雾管32连通,所述排雾管3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所述加热棒44,且所述排雾管3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水板43,所述挡水板43位于所述加热棒44的顶部,可以将水倒入进水槽41,进水槽41内的水通过进水管42进入到排雾管32内,而水会位于挡水板43上,再被加热棒44加热蒸发产生水雾,水雾通过排雾孔34排出,而挡水板43的设置,使得可以利用连通器原理,只要进水槽41内的水没有溢出,则排雾管32内的水就始终位于挡水板43之内而不会溢出。

    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51、转杆52、转轴53、扇叶54、第一齿轮55、第二齿轮56、隔板57和进气孔58,所述连接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51,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52,所述转杆52与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53,两个所述转轴53上进固定连接有扇叶54,且两个所述转轴53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6,所述转杆5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5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6相啮合,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57,所述连接管33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58,电机5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开启后,可以带动转杆52转动,转杆5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5转动,第一齿轮5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6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转轴53转动,两个转轴53转动可以带动扇叶54旋转,位于排雾管32旁的扇叶54产生吹风,而位于吸气管31旁的扇叶54产生吸风。

    具体的,所述过滤结构6包括第二铰链61、箱门62、底板63和滤芯64,所述连接管33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铰链61,所述第二铰链61上铰接有所述箱门62,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板63,所述底板63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滤芯64,吸气管31吸入的烟气和水雾会进而随着风向移动到滤芯64处而被滤芯64过滤,滤芯64可以通过打开箱门62来进行更换,由于整个装置通过气流和水雾除去烟气,因此只需要将装置安装在无烟区的入口处,烟气就难以进入到无烟区内,转动门21的上下方分别靠近吸气管31和排雾管32,这两处气流力度最大,因此不会有烟气通过这两处进入无烟区,而转动门21的两边又分别有软垫23和橡胶垫24阻拦烟气。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软垫23和橡胶垫24的设置,使得转动门21两端的细缝处不会有烟气通过;排雾管32可以排出水雾,由于香烟的烟气实际上为固体,因为容易附着在物体上,通过排雾管32排出水雾,水雾和烟气夹在一起,提高烟气的湿度,就能够使烟气不容易附着在物体上,而使随着水蒸气一起上飘,而吸气管31可以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进而排至连接管33内进行过滤,可以将水倒入进水槽41,进水槽41内的水通过进水管42进入到排雾管32内,而水会位于挡水板43上,再被加热棒44加热蒸发产生水雾,水雾通过排雾孔34排出,而挡水板43的设置,使得可以利用连通器原理,只要进水槽41内的水没有溢出,则排雾管32内的水就始终位于挡水板43之内而不会溢出,电机5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开启后,可以带动转杆52转动,转杆5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5转动,第一齿轮5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56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两个转轴53转动,两个转轴53转动可以带动扇叶54旋转,位于排雾管32旁的扇叶54产生吹风,而位于吸气管31旁的扇叶54产生吸风,吸气管31吸入的烟气和水雾会进而随着风向移动到滤芯64处而被滤芯64过滤,滤芯64可以通过打开箱门62来进行更换,由于整个装置通过气流和水雾除去烟气,因此只需要将装置安装在无烟区的入口处,烟气就难以进入到无烟区内,转动门21的上下方分别靠近吸气管31和排雾管32,这两处气流力度最大,因此不会有烟气通过这两处进入无烟区,而转动门21的两边又分别有软垫23和橡胶垫24阻拦烟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开合结构(2)、循环结构(3)、进水结构(4)、驱动结构(5)和过滤结构(6),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进行开合以将空间简单分割的所述开合结构(2),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排气和吸气的循环结构(3),所述支撑柱(1)上连接有可以向装置内倒入水的所述进水结构(4),所述循环结构(3)上连接有驱动整个装置运作的所述驱动结构(5),所述循环结构(3)上连接有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的所述过滤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结构(2)包括转动门(21)、把手(22)、软垫(23)、橡胶垫(24)和第一铰链(25),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铰链(25),所述第一铰链(25)上铰接有所述转动门(21),所述转动门(2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把手(22),且所述转动门(2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软垫(23),所述软垫(23)位于所述转动门(21)的背离所述第一铰链(25)的一端,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橡胶垫(24),两个所述橡胶垫(2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铰链(25)和所述转动门(21)均位于两个所述橡胶垫(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构(3)包括吸气管(31)、排雾管(32)、连接管(33)、排雾孔(34)和吸气孔(35),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吸气管(31),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排雾管(32),所述吸气管(31)与所述排雾管(32)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与所述支撑柱(1)平行设置,所述吸气管(31)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吸气孔(35),所述排雾管(3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所述排雾孔(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4)包括进水槽(41)、进水管(42)、挡水板(43)和加热棒(44),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槽(41),且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所述进水管(42),所述进水管(42)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水槽(4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42)的另一端与所排雾管(32)连通,所述排雾管(3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所述加热棒(44),且所述排雾管(3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挡水板(43),所述挡水板(43)位于所述加热棒(4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电机(51)、转杆(52)、转轴(53)、扇叶(54)、第一齿轮(55)、第二齿轮(56)、隔板(57)和进气孔(58),所述连接管(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51),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杆(52),所述转杆(52)与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53),两个所述转轴(53)上进固定连接有扇叶(54),且两个所述转轴(53)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6),所述转杆(5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5)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6)相啮合,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57),所述连接管(33)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5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6)包括第二铰链(61)、箱门(62)、底板(63)和滤芯(64),所述连接管(33)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铰链(61),所述第二铰链(61)上铰接有所述箱门(62),所述连接管(3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板(63),所述底板(63)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滤芯(6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柱、开合结构、循环结构、进水结构、驱动结构和过滤结构,通过开合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入口处,充当进出场所用的门,可以简单得隔绝外部的烟气,避免大部分的烟气进入到无烟区,通过循环结构的设置,使得烟气可以在飘香无烟区时,混杂着水雾而一起被吸收,避免烟气飘入无烟区,通过进水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内便于补充用于产生水雾的水,通过驱动结构的设置,使得循环结构可以产生水雾,进而再将水雾和烟气一起吸收,通过过滤结构的设置,使得循环结构吸收到的水雾和烟气可以被吸收和过滤,避免烟气重新排放至空气中。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美琴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4888.html

    最新回复(0)